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审视:意义、困境与实现路径

2023-06-05 11:38王阳根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王阳根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龙岩 364021)

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提升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内在要求,更是推进“五育并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不是要回归到知识青年“学农种地”“上山下乡”的岁月,而是各级各类高校要深入领悟新时期所需推崇的劳动价值观,增进青年学子对开展劳动教育意义的理解,直面当前所遭遇的现实问题与困境,系统性、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架构起大学生劳动教育逻辑结构与内容体系,有效推动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在高校校园落地生根,真正实现劳动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意义追寻

(一)大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不但包括人的个性、技能、能力等层面的发展,而且还包括人的劳动意识、关系、实践等方面的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他还指出,“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1]大学是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的阶段,更应升格为将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灵活运用于劳动实践活动,为将来走向社会、迈入职场累积宝贵经验的阶段。人的本质即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自我的劳动价值观念与动手实践能力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质、涵养的最佳体现。因此教育引导大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劳动教育中塑造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个人优秀品质,是大学生个体得到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指向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新时代大学教育的首要问题,而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则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与任务。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其中就要求把劳动教育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大中小学各个阶段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还明确高校每学年要安排劳动周或者劳动月,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加强校外劳动实践锻炼等。显然,培养“五育”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党和人民对高校育人工作的目标定位。高校努力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想方设法锻炼青年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劳动实践技能,把劳动实践教育教学作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高“三全育人”实效的关键环节,持续丰富、充分利用好劳动实践育人平台和载体,深入社会去感悟,广泛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打开青年大学生眼界,拓宽视野,深化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这些都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劳动教育正逐渐渗透到高校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个环节之中。

(三)实现国富民强的必然选择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劳动教育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了未来社会一代人的劳动价值观念、劳动精神面貌和劳动技能水平。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成效如何,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大学生正确劳动观的塑造为实现国富民强筑牢思想基础,也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成功,不仅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做有力支撑,也有赖于学校正确劳动教育观念的厚植,向青年一代灌输正确劳动价值观,不但是他们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营养液,更是今后全社会劳动风气纯正的前提和基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需要大批人才,大学生则是国家人才库最重要的来源。不得不说,如何对他们开展劳动教育,把他们塑造成具有怎样的劳动价值观,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

二、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困境审视

大学生劳动教育,关乎青年成长成才,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风气的形成。应该说,当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得到自上而下的重视,各地各校也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启工作。但是,由于长时间、多因素的交织影响,大学生劳动教育困难重重,现状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对劳动缺乏全面、准确、深入的认知

青年学生自出生起就享受着国家物质条件富足起来的经济红利,独生子女的他们普遍被父母当作“温室花朵”而受到过度爱护,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更别谈辛勤劳作、珍惜劳动果实的优良品质。再加上受中国几千年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2]重文化知识学习、轻体力劳动的人不在少数,父母往往也只重视大学生的学业与健康,有意无意剥夺孩子的劳动机会和劳动体验,这对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深远。在他们的认知世界里,要么劳动与他们无关,躺平则可,要么把劳动误解为只是一些家务活和其他体力活,或者无需智力参与其中的简单活动。无论学生父母还是其自身,都习惯性地认为大学生理应高人一等,不能也不应从事体力劳动。大学生“淡化”劳动、“矮化”劳动,尤其是轻视体力劳动或生产性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现象助长大学生形成了养尊处优、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惯,“看不起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错误思想认识植根在青年大学生的内心深处,他们希望过上物质与精神兼而有之的幸福生活,但又不切实际地把这种幸福生活与辛勤劳动隔离开来。

(二)高校劳动教育被严重“边缘化”

学生素质的提升,应该是全面的、综合的,更应该具有延续性。中小学阶段,我们开设了劳动与技能课,安排学生轮流打扫班级或校园包干区卫生。然而,经过高考洗礼迈入象牙塔后,大学生“苦尽甘来”的逻辑似乎成为社会上的普遍共识,不仅学习压力锐减,连班级、宿舍、校园卫生都由物业公司包干,换洗的衣服也交由机器完成。显而易见,当前即便能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或者各类课程设置体系文件中找到关于劳动教育的字眼或痕迹,但大多习惯性地把教育重心放在关注大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开发上,一味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授技术技能,完全忽视系统化的劳动理论教育和将学生置身其中的劳动实践体验。

(三)不良社会风气正腐蚀着大学生劳动价值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落后的社会价值观猛烈冲击下,国内民众对物质追求日趋强烈,价值观的功利性倾向日益凸显,“一切向钱看”“一夜暴富”“不劳而获”思想不断蔓延。[3]这种社会风气一旦形成,对集体主义,对“重贡献、轻索取”的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是一种巨大的挑战。高校绝非独立于社会之外的一方净土,受错误思潮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们的金钱意识也急剧膨胀,开始推崇“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价值理念,在他们的价值观体系中,合法诚实的劳动和社会贡献被抛诸脑后,直接把金钱、权势作为衡量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标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蒙蔽了大学生的双眼,他们很难认识到劳动的本真意义和价值,甚至不惜采取走捷径、投机取巧等手段来实现不法目的。尤其当面对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收入差距明显的残酷现实时,大学生最怕劳而无获,一旦劳而无获,便会转向弄虚作假,甚至违法乱纪。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分析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4]这为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营造崇尚、热爱劳动及尊重劳动者的氛围,深化大学生的劳动认同

对大学生个体而言,劳动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相信每位青年学子在孩提时代都能倒背如流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5]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中国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蕴含着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的简单朴素观念,教育我们要艰苦奋斗、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按理来说,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如今已成年的大学生,崇尚、热爱劳动,珍爱劳动成果的思想意识本应根深蒂固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此,“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形成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6]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教育大学生树立“人无高低贵贱之分,体力与脑力劳动同等重要,任何职业都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的意识具有深远意义,要引导他们尊重劳动的价值,一切个体与集体创造的社会价值、体力与脑力劳动的价值。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的那样,“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当前,高校少部分大学生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并没有把富足的生活与辛勤劳动结合起来,而是一味追求弯道超车,想通过坑蒙拐骗的非法行为来实现一夜暴富,这种思想偏差应及时加以纠正。要让青年明确一点,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也别奢望过上不劳而获的幸福生活。要教育大学生以辛勤劳动和社会贡献作为评判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摒弃以金钱、名利作为个人社会价值实现的衡量依据。当然,劳动教育并非学校单一层面的教育,特别是在新时代下,更应协同调动家庭、学校、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持久、潜移默化的;社会是学校进行劳动教育不容忽视的场所,大学生能从中获取到丰富而宝贵的教育资源,也可在这座大熔炉中得到独一无二的锻炼,更值得一提的是,社会还是高校劳动教育成果的试金石与输出地。因此,学校、家庭与社会这三者是否能互联互通、融合互动,直接关乎劳动教育的整体成效。应该加强家校、家社联系,倡导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好学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并竭尽所能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广阔的实践环境与场所,最终形成“全员育人”“协同育人”的大社会育人格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前提是榜样必须得到大力宣传。一方面,高校可定期邀请本地劳模到校园作专题报告或讲座,同青年大学生面对面分享自己的出彩劳动故事;另一方面,更有必要、也必须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开展如“自强之星”“劳动之星”“十佳大学生”等评选活动,[7]选树大学生身边的典型。同时,不要忽视加大校园宣传力度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要使用校园广播、学校公众号等媒介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的形式广泛宣传榜样们的先进事迹,讲好劳动故事,弘扬劳动精神,学习劳模品质,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强化正确劳动价值观念的导向作用。通过对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实现致富普通劳动者的覆盖面广式宣传,给予他们充分有力的肯定与尊重,纠正把成功的标准定为有权有钱的偏见。

(二)加强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建设,提升大学生劳动素养与能力

教材与课程始终是学校最重要的育人载体。针对多年来劳动技能理论课仅停留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状况,高校应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梳理整合本土教育资源,将学校办学特色融入到劳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把劳动教育列入大学生学业的必修课,将劳动教育贯穿于课程建设目标中。积极组织师资力量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精心设计劳动教育课程计划,规范课时数,足额配备专兼教师。严格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采用线上线下形式,在授课内容中渗透劳动教育元素,在课堂专业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加强新时代主流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从而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劳动教育元素的高度融合。利用好劳动主题活动相关联的校外教育平台与载体,发挥好校外资源的教育作用。

毋庸置疑,书本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工具,但劳动教育归根结底是在劳动中的教育。目之所及,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更多的是止步于泛泛而谈,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无疑需要依靠课程、教材,但更多的是要让青年在劳动实践中体验乐趣,激发热情,培养劳动情怀,循循诱导他们发自内心地认可劳动光荣、劳动美丽的正向价值观。一是强化劳动教育与实验实训实习有机融合,在学习实践中增长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动手能力,提升劳动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二是在课余时间,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公益活动,磨炼心智、体验劳苦、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协作意识,让他们真正懂得珍惜的道理,更深刻感悟到劳动的意义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从而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三是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可开发、创新、设置更多更合适的勤工俭学岗位,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可以意识到劳动的可贵,发自内心地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党。只有这样,广大青年学生才能在“知行合一”中收获快乐、收获成长。

(三)牢固树立创新创造意识,大力开展创新性劳动教育

唯有创造性劳动才能缔造更美好的生活。大学生人群主要是00后,处于新时代的他们,应该被赋予新时代劳动教育印记。青年大学生的劳动具有创新性、合作性,他们将是未来创造性劳动的生力军,他们以后职业生涯后劲足不足,关键还是取决于创新性强不强,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高校创新性劳动教育开展得好不好。当前,国家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各类高校不仅要关注学生基本劳动素养的培育,还应引导青年走在创造性劳动的道路上。在毕业生一年更比一年多、就业形势一年更比一年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创新性劳动教育要摒弃“短视”思维,即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成是为解决眼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提高就业率,而应该把关注点聚焦在青年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思维培养、就业眼界拓宽、发散思维厚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等方面,引导他们在劳动实践中独立思考,增强长远核心竞争力,立足“会干”“能干”,倡导“精干”“巧干”,在自身岗位上巧妙运用新思路去破解难题,实现“敬业模范”到“创新典型”的华丽转变。基于此,高校应挖掘出、利用好学校优势及特色,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赋予劳动教育新的意义,把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现实生活融合起来,增强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创新劳动教育的方式方法。具体而言,高校一方面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建立能将创新性劳动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的课程结构,使大学生在新课程中孕育创新意识,打磨创新品格,着力培养在劳动实践中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高度重视就业创业课的理论教学与实践,通过邀请创业成功的青年企业家进校开设讲座、分享会、报告会等,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创业技巧,增强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感和生动性,提升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激发大学生创新性劳动的斗志与激情,提高大学生求职能力和就业创业水平。当然,大学生自身更不应忽视日常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注重总结、吸取教训、提炼经验、强化技能、发展个性、挖掘潜能,积极主动探索创造性劳动,突破原有领域的束缚,激发劳动热情,尝试开辟出新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就业路径。

(四)推进校内劳动实践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

当前,各地各高校从校情出发,先后出台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学生劳动教育方案,但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劳动实践考核体系的却不多。而实际上,无论方案、计划多么完美,没有配套的考核体系做保障,一切都是空中楼阁。高校要成为“反对一切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图享乐的思想”的前沿阵地,坚决与错误思想认识进行斗争,确保各级劳动教育方案落地有声,就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的劳动实践考核体系。体系的建立须有具体问题导向性,定性、定量两项指标均不可或缺。与此同时,指标的确定要尽可能数字化、信息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主观人为因素的介入与干扰,从而保证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维度且动态调整、评估的过程客观公正、评价结果的效度与信度。具体操作上,一方面应加快开发大学生劳动实践校本课程,并设置必修分,把劳动实践学分作为毕业的一道门槛;另一方面,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次数和完成的质量要记录在案,并切实把这些记录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发挥好考核体系的杠杆作用,科学、规范的劳动实践考核标准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学生日常劳动表现进行考评时,不能只把记录在案的学生劳动次数、劳动量大小作为唯一评价依据,还应通过现场检查劳动质量、座谈讨论、同组或同宿舍或同班同学的互评打分等形式来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展开全面、客观的评价考核,最终给出学生的劳动成绩或等次。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