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燕 张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为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發展,成人应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挑食现象在班级中普遍存在,具体表现为:只吃饭,不吃菜;只吃肉,不吃蔬菜;蔬菜普遍不爱吃;用餐速度慢,喜欢将饭菜一直含在嘴里不吞咽;咀嚼能力较弱,粗纤维嚼不烂,导致吞咽不下;吃到不合口味的菜就恶心、呕吐;一小组中有几个不爱吃蔬菜,其他幼儿也不吃了。
不良饮食习惯已经严重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聚焦这一现象,我们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帮助幼儿改善“挑食”现象。
一、小班幼儿挑食成因分析
通过观察幼儿用餐、与幼儿谈话以及和家长们沟通,教师发现幼儿挑食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对各种食材不熟悉,特别是蔬菜。很多家长在家只做幼儿喜欢又熟悉的食物,导致幼儿对于很多食物,特别是蔬菜不熟悉,小班幼儿心理依赖性强,不愿尝试新食物。
家庭中不良的饮食习惯与喂养方式。不少家庭在饮食方面并不注重营养的全面性,饮食口味偏重,导致幼儿对于幼儿园的清淡饮食没有胃口。有的家庭将幼儿和成人的饮食分开,幼儿吃的食物处理得很细小,久而久之,影响到幼儿咀嚼能力的发展,从而导致幼儿不能充分咀嚼大块食物,出现吞咽困难的现象。还有就是家长喂食情况普遍,甚至追跑喂食,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家中零食不断。大量零食的摄入不仅没有营养而且破坏了幼儿的味觉,也让幼儿没有饥饿感。
同伴间的互相模仿。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所以幼儿的挑食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也受同组其他幼儿的影响。
二、小班幼儿挑食解决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帮助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引导他们不偏食、不挑食。喜欢吃瓜果、蔬菜等新鲜食品。”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帮助幼儿改善“挑食”的不良习惯呢?
(一)多途径激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促进食欲
1.走近我们的“菜”
认识幼儿园的食谱。小班幼儿的认知是直观、感性的。幼儿园大厅每天都有当日食材展示摆盘,大厨会精心摆出孩子们喜欢的各种造型。幼儿早上入园,喜欢找一找番茄做的小兔、胡萝卜做的太阳、饭团捏出的小羊肖恩……成就感十足。通过这种方式,幼儿渐渐认识了每天吃的菜,并逐渐知道各种食材的名称,对各种“菜”产生好感。
餐前播报。午餐前,先邀请吃饭很好的幼儿担任“午餐播报员”,向大家介绍“今日份午餐”。幼儿不仅可以熟悉食材,也能了解各种菜名,“播报员”角色可以作为榜样激励幼儿好好吃饭。接下来,逐步邀请吃饭有进步的幼儿加入午餐播报的行列,幼儿们获得了安全与信任感,自然信心倍增。
蔬菜进班级。我们将“真蔬菜”请到班级。幼儿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感官活动对各种“真蔬菜”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同时,我们利用午餐时间,帮助幼儿将“真”蔬菜与烧好的蔬菜做对比,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蔬菜烧熟前后的形态、大小、颜色的区别。
绘本故事来帮忙。教师的说教不如有趣的绘本故事来得直接、易懂。为了更加了解蔬菜,我们一起阅读绘本故事《上面和下面》,帮助幼儿生动直观地了解各种蔬菜食用的部位及其生长环境。
2.和蔬菜一起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能够和幼儿一起玩游戏的一定是他们的好朋友,蔬菜也不例外。结合美术活动“蔬菜拓印”,幼儿不仅感知了蔬菜的横截面特点,而且尝试到用蔬菜绘画的乐趣,更加深了与蔬菜朋友的亲密度。午餐时间,和幼儿玩一玩“找蔬菜”的游戏,让幼儿找一找蔬菜宝宝藏在哪里了,邀请蔬菜宝宝到自己的肚子里玩一玩,在有趣的游戏中让幼儿爱上蔬菜。
3.一起来种植。自从哥哥姐姐的小菜园归来后,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种植蔬菜的想法。想到班级小朋友最不爱吃大蒜,教师提议观察大蒜的生长,孩子们纷纷表示赞成。从选择种植容器,到挖土、种蒜头、浇水……都是孩子们亲手完成。他们还自己讨论,要给它浇水,带它晒太阳,还要唱歌给它听……在孩子们的精心照料下,大蒜头们生根发芽啦。收获的那天,我们将大蒜叶加到了午餐里,孩子们吃得特别香。小小的种植活动让幼儿观察到大蒜的生长过程,了解了大蒜生长需要的环境,亲眼看到自己不爱吃的大蒜原来是小小的蒜头长出来的,孩子们从此不再抗拒吃大蒜。大蒜的成长同时也是孩子们的成长。
(二)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通过榜样示范,调动幼儿进餐积极性
陈鹤琴教育理论认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最有效的方法。
1.奖励巩固法——光盘行动。为了激励孩子们好好吃饭,并让他们爱上吃饭,“光盘行动”开始实行起来。我们和幼儿一起了解什么是光盘行动,并共同商定了光盘行动奖励的规则。光盘行动的第一天,就有好几个宝贝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会有惊喜出现。虽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光盘,但至少大家都有了“光盘”的意识,也在努力不挑食,好好吃饭。
2.榜样示范法。就餐中,将吃饭习惯好的幼儿与挑食的幼儿安排坐在一起,通过好的榜样示范引领幼儿互相模仿、学习,渐渐地,挑食的幼儿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三)家园共育,加强家园联系与合作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挑食”问题,光靠老师在班级引导幼儿肯定不够,家园共育十分重要。在家里,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1.家庭成员间默契配合。解决幼儿“挑食”问题,家庭成员间一定要达成一致:让幼儿自主进食,不喂饭。如果幼儿因为玩耍过了用餐时间,便不能继续用餐,也不能随意将零食拿给幼儿充饥,让幼儿知道用餐的规则。
2.参与烹饪。想要调动孩子们用餐的积极性,除了认识、了解食材以外,家长可以让幼儿参与到食物的加工过程中,如摘菜、洗菜、煮菜等。亲身体验食物的制作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增强食欲。
3.加入用餐前后“工作”。除了参与制作食物,加入用餐前后的“工作”也能够提高孩子们用餐的积极性。在家里,餐前摆碗筷,给家人盛饭,用完餐后的擦桌子、洗碗等都可以让孩子提高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让其产生“我是家庭小主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方式将用餐从完成“任务”变成享受了“劳动成果”。
4.班级群里“光盘”打卡。家长将幼儿每天在家吃饭的视频和照片发到群里和其他幼儿一起分享,大家相互激励,互相学习。
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小班幼儿的“挑食”现象有明显好转。午餐时再也看不到坐着不动饭勺的孩子了,班级剩菜、剩饭也越来越少。在午餐后还经常能听到一声声响亮、自豪的声音:“老师,我吃完了!”
教育是一门学问,能够让幼儿快乐进餐则是一门艺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关注每个幼儿,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及时掌握每个幼儿的进餐状态,为幼儿营造轻松的进餐环境;同时采取科学正确、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巧妙应对进餐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幼儿爱吃、会吃、能吃。此外,还要加强家园合作,达成家园教育观念的一致。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一定能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拥有健康的体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