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
摘要:与其他学科相比,科学学科的趣味性较强,学生对学习科学充满兴趣,探究积极性也较高。在该教学环境下,教师更要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问题四驱”教学模式。本文首先分析“问题四驱”教学模式的实践构建价值,然后结合教学案例提出构建“问题四驱”教学模式的对策,旨在为科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问题四驱”;教学模式;价值;策略
“四驱”简称为“四轮驱动动力系统”,包括学生“内驱力”、教师“诱导力”、文化“感召力”及资源“整合力”,该系统能构建高效率课堂,促进学生自主参与。而“问题四驱”是指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四驱”融合的教学方法,应用该教学模式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以教师设定的问题为中心参与探究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传统理论知识的授课模式相比,该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记忆问题、探究逻辑和答案,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围绕科学学科的教学特点,探索构建“问题四驱”教学模式的对策与方法,制定完善的科学教学方案。
1 小学科学“问题四驱”教学模式的构建价值
1.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问题四驱”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倡导教师设置明确的问题和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借助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问题思考、探究和解决中获得科学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该教学模式更重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强调将被动转化为主动,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理论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探究活动中得以提升。观察传统教学模式可知,教师一般缺乏问题意识,以单向传播理论知识为主,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迟缓,缺乏参与课堂学习的自主性。
因此,构建“问题四驱”教学模式,以科学教学内容为指导,并设定问题,回归教育本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实践、探索,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生的合作交流,共同探寻问题答案。无论采取何种探究模式,学生课堂参与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得到提升。
1.2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学习科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教师在教学导入阶段就设定问题,利用问题驱动学生思考,就能为师生的双向互动奠定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感知学习过程的趣味性,通过层层讲解与趣味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研究证明,构建“问题四驱”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受参与科学活动的快乐,逐步扫清学生的学习障碍。当学生的课堂体验感提升后,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会更高涨,学习科学的自信心也将有所增强,对强化学生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将产生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要关注“问题四驱”教学模式的优势,以问题为导向增强课堂趣味,进而带动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问题。
1.3能推动科学学科的发展
“问题四驱”教学模式能满足科学教学的要求与标准,原因在于科学学科传播的理论知识相对简单,但对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要求高。通过构建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在循序渐进的思考学习中获取问题答案。相比其他学科,科学学科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强,学生更容易有探究的兴趣与热情;因此,教师要优化科学教学模式,以“问题四驱”为思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设计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问题情境中,引出教学重点,从而推动科学教学的发展。
2 小学科学“问题四驱”教学模式的构建对策
2.1引进对比教学,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采用对比的方法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差异化对比获得正确答案,能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对比教学也能引导学生回溯推理过程,让学生感知科学知识的内部逻辑,为探究问题创设条件。
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音量、距离等不同条件下的声音特征,引导学生观察声音。通过对比教学,学生分析声音在不同条件下的效果差异,在对比中探索声音效果的奇妙性。与此同时,对比教学也能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疑问,当学生主观产生疑问时,问题意识也会增强。然后进入常规科学课堂活动,为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原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明确教育教学的目标。对比不同条件的声音类型,也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声音知识,掌握科学知識关系,准确判断声音的来源及作用。
2.2基于问题导向思维,优化教学内容及流程
为了构建“问题四驱”教学模式,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与回答环节,以科学教材为基础,选择或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学习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并寻找答案。
例如,在教授《观测天气》课程知识时,教师介绍完关于气候、天气的知识后,就可以引入社会现实话题,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题引领学生探究、拓展教学内容。现阶段,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热门话题,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学者们也开始关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并加大科学研究力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拓展学生科学实践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活动素养,这将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以上教学案例的设计中还要关注不同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注重分析过程,让学生产生质疑精神,通过提问促进问题探究。教师也可以设计小组合作环节,让每个小组围绕“全球气球变暖的原因”探究科学知识,验证结论,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让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出火花。
2.3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提升认知能力
以“问题四驱”模式推动小学科学教学,教师必须要重视问题的可探究性和实用性,关注问题教学的条件。如果教师设计的学习问题缺乏可探究性或对学生来说难度过高,则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问题本质,无法掌握探究的重点,也就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案。而如果提出的问题缺乏难度,对学生来说都是科学常识和基础问题,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说出问题的答案,那么就不能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降低,无法从学习过程中获取关键知识。问题教学缺乏实质,呈现形式主义特征。所以,为了解决该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情况、理解能力与创新精神,设计的问题保持难度适中,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获得挑战机会,驱动学生的能力发展,同时也能迅速探索问题答案,在问题分析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例如,在《无处不在的力》一课中,为了引导学生探究“力”,教师可以设计问题:“生活中常见的力有哪些?”以此引导学生围绕该问题进行探究。为了提高探究过程的实用性,教师也要分析学生的学习规律,了解学生的认知特征与能力要素,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以大问题为主线,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征设计差异性问题,凸显不同层次学生的区别,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凸显问题教学的价值。
针对认知能力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问题:“生活中常见的力有哪些?是否能通过举例的方法介绍一下?”对于认知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问题:“生活中常见的力有哪些类型?重力的特点是什么?”针对认知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问题:“生活中常见的力有哪些?如何判断力的方向及大小?”以上差异化问题的设计能迎合不同学生的需求,应用分层次问题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都能提高学习效率。思考和分析问题以及寻求问题的答案,让学生的科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问题四驱”教学环境下得以提升,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实现科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2.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理想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一味地向学生介绍已有的理论知识,而是要以教材为基础,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思考并关注其学习体验,激发其探索兴趣与欲望。“问题四驱”教学模式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现有研究证明,在“问题四驱”教学环境下,教师不再单向地传授科学理论知识,而是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组织者和教导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任务的支持者、辅助者、引导者和鼓励者,让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以发挥,能全过程参与教师组织的探索任务。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探索新知识,解答教师提出的科学问题,明确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该教学模式也能开发学生潜能,增进学生智慧,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图表和数据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高效获取信息,能结合关键词分析信息,自主思考与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四驱”教学模式,主要关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与学习体验,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强调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核心知识和探究问题。该模式能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系统。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多媒体、图表、短视频和统计数据为中心提炼关键词,分析学习资料,获取科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让学生根据个人理解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在小组中共享学习心得体会。
以《进化》一课为例,教师要提前通过网络平台与教科书为学生准备有关生物进化史的材料,从恐龙进化、猿猴进化、古人类进化出发,向学生介绍生物的进化历程,学生观察图文数据后会产生疑问:“为什么很多生物在进化中会被慢慢淘汰呢?”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先为学生分析,然后结合学生的思考引进多媒体教学模式,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功能,展示数据资料,让学生在阅读、分析和观察中解答问题。当学生掌握了问题的答案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交流任务,让学生阐述假设与结论,促进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为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创设环境。
另一方面,教师要关注科学实验活动的价值,将问题教学融入科学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自主探究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问题设计中的关键任务在于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探究目标并分配学习任务,进而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全面理解问题,了解问题的本质,使解题思路更清晰。确定问题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科学实验,通过实验过程驱动学生探究,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步解答问题,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能力。
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分析,关注每位学生的参与状况,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参与实验任务时,教师要扮演好课堂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和小组构建互动关系,指导学生探究实验流程,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教师要做好实验引导并发挥辅助作用,这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非常重要。同时,教师还要重视每个小组的实验进度,观察每位学生的语言表达与行为,精心挑选合适的时机介入小组实验,使每个小组都能够保持科学、认真与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師要评估学生的实验效果,总结学生学习的不足,重视课堂反馈,让学生在完成实验后能主动反思,扬长避短。设定小组评价方案,关注形成性评价,以过程评价为重心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构建“问题四驱”教学模式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关键,该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科学教学质量,让学生主动探究并掌握科学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教师要主动构建“问题四驱”教学体系,深入学生群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规律,以教学与学习情况为基础融入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设计创新性的问题教学策略。根据本文阐述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流程和教学任务,进而提升科学教学效果。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促进师生双向互动,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回归素质教育的本质,以创新教学模式促进科学教学改革,以高质量的教学任务引领学生探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孙微.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亚太教育,2022(18):170-173.
[2]王怡.“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如何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 小学生(上旬刊),2022(9):121-123.
[3]郭灿辉.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33):1-4.
[4]杨帆.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2022(18):138-139.
[5]李永芳.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2(6):165-166.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科学“问题四驱”教学模式的实践构建》(编号:B-b/2020/02/05)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