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华
什么是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思考辨析的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体现了学生对教材的解读与感悟,体现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运用与表达。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辨能力还体现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一、巧抓关键字词,品读揣摩,培养思辨能力
叶圣陶曾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地品读揣摩关键字词,让学生感受关键字词在一定语言环境中特有的含义,品味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
在《桂花雨》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两处特别描写桂花香气的句子: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全年,整个村长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学生初读会发现这两句话中的两个“浸”字,都表现了桂花的香气浓郁,让人沉醉其中。 但细细品读揣摩、思辨,学生会感悟到两个“浸”字表达的情感有不同:前一句的“浸”只是表现了桂花的香气浓郁,沁人心脾;后一句的“浸”不但表现了桂花的香气,还表现了乡亲们和谐的生活。 两个句子中同一个“浸”字的含义不尽相同,将无形的桂花香气写得可感可触,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蕴含在字里行间。
二、巧思上下文联系,勾连辨析,提升思辨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需要关注字词句表达的含义,还要关注字词句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文本的内在结构一般会传达出一种思辨的逻辑,如能以此勾连辨析,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习得语言,还可以形成学生的思辨能力。
如教学《蟋蟀的住宅》一课,首先由提纲挈领的主问题将课文前后内容联系勾连起来:“为什么把蟋蟀的住宅称之为‘伟大的工程?” 让学生在了解蟋蟀修建住宅的过程中,逻辑思维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蟋蟀建造如此精致特别、舒适卫生的住宅, 工具是这样柔弱简单,动作是这样精细,修建的过程还是终其一生, 不断完善的过程,堪称是一个奇迹,所以说它是“伟大的工程”。
接着,让学生思辨:这“伟大的工程”如此隐蔽,法布尔却能把它描写得如此栩栩如生,他是怎样观察的? 为什么说他是这样观察的?学生一是能想到到作者细致、反复的大量观察,才能得出结论——蟋蟀选址的要求和住宅的特点; 二是能根据“工具非常的柔弱简单”,说明作者一定是用放大镜或者什么特殊的观察工具和特殊方式来进行观察,因此蟋蟀一直在洞穴里扒土,作者也能够观察到它修建住宅的過程; 三是从蟋蟀长时间地修整住宅,感受到法布尔是如何进行细致、连续的观察。 如此引导学生回顾梳理各段内容依存的关系,品味语言,依托文本进行再思考和表达,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就得到了很好的训练与提升。最后老师借机补充法布尔在荒石园三十年如一日观察昆虫的资料,让学生想象并描述法布尔长期观察的情景,进一步体会法布尔观察时的耐心、恒心及求实的精神。 这样延展的教学过程,学生联系文本,辨析神韵,领悟精髓。
三、巧联生活实际,质疑批判,形成思辨能力
阅读是一个汲取智慧的过程,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独立个性思考后,能得出科学、合理的见解和分析。 这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允许质疑的空间,让学生在这样一个空间里进行深度阅读,从而形成高品质的阅读思维——批判思辨。
比如,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对“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理解交流中,有的学生说:“稻田花香阵阵传来,农民在讨论今年是个丰收年,旁边是田间的青蛙在呱呱叫,这显示了一片静谧祥和的景象。 ”也有的同学大声提出质疑,认为“清风半夜鸣蝉”说明此时已经是半夜,当时的农民已经睡觉了,不会还在“讨论”。 老师不应否定质疑的同学,因为不同的学生阅读时关注到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在讨论中也能够客观分析,灵活表达。
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如此抛出有思辨含量的问题,给学生批判的时间与空间, 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沉入文本,在质疑、答疑中,碰撞思维的火花,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辨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不仅能大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小学一线教师,应该坚持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