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瑞 赵志博
(1.辽宁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136;2.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2.,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联系起来,完整构建起新时代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回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教育始终是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与精神共同富裕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是解决精神生活领域分配问题、调节精神生活产品供需关系的压舱石,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显著标识。追溯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富裕的理论基因,深入探寻其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内在机理和整体逻辑,充分发挥教育在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协调发展中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对于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在共同富裕思想中,物质生活富裕是精神生活富足的基础,而精神生活富足能够促进物质生活富裕的实现,两者是有机统一的辩证关系。从人类历史数千年的发展来看,精神富裕的实现既受限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也受制于生产资料占有方式。
关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论断有深厚的思想基础,是一个具有历史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重大命题。
对精神富有的追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绵延不断的崇高社会理想,是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潜心求索的远大目标。早在中华文明孕育塑造的萌芽时期,华夏先民就在与自然对抗、与其他群体的竞争过程中不断进行社会整合,滋生出“协和万邦”的共同体理念,初步形成了“天下均平”的理想社会愿景。在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统一的社会风貌,映射出对人的心灵世界的观照及特定的精神禀赋。这些具有民族根源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的价值理念带有强烈的“民本”“大同”“和合”色彩,凝结着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精神信仰和对共创共享美好生活的向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断彰显个体的精神追求、塑造精神富足的理想世界,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概念建构和实践探索注入思想基因,是深刻影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念构造和价值呈现的文化密码。
以马克思恩格斯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密切关注社会底层贫困者的生存境遇,既不断找寻解决物质贫困问题的出路,也把解决精神贫困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潜心探索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而全面发展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为形成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正确认识奠定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关注劳动者对生活生产资料的占有情况、工人阶级的物质利益的过程中指出,工人阶级遭受的贫困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还包括精神层面的,要实现共同富裕,也必须关注其精神境遇,摆脱精神贫困。只有当无产阶级自己意识到私有财产是造成自己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根源时,私有财产才会开始逐渐走向瓦解。(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61.为摆脱精神贫困,必须消灭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必须首先将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形成自己的阶级意识,自觉认识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欺骗性质。在制造贫富差距和阶级对立的制度被消灭后,“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9.。此时,真正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和平共处,以往的对抗性利益关系不复存在,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成果,真正使人们的精神需求得到全面而充分的满足。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把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实现人民的精神独立和精神富有作为接续奋斗的重要目标,不断探寻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方向道路和摆脱大众精神贫困的策略途径。党成立之初就基于社会整体贫困的现实情况,在探索解决物质危机的手段的同时,积极寻找解决精神危机的方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突出强调以共产主义理论培养人、号召人、鼓舞人,提高人的理想信仰、道德觉悟和文化素质,进而实现精神富有。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共同富裕思想。“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7.,“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等论断,深刻表明了党对人民精神富有的关注和重视。以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邓小平的科学论断,将其寓于“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带领全国人民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7)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共同富裕的实现既是人民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过程,也是人民的精神生活不断充盈的过程,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辩证统一。至此,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个独立的时代命题全面立体地展示出来,对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作出全新提炼和升华。
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保留了共同富裕概念整体的本质特征,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具体特性。一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所涉及的内容是全方位的,具有独特的呈现形态和价值禀赋。二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得以全方面多层次发展的高阶目标,具有鲜明的历史脉络和清晰的演进逻辑。三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目标构想转化为现实蓝图是一个逐步推进的发展过程,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长期性。虽然在具体表述上存在精神富足、精神富有和精神富裕等差异,但其基本意蕴是相同的。究其本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关于精神生活的全民共富、共建共富、逐步共富。
几千年来,教育的发展演进一直与人类对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的追求紧密相连。只是在阶级社会里,受统治阶级的控制,二者的关系是扭曲的,甚至是变异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从不同侧面立体地反映出教育在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深入阐发了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责任和使命,为全面准确理解教育与精神富裕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思想指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人们精神生活的普遍富有为达成“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崇高目标提供前提性条件;教育承担着促进社会物质生产、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求的崇高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揭示了教育与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在目标体系上的价值同构性。马克思建构起一种以现实的人为实践主体的全面发展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必然的社会历史过程,并将人类历史概括为三个历史形态。这三种形态具有逻辑的延续性和思想的发展性,经由前两种形态的发展阶段,到了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7-108.为特征的第三个阶段时,共同富裕理念与人的全面发展更加紧密联结在一起,个体逐渐摆脱对人与物的依赖关系和精神奴役,真正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为重要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共同富裕的终极指向。随着共同富裕的全面推进,“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10.。教育至此作为人走向自由和解放、实现共同富裕过程的重要手段,在分配各种物质、精神资料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教育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马克思认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30.当社会形态进入更高阶段之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程度加深,在帮助人实现物质财富积累的同时,也不断实现其脑力体力、道德精神、情感意志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揭示了教育与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在逻辑体系上的同向性。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价值目标。无论物质富足还是精神富有,都是具有预测性的政治判断,必须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构想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特征的辩证思考。首先,共同富裕视域下的物质富足是精神富有的前提和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8.但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4.。因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并非是简单的前后相继的连续过程,社会成员精神富有的普遍实现,既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本前提,又可以反作用于推进全社会创造更多物质财富的具体实践。其次,共同富裕视域下的精神富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高级层次。精神富有的全面实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历史过程。马克思指出:“个人在精神上的现实丰富性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1.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社会关系发生历史演变,逐步实现向现实的人的复归。到了人类文明的更高阶段,“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3-564.。最后,教育在促进社会普遍的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方面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样态。马克思把教育作为实现物质富足和精神富有新飞跃的重要依靠力量,“同现代社会比起来,这一部分一开始就会显著地增加,并随着新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增长”(15)同上,433.。无产阶级夺得政权建立起新社会以后,会投入更多公共资源发展以学校教育为代表的公共文化事业。随着教育的公平化、普及化进程加快,改造社会和人自身的实践日益丰富,共同富裕的未来图景逐渐由构想变成可能。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了教育与物质富足、精神富有在实现路径上的耦合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构成,社会再生产理论系统分析了各种社会形态及社会再生产的过程与规律,是厘清实现精神富有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揭示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在《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劳动力再生产“就同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归结为再生产,归结为维持”(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1.,把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既而,又将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统筹考察,深入论证二者的内在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口再生产既依附于物质再生产而存续,又为持续推进物质资料再生产创造动力,在不断驱动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同时,反过来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而伴随着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往复,教育日趋成为持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实现路径。教育活动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代代有用之才,在教育事业的推进中整体实现人的发展进步。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一方面,为了建立正确的教育制度,需要改变社会条件,另一方面,为了改变社会条件,又需要相应的教育制度”(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654.。在此,将教育的具体实践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主张充分发挥教育、社会、人的协同效应,使得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释放,以不断满足个体对物质与精神的全面需求,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的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资本主义国家为对象,探寻了教育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和机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成功开展了以教育促进人民精神解放的伟大实践;在人口规模巨大、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差异显著的国家,成功开辟了教育与共同富裕协同共进的现代化道路,并极具创新性地把人民群众精神领域共同富裕的实现放在突出位置。
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教育始终是激发人们保持昂扬精神状态、提高人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依托和有力保障。党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总任务确定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的阶段性目标,结合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探寻教育与精神领域共同富裕共进的实现路径。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清醒认识到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全面落后的现实情况,深入思考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径。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以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理念为依据,明确了苏维埃文化教育“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的教育目标,体现了党对实现人民精神富裕的理想追求。抗日战争时期,党对帝国主义的精神文化侵略做出强力回击,从精神层面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认清悲惨命运的根源,激发民族情感、培养阶级意识,为无产阶级特别是工人阶级摆脱精神贫困、实现精神解放指明方向。特别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提出“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1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3.。党对新教育的论述和期许,反映了教育在指引人的思想方向、奠定社会精神基础方面的导向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既为教育与物质、精神领域共同富裕的关系协调提供了基本前提,又为实现二者的协同共进提供了保障。为摆脱“一穷二白”的艰难状况、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改造社会的整体能力和素质,党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1949年12月,时任教育部长的马叙伦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以工农为主体,应该特别着重于工农大众的文化教育、政治教育和技术教育”(19)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6.,主张人民群众应当平等获得教育机会、共享教育资源。党的八大把经济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上升为主要矛盾统筹考量,体现出党对社会精神面貌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视。同时,又把教育作为驱动社会精神文化进步、推进人民共享精神文化成果的重要引擎。毛泽东于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26.这一重要表述,为探索“教育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服务的应然性”这一命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78年以后,邓小平在着眼于彻底解决物质贫困的同时,提出了解决精神贫困的设想,明确了教育在其中所承载的培育“四有新人”的根本任务,为持续推进广大人民精神富足指明方向。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高度重视教育和科学文化建设,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与共同富裕紧密结合,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全新论断,强调“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2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强调“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契合”(23)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秉承“每个人都重要”“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着力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以人民满意为尺度,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水平。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调密切关注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帮助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党的百年伟大实践表明,教育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念同源、价值同构,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和发展趋向一致性的关联范畴,两者统一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延续与传承,统一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两者都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发展教育与实现人民精神富有一直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价值诉求。进入新时代,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与阶段性,做出了新的“两步走”战略设计,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1).在这里,党关于建设教育强国和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的论证高度契合,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相协调、相适应,建成教育强国与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目标预期实现了统一。
两者都服务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百年来,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对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发生深刻变化,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更清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2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s://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2017-10-27/2023-06-18.。《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建设教育强国要坚决贯彻教育现代化的育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26)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s://m.gmw.cn/baijia/2019-02/24/32552491.html,2019-02-24/2023-06-18.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2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4.。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2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这一系列重要思想,清晰地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也是人民幸福的最高标志。
党的领导是二者协同发展的根本保障。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使人民群众在不断享受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更加充实,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保障了人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与教育机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2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党的全面领导是权威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和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领导力量。
人民群众是二者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精神生活的丰盈,是绝大多数人的精神共富,最终要实现的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从精神文化资源的生产和分配层面对共同富裕享有主体的界定,实则回答了在精神文化领域“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的根本问题,这与教育“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度契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教育目标要求,关乎新时代新征程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关系到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成长。在以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基层实践到顶层设计、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都要广泛而深入地听取群众的心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教育事业的发展真正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从内容上看,两者都以全面多样发展为显著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文化作品、文化表演等,都具有鲜明的精神文化价值和共享属性。全体人民对承载着精神财富的文化资源的掌握和运用,推动了社会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的塑造,让整个社会日趋接近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发展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逐渐展现。一方面,教育本身蕴涵着丰富和全面的内容,涉及德、智、体、美、劳等多个层面,覆盖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空间,具体到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和高等教育的各个专业。另一方面,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更加适应和符合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为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创造条件。
从策略上看,两者都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实现前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全面实现,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必须将宏伟目标与全体人民创造精神财富的热情结合起来,不断激发人民大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精神文明共建共享的发展局面。教育强国建设作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也要依循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逻辑,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方面紧密合作、同向发力,以教育融合促进城乡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社会融合,提升人民群众的整体精神面貌,弥合精神文化领域发展差距,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基础。
以教育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根本目标是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任务是保障教育服务供给的平等、有质量与可持续。迈上现代化新征程,面对新变化新需求,需要进一步解决教育系统全要素配置的合理性与公平性以及各级各类学校全部职能履行的充分性与有效性等问题,着力扩大供给面、提高供给效率,努力实现有质量的公平,增强教育满足高阶需求和服务远大目标的综合能力,开创教育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新局面。
形成对教育公平理念的科学认知。中国式现代化所要实现的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均等富裕,是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异、有层次、分阶段的共同富裕。教育公平作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也不意味着教育成果分配的绝对平等。适应人民群众不同质、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应树立科学的教育公平理念,形成对教育资源平等占有、教育成果普遍共享观念的科学认知。把促成教育公平与推进教育现代化协同考量,在确保社会实现接受教育权利的公平、获得教育机会的公平、享有教育资源的规则公平的基础上,从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多种需要出发,针对成长环境、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的差异,生产和创造数量丰富、形式多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各异的精神文化追求,促进精神领域发展成果普惠共享。
推动教育理念由实用主义、工具理性主义向终身学习转变。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实用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思想逐渐支配了教育领域,形成了片面强调教育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物质收益、忽视教育对个体精神层面关怀和人的全面发展成长需求的教育理念。这种具有明显功利化倾向的教育理念,容易使青年学生在精神上走向另一种“贫困”。必须引导个体形成对教育价值的正确认知,树立更加积极进取的学习动机,实现个人健康的社会化成长。在全社会建立一种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提升社会成员整体的学习态度,让教育的终身性与持续性、公平性与普惠性、创新性与多样性得到充分发挥,推动社会走向全面精神富足的发展阶段。
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协调发展。基于实现过程来考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须以精神生活领域的发展协调为前提。聚焦到教育领域,就要密切关注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着力解决区域间以及区域内教育水平差距较大问题。加强区域合作互助,补齐发展“短板”,是教育服务于摆脱精神贫困、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而必须承担的重要责任和艰巨任务。要重点关注欠发达地区和处于经济转型困境(如资源枯竭城市、老工业基地等)地区的精神文化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区提供更多接受优质教育、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拓宽教育资源分配的渠道,创造充足的区域发展协作空间,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
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速推进由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在城乡布局和社会结构得到优化的同时,城乡间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差距也日益显现。要关注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在量的供给和质的达成上下功夫,让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欠发达地区和乡村倾斜,弥合精神文化领域发展差距。以教育赋能城市建设,打造更具文化氛围的城市整体环境。推进“三下乡”活动持续、有效、精准开展,充分利用教育渠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农村人口的整体道德文化素质。通过统筹基础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以教育融合促进城乡的社会融合,提升城乡居民的整体精神面貌。
缩小群体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我国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复杂形势,党中央作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新的形势要求以教育现代化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向更高程度发展。要基于目前我国不同群体受教育水平差距依然较大的现实,坚持教育的规模发展和内涵发展的有机统一,进一步提高不同群体公民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保障水平。适应人口变化的新形势,加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统筹,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国民教育与继续教育有机协调,推动城市教育与乡村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群体的价值转换和技能提升,为提高人民整体全面发展的能力提供更加普惠公平的保障。
创设服务于教育对象个性化学习要求的教育供给样态。当下,传统的相对集中、固定、单一化的教育供给模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基于教育对象思维模式和价值追求的转变,面向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区别化的供给分配策略,增强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和可选择性,尽可能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要密切关注教育教学机构改革发展的要求,在保证“硬件”供给的同时,加强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评价和师资等方面的“软件”供给,创建教育供给新样态,不断实现科学理性和人文向度的有机结合。
推动教育模式由固定班级、学科、学院的传统教育模式向开放性教育模式转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在蕴含着对社会精神资源全面供给和全体成员精神成果互惠共享的整体考量,而教育在社会资源分配和个人资源占有的过程中架起桥梁,成为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培养人的高尚精神境界的重要保障。传统教育以层级划分为依据,针对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课程层级或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课程取向的具体要求,选择较为固定化的教育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整体提高教育的实效性,满足人们基本的、普遍一致的精神发展需求。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升,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精神文化领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让教育供给向更加平等包容、创新开放、科学现代的方向发展,就要突破固定的班级教育模式,增强教育教学活动的流动性,赋予集体学习活动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弱化学科的独立化发展概念,加强学科间的互动和融合,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共生共进的发展关系;变革传统的学院教育模式,建设更为开放、广泛的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