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价值与方法融入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

2023-06-05 22:53苏雪芬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案主三全育人社工

苏雪芬

(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福建泉州 362000)

1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价值”“社会工作方法”概念阐述

社会工作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西方社会发展的产物[1]。它是指非营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活动。结合国内外经验,目前在国内形成较为普遍的观点是,社会工作是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前提下,以“助人自助”为宗旨,遵循专业价值规范,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与方法,在社会服务与管理领域,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和社区等,协调社会关系,整合各方资源,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社会工作价值是指开展社会工作过程时所遵守的价值理念,其内涵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在强调社会工作服务成效的同时,每个服务对象(以下简称“案主”)都应该得到尊重,都有权得到有成效的服务,而提供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也有责任保障专业服务的有效性;二是社会工作服务的核心在于同时关注个人和环境,而非忽视环境,这是社会工作价值层面的诉求;三是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还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既能够接受人们之间的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又能够接纳人们的不同生活方式,是一种“反对社会歧视、社会排斥”视角的伦理价值。

社会工作方法是指在社会工作中实施各种服务的方式、程序与步骤,一般分为直接与间接两大类服务方法。本文所阐述的社会工作方法就是指直接服务方法,即指社工直接为案主提供社会服务,通常包括个案、团体和社区工作方法,也是社会工作中常用的三大基本工作方法。个案工作是社工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案主(如遇到困难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达到帮助案主缓解压力、化解问题、激发生命潜能、不断提升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的效果。团体工作则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充分发挥团体或组织的社会功能,是为促进团体或小组及其成员的发展,以小组或团体活动形式为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其目的是使案主能借助集体生活加快自身的社会化,通过协调和发展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和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健康发展。在我国,社区工作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和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其工作内容包含社区组织、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等。

2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内涵及现状

2.1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内涵

“三全育人”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多主体、多环节、多要素、多层次的综合性育人模式[2]。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特指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模式。从20世纪末起,高职院校多以“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为特有校名后缀,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仅设置了专科学历;自2012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试办本科层次的专业,在十几年的发展中不断强化以使受教育者具备实现职业发展或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为目的;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3]2020年9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构建职业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培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4]。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实施“三全育人”既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落实高等教育目标任务、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5]。

2.2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现状

当前,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技术、高技能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出现“重技轻德”、人才培养失衡的教育形态。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存在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建设意识不足、体系建设不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育人工作方式方法单一、社会各方参与力量薄弱、院系育人协调性不强等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面对“三全育人”提法未深刻吃透其内涵和本质,在践行过程中存在经验不足;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在制度建设、体系构建、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合作等方面融会贯通“三全育人”理念,需要从总体上做好规划布局、层级上做好衔接配合、细节上做好实践创新。高职院校作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主体,如何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在一定程度上未形成一套完备体系。高职院校大学生受到原生家庭等环境影响,容易因思维模式固化而出现从众心理、因综合素质不高而出现校园欺凌、因缺乏集体意识而产生宿舍矛盾等情况时有发生;自我监督管理教育能力不足、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弱、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学校中不仅仅要获得知识、技能和思维的训练,还要在身心健康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顺利实现社会化[6]。

3 社会工作价值与方法融入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可行性分析

3.1 “社会工作价值”与“‘三全育人’理念”存在关联

我国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依据国情,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还注重强调社会和谐、促进家庭和谐稳定、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建设。在这样的价值前提下,“社会工作价值”与“‘三全育人’理念”并肩同行,为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奠定了同频共振的基调。因此,“社会工作价值”与“‘三全育人’理念”两者在工作主体、工作对象、工作目标、工作过程、工作价值与理念等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关联。

一是两者对工作主体的要求相似。社会工作过程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社工的同理心。同理心又叫换位思考或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在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三全育人”工作主体是辅导员,在解决一部分困难学生、特殊对象学生的问题时理应具备同理心。二是两者工作对象有重叠。社会工作以服务大众即以帮助困难人群为首要任务,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以高职院校大学生为对象,在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困难人群,这决定工作对象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三是两者工作目标最终指向一致。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帮助社会实现更加公平正义而努力,即践行社会公正,而“三全育人”是通过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四是两者工作过程相似度高。社会工作通用流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六个步骤,而“三全育人”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具体内容是辅导员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其过程大致为了解情况、谈心谈话、疏导情绪、劝解、完成谈话等,两者方式方法有通融之处。五是两者工作价值与理念基调基本吻合。社会工作实施过程强调案主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尊重案主的权利和选择,其价值观是利他主义,而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从本质上与社会工作价值不谋而合。无论中西方,社会工作理念倡导人人需待人真诚而守信,而“三全育人”无论是对工作主体或工作对象的要求,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中的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点上两者高度契合。

3.2 社会工作方法在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实践中可操作性强

纵观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过程中受到的局限和不足,或许能够通过借鉴社会工作方法加以补充和完善。社会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灵活性[7]。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如个案工作和团体工作等适用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入学期、在校期以及毕业实习期都能发挥作用;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社会工作者对抑郁症大学生进行专业化心理危机干预,这与辅导员或心理教师对心理问题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或谈心的工作方式互为贯通。如张青[8]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社会工作介入分析》中在社会工作介入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业困境、家庭困境、人际困境等方面作了详实的策略介绍;吴志辉[9]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院校学生厌学问题及社会工作介入的个案研究》中,运用个案工作专业方法对学生厌学问题矫正进行研究,在为期三个月的个案实施中,社工通过会谈、“一对一”的帮扶等专业个案工作方法,并运用行为治疗模式法、理性情绪治疗法对案主进行了干预与观察,结果发现,案主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厌学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邱大伟[10]在《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探索将团体社会工作方法引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同时引入团体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原则,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借鉴团体社会工作方法与艺术,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孙慰[11]在《新时代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契合性研究》一文中,尝试将社会工作融入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之中,详细分析两者在服务理念、服务对象以及服务方法等方面存在契合性的基础上,提出“四融合”的实践路径,以此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在这些研究中,都实实在在地论证了社会工作方法在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各类困境、厌学问题以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此外,还有众多学者在探讨社会工作方法运用于大学生就业指导、音乐教学、课程思政、资助育人等方面也有相关论证和研究。由此可见,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证实了社会工作方法融入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排除了伪命题的可能。

4 社会工作价值与方法融入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路径探索

基于高职院校在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过程中面临的现状,高职院校应紧抓时代机遇,加强“三全育人”教育发展的探索力度,明确“三全育人”教育背景下的多元化发展目标,并进一步优化“三全育人”实践工作,从而建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及思政教育发展的全新环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实现质的提升需要转变观念、善于创新、勇于实践。高职院校在“三全育人”过程中,既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要强化“三全育人”的凝聚、引导和服务作用[12]。因此,引入社会工作价值与方法,对高职院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探索社会工作价值与方法融入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4.1 个案工作价值与方法融入“全过程”育人切实可行

个案工作的五个步骤包括申请与接案、预估与问题诊断、制定计划、开展服务以及评估与结案。社工为案主提供专业服务,旨在帮助案主重新树立更为客观的自我认知与评价的信心,掌握自我情绪管理能力并获得“自助”能力的提升与成长。个案工作五个步骤在每个环节的前期准备都需要社工以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背景,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才能得以有效地开展,在开展过程中需要同伴支持、社工督导的参与,更好地对案主的整个服务过程进行纠偏和建言献策。在个案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对案主个人基本情况需了如指掌,还需要对案主的性格特征、成长背景、家庭结构、生命体验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解,才能在后续的服务过程中得以在不断了解案主,为实现服务成效最大化和案主的自我成长而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社工要认同和了解每个案主的独特性,明确案主有自由表达情绪的权利,承认案主具备个人价值和自我改变的潜能,尊重案主具有自我决定的权利,保护案主的隐私,等等。

每一名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入学期、在校期、毕业期的整个过程,是高职院校“三全育人”中不可忽视的“全过程”。而把握好“全过程育人”,高职院校辅导员承担了重要的责任。作为直面学生的辅导员,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是学生最信任的良师益友。辅导员若能学习并借鉴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并运用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势必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大学的三年中,这些肩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命的辅导员,可以在学生入学前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对每名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情况摸排和了解,并在三年内不断更新和修正。辅导员就像是社工的角色,在三年的“服务期限”里,无论是自主发现还是主动求助的“案主”,都能以接纳、理解关怀、尊重学生的价值理念以及专业高效的服务能力,实现“助人自助”的最终目的。例如,一名因“专升本”备考而焦虑不已的学生前来求助,表达了对辅导员的绝对信任。辅导员可通过“人在情境中”的创设,理解学生的焦虑情绪,表达关心,并适时引导学生客观分析个人处境,帮学生理清当前迫切面对的难题,协助学生梳理可控和不可控的部分,点拨学生自行罗列面对“专升本”结果的成败的A 计划和B 计划;并在学生“专升本”备考过程中帮助其链接备考资源和寻找同伴支持,使学生掌握自我情绪管理法,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自我认知、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决定的权利。

总之,辅导员作为“全过程育人”的重要主体,为学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的健康成长起到主要作用。辅导员(社工)秉承个案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时刻关注经济困难、家庭问题、心理需要重点关注、临时遭受变故等的学生(案主),在学生遇到入学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等挫折时,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开展服务),引导学生(案主)获得自助能力,实现自我成长。

4.2 “全员”参与育人,团体工作价值与方法值得借鉴

团体工作的过程包括准备期、小组初期、小组中期、小组后期和结束期。小组成员在每个阶段的表现不同,社工的任务就各有不同,其承担的角色也不同。在准备期,需要明确哪些人是小组成员(即潜在的服务对象)。社工的任务是招募遴选组员、确定工作、制订工作计划、申报协调资源和活动场地的安排。在小组初期,小组成员多有矛盾的心理并出现自身行为的特征,多数成员小心谨慎、沉默被动、具有依赖性。社工的任务是建立组员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强化组员对小组的期待、讨论保密与契约、制定规范、塑造信任、形成稳定的小组结构。该阶段社工主要扮演领导者、鼓励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在小组中期,组员开始认同小组,一些组员会出现抗拒与防卫的情况,而另一些组员可能发生角色竞争中的冲突。社工的任务就变成要去处理抗拒行为协调处理冲突、保持整体目标、重构小组和控制进程。在该阶段,社工需要扮演工作者、辅导者、调解人和支持者的角色。在小组后期,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增强,组员对小组有较高的认同,小组充满希望,结构稳定。此时社工的任务就是维持组员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协助组员获得新的认知、协调组员的行为转变、解决问题。该阶段社工则扮演了资源提供者、能力促进者和引导支持者的角色。在结束期,组员会出现离别情绪,组员之间的关系结构弱化。社工的任务是要引导组员分享情绪、保持小组经验,此刻社工扮演更多的是引导者和领导者角色。由此可见,团体工作的价值,是在互动过程中通过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教育、治疗等小组动力,带来组员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对标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中的“全员育人”,表达了在育人工作中人人有责的理念。“三全育人”涵盖了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文化知识、职业技能、社会实践等各个领域的育人工作任务。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力不足、人际交往经验少、抗挫折能力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将有同样困惑或相同需求的大学生进行归类,通过组建如心理疗愈小组、兴趣小组、同伴互助小组、新思想读书社、学习帮帮团、职业技能集训营、暑期社会实践队等,将志同道合或目标需求一致的学生团结起来,由经验丰富或专业的校内外人员如辅导员、心理咨询师、专任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企业人员、医务人员、法律顾问、社会组织人员、政府人员、专家学者等担任指导教师或团体负责人,充分发挥导师引领作用和发扬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以集体的力量助推小组成员获得成长,有利于促进“三全育人”工作全范围、多层次地展开。借鉴团体工作过程和模式,激发学生自我管理潜能,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作用,提升了“全员育人”的参与度,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参与者,大家各尽其职各显其能。

4.3 社区工作价值与方法的融入,启发“全方位”育人工作思考

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整个社区的居民,要求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对社区事务和人际关系进行有效、有序协调,使社区保持健康的状态和良性发展。社区工作在西方有其自成一套的伦理价值,而在中国社区工作者须根据社区工作的普遍价值和中国社区工作的实践,制订自己的专业伦理守则,如平民意识。平民意识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民主意识,社区工作项目一般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而确定的,社区工作者要把自己置于社区一员的位置才能体会和理解社区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社区成员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没有这种“群众路线”,社区工作就失去了动力和目标。即使社区工作者具有一种组织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视志愿参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进社区成员或团体的自由发展和自动调适,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

毋庸置疑,高职院校就是以社区的形态存在,有一套完备的管理模式和行政部门的设置,每名学生都是社区的一员,每所高职院校的校风都不尽相同,而终极目标即实现育人成效的最大化。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各个部门均应积极承担责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实施“三全”育人[13]。一方面,社区工作从横向的社会网络开展社区组织工作,正如高职院校设置的二级院系,是开展育人工作最直接的部门;另一方面,从纵向开展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工作,像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职能,除了需做好校园基本运转的硬件条件保障之外,还需制订育人方案与计划、做好学生管理与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实现良性的校园自治管理,化解校园冲突和矛盾、促进育人工作“全方位”发展,纵横结合、相辅相成,促进社区(高职院校)变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的育人环境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空间范畴由校园向周边社区和行业、企业延伸,育人主体由单一的学校掌握走向学校主导,企业、社区、专业机构参与[14]。在这种背景下要做好“全方位”育人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是以宣传媒介为载体,全面营造育人氛围。利用学校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等内容展示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浸润到每位学生内心。二是正视“全方位”育人问题的不足和痛点,调动全体师生积极性、广泛参与校园治理。职业学校可以通过咨询、协商等多种形式,听取行业组织、企业、学校毕业生等方面代表的意见,发挥其参与学校建设、支持学校发展的作用[15]。通过校领导接待日、教职工大会、教师代表大会、学生干部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认真听取师生心声,维护师生应有权益,以平等、民主协商的办法达成共识。三是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增强各行政管理部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拧成一股绳,切实了解学校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把相应政策转化为育人工作的行动实践,形成合理有效的育人方案,促进育人行动的根本改革。四是对育人工作成效进行评估,邀请有关专家集思广益,结合师生实际需要、国家方针政策的规定、经济条件、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情况,维护师生的权益,实现育人工作的目标,衡量实现预期效果的程度,并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开展育人工作的建议,使育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过程有合理的连续性。

社会工作在进入中国后实现了快速的本土化转变,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特别是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方面不遗余力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既然肩负了促进社会和谐的重任,那么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社会工作方法,在实践过程中都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不断努力尝试。因此,笔者建议在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过程中植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获得“助人自助”的能力;此外,建议在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过程中融入社会工作三大基本方法,通过借鉴转换与运用,实现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路径创新。

猜你喜欢
案主三全育人社工
青春社工
案主自决原则在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
个案:发挥“家一校一社”联动作用实现全方位的关注与支援
浅析实施案主自决的困境及其对策
重掌生活主导权
——认知行为治疗介入精神障碍康复案例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社工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