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新探

2023-06-05 22:47:00周方遒
关键词:思政课规律马克思主义

周方遒,李 阳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思政课的根本性质,为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既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2],还要立足于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所处的内外环境、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及实践性,协调好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客观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基于此,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遵循“三因”协同规律、“三维”统一规律和知行合一规律,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更好发挥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作用。

一、“三因”协同规律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不仅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揭示了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应该遵循的规律。“因事而化”的“事”是指时事、事实,包括社会生活和大学生的实际,思政课要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抓住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心理发展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化解困惑、解决矛盾。“因时而进”的“时”是指时代、时机,思政课要紧扣时代脉搏,结合重要的时间节点,改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因势而新”的“势”是指形势、趋势,包括思政课面临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环境,以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高校思政课要善于抓住大势、根据情势、把握趋势,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方法和载体,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反映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本质要求,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具体运用。马克思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而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不断创新发展,就要从实际出发设计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载体,善于发现和运用思政课教学要素之间的新联系、新属性和新规律,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4]高校思政课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思政课的“事、时、势”实现“化、进、新”,即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要以“事、时、势”为切入点,精准研判,准确把握,要以“化、进、新”为落脚点,认真落实,取得实效。“事、时、势”与“化、进、新”的对立统一,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内在规律。遵循“三因”协同规律,要求高校思政课要坚持现实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协调统一、相互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以与时俱进的“新方法”,传递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人才”,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首先,高校思政课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现实性”。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要能够回应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帮助大学生“解答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要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影视剧作品、社会舆论热议中所遇到的真实困惑”[5]。因此,思政课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对书本内容的照本宣科,而要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和最新的时政热点,向大学生讲述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中国故事,讲清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悟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提高自身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高校思政课要把握时代背景,抓住教育时机,关注教学对象的“时代性”。新时代的大学生,既“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又“可爱、可信、可为”[6],同时他们又是互联网的原住民,随时面临着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的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部分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高校思政课要立足时代背景、把准时代脉搏、倾听时代声音,开发和利用适应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发展和心理需求的课程资源,如“发挥本地本校的各类资源禀赋,利用区域性特色的红色精神文化、红色制度文化和红色器物文化,特别是整合利用校史馆、领袖故居、革命遗迹、英雄纪念馆等显性资源和红色故事、红色歌曲和红色影片等隐性资源,引导青年学生赓续红色文化,凝聚精神动力。”[7]也可以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如国庆节、建党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情感交融的情境中,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深刻理解。最后,高校思政课要在把握新形势、顺应大趋势中,实现创新发展。进入新时代,要顺应思政课面临的宏观环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是高校思政课面临的宏观大势,“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2]另一方面,要顺应思政课教学微观环境的变化,通过创新更符合大学生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的教法和学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如根据互联网时代的情势变迁开发新媒体教学载体,进行多样化的、沉浸式的思政课教学,并利用大学生喜欢的话语体系和沟通方式,与他们形成交流沟通上的同频共振,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

二、“三维”统一规律

“三维”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应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这三个方面相互渗透、互相促进、融为一体,是提示教学和学习活动、调控教学内容和方法、检验教学效果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知识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高校思政课的知识目标是指大学生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能力目标是在知识目标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具有正确认识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意识,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8]的新时代好青年,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此为高校思政课要达到的素养目标。

三维目标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要求。三维目标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分别回答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其中特别强调情感目标,即情调、情绪或接受与拒绝的程度,包括接受或注意、反应、价值评价、价值观的组织和品格的形成五个层次,显然这其中涵盖了素养目标所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要素。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也具有三维目标的思想基因,如《礼记·学记》有“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就是教育,“化民成俗”就是提高国民素质。《中庸》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是讲要把学习、思考、实践三者统一起来。《论语》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思中学、思中行。这些优秀的教育思想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设计的思想溯源。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兼具真理性和价值性,既要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大学生高尚情感和正确价值观的塑造。这就使得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授业”,而更在于“传道”“解惑”,即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大“道”,破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思想困惑。三维目标统一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契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对新时代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9]因此,高校思政课通过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维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使之成为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且成为适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真正意义上的“现实的人”。

遵循“三维”统一规律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首先,知识目标的达成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避免生硬灌输。高校思政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教育性,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头脑中“不会自发产生”“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灌输作为课堂理论讲授的重要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灌输是一种正面教育,它在课堂教学中呈现为一种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大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方法,也称理论讲授法。但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具有发展性的特点,要突出教学对象的主体地位,适应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发展需要。新时代的大学生个性独立、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在灌输的基础上,还应运用提问、设疑、比喻、案例、多媒体等教学方法,启发大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学通且会用学到的理论解决现实问题。其次,能力目标的达成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这是由高校思政课的特点决定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教学过程却具有特殊的实践性。一方面,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另一方面,教师的讲授、学生的接受、思想转化为行为的过程都是一种实践过程,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在我想做、我要做、我在做的社会实践中得以提升的。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样化的课内外实践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和创新能力。最后,素养目标的达成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形成之中。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形成政治认同、涵养家国情怀、提升道德修养、强化法治意识,不仅“要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更要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和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思政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素养目标是其教学目标的最终归宿,而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达成是素养目标形成的基础,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把握“三维”统一规律是促进高校思政课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知行合一规律

知与行是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范畴。知是人的认知水平和思想观念,是指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行是人的行为,是指在一定思想认识和情感信念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行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认知,大学生再把这种认知运用于自己的实践活动,并逐步成为行为习惯的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解决的是大学生从知到行的转化和统一的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思政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0]高校思政课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思政课既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要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大学生的理论执行力,使之做到真知真懂真行。

知行合一规律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观的继承,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高校思政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知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范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听其言而观其行”“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知先行后”“致知在格物”“知行合一”等,都体现出中国古人对知与行关系的辩证认识,以及中国人最朴素的知行观,为高校思政课遵循知行合一规律提供了思想来源。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人们认识的形成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认识与实践即“知”与“行”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要解决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三对矛盾,这就使得思政课的教学包含了学生“思想反刍”的过程,即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其运用不是一次性生成的,而是要经历从知到行或由内化到外化不断反复而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大学生情感、信念和意志的“加持”。因此,知行统一规律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三者之间的统一关系,是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是高校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归宿。遵循知行合一规律,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教师的言传身教,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首先,通过多样化实践教学方法促进大学生知行合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其鲜明的实践性是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思政课教师在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要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如专题调研、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丰富课堂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大学生用理论阐释社会问题的能力。其次,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引导大学生知行合一。思政课讲得好不好,关键在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传道”,更要明道、信道。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要以严密的理论思维、强大的理论自信、充沛的理论情感,营造有深度、有温度、有热度的教学情境,影响、吸引和感染学生。同时,思政课教师要突出问题导向,直面大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并结合实际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引导大学生把对理论的“知”转化为习惯上的“行”,在知识的获取中获得情感的升华。最后,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检验知行合一。高校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不能以单一的学业成绩作为考核依据,要重点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和行为的表现。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行合一评价指标体系,就要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以往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的倾向,由关注“知”的等级与量化转向关注“知”与“行”相统一的标准,加强思政课的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非测试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的探索与应用,如重点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重点评价“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效果,改进量化指标,优化等级方法,重视质性评价。在实际评价中,除教师对学生评价外,还应增加学生对教师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方式。

四、结语

高校思政课教学规律是解决教学矛盾、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遵循和依据。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三因”协同规律、“三维”统一规律和知行合一规律,符合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根本属性,符合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实际,符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对于更好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思政课规律马克思主义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32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社会科学家(2021年3期)2021-04-30 09:12:04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 03:40:16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38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02
认真看书学习 弄通马克思主义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4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