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应用方式研究

2023-06-05 00:48周新月
小学生 2023年11期
关键词:圆柱分组评价

☉周新月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引入,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帮助。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常分散性地指导学生单独完成学习任务,在枯燥、缺乏与他人交流的课堂氛围下,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也始终不尽如人意。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有意识地引入合作学习手段,从而帮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在良好的氛围下,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意识,最终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所谓合作,即为了共同目的一起工作或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合作学习是目前教育改革所大力倡导的学习形式。采用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实现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提升。在合作学习支持下,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以往有着显著提升。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引入实际教学中,能够充分唤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其在合作的过程中,受到周围同伴的带动与鼓舞,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获得自身发展[1]。由此可知,合作学习不仅具有提高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意义分析得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少班级内学生学习状态低迷的有效手段。笔者结合多年实践教学经验,对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以下具体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一)设计预测题目,科学分组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实施合作学习时,部分教师仍存在分组、合作不合理不科学的现象,这将会使班级内呈现虚假繁荣的合作景象,学生并未从合作中取得收获[2]。针对这一问题,在实施合作学习初始阶段,教师应对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进行预测,并采取试卷检验的方式,了解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做到科学分组,为后续合作学习的开展奠定基础。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首先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部分知识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完成教师所提供的练习题目,锻炼学生细致观察的良好习惯。当学生在完成测试任务后,教师统一对学生的试卷进行分析,部分学生计算速度较快且正确率较高,将此类学生划分为1类;部分学生计算较为缓慢,但发散思维良好,面对部分复杂题目时能轻松应对,此类学生划为2 类;3 类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知识并未掌握牢固,且学习能力较低。在完成分类后,教师将每组人数额定为5 人,由一名1类、两名2 类、两名3 类学生组成。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质量,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合作中以小组为单位临时调换座位。科学分组后,教师即可以开展合作学习,并指导学生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发挥自身创新意识,探索出更多便捷的计算方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科学分组的设计,能够保障合作学习开展的质量,避免盲目分组造成合作效率较低这一问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提升效率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切实提高合作质量,教师应为大家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帮助学生点明方向,避免因不必要的争辩、讨论而浪费学习时间。

以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为例,基于本课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为每组颁发学习任务清单,引导各组成员依据清单中所提供的学习目标、合作任务逐一完成。

《观察物体》学习清单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深化对实物与视图之间的关系。2.在观察思考中增强图形与空间的认知。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与推理能力。合作任务1.观察教师所提供的图形前后左右各部分图画,并与同伴交流和思考,尝试动手操作,还原图形。2.与同伴合作完成教材第35 页至37 页的练习,提高物体的观察能力。3.搜集生活中的物品,与小组成员绘制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信息,为其他同学进行展示,并邀请大家进行猜测。

通过清单分享,能够迅速帮助学生了解本课重点学习任务,并在合作学习中向着同一目标前进,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生开展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帮助大家调解合作学习矛盾,促使学生将更多精力与时间放在任务的探究与讨论中,从而有效避免浪费时间,达到提高合作效率的真实目的。

(三)深度挖掘教材,创造机遇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收录了许多适合学生合作完成的探索内容,为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因此,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在考虑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教学内容为其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条件,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的发展。

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为例,由于学生并未经过系统性的学习,许多同学对三角形的组成条件的掌握仍旧存在一定疏漏。基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教材第75 页中的“试一试”,引导各组成员利用教材中所提供的方格纸进行实践,从方格纸标记的4个点中任意选择3 点作为顶点并进行连线,看一看是否都能够画出三角形?小组成员在尝试后发现,并非所有的三条线段都能够构成三角形。由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借此,教师为各组成员提供长度不同的小木棒,引导小组成员利用小木棒搭建三角形。在搭建的过程中,组员们发现利用长度为3 厘米、2 厘米以及5厘米的三根小棒无法围成三角形。针对这一现象,学生作出汇报。教师可以引导大家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比对,并从中获得发现: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才能够成功组成三角形。借助这一发现,教师顺利引入“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

在合作学习模式下,教师是创造者与提供者,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可以为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创造良好契机,从而帮助其在具有深度思考意义的任务中提高合作质量,发挥合作小组学习的优势作用。

(四)加强教师指导,促进互动

由于小学生缺乏一定的合作学习经验,在合作学习之中常会因为某一问题而陷入思维误区,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以启发式的提问方法为学生指明合作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互动以及交流的良性开展,避免因不必要的问题而浪费时间,降低合作效率[3]。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教学为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各组成员通过合作的方式,收集生活中的圆柱与圆锥物体,并将其带到班级内与同学进行交流与分享。接下来,教师引入圆柱教具,引导各小组成员对物体形状进行观察,总结圆柱的基本特征。有学生给出回答:“圆柱由上下两个底面所组成,且两底面之间的距离为圆柱的高。”此时,教师顺势提出:“圆柱的上下底都由圆形组成,那么圆柱上下底面积相同吗?大家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证明?”并鼓励各组成员开展探究。在这一环节,由于大家缺乏空间想象力,大部分小组都会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并表示无法想到其他办法。针对学生所给出的答案,教师可以提供适当引导,鼓励大家回忆圆柱体特征进行思考:除直接测量外,是否可以将圆柱体展开进行对比呢?经过教师的启发,各组成员进行思考并重新设计方案。当各组给出答案后,教师可以鼓励各组成员互相交换方法进行实验,从而为后续开展圆柱体的表面积探究奠定基础。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为学生指点迷津、点明方向,使其走出误区,切实提高合作质量。

(五)完善总结评价,提高成效

评价总结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完善、提升的重要手段。当学生在完成合作学习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合理评价,并引导大家参与到评价之中,以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帮助学生及时改善自身在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借助评价的优势作用,有效完善教学过程,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为例,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且了解到统计图表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意义。课内教学任务完成后,教师向各组成员提供评价表格,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填写:

《折线统计图》评价表格自我评价 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绘制方法,并能够根据统计图内容解决相关问题。 1 ~10 分组内自评1.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之中,并且有效完成组长所下发的任务。2.与同伴相互配合完成教师颁布的练习题目,并在实践中表现突出。1 ~10 分组长评价 XX 同学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并团结友爱,在合作中乐于帮助他人 1 ~10 分

当学生完成表格填写后,教师针对其课内表现进行总结评价,指出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参与不积极、合作意识较低、合作中过于自我、缺乏包容性等,并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改正。通过有效评价手段,使学生切实反思自己的合作过程,进而通过教师的评价及时改正错误行为。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优势作用,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合作思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合作平台。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科学分组、加强指导,促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学习质效的提升。

猜你喜欢
圆柱分组评价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