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77100部队幼儿园 刘增媛
儿童是发展中的个体,有着巨大的潜能与鲜明的个性。要想了解儿童,就要学习并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却很容易忽略他们的自主选择,例如,今天想玩哪一种玩具?当出现同伴争议时,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提议能否被大家认可?如果将这些问题抛给中一班的幼儿,他们将异口同声地回答“商量商量”。
“商量商量”是怎么出现的呢?这是在制定“一组幼儿选择一种玩具在桌子上玩”的游戏规则时出现的,但同组幼儿的意见不会总是统一的——有人想玩雪花片,有人想玩塑料小棒……当组内意见出现分歧时,作为教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首先,如果桌子上出现两种玩具,我会立即收起两种玩具,并指出幼儿违反了“一个桌子上只能出现一种玩具”的游戏规则。这时,因为组内幼儿都不想被打断游戏,所以会自主地、迫切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最开始会对我说:“老师,这种玩具是我先拿到桌子上的。”“老师,我就喜欢玩这个玩具,他们拿的不好玩。”幼儿的回答表明了他们希望教师用权威去解决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决诸如此类的争议,教师当然可以利用权威做到,但却做不到避免下一次争议的产生。解决问题可以简单地使用成人的一句话产生威力,但那不是幼儿的所思所想。所以我会请幼儿与组内的同伴商量出他们想玩的玩具,并说出选择该玩具的理由以及大家都认可的规则。这时会有幼儿说:“我们玩雪花片吧!雪花片可以做小裙子,很好看!”“不行,我不喜欢裙子。”其他幼儿也会持反对意见。
幼儿商量后,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我便会引导幼儿继续商量,最终找出解决办法。“不如我们这次玩雪花片,下次玩小棒吧!”幼儿这样建议。“不,这次先玩小棒,下次玩雪花片。”“都不要,我们石头剪刀布,谁赢了就听谁的。”他们已经找到解决办法了。我看到幼儿开始猜拳了,想玩雪花片的幼儿赢了,他们再次抬头看向我,不过这一次,不是找我解决问题,而是告知我解决方式。“刘老师,我们猜拳了,他赢了,所以我们玩雪花片。”“你们通过猜拳解决了‘玩什么’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同意玩雪花片了吗?”我问。“是的。”组内所有幼儿都点头表示同意。我把雪花片放到桌子上并表扬道:“你们成功解决了问题,这个办法真不错!”于是幼儿利用雪花片开始了各式各样的搭建活动。
幼儿自己提出的解决方式,比教师去强行建立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更能令他们接受。我想尊重幼儿,就是从尊重他们的自由选择开始;不以成人世界的公平、成人遵循的世俗约定去要求幼儿接受,这就是一种尊重——我尊重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尊重幼儿选择的解决方式,尊重幼儿认可的游戏规则。“商量商量”对于每组幼儿来说都不一样,这一组会选择猜拳,另一组会通过速度决定,他们会通过商量得出“谁先把玩具拿到桌子上就玩这种玩具”的规则。通过“商量商量”,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均得到了发展。他们经历遇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实施解决策略的过程,知道了遇事商量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并且不少幼儿将“商量商量”迁移运用到其他场景中,有幼儿看了自己想看的书,他会商量着说:“你先看几分钟,然后给我看,好不好?”或者“我们一起看,可以吗?”从而有效避免幼儿工具性攻击行为的出现。
我们常与同事合作商量,常与家长沟通商量,甚至会与陌生人交流商量,但很少与幼儿商量。教育家蒙台梭利告诉我们“儿童是成人之父”,但不少人仍以成年人的经验自居,以成人的视角去看待和解决幼儿的问题,还自以为做得很完美,却忘记了成年人最初的模样也是稚嫩的孩童。
支持幼儿的发展,便要尊重他们的决定;建立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便要给予他们大大的自主空间。遇到问题,不应该用教师所谓的权威及成人所谓的办法去解决,而是与幼儿“商量商量”,一起在解决过程中成长!
教育感言
教育是两颗心的碰撞,是彼此相爱与互相尊重。教师有时走在幼儿的前面,做引路人,有时走在幼儿的身旁,做好伙伴,有时走在幼儿的后方,做观察者。所以我们在教育中需要引导、需要陪伴、需要守护。受教育的不单是身体和表象,更是幼儿的内在和灵魂,而爱与尊重则贯穿着教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