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乡村妇女“在地化”职业培训行动:实践、经验与展望

2023-06-05 16:10何明珍
贵州社会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苗寨职业培训妇女

杨 智 何明珍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1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1]妇女作为家庭的“半边天”,“重视和发挥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落实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2],是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的现实需要。为实现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国家实施了“雨露计划”、“巾帼脱贫行动”、家政服务劳务对接扶贫行动、“百城万村”家政扶贫行动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服务就业行动,有效缓解了妇女贫困问题,仅2012年至2018年底,全国有4100余万妇女脱离贫困。[2]少数民族乡村妇女就业主要包括“异地”和“在地”就业两种类型,前者指外出务工,后者指在居住地就业,即“在地化”就业。以“在地化”形式解决民族乡村妇女就业问题,不仅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更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历史使命的实践表现。

2022年6月至8月,笔者对贵州省少数民族聚居区的15个村寨参与过职业培训的365名乡村妇女开展了培训效果追踪调查,结果显示仍有超过40%的参训妇女认为培训对其就业和创业、增加收入、以及就业创业信心提升等方面的帮助很小。《“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500余万人次,少数民族妇女职业技能培训是其中的重要任务。[3]为提升培训质量并促进培训效果有效转化,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乡村妇女的培训效果进行检视,挖掘其取得的经验和发现存在的不足,为“十四五”期间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技能培训研究和实施提供参考资料。

一、文献梳理与框架建构

(一)文献梳理

学术界关于以就业为导向的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的探究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基本政策研究。乡村职业培训缺乏人才激励和制度保障、政策可持续性较差、内容单一,惠及面窄以及对地方生态和文化关注不够等问题,[4]其发展要从服务质量、政策内容、政策行动和政策保障等维度推动协同共治。[5]二是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的影响因素研究。影响乡村妇女职业培训效果的因素包括妇女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和多重家庭角色等因素[6],培训态度、家庭经济承受力和培训信息的准确性[7]也对妇女参与职业培训有所影响。三是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的问题研究。问题包括内容实用性不强、项目针对性不强、覆盖面不广和培训机构资质不均等[8]内在问题,以及培训制度不完善、就业环境不乐观、妇女发展空间受限等[9]外部问题。四是乡村妇女职业培训对策研究。职业培训要从改变观念、多部门协同、丰富培训内容和拓展就业机会等方面整体推进[10],也需从终身教育政策和经费保障、乡村职业培训体系建立、开展补偿教育[11],以及面向就业市场,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建立科学评估体系等方面提升培训质量。[12]具体到实施层面,提升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增强培训的灵活性[13],将职业培训融入妇女生活[14]也是提升培训效果助推就业的有效举措。五是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经验研究。“点菜式”培训有助于提升妇女的就业能力,[15]结合少数民族地方产业发展实际,政府主导的多主体参与、保障培训经费、树立典型,以及培训内容与需求、就业、创业结合也能提升职业培训实效。[16]

已有研究尽管已关注到少数民族乡村妇女的在地化就业,但研究更多倾向于提升职业教育实施的基础、职业培训内在要素及其运行等方面,对职业培训效果转化的关注仍不够,尤其对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经验的挖掘偏少,不利于“十四五”期间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的研究和实践的深化。尽管相关研究对妇女“在地化”培训的关注不够,但也能为本研究提供思路上的启示:以在地化就业为导向开展职业培训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培训的设计要立足地方的就业条件和妇女自身的素养;职业培训既需有力的政策、经费和制度等作保障,也需从课程、方法和评价等维度提升培训的专业性。

(二)框架建构

男女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精髓,主要指男女两性平等发展、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和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劳动在推动男女平等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生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17]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少数民族乡村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妇女因照顾家庭成员而留守家中。妇女因身体力量较弱不能独立耕种土地而被排除在生产劳动之外,同时她们又有较为充裕的闲暇时间。如何有效利用其闲暇时间增加家庭收入和引导其参与经济社会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实现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应然之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发展现代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并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新职业新业态培训[18]。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即“在地化”就业,是少数民族乡村妇女就业的重要方式,可确保她们既能照顾家庭也能参与生产劳动并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度。在地化就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现代乡村产业,职业技能培训是在乡村产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实现就近就业创业的重要措施。就业创业是检验职业培训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为实现就业创业与职业培训的有效衔接,职业培训需强调成果导向,确保参训妇女收获的“果”是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所需。基于上述的分析,以在地化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的有效逻辑框架为:乡村现代产业发展需要有技术的女性劳动力,职业培训则根据妇女的就业特点培养能满足乡村产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的规格,实现职业培训结果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

为进一步提升职业培训的内涵,需扎根乡村实际在职业培训实施层面下足功夫。以就业创业为目标、瞄准就业创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培训内容,提升培训后就业创业的成功率。[19]也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在地化改造,提升内容与少数民族乡村妇女学习能力的契合度,并配备必要的能按照妇女学习特点因材施教的教师,建立具有引导性、激励性的学习制度,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以及资源保障体系。

二、实践探索:指向在地化就业的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素描

根据少数民族乡村的现代化程度,少数民族村寨可分为原生态村寨、深度开发村寨和易地扶贫搬迁村寨三类。都柳江流域的月亮山地区属于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区域,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已进行了系列的、以在地化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探索,取得了积极的经验,但已有研究缺乏对该区域妇女职业培训经验的系统挖掘,这不利于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的深化以及后续培训效果的提升。基于这样的思考,本研究在该区域分别选择原生态村寨D、深度开发村寨B和易地扶贫搬迁村寨W作为研究样本,挖掘其取得的经验,剖析存在的不足,以期能为同类乡村职业培训实施提供参照。

(一)原生态苗寨D的实践探索

1.基本概况

D苗寨位于都柳江边的月亮山上,距离县城约20公里,户籍人口约2100人,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和乡村振兴重点村寨。D苗寨以自给自足的传统的水稻、玉米种植和家庭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很少有人外出务工和从事非农工作,经济状况整体欠佳。十八大以来,得益于团省委、省民宗局、妇联等多家机构帮扶,于2020年实现了通车、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等“四通”,人居环境也有所改善,修建了现代化的小学和村级成人教育学校。目前仍有超过80%的成年村民只能用苗语与人交流,而成年女性只能用苗语交流的占比超过女性总数的90%。2018年省文旅厅投入500余万元用于乡村旅游开发,同时以就业增收为导向,开展了移风易俗、生产技能、语言技能等系列的综合性培训,女性作为重要的培训对象,培训对其职业观转变和现代职业能力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主要做法

地方政府以就业增收为导向,以发展乡村产业为基础开展了以职业培训为主的系列培训,D苗寨的妇女职业培训主要从下列四个方面展开。

就业观念转化培训。D苗寨人均耕地面积只有半亩左右,因村民对新知识和观念较为抵触,青壮年几乎不外出务工,生活极为贫困。为破除思想“贫困”的障碍,2018年以来,地方政府通过集中培训、个别指导、宣传和榜样示范等多种形式开展观念转化工作。目前已有数名妇女到县城务工,以及数名女孩进入县城中职学校学习。

农业技术培训。2018年以来,地方政府结合当地自然条件陆续发展百香果、油茶、柑橘等产业,产业需要大量的妇女从事手工劳动,但妇女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产业基地组织了30余人的百香果、油茶、柑橘等种植技术培训,培训合格者即根据合作社和产业公司的需要在产业基地从事灵活的兼职劳动,并能获得50-80元/天的报酬。

苗族技艺培训。2019年D苗寨引进了从事生产销售苗族刺绣产品的公司X,该公司陆续组织了100余人的刺绣等苗艺创新技培训,培训合格的妇女即在公司灵活就业,并按计件的形式获得劳动报酬。截至2022年8月,苗绣培训已见转化成效,约有30余名参训妇女通过兼职刺绣工作能获得500-1500元/月的收入。

旅游从业技能培训。2018年D苗寨启动发展旅游业,为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组织50余名妇女参加旅游从业培训。受疫情影响及旅游业自身的配套要求较高等原因,旅游业处于停滞状态,截止2022年8月参训妇女仍未开始从事旅游业。

(二)深度开发苗寨B的实践探索

1.基本情况

B苗寨位于都柳江边的月亮山上,距离县城约6公里,户籍人口约2200人,其中常住人口约800人,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妇女约占常住人口的三分之一。上世纪90年代在地方政府主导下B苗寨采用集体所有制的形式发展旅游业,村民个人和村集体收入都有所增加,2014年为创造旅游品牌引进了旅游公司接管村寨旅游,村寨旅游从集体所有制变为承包责任股份制。[20]旅游收益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仅靠旅游收益难以养活全村人口,因此成年男性多外出务工,部分妇女为照顾老人和孩子而留守村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种植水稻和玉米等作物以满足家庭基本的粮食需求。农业属于季节性劳动,留守妇女有相对较多的碎片化时间。为丰富留守妇女的闲暇生活,并增加其经济收入,地方政府引入了相关公司,开展妇女就业培训和指导,提供灵活的就业岗位,形成了“打工+农业+旅游+苗艺”的复合型经济模式。

2.主要做法

B苗寨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发展问题,即基于旅游品质提升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需要改善,歌舞表演逐渐陈旧导致其吸引力不够,留守妇女除农忙季节外闲暇时间较多且难转化为经济收益。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地方政府主导下以项目为依托开展了以就业增收为导向的职业培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卫生技能培训。B苗寨的家庭卫生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存在差距,影响旅游品质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家庭环境卫生和村民个人卫生质量不高。通过集中培训、宣传和督导等形式开展卫生知识和技能培训,卫生状况已得到较大的改善。

歌舞表演培训。重复多年的歌舞逐步让游客产生审美疲劳,二次游览的游客都不愿花钱观看表演,影响了旅游收入。针对这种情况,旅游公司邀请舞蹈教师和旅游项目设计者对妇女进行新的歌舞表演培训,因疫情影响游客的数量,目前培训的转化效果还未得到很好地检验。

苗族刺绣培训。B苗寨遴选一批具有刺绣基础和有从事刺绣生产意愿的妇女,委托苗绣产品生产与销售公司WL通过送教上门的形式开展刺绣培训,学习合格后即为公司兼职生产产品,产品验收合格即按计件方式支付报酬,目前已有20余人在WL公司从事兼职刺绣工作,每月能获得500—2000元/人的收入。

(三)易地扶贫搬迁苗寨W的实践探索

1.基本情况

W苗寨是C县的乡村易地搬迁安置点,人口近7000人,距离县城约20公里。W苗寨与B苗寨、D苗寨的经济基础存在本质差异。后两者属于农业村寨,农业耕作能为村民提供基本的粮食保障,职业培训目的是提升家庭收益和生活品质,W苗寨居民远离原有土地,不得不寻求新的谋生方式。青壮年男性多外出务工,常住人口主要以妇女、老人和儿童为主。在迁出之前,妇女在照看孩子和老人的同时能干力所能及的农活以补贴家用,新苗寨未提供可耕种的土地,她们从生产者变为纯消耗者。为解决妇女不能为家庭创收的问题,苗寨针对留守妇女的特点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开展了以就业增收为导向的培训服务工作,既合理利用了妇女的碎片化闲暇时间为其带来经济效益,也充实了她们的生活。

2.主要做法

易地扶贫搬迁苗寨存在的发展困难是人口集中且无土地耕种,务工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立足易地扶贫搬迁苗寨的实际,W苗寨结合周边已发展的产业以及潜在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开展了三个方面的职业培训。

新刺绣技术培训。地方政府根据妇女的就业特点和需求引入了企业——CH绣庄,其主要业务是生产和销售苗族刺绣产品。CH绣庄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发出一套新的刺绣技术和饰品制作技术,并传授给W苗寨的留守妇女。妇女学成后可以在家或到CH绣庄生产场所完成工作任务,指导教师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她们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完成任务并验收合格后绣庄按计件方式支付劳动报酬,目前在CH绣庄从事兼职刺绣的妇女30余人,其收入能维持在800-3000元/月的区间。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地方政府在W苗寨周边引入了现代化的农业公司,建立了数百亩菊花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百香果生产基地,其用工需求灵活,这与留守妇女的就业需求高度耦合。菊花、蔬菜和百香果等种植与收割需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妇女缺少此类技术但具有相关的农业种植和收割经验。基于这样的现状,地方政府联合企业开展了相关的农业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后即在企业从事生产劳动,目前经培训的20余名妇女在基地从事兼职工作,企业则按照50-100元/天的标准支付劳动报酬。

家政知识和技术培训。W苗寨有通往县城的公交车,在县城与苗寨间来回较为方便,地方政府组织50余名留守妇女开展了家政培训,培训结束后即输送到县城的家政公司从事兼职家政服务工作,目前有10余名妇女利用闲暇时间前往县城工作,其每人每月能获得约2000元的收入。

三、研究发现:案例的检视与反思

(一)苗族妇女职业培训的经验

1.弹性就业与弹性用工有机衔接提升了妇女的参训态度

研究样本的产业主要以小作坊式的企业、小规模农产业和生态旅游业为主。小作坊式企业的产量与销量相对较小,用工有零散性和小规模性;小规模农业生产呈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用工具有季节性;生态旅游有明显的时节性,用工需求表现出不规则性。上述三种用工形式可概括为弹性用工。

少数民族乡村留守妇女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家庭,以及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适当种植农作物。她们渴望工作但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所以弹性就业符合其就业需求,即闲时参与劳动,忙时照顾家庭。现代乡村就业需要新的劳动观念、知识和技能的支撑,对接岗位需求的职业培训能促进妇女获得乡村就业的必备要素,参训妇女学成后即利用弹性的闲暇时间为相关企业工作,形成双赢的雇佣关系。如W苗寨的CH绣庄需掌握现代刺绣技术的绣娘,地方政府则联合CH绣庄开展妇女现代刺绣技能培训,学成后绣娘即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自己的闲暇时间选择在家或生产场所为CH绣庄工作。妇女的弹性就业需求与企业的弹性用工需求相互契合,提升了妇女参训的积极性,推动了职业培训效果转化的效率。

2.学习内容衔接职业经验破除了妇女参训的心理障碍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其中心问题是从各种现时经验中选择那种在后来经验中能够丰满而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经验,”[21]教育需要选择不使学生厌恶、并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经验。通过对三个样本的分析发现,学习内容的设计有机衔接了苗族妇女已有的职业经验,使得就业教育变得更容易,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妇女的学习畏难心理。

苗族乡村妇女因文化水平偏低、学习能力下降和早年教育失败等原因,她们对学习具有本能的抵触情绪,所以转变学习观念和突破学习心理障碍是保障学习效果需解决的首要问题。针对这种情况,研究样本主要采用了衔接妇女原有职业经验的方式消除学习的畏难心理,以此提升学习效果。例如,在苗族妇女幼时习得歌舞的基础上进行歌舞创新性培训,在妇女幼时习得的刺绣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现代新刺绣技术培训,在妇女已有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这不仅能有效降低学习难度,也能引导参训妇女正确认识和参与职业培训。如W苗寨的受访对象P认为:我们这里的女孩都会刺绣,以前是绣来自己和家人用,现在主要是为公司绣,公司要求的技术和我们的技术有区别,但我们都有刺绣基础,学习新刺绣技术的难度不大。(根据2022年7月28日访谈资料整理)

3.训工活一体化提升了苗族妇女职业培训的实效

成人学习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征,这种功利性主要表现为追求花最少的学习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苗寨妇女有通过参加生产劳动增加家庭收入的愿望,但因需照顾家庭而不得不留在乡村。职业培训本身不能直接产生收益,所以苗族妇女开始对培训有所抵触。为引导他们认可职业培训,地方政府联合乡村企业构建了培训、工作和生活一体化的培训服务模式。此模式主要有两个特点:培训、工作和生活相互交叉,既满足妇女照顾家庭的需要,也满足其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以满足其家庭生活为基础设计的训工交互模式符合妇女的学习特点,与工作深度融合的学习能有效提升学习兴趣。

例如,绣娘培训基本模式为:利用孩子在校时间把妇女集中在村寨中的培训点学习两天,内容包括理论讲解和新刺绣技术示范,学习结束后培训方根据妇女的基础分别安排练习任务,参训妇女领取练习任务后则回家自主练习,两天后学习者带着自己的作品回到培训点,指导教师根据完成情况进行补充和示范讲解,然后再布置家庭练习任务。通常实施两轮后,绣娘的技术基本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此后,学习者即可把工作任务带回家,公司技术人员会通过在线或定点接受咨询的方式为绣娘提供持续的技术指导。绣娘完成刺绣作品经公司验收合格即可获得报酬。在此过程中,绣娘的家庭得到照顾,获得了新的工作,家庭收入也得到了增加。

(二)苗族妇女职业培训的不足

1.培训与就业衔接不够深入

职业培训蕴含培训和就业两个基本要素,就业是目的,培训是手段,所以职业培训效果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参训学员的就业比例。尽管样本村寨针对妇女开展了大量职业培训工作,但职业培训的效果转化整体仍不够明显,具体表现为参与培训的妇女较多,真正就业的比例仍不够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按照当地的政策规定,培训期间每位参训者可获得50-80元/天的生活补贴,且这笔费用以现金形式发放给参训者;为完成培训的数量任务,培训主办方会采用强制或半强制的手段要求所有妇女参与培训。培训补贴的吸引与主办方的强制要求能让培训所在地的大部分妇女参与到就业培训中,但乡村产业的用工规模有限,难以满足所有参训人员的就业需求,导致部分参训妇女难依托职业培训获得稳定且自己满意的就业岗位。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培训与就业的衔接仍不够全面和深入,未采用完全意义上的订单培训模式。

2.培训方案设计缺乏专业性

培训方案及其相应的培训课程是影响培训效果核心的要素,离开培训方案和课程讨论培训效果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三个样本的培训方案和课程设计都较为粗糙。一是培训内容偏多。在国家政策的支撑下,该区域获得的乡村培训项目较多,为实现一石多鸟的效果,培训课程面广但很浅。如D苗寨5天的培训中包括语言培训、感恩培训、移风易俗和种植技术培训,其中柑橘种植技术培训只有两天时间,这样的时间安排很难让参训妇女掌握柑橘种植技术。二是培训时间短。调查发现,培训基本都是5天的短期培训,加上报到花掉1天以及结业典礼花掉半天,实际学习时间为3.5天,除去附加的非技术培训元素花掉的时间,如此短的时间内,参训妇女学到的能满足岗位需求的知识和技能仍存在一定难度。三是培训方案不太符合教育规律。据反馈,培训重实践轻理论影响成品的质量,以刺绣创新技能培训为例,部分教师只是简单讲解便让学员刺绣,而为什么这样绣未讲清楚,这样学员初期的刺绣作品基本都达不到公司要求的标准。

3.培训机构的功利性过强

少数民族乡村妇女的职业教育属于帮扶性培训,政府是责任主体。培训任务的具体承担主体包括能提供就业岗位的公司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两类,两类承担培训任务的机构都属于民营机构,他们希望从政府拨付的培训经费中赚取利益。为了赚取利益,他们尽可能降低培训成本,同时夸大学习效果。

调查发现,承担培训任务的民办职业学校通常是租用办公和教学场所,固定人员1-2人。它们不能提供就业岗位,初衷是赚取培训费用,所以就业培训是形式大于实质。例如,C职业培训学校承接了1000余人的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其负责人只为本研究团队介绍2名学员接受访谈,对于调研团队希望提供更多培训后就业的学员信息的要求,其负责人总是搪塞,在私下与参训学员交流中发现,学员对C职业培训学校的工作认可度仍不高。培训机构为确保自身利益,经常聘请不懂苗语或只懂苗语不太精通专业的人员给学员授课,也削弱了培训效果。相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旅游公司、刺绣公司和现代农业公司的培训效果更好,原因在于他们能把招工、用工和培训有机衔接起来,技能应用导向非常显著,但他们对职业观念和职业规划等基础素养类元素关注不够。

4.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

质量监控包括对设计、组织、实施、就业反馈等全程监控与调整等工作,质量监控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为确保质量监控效果,需要从妇女职业培训专业性的视角建立质量监控机制。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仍是当前样本苗寨尚未解决的问题。尽管培训出资方已经开展了相关的质量监控工作,其监控督查更多流于形式,难以起到真正的实效。监控督查通常由资助方的主管领导带队实施,主要是听取培训承担机构的口头和书面汇报,查看培训方案、学员信息以及就业去向,也对个别学员进行访谈等。然而,调查发现监控督查基本都是在培训机构“可控”的范围内实施,培训承担机构组织参训妇女配合督查人员“表演”,难以发现真问题。主要表现为:培训机构提供的受访人员中存在未参与培训的留守妇女,且培训机构不允许研究团队与学员单独交流,可见其在刻意隐藏某些东西。与此相反的是,出资方搜集的材料显示少数民族妇女的培训工作成效显著,出现此种情况的根源是质量监控机制不完善,导致职业培训过程中敷衍现象的出现。

四、未来展望:基于在地化就业的民族乡村妇女职业培训方略

少数民族乡村妇女就业缺乏保障不仅会加剧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边缘化,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2]职业培训是从内生能力提升视角为妇女提供“造血”能力的重要手段,科学规划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都柳江流域苗族妇女职业培训经验与存在问题的梳理与挖掘,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培训需立足乡村实际,探索符合乡村产业特点和妇女就业特点的职业培训方略。

(一)以妇女灵活就业为导向设计职业培训体系

职业培训目的是“就业”,就业是衡量职业培训是否成功的核心指标,它既是职业培训的起点也是目的,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职业培训体系的设计要以就业为目的反向设计,提升职业培训的指向性。少数民族妇女留守乡村的根本原因是照顾家庭,其就业的前提是照顾家庭,再通过兼职收入以补贴家用[23],其就业具有明显的兼职性、在地性和灵活性特征。在此意义上,职业培训体系设计要基于乡村妇女的就业特点以及乡村产业基础,思考就什么业,怎么就业,就业需要掌握何种岗位能力,如何追踪学习效果,形成完善的职业培训体系。

基于少数民族乡村妇女就业的便利性需求,其就业范围需限定在以其家为中心的三千米的直径范围内,相应地培训预期就业岗位需在此范围内选择,这有利于培训与就业有机衔接,能兼顾其照料家庭、参与培训和灵活就业。怎么就业即采用什么方式就业,少数民族乡村妇女就业特点是灵活就业。为确保顺利就业,相关责任部门要加强与用工企业沟通,建立订单式职业培训体系,邀请企业参与到职业培训体系设计和培训实施过程中,既可确保培训质量也能助推参训妇女就业率的提升。职业培训的根本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提升参训妇女的岗位能力,相应地培训内容和培训过程要对接岗位能力和生产过程,确保培训与就业的有机衔接。学习效果追踪是改进培训体系和提升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实践过程中需结合实际建立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主,培训教师和学员参与的学习效果反馈机制,责任部门可根据反馈情况调整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

(二)以妇女终身职业发展为目的开发培训内容

少数民族乡村妇女主要承担照顾年老长辈和照顾年幼孩子的责任,照顾孩子分为照顾幼儿和照顾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两类。少数民族乡村的养老问题仍以子女养老为主,即使年幼子女不需照顾后但仍需照顾年老长辈。在有效的公共乡村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前,妇女灵活就业需求将一直存在。在此意义上,职业培训内容开发要持终身职业发展观,通过培训增能实现妇女“可行能力”的提升,[24]为少数民族乡村妇女在地化终身职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就业教育内容开发需围绕职业观念、岗位能力和职业习惯等方面展开。树立健康积极的职业观念。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职业教育政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华民族优良的劳动传统等,目的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认识劳动对于自身、家庭和子女的积极影响,同时引导她们树立终身职业观念,初步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习得娴熟的岗位能力。岗位能力是职业培训的核心内容,是学员培训结束后能否胜任新工作的关键,培训责任单位要与用工单位根据岗位能力科学设计课程内容,用什么即教什么、学什么,实现培训与岗位能力需求的深度衔接。科学组织课程内容,确保学习内容重点、难度与呈现形式符合学员的学习特点。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在自耕农经济模式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妇女养成了自由的劳动习惯,即自己的劳动自己做主,少有在企业劳动的经历,可能会出现对企业工作模式不适应。乡村振兴的基础即振兴乡村经济,妇女未来继续在乡村企业就业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有必要从职场沟通、虚心学习、吃苦耐劳、健康的职业心态等方面加强职业习惯的培养。

(三)以妇女学习特点为基础培育复合型教师队伍

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培训需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作保障,但师资仍是亟需突破的瓶颈。基于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的特点,培训教师需具备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一是能用少数民族语言和普通话交流。能用少数民族语言培训的教师有助于增加培训的亲近感,提升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教师把普通话与技能培训衔接起来讲解,也能为学员就业奠定语言基础。二是掌握成人教育教学规律。少数民族乡村妇女学习既有成人学习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个性,教师需要掌握成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的教育教学探究能力,并把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推动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妇女就业教育实践中的落实。三是熟练掌握与岗位能力对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否就业的主要依据是学员能否胜任岗位工作,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员习得相应的岗位能力。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熟练掌握与岗位能力对应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结合学员的学习特点有效组织学习内容,便于学员更好地内化和掌握。四是教师要有终身职业发展观。妇女职业培训时间较短,直接指向岗位能力的培养,但教师需要持有终身职业教育观,把相关理念、态度、国家政策、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有机融入到培训过程中,为其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基于少数民族妇女职业培训的需求,教师队伍建设要结合实际建立准入门槛,通过在职培训、自我导向学习和反思性实践等多渠道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25]。为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需要从县域、市域层面分类建立稳定的师资资源库,教师能在更大范围内流动“走教”,教师工作和收益相对稳定,这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也有利于提升培训质量。

(四)以县中职学校为中心完善培训就业服务平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要“面向农民就业创业需求,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与技能培训,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基地。”[26]尽管少数民族部分乡村基于乡村妇女的产教融合基地已见雏形,但其发展已遇到专业性不足、师资队伍质量不高和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县级中职学校是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人才的技能型学校,他们具有相对专业且稳定的师资队伍,开办了与所在县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相符合的专业,还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实训资源,因此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的实施有必要以县域中职学校为核心建立培训与就业联通的一体化服务平台。

地方政府加强对中职学校与妇女职业培训的统筹,厘清中职学校、用人单位和乡村妇女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健全就业教育服务机制,推动中职学校、用人单位和乡村妇女三者的有机衔接。中职学校牵头承担开发职业培训课程方案、输送专业培训教师、培训企业培训教师等职能,为乡村妇女职业培训提供稳定且高质量的师资保障。中职学校要为妇女就业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其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规划、技术和人员等方面的难题,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为提升中职学校参与乡村妇女职业培训的积极性,政府以项目承包等形式支付一定的费用,也可在学员试用期酌情给予就业单位政策或经费上的扶持,调动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相关工作的积极性。

(五)以学员就业为原则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

职业培训是少数民族乡村妇女终身职业技能发展的重要渠道,相应地有必要从职业终身发展的视角建立监控、追踪、反馈与调整机制。既督促培训承担机构提升培训质量,也能为同类培训的实施积累经验。妇女职业培训的主体是参训妇女,培训后的就业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情况是衡量培训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为确保培训效果,需要以参训妇女为中心,遵循前期调研——培训——就业——职业发展的脉络,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

建立前期调研审查机制,需要对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是否已开展,培训前期调研设计及结果分析是否合理进行监督与评价,为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学员需求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有机衔接奠定基础。建立有效的培训过程质量监控与调整机制,对培训过程进行全面监控,主要从审查培训方案、监控培训过程、检查课堂教学质量、帮助搭建就业平台等方面进行监控,确保培训过程的质量。建立培训效果追踪机制,尝试建立参训妇女终身档案制度,对参训妇女后期就业和发展进行持续追踪,以此作为改进和衡量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建立培训机构办学质量审查机制,主要对管理水平、师资质量、课程开发等全面审查,对于专业水平不够的资质明令其整改合格后再参与相关项目竞标工作,多次整改不合格则停止其培训资质。

五、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产业、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振兴以及脱贫群众内生发展能力的提升的核心是人,乡村妇女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关于人的要素。在此意义上,通过职业培训推动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能力提升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必然路径,也是实现以人为核心的乡村振兴的根本要义。少数民族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重点关注的区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凝练已形成了以产业——培训——就业为主线的职业培训服务模式,但受制于产业基础、师资质量、培训设计质量以及培训监管等多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培训质量的提升仍存在较大的困难。鉴于少数民族乡村妇女职业培训质量提升的需要,有必要继续深入挖掘已有培训取得的积极经验,结合乡村的产业基础、妇女学习特点和需求,扎根乡村实际,聚焦就业效果,通过观念转化和外部激励激发妇女参训动力[27],从培训体系设计、培训内容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就业服务平台和质量监控机制等方面提升培训质量,让培训真正能扎根乡村、嵌入乡村,为乡村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猜你喜欢
苗寨职业培训妇女
苗寨晨曲 袁峰 中国画 178cm×145cm 2020年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请参加天津万里路职业培训学校的培训!
西江苗寨
苗寨小记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千户苗寨的早市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先前学习在职业培训中的认证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