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公共话语体系的构建

2023-06-06 10:05陈旭峰郭庆春王月娇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陈岛代际话语

陈旭峰,郭庆春,王月娇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浙江 杭州 311121)

一个精神的生命力如何往往与其是否具有与时俱进性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对于一个与时俱进的精神来说,即使是其表述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其内涵必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精神内涵更多的是反映了当时特定背景下的时代内容。因此,必须要深入挖掘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时代意义,赋予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以新的内涵与新的活力。只有这样,大陈岛垦荒精神这棵“精神之树”才能常青,更好地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对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维度来说,大陈岛垦荒精神有着不同的话语体系,这些差异较大的话语体系的对话和交流如何成为可能呢?这就需要构建公共话语体系。本研究将从中央话语和地方话语、国家话语和社会话语、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自然话语和人类话语、代内话语和代际话语等五个方面来构建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公共话语体系,以期对大陈岛垦荒精神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一、中央和地方公共话语体系: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政治意蕴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治理中一个重要问题,在政学和学界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这种关系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调整对于国家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涉及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方方面面。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对当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指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是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目前要注意的是,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1]在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话语体系中,“两个积极性”是一种习惯表述,央地关系的理想状态就是“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从1956年开始的大陈岛垦荒生动体现了毛泽东“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重要思想。大陈岛垦荒精神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启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定位。在大陈岛垦荒过程中,中央对垦荒工作给予全面指导。地方负责具体实施大陈岛垦荒工作,落实中央的政策和规划,这包括组织垦荒队员、建设基础设施、指导农业技术等方面。同时,地方还需要确保垦荒工作的顺利进行,解决垦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为垦荒队员提供生活保障。这为我们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在国家治理中,既要充分发挥中央的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地方的具体实施和管理作用,实现中央和地方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发展。其次,尊重和发挥地方特色。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尊重和发挥地方特色,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为我们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提供了另一个启示:在国家治理中,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地方的特色和优势,鼓励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发展策略和政策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最后,加强中央和地方的沟通与协作。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紧密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垦荒事业发展。这为我们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提供了第三个启示:在国家治理中,应加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加强政策的协调,形成政策的合力,以便更好地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

从大陈岛垦荒中,我们可以汲取到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有益经验,为今天的国家治理提供启示。一方面,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观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2]“地方和部门的同志一定要认识到地方和部门的权威都来自于党中央权威,地方和部门的工作都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落实,在地方和部门工作的同志都是党派去工作的,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没有天马行空、为所欲为的权力。”[3]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从中央到地方,必须要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支持基层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加快发展和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取得更大成绩。

二、国家和社会公共话语体系: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本体意蕴

“国家与社会”作为一个分析问题的视角,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用“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来代表“国家”和“社会”,并赋予它们双重规定性。一方面,它们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们本身就代表着近代资产阶级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在区分了“国家”和“社会”之后,马克思以“国家与社会”为分析视角,揭示了经济基础与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4]。在马克思的系列重要理论中,“国家与社会”分析视角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

马克思关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学说对于更好地理解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深刻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包括了两个内容:一方面,国家和社会是一个统一整体,两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侧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大陈岛垦荒有着鲜明的国家主导、国家推动色彩,国家力量是大陈岛垦荒的最主要推动力量。可以说,这一时期国家建设的特征较为突出。而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意蕴,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需要更加突出社会推动力量。对于一个房屋来说,地基对于房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地基不稳,整个房屋就有坍塌的危险,但是有了地基并不意味着房屋就建好了。因此,要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之间构建公共话语体系,努力把国家建设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让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都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从大陈岛垦荒精神中,我们可以汲取到处理好国家和社会关系的有益经验,为今天的社会治理提供启示。一方面,公共利益优先。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强调无私奉献,表现在垦荒队员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为了国家建设和人民福祉,毫无保留地付出汗水和智慧。他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克服了种种困难,为建设大陈岛作出了重要贡献。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这为我们处理好国家和社会关系提供了第一个启示:在社会治理中,应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确保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和稳定。另一方面,社会团结与协作。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通过团结协作共同克服困难,强调集体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互助,共同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虽然垦荒队员们来自不同地方,但他们能够紧密团结在一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垦荒任务。这为我们处理好国家和社会关系提供了第二个启示:在社会治理中,应积极倡导社会团结与协作,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社会建设,营造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

三、理论和实践公共话语体系: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文化意蕴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马克思提出的这一命题实质上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命题,突出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6]大陈岛垦荒精神来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中国实践特征,这就为构建具有中国辨识度的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了非常坚实的实践支撑。

马克思、恩格斯等革命导师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了社会主义的道路、制度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被历史和实践都证明的科学理论,其科学性和真理性源于它是在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时刻,提出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重要论断对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既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再现。因此,要在深刻理解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文化意蕴基础上,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构建公共话语体系,让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理论话语与实践话语成为有机整体。

大陈岛垦荒精神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文化底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在实践中培育和发扬的一种伟大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对处理好理论和实践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注重实践的主体地位。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真实的知识。这为我们正确处理理论和实践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实践的主体地位,把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理论为实践服务。同时,我们要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使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其次,强调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在实践过程中,理论可以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实践又可以验证和发展理论。这为我们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作用,一方面,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使理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另一方面,在理论研究中始终关注实际问题,使理论更好地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最后,坚持问题导向。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实践中要关注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为我们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把理论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理论研究始终紧密围绕实际问题,从而使理论研究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

四、自然和人类公共话语体系: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生态意蕴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7]马克思不仅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还深入分析了异化现象是人类与自然关系走向对立的根本原因。他认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并且这个创造过程也构成了历史的形成。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只能从自然界中获取,人在一定物质环境下才能存在和发展。实践活动使得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区分[8]。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告诉我们: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变迁史。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即“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9]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10]。苏联在20 世纪50 年代的大规模垦荒运动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深刻的反面经验教训。苏联在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辽阔的草原地带以及半森林半草原地带开荒种地时,没有采取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造成了影响苏联自身甚至欧洲国家的沙尘暴现象,进而导致20世纪60年代初期新垦区的土地严重歉收。应该说,自然与人类是互为主体性、互为目的性的,两者是相融共生的。

大陈岛垦荒精神对处理好自然和人类关系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尊重自然规律。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共生共融的有机整体。这为我们正确处理自然和人类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尊重自然规律,增强生态意识,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贯彻落实。同时,我们要把绿色发展理念纳入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其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几年来,大陈岛黄鱼养殖技术从传统木质网箱到普通深水网箱、再到铜围网深水网箱的迭代升级,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生动写照。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人类要与自然和平共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赢发展。这为我们正确处理自然和人类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我们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同时,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提高生态文明素养,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行为习惯。最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2006 年8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登上大陈岛,看望老垦荒队员,并考察岛上风电等项目。现在的大陈岛,一排排风能发电叶片缓缓转动,一辆辆新能源公交车行驶在路上,一家家“全电民宿”正在运营中……这些年,大陈岛持续发展“绿色动能”,坚定走好高质量的绿色发展“垦荒新路”。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非常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为我们正确处理自然和人类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我们要在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在调控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发展质量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并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大陈岛的垦荒过程,极大地彰显了人类对自然利用与改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但同时也要求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的生态承载限度内活动,不要过度开发大自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物质变换、量变质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也是实践需要遵循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1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其生态意蕴更多的是让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人类只有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有着更深刻的生态意蕴,如果认为人类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把自然看成是人类实现发展的手段和工具,塑造出的只是片面的和异化的人类。只有把自然看成人类所有需要的源头和动力源,让自然从手段回归目的,把自然看成目的本身,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完整、全面和自由的发展。

五、代内和代际公共话语体系: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传承意蕴

文化本身就具有代际传承性。在众多关于文化的定义中,有一种定义就是从文化的代际传承角度进行的,这就是:“文化是一代人通过教育和示范传授给下一代知识、价值或其他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的过程。”[12]代际和代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研究精神文化时不可回避的重要视角。代际是指两代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代内是同一代在不同年龄段(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社会中,文化传承是通过代际接力模式进行的,父辈将自己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文化传递给子辈,并由子辈继续向下一代传递。然而,在现代社会中,文化更新速度加快,人们需要不断接受变化中的文化。学习能力强者掌握了主动权和话语权,成为“师者”和权威。因此,在现代社会,文化传承除了代际接力模式外,还需要注重代际反哺模式的特征。

通过对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分析,其对处理好代内和代际关系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代内团结合作。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代内团结合作,这既包括了军民合作,也包括了移民等群体的合作。在各个领域和层面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等群体之间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事业发展。这为我们处理好代内关系提供了重要启示。我们要积极倡导代内团结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要创造条件,促进代内各个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与融合,增进代内和谐稳定。其次,传承代际经验与智慧。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传承代际经验与智慧,老垦荒队员、垦二代、垦三代、新垦荒人的精神代代相传,各代人要相互学习、借鉴,共同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目标而努力,这为我们处理好代际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我们要加强代际沟通,倡导尊老爱幼、敬老扶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传承前辈的经验与智慧。同时,我们要重视培养年轻一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担当精神,使他们成为继续推进国家发展事业的生力军。最后,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大陈岛垦荒精神强调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要积极创新发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这为我们处理好代际关系提供了有益启示。我们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发扬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又要积极推动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同时,我们要加强跨代际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互相学习、借鉴,实现代际共融、共享、共创。

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传承也应该从单向传承发展为双向传承。一方面,通过代际接力模式实现精神的代代相传;另一方面,通过代际反哺模式实现精神的与时俱进,并体现时代内涵和价值。为了确保大陈岛垦荒精神能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需要创新精神传承形式和载体,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精神传承合力。这不仅涉及垦荒队员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传承关系,还涉及代际传承的架构。因此,我们需要构建代内和代际公共话语体系,加强代内和代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深入挖掘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并充分发挥其传承文化、凝聚力量的作用。

猜你喜欢
陈岛代际话语
论大陈岛垦荒精神形象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大陈岛,更与何人说
大陈岛,更与何人说
“这里为什么叫1933?”——铜川“红色基因”代际传承
论人权的代际划分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的权力过渡与绩效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 继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 热爱祖国好好学习砥砺品格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