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为初中物理单元整体教学范式研究指明了方向,为未来以物理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文章以落实新课程标准、促进单元整体教学为目的展开研究,立足单元整体教学背景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案例给出参考建议,即整合单元内容,确定教学重点;突出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着眼整体教学,优化教学评价。
关键词:初中物理;单元整体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作者简介:易淼坤(1981—),男,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上塘中学。
随着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实,“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成为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的重点[1]。在课程实践中展开单元整体教学有利于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聚焦主题意义的建构,剖析单元内不同主题间的关联及其对学生建构该主题下大概念的价值,为学生探索学科关键知识、转化能力、形成素养奠定基础,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3]。但是,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实践来看,根据零散知识构建课堂的情况依然比较普遍。对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结合高效课堂构建要求,探究教学实践策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4-5]。
一、整合单元内容,确定教学重点
教学内容是高效课堂构建的基础。单元整体教学打破了教材中各课时“单打独斗”的局限,实现了不同知识内容的有效融合与衔接。基于此,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研读单元内容,梳理单元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提炼各课时的重点并与单元主题建立关联,进而优化整合相关内容,合理安排单元课时[6-7]。
例如,在“光现象”这一单元中,教材中设置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规律”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展开科学实验。教师在整合单元内容时要对各个课时的重点知识进行提炼、归纳,为学生探究光现象搭建一条完整的知识链。其中,“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课提炼了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光直线传播现象、光速等重点内容。“光的反射定律”这一课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和光路可逆,認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中的应用。基于此,教师提炼了光的概念、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类型等内容,为学生奠定学习基础。“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这一课是在前两课的基础上来讲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这是对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拓展。基于此,教师提炼了平面镜成像原理、平面镜成像规律等重点知识,并渗透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往后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光的折射”这节课的内容作为光学中的重要知识点,对理解透镜作用的原理有很大的帮助,是理解多种光现象的基础,能为以后透镜及探究透镜成像规律学习活动奠定基础。教师提炼了重点知识包括光的折射概念、光折射的条件、光的折射定律,以便于学生联系之前所学,进一步认识光的现象。“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课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因此,教师围绕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重点知识为学生介绍物距、焦距和像距的概念,促使学生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光的折射的原理解释凸透镜成像,类比平面镜成像相关内容实现意义建构,进而在“光现象”这一主题下掌握单元重点知识。
这样根据主题把整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串联,将单元知识进行结构化整合,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从广度和深度上实现课堂知识拓展。
二、突出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围绕某一课程内容展开,引导学生在相对独立的课程内容学习中实现多维度发展。而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由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都发生了改变,教学目标自然也要做出调整,这样才能利用教学目标链接不同课时的知识,促进学生整体发展。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为学生整体学习提供了指引,是评价学生发展情况的依据[8]。因此,在单元目标的设计中,教师要在每个单元中进行育人目标的细化,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例如,针对“光现象”这一单元,教师根据不同课时内容设计了细致多元的教学目标。其中,在“光的反射定律”这一节,要求学生知道光的反射现象、光反射时遵循的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光反射现象;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中,经历猜想、验证猜想的过程;运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相关的光现象;了解物理学史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这一节,要求学生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如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能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确定像(物)的位置,解释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现象,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参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能根据生活经验、实验观察,就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位置等作出假设,会辨认平面镜成像并确认位置,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探究活动中养成善于观察、敢于提问、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在“光的折射”这一节,要求学生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折射时遵循的规律,知道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通过对比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的不同,感受观察、对比的科学方法;通过经历探究折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过程,感受归纳的方法;领略大自然中折射现象的美妙,培养热爱、亲近大自然的感情。在“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要求学生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能够联系实际生活解释各种凸透镜成像现象,例如分析照相机的原理、幻灯机的原理、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等;能够通过凸透镜成像实验获得科学探索的体验,并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同学展开合作,积极分享观察实验结果,理解探究中交流与分享的作用;感悟生活中的物理,萌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这样的目标设计从知识、能力与方法以及情感价值等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重点,推动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并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有所侧重,引导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目前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存在内容碎片化、缺少逻辑等现象,其关键就在于教师没有形成整体性的单元教学目标。对此,初中物理教师要把握单元整体教学的要求,研读教材,确定单元主题和每个课时子主题之间的联系,制订合理的单元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找准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强化不同课时之间的联系。
三、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要求,通过分课时内容的重构以及教学活动的推进有效设计单元教学,将各课时的知识内容与主题情境进行有效融合。
例如,在“光现象”的教学指导中,教师针对光学作图这一重点内容展开单元整体复习,并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串联,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在实践中,教师围绕光现象原理的解释需要用光学作图来支撑的思路,将光学作图作为本次复习课的主线,逐步展开光学单元的复习。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小明、小美雨后到集美湖公园游玩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描述该场景中的光现象及其原理,充分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的理念。在学习到光的反射相关内容时,教师结合现实情境,融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垂线、三角形全等定理等几何知识,让学生复习用一把透明刻度尺完成光的反射作图的方法,并组织当堂练习。这样既可以实现物理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又可以让学生掌握光学作图中各个步骤与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课堂练习结果,为学生设计作图展示环节,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语言阐述自己作图的方法和步骤以及运用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作图技能。这样的课堂包含了一个主题情境以及相关的小情境,例如在“雨后小明、小美到集美湖公园游玩”这一大情境下,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延伸出“小明和小美站在太阳下会有影子”这一情境;根据光的反射延伸出“湖水中有白云和树木的倒影”这一情境;根据光的折射延伸出“水中的游鱼看起来只在浅水处”这一情境;根据光的色散延伸出“雨后公园中出现绚丽多彩的彩虹”这一情境。这些情境能够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光学知识的魅力,促使学生运用光学作图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在各个情境中积极融入防溺水知识、有限空间救援常识等安全知识,真正做到德育渗透和五育融合。
情境教学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兴趣,实现不同课时内容的串联,促进学生通过情感体验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发展物理核心素养。当然,在创设情境时,教师还要注重情境的单元整体性,使形式与内容并重,这样才能体现出情境教学的优势,打造高效课堂,让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得以有效落实。
四、着眼整体教学,优化教学评价
在根据单元整体教学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学评价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单元整体教学与传统章节教学存在显著差异,其评价主要着眼于学生在单元中的整体学习与整体发展,评价主体、评价途径、评价内容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基于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价时,应该基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同时利用好教学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不仅要将其作为衡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工具,更应该将其视为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的工具,以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例如,在“光现象”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教师要求学生以学习报告的方式展现自己的课程学习过程与结果。报告需包含对知识的梳理分析、归纳和反思等內容,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展开拓展探究,思考生活中光学知识的应用途径,并将研究结果纳入报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展开评价,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并标注评价分数,其中基础等级6分,学生只要掌握各课时的重点理论知识即可达成;进阶等级7—9分,学生在基础等级基础上要对光学实验进行思考和分析,还要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以及光的色散进行准确描述;优秀等级要求更高,学生不仅要用正确的方法完成各课时的实验,准确完成光学作图,还要完成独立的拓展性实验方案,探究生活中的光现象,达到这个标准即可获得满分10分。为确保评价的全面性,教师以表格的方式展现评价等级,并设置“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栏,让学生既能够自我反思,也能够相互评价,同时结合教师的评价反馈形成整体评价意见。
综上,教师要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展开教学评价,并引导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对单元整体学习形成系统认识;同时通过教学评价展现单元整体教学情况,对教学进行诊断和改进,在以后的单元教学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结语
单元整体教学能够让知识教学由零散走向关联,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由浅表走向深层。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旨,将知识点转化为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可用的知识,引导学生深化学习和迁移拓展,这对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探究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杨珍珂,贾伟尧.指向科学思维发展的初中物理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J].物理教学探讨,2022(9):5-8.
常全红.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学实践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2(25):65-67.
王选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0(5):63-64.
史文斌.谨防碎片构建整体:初中物理“整体化”教学的设计方法[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0):29.
姚建民.单元设计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J].物理教学探讨,2019(7):53-55.
陈从腾.新课标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8):228-229.
钟秋萍. 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3):234-235.
陆亚东. 体悟结合 情理交融: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教学改进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 2021(7):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