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学生“坐后排”现象的影响、成因与杜绝

2023-06-05 11:50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后排思政课思政

金 莉

(阳光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大学之所以被称为知识的象牙塔,成为人们心之所向,不仅因为身处其中能更深刻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以及知识的强大力量,更因为它是无数大学生步出无涯题海后的第一个乐园,它能让人体会到自主选择、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欣喜。各种深刻、广博、宏大的思想强烈的吸引着每个人。在快速发展的多元化时代,各种思想在大学生脑中交汇激荡,冲击着他们正在构建的价值观,思政课无疑肩负着重大责任。在多元思潮碰撞的今天,思政课应当如茫茫大海中的灯塔,指引大学生始终保持正确航向,向着光明的未来进发。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深刻的理论知识为思政课披上了枯燥乏味的外衣,本应该充满生机活力、充盈着思想火花碰撞的课堂,却了无生气、氛围沉重,学生们扎堆抢占后排座位,沉迷于自我世界,教师对这种情况也习以为常,照常以平淡的语调、淡定的神色进行教学,已成为在高校思政课上常见的一幕。

一、学生“坐后排”现象对高校思政课的负面影响

高校思政课“坐后排”的现象不在少数,甚至已有常态化趋势。学生虽按时到达教室,却也在上课时同步开启自己的“小课堂”,思想天马行空却与教材内容并无联系。“坐后排”现象其实是隐形逃课的一种表现形式,虽然身处教室,但学生的思绪早已飘远,似乎与教师身处两个不同时空。学生坐后排虽不会干扰课堂秩序,却易打击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破坏课堂氛围,降低教学质量,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坐后排”现象较为普遍的存在,一方面破坏了大学严谨治学的学风,影响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对在高校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思想工作造成极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坐后排”现象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高校思政课“坐后排”现象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有所影响,而且不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既与提升学生政治素质、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有关,又与国家的长远发展有一定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沿阵地,思政课“坐后排”现象日益严重,不仅影响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而且易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长远来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不利,甚至易降低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可信度。

(二)学生“坐后排”现象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念的认同感以及“真、善、美”等优良品质的形成。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十分重要的环节,既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又有利于其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然而,思政课“坐后排”现象不仅体现出大学生对思政课无兴趣,更是其对思政课反感的一种表现。此时,大学生正处于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阶段,极易受到腐朽思想侵蚀。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反感,很容易对他们尚未形成体系的知识架构带来反作用,使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仅是浮于表面,并无深刻价值。而且,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理解,不利于大学生抵御落后、腐朽思想,他们很容易陷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旋涡。思政课堂本应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点亮其信仰,而“坐后排”的现象却严重阻碍了这一作用的发挥。[2]

(三)学生“坐后排”现象影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

大学生是否真正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价值认同,一方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紧密相联。思政课不仅包括道德教育层面内容,还包括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制度等内容,只有认真学习,才能对中国国情有所了解,对马克思主义有较深刻理解,从而激发大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并为之拼搏努力。然而,思政课“坐后排”反映出大学生无心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的现状,导致他们缺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的相关知识,只会在考试前期临时抱佛脚,对内容毫无理解,这种现象极难使大学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学生“坐后排”现象的原因解析

教室内的每个座位通常对应着不同的教学场景,对学生课上的认真程度和积极性都有影响,座位的选择与学习情况间存在着某种潜在联系。教师通常在授课时与前排同学的互动性更强,学生也能更好接受教师传递的教学内容,产生共鸣。而思政课上,学生扎堆抢占后排位置,明显是一种抵触课堂的表现形式,强烈打击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不利于教学内容的开展。这时,无论对教师或学生而言,都无法很好进行情感的交流及知识的传递,难以形成一种有效沟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经过深入分析后,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思政课课堂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有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及理想信念的确立。然而,当前部分高校仍缺乏对思政课的重视,相关的评价制度也亟待完善,这些都成为“坐后排”这种隐性逃课的诱因。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民、国家、社会而言都至关重要,思政课作为其载体具有十分特殊的作用,但部分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根本不能充分这一学科的指导作用,无法体现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优越性。一是高校忽视对马学科的建设。虽然多数高校都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了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但在思政课的设置上,仍能体现其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敷衍。例如,思政课仍多采用大班教学模式,当前高校思政课多在容纳数十人或数百人的阶梯教室进行,因学生数量众多,教师与学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知识传递,加之学生扎堆坐后排,讲课效果并不理想,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这种做法虽节省了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投入,但也恰恰是对思政课表面应付的一种体现,也会挫伤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3]高校思政课教师往往会同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无差别授课,同样的课件、相似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也会形成一种思政课并不重要的消极暗示。二是高校对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评估方式缺乏科学性。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估多以科研项目、论文数量、学术专著为标准,而讲课的质量和水平并未过多纳入考量。这极易给有着科研压力的教师传递错误信号:讲课只是例行公事,无需投入过多精力,学术水平的提升或职称等级的评定还是需要科研成果才能体现。同时,高校对思政课进行考核时,多采用统一的卷面考核,以期末考试成绩来判定合格与否,甚至部分高校采用开卷形式,很少将课堂表现作为评价指标。而且,考试内容多为理论知识的记忆,缺乏理解型题目的设置,这些都给学生传递了一种思政课只需应付考试即可的错误讯息,让学生认为只需按时上课,考前突击通过考试即算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

(二)思政课教师的课堂引导不足

思政课因其课程特殊性,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思政课理论知识较密集,单一的照本宣科使课堂枯燥乏味,同时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成为思政课“坐后排”的直接原因。大学生并非一开始就对思政课有抵触情绪,恰恰相反,刚进入思政课堂的学生大多希望能获得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正确指导和积极引导,从课堂上对中国的国情、制度等有更加清晰全面的认知,但部分教师毫无新意的教学一开始就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对后续教学的开展无疑产生了反作用。一方面是教师缺乏创新,教学工具单一。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工具通常是PPT课件以及理论性、政治性较强的课本。部分思政课教师只是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单纯复制,添加几张图片或视频就转化为PPT课件,并未发挥PPT课件用于提高课堂实效性及新颖度的作用,忽视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同时,在大学生眼中,大学思政课本的内容相较中学而言,大多只是理论性、政治性有所加强,重复且无新意。思政课本成为政治说教的通行本,让学生认为学之无用且易束缚思想自由。另一方面是部分思政课教师照本宣科,缺乏感染力。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很大一部分需要由思政课教师带动,所以其本身的人格魅力也十分重要。但目前高校中存在一些缺乏教学积极性、授课方式陈旧、理论基础不扎实的思政课教师,只能机械的重复课本内容,无法对内容进行提炼、升华,更不用说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引用社会热点、时政新闻及学生关心的问题,举一反三,进行针对性教学。“填鸭式”的灌输教育使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充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加深了他们对思政课教条死板的认知。再加上得不到学生的实时反馈,部分思政课教师自身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逐渐降低,教学态度消极,难免影响讲课的实际效果,消磨学生的上课热情。[4]

(三)大学生在思政课中参与度缺乏

部分学生缺乏坚定信仰,对思政课有刻板印象,主体性不强,是思政课“坐后排”现象的主观因素。大学生多具备较强学习能力,有些学生愿意花时间学习自己认为重要的课程,成绩优异,但对思政课这种所谓的公共课却毫不在意,要求较低,及格即可,这主要和自身的思想有关。一方面,部分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的思政课有着无用、乏味的刻板印象,单纯片面的将思政课等同于政治说教。与更实用或更感兴趣的专业课相比,他们认为思政课大而空,与日常生活毫无联系,脱离实际,不值得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因此思政课时常成为他们加强专业课学习的“小课堂”。另一方面,手机时代的到来让大学生以更便捷的方式洞悉天下事,用更丰富的软件来休闲娱乐。“低头族”迅速成为课堂的常见现象,玩游戏、看电影、购物等手机娱乐项目将本就薄弱的课堂注意力吸引,使得思政课教师的正常教学更难开展。手机原本是一个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服务产品,现在却成为学生认真听课的拦路虎。手机在为学生打造便利的娱乐天地的同时,也构造了一个局限学生心智的牢笼,将学生捆绑在手机上,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耗费了本应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真实的日常生活。

(四)多元思潮的冲击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缺失

我国改革开放已走过四十余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迎来巨大发展,社会结构产生深刻变动,思想观念也有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多元思潮及价值观既让大学生见识到了世界的思想丰富性,同时也有着信仰动摇,被腐朽思想腐蚀的风险,这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极大影响。当他们不断接收来自外界讯息或与中国价值观差异较大的西方价值观时,他们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次又一次甄别,并做出自己的选择。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与发达及自媒体时代的兴起,使人们生活在一个较从前而言相对透明的世界。[5]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让大学生更多的见识到了社会不完善的一面,对大学生价值体系的构建产生了巨大冲击。面对这些矛盾、冲突,仅在思政课堂通过常规教学难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无疑让正处在疑惑、迷茫阶段的大学生有所失望,课程的说服力再次降低。

三、如何杜绝思政课“坐后排”现象

思政课“坐后排”现象不单只是学生方面的原因,而是高校、教师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合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多管齐下,从问题的根本入手——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表面上,坐后排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并非在学生。如何杜绝思政课“坐后排”现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完善高校相关保障制度

高校是否重视思政课,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所以,高校应提升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制度进行相应调整。一是高校应给予大力扶持。思政课的建设依赖于高校对其重视程度和师资力量的投入。当前的大班教学对思政课的开展并无积极作用,相反还会限制教师的教学创新思想。高校应加强师资力量投入,并采用与专业课相类似的小班教学,使教师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寻找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更贴近学生的现实需求。二是高校应创新对思政课教师和学生的评估制度。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重要职责,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实践者,其根本工作目标应回归课堂教学,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引人生方向。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课程考核,将课堂表现纳入其中,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增加考试内容中理解性、启发性题目的设置,让学生真正对思政课有所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三是依靠制度化手段限制学生“坐后排”这种隐形逃课现象。既对于前排学生进行适当的加分鼓励,又进行前后排座位的流动变换,尽量让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要加强对“低头族”学生的管理,及时纠正其错误行为,对课堂纪律作出明确规定,真正做到对学生负责。

(二)教师应从“灌输式”教育理念转变为“朋辈式”教育

思政课教师应注重发挥主导型作用,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反思、改进及创新;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注意对学生批判思维、问题意识及价值认同的培养。在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并不乐观的环境下,有些思政课教师能大胆创新,受到学生喜爱,这与其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有直接关系。例如,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内容,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播放《建国大业》《建党伟业》,打破理论围墙,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论之美。在思政课教学中,高校思政教师应更注重引导模式的应用,使自己由“长辈”向“朋辈”转变,在思政课教学中与学生成为朋友,尽量在同一角度对其加以引导。同时,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化其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其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例如,把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引导作用相结合,通过划分组别,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内容进行课堂讲解与展示,同时将自己的观点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形成“人人有话说,人人乐表达”的生动局面。并对表现积极的同学进行适当的加分奖励,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思辨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不再抵触思政课,使思政课变成生动的“网红课”。[6]

(三)调动大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

思政课关系到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及意识形态教育的加强。只有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政课的实用性与重要性,调动其学习主动性,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相结合,才能实现大学生对思政课刻板印象的改观,有利于思政课实效性的提高。一方面,应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给错误思想提供传播空间。利用校园公益广告、名师课堂、读书分享会等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让大学生明确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一个人能否成长成才。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进行奖励,借助榜样的力量对身边同学形成辐射,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端正良好品行。另一方面,对于学生课堂沉迷手机的行为进行疏导。手机的使用已成为生活常态,课堂上强制性限制手机使用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思政课教师可在课上利用手机搜集信息的便捷性,使其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新式教学工具。课下则创建互动群组,分享交流自己对时事热点的看法、理论知识的理解等,使其真正发挥服务于人的工具性作用。当然,最关键的是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作用,真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由不抵触、不反感转变为接受与热爱。思政课的设置并非以政治说教为目的,而是在大学生道德品行的形成和价值观构建的关键时期给予引导。它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项实用技能,教会大学生认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敏锐洞察当前严峻的国际形势,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充满斗志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奋斗。

(四)加强思政课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思政教材虽偏理论性,但它并非脱离实际生活而存在,相反,其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因此,切勿将思政课归结为纯理论课程,而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高校思政课不应放松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要帮助学生形成清晰认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政治素养。另一方面,通过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价值认同,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教育、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思政课教师应有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让大学生参与到社会调研、专题调查、公益服务等活动中,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同时要注意,实践活动的设置应与教材内容相呼应,相辅相成,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及完善。思政课教师应通过周全的计划、严密的安排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在活动的前、中、后期分别进行引导,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化,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学生“坐后排”现象的防范,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需要高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让学生真心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真心热爱思政课,才能打破思政课的教学瓶颈,优质完成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因此,高校及思政课教师应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不断加强对思政课的改进,用真心、信心和恒心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价值认同,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使思政课成为深入人心、备受欢迎的课程。

猜你喜欢
后排思政课思政
后排桩长度变化对双排桩的影响分析①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两厢车后排乘员保护机制研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