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富长 李晓军
近年来,由大学生就业非理性认知所引发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增多并且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曾一度引起热议的“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即反映了很多青年在就业过程中“期望与现实不相匹配”的困境,进而陷入精神内耗和焦虑无奈的境地。现实生活中,人们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认知偏差。由于非理性认知本身的复杂性、两面性和多元性,使其在大学生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影响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普遍性。大学毕业生处于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渡期,这个时期也是他们思考和寻求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对自身认知存在局限性,对外部环境和周围事物的理解也不够深刻全面,大学生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对自我、职业和社会出现非理性认知,“恐就业”、“慢就业”、“待就业”等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就业非理性认知问题的研究十分必要。
非理性认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人们基于直觉、情感、想象等因素而产生的认知偏差,通常又称为认知偏差。许多学者从理性认知的对立面研究非理性认知,其中卡尼曼和贝克等人总结了常见的非理性认知,认为非理性认知在人类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特殊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双重影响上,即非理性认知在认知过程中既发挥积极作用,又产生消极影响[4]。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过程中,不可否认非理性认知发挥的积极作用,但部分大学生的非理性认知对其求职就业产生着消极影响,表现为过度悲观导致消极就业、沉迷幻想引发行为失当、过多欲望致使目标不切实际等。以下从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三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表现出的非理性认知现象。
自我认知是对自身的洞察和理解,在就业方面的自我认知包括性格、能力、兴趣、人生观等方面。大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局限往往表现为缺乏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自我认知的偏差通常表现为过高估计自己的“自负”或自我否定的“自卑”。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优越,部分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一味追求“自我实现”,“整治职场”、“怼文化”、“爽文化”等在大学生群体中颇有市场。过于自负的自我认知往往对自己设立过高的期望,试图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结果很容易以失败收场,造成情感创伤和内心冲突。智联招聘发布的《2023 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大学生期望的工作地点中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占比均为30%,二、三线城市占比分别为26.7%、10.2%,四线、五线城市占比则均不足2%[5]。大量大学生涌入一、二线城市,其中部分学生并未考虑到自身能力、实际生活成本和未来发展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生理、能力、家庭经济或挫折等因素,部分学生过分轻视自己,缺乏对自身优势和长处的充分认识,在求职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等情绪,采取逃避的方式,把自己封闭起来或陷入幻想世界。自我认知不足容易导致就业方向的错误选择,甚至陷入困境,沉迷于狭隘而固执的观念中。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客观性体现在对自我的认知要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合、相一致。自我认知过高容易导致脱离实际、盲目自信等;自我认知过低则会表现为自暴自弃、悲观“躺平”的倾向。以考研为例,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意志品质没有恰当认知就盲目决定走考研的道路,结果半途而废者众多。考研报名人数从2018 年的238 万人到2023 年的474 万人,5 年间翻了近一番,但招考录取比保持了相对的平衡[6]。2023 年,广东省考研学生弃考率为19%[7],陕西省考研学生弃考率为14.31%[8]。由于自我认知缺乏客观性,部分学生一方面可能过高估计自己,盲目报考,不成功便寄希望于“二战”,并拒绝就业;另一方面,面临激烈竞争,一旦遭遇挫折,这些学生往往轻易选择放弃,并在悲观主义的影响下产生“躺平”心态,这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是指大学生对自己未来期望从事的职业的类型、发展阶段和发展前景的认知。职业认知中的非理性主要表现为认知模糊、过于片面、脱离实际等,这导致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呈现出不清晰、不准确的情况。
职业认知模糊是指对未来的职业定位不清晰。大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对职业定位的认知模糊性程度不同。如果在大学一年级对社会分工和职业特性了解甚少,又在二、三年级缺乏实践锻炼和了解行业企业的机会,对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定位的关系认知不清,那么在面临就业的时候就会对求职就业充满迷惘,对未来发展充满困惑。这种职业认知的模糊将会影响到大学生求职的积极性。清晰的职业认知是大学生主动融入社会的重要因素。
部分大学生的择业范围过于狭窄,他们执着于某些特定的行业或者企业,对其他就业机会比较排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睐国企和体制内工作,而民营企业出现了招不到人的现象。此外,对服务基层、西部计划等项目关注度相对不够,部分大学生在职业认知中过于偏向“体面”的企事业单位和大城市、大企业等地区或单位,而对需要无私奉献的艰苦领域则关注不足。
非理性职业认知的另一表现是脱离实际。大学生的职业认知通常受专业教学和课堂知识影响较大,而学校知识教学与行业产业的发展不可能完全同步,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对职业的认知与现实相脱节。部分学生对职业的期望过高,同时对自己的综合能力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完全能够应付工作岗位需求,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现象。另外,由于缺乏社会经验,部分大学生对职业产生过高期待,表现在薪资期待和岗位期待上。在薪资上不少学生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薪,在工作岗位上部分学生不愿意接受基层艰苦工作环境,脱离实际的职业认知成为就业中的非理性认知。
多层次分重点培训,主要内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报告处置流程、手卫生、消毒隔离、标准预防等知识。通过培训,增强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
社会认知一般是指大学生对社会中他人、群体和社会结构的认知、理解和解释,是大学生和社会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社会认知理论认为社会认知的偏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和社会刻板印象。虽然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已达较高水平,但不少学生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对社会问题的许多看法流于表面,缺乏深度。比如,面对工资差异,部分学生存在“读书无用论”思想;面对个别职场现象,部分大学生存在“职场丑陋”的认知偏差等。由于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缺乏深层次的全面认知,容易产生认识偏见和误区。
因为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里,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关注不够全面。部分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通常囿于“老师说”、“同学说”,较少亲自在实践中寻找答案。一些学生盲目听信互联网的虚假信息,从众模仿他人,导致观念与行为脱节,在价值理念上推崇现实主义和个人主义,忽视社会责任感和青年担当。
综合来看,职场供需矛盾影响毕业生求职心态、高校就业辅导体系对大学生就业认知的影响力有限、家庭过高的就业期许对大学生的就业认知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目标不清晰等是导致大学生非理性认知产生的重要原因。
就业人口数量增加使得大学生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由此可能引发他们就业信心不足,进而出现“慢就业”、“待就业”或者“缓就业”、不就业等行为。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生脱产备考公务员的比例五年翻番,2021 届考研“二战”比例上升到4.9%[9],大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延缓就业,逃避就业压力。此外,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专业的结构性矛盾表现在一些传统专业供过于求,致使求职者薪资待遇降低,一些新兴行业急需人才,而毕业生却供给不足。从企业类型和岗位看,民营企业和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岗位需要大量毕业生,但民营经济的不稳定性和一线艰苦的工作环境使得就业吸引力不足。
同时,社会整体的就业舆论氛围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认知。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和选拔人才标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就业市场上人才评估标准的认知。部分企业一味追求高学历,要求非“985”、“211”、“双一流”高校毕业生不招,部分招聘存在地域歧视或性别歧视等。负面舆情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歪曲理解就业环境,片面否定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忽略了对自身问题的分析,进而出现胆怯、畏惧等非理性情绪。
高校引导大学生就业认知主要依托就业辅导体系。当前高校主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专业课和其他相关活动对学生的就业认知产生影响,也有部分高校专门开设了就业见习认知等课程。当前各高校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就业辅导体系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高校整体的就业工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就业辅导工作主要侧重于理论和经验,内容主要集中在求职技巧和方法。在将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进行有机结合方面,指导方法和辅导内容往往只关注对当下的影响,缺乏从长远角度考虑,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同时,在就业认知引导的实践性和有效性上也存在一定的欠缺。
另外,高校就业辅导团队大部分由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部分高校有一些专业教师参与就业创业指导。就业辅导团队的职业指导能力和专业性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部分辅导员、班主任对社会职业发展状况不够了解,无法对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专业化指导,学生的就业认知疑惑或者错误认知不能及时得到解答或纠正,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认知。
就业认知引导最先开始于家庭。许多研究表明,父母的工作背景对于学生的就业认知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在薪资期待、职业期望和行业选择上[10]。不少家长由于对子女的期望过高,支持“慢就业”、考研“二战”等。部分学生家长固执地认为公务员、教师、医生等稳定性高的职业才是子女最理想的就业选择,对于企业生产一线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工作存在偏见。如果家庭对孩子的就业期待过高,与大学生自身情况和社会实际情况相脱离,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就业非理性认知,甚至与学校教育观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可能引发一系列后续问题,如大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降低,对家庭的依赖加重。这对大学生全面提升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会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家庭的社会关系、亲子关系、父母的价值观和社会资本都会对大学生就业认知产生影响。父母将自己对于求职就业的期待传递给孩子,直接影响孩子对于求职就业的具体选择。父母在求职就业方面的不合理要求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如果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就会承受过大压力,进而影响到自身的就业认知。
就业目标是大学生就业认知的动力和起点。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缺乏对行业发展、职业信息的深入了解,缺乏职场体验经历,很多就业目标不够理性,缺乏可操作性。而且部分学生脱离了高考的压力后,在大学期间安于现状,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工作的积极性也没有被激发。就业目标不理性、不清晰就容易导致“慢就业”、“懒就业”等现象。
在面对就业压力和困难时,部分大学生常常缺乏对自身就业目标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部分学生只关注眼前的收入,受消极价值观支配,无法根据长远发展来选择自己的就业目标,因此常常表现出功利主义影响求职就业的不良倾向。
预防和纠正大学生就业非理性认知问题,有效减少非理性认知因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构建一个基于四方主体的全方位、多维度、宽领域的工作体系。
大学生就业认知的主体是大学生。避免非理性认知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需要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并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正确的自我认知是避免非理性认知影响的起点。首先,大学生要做到从自身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性格、兴趣等客观实际出发,避免陷入就业认知的主观主义和理想主义。其次,在确立就业目标时,大学生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评估自己的优缺点,并将其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第三,大学生要保持开放的视野,全面认识自己,这样才能理性地判断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保持开放发展的眼光,不受经验或传统认知的限制。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是大学生实现正确自我认知的基础,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是主要的就业教育场所,也是提高就业质量的主导力量,需要在就业教育的载体、环境认知和技术方法方面下功夫。首先,在就业教育的载体方面,可以通过就业实习、见习参观、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等方式加强与外部联系,通过这些载体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岗位特点和行业前景。其次,在提升对就业环境的认知方面,通过深入分析形势,使大学生对就业充满信心,并学会主动甄别网络信息,有效避免认知偏差。第三,科学的认知技术手段是引导学生避免认知偏差的重要工具。可以在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个性化指导、讲座、培训等活动中引入认知测试工具、职业测评工具和社会认知方法,以促进学生就业认知的科学合理,并整体提升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家庭作为大学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协同学校和社会育人的重要场域。首先,家庭应在就业理念上与学校协同一致,主动了解高校推行的一系列就业引导举措,打好大学生就业认知基础。其次,家庭和学校应共同明确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地位,将其纳入就业育人体系中,共同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同时,学校也应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再次,家庭应理性看待就业形势,不盲目跟风和给学生施加非理性的压力,同时应注重提高家庭引导就业认知的科学性,与学校共同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
社会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根本保障。首先,从体制机制上,大学生的就业需要依靠社会就业保障机制(包括高等教育、人事社保、就业制度等)和社会就业帮扶体系(如社会就业指导、校外就业教育、社会就业服务、社会就业援助体系)的相辅相成,学校就业教育离不开社会支持体制机制的协同。其次,企业、事业、机关、公益组织以及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等都可以成为培养不同行业领域人才的实践摇篮。可以通过职前认知和实习,从价值理念上培养大学生为各行业奉献的决心,通过社会教育渠道拓展学生的就业认知。再次,社会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良好辅助。通过社会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出台的各类行业支持政策、人才政策、基层就业政策等,正确认知行业发展前景,避免非理性追崇某个行业或职业岗位。最后,社会舆论和网络宣传是摆脱不良就业认知观念的重要渠道。总之,全社会应共同努力营造既满足社会需求又符合个人发展的多元化就业环境,避免非理性认知对大学生就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