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继续大力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对高校钢琴演奏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注重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提高个性特长,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表现力的具体能力,分析了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意义,根据学生学习表现提出了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合理的解决对策,以确保学生在参与学习时有效自身增强艺术文化修养。
关键词:高校 钢琴演奏 教学 学生 音乐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3)09-0117-04
作者简介:庄艺(1982—),女,南艺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钢琴演奏具有独特表现力,通过音乐内容和艺术表达方法表达情感,使鉴赏者产生情感共鸣。但是高校部分学生缺乏钢琴演奏基础,在演奏中经常出现曲调、音色掌控不好等问题,影响了钢琴音乐表现力效果。高校钢琴演奏教师要想有效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需要立足于学生学习表现设计科学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需求,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丰富演奏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强化音乐表现力,进而提高钢琴演奏教学质量。
一、音乐表现力具体内容
(一)知觉能力
这主要是指结合人或事物的外在特征感悟其内在情感的一种能力,需要学生在演奏中通过艺术器具表达出个人心理变化历程,通过多种演奏方法将自身情感对外传递。在演奏钢琴作品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了解作者、不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则很容易影响音乐表现效果。比如肖邦创作音乐作品《F大调马祖卡》《d小调波罗乃兹舞曲》时,是结合波兰民间音乐文化和波兰音乐特征创作而成。后来到法国生活时,将波兰民族音乐文化和欧洲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e小调马卡祖舞曲》等。学生要想强化钢琴演奏表现力,需要在前期提高知觉能力,深入了解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人生经历,总结作品中的音乐要素,探究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样学生才能结合自身对作品情感的理解,采用合适的演奏技巧表达出来。
(二)感受能力
该能力是指学生领悟音乐作品的一种方法,与学生审美水平息息相关。一般作者在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会将自身感情融入其中。然而由于音乐感受能力具有抽象性特征,没有特定符号和规律,教师无法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借助语言表达出来,只能采用引导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领悟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感受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演奏音乐作品前期回想有关生活经历,要求学生将个人经历和钢琴演奏融合起来,使学生在演奏中切身体会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
(三)听觉能力
钢琴演奏属于声音艺术,也属于听觉艺术。听觉能力在音乐表现力中处于重要位置,对作品思想情感的理解具有重要影响。再加上弹奏钢琴的过程中,键盘发出的声音影响着音乐高低、长短、强弱等,教师应有计划地系统组织听觉能力训练,准备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带领学生区分各个音乐作品中的音色和音调等差异,强化学生识谱能力培养,同时侧重学生手指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曲目特征侧重辨别乐曲是否可以作为歌曲伴奏,加强学生对不同风格音乐作品的识别能力,使学生学会听音乐。
(四)想象能力
该能力是指學生在演奏钢琴中通过想象感悟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从多个视角品味音乐作品,借助丰富想象表现出多种演奏情感。但是相比空想而言,钢琴演奏想象力并非凭空产生的,需要学生对作品具有充分理解,结合作品创作内容和表达情感进行想象,这样学生才能在演奏中与鉴赏者建立情感联结,提高钢琴演奏效果。
二、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国教育政策需要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注重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教师可以按照教育政策要求和学生客观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曲目,增强学生对作品音乐形象的理解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钢琴演奏表现力,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切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钢琴基本弹奏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时,可以有效发展学生对音乐语言的感受能力、听觉能力和想象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准确、细腻地表现和处理钢琴作品,通过调节钢琴演奏旋律、节奏和力度等,呈现多种多样的演奏情感,从而有效提升学生钢琴演奏水平。
最后,有利于增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在讲解钢琴演奏知识和弹奏方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钢琴作品的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音乐鉴赏活动带领学生感受不同音乐作品的异同点,能够在培养学生音调、音色等识别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学生音乐审美素养。
三、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存在问题
课程设置决定了音乐表现力培养质量。如果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则能确保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但是部分高校在安排钢琴演奏课程时,通常是根据教室占位和教师排班表进行,并未充分考虑到钢琴演奏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比如,部分高校会将钢琴演奏教学安排到入学第一年,没有在前期安排和声课和即兴伴奏课程等,学生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根基,在钢琴演奏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多种困难,加大了音乐表现力培养难度。同时,部分高校为钢琴演奏教学安排的教学时长较短,通常是以一年为主,这使得教师无法在有限时间内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感受能力,只能根据教学大纲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弹奏技巧,缺乏充足时间开展课内外实践,影响了音乐表现力培养效果。
(二)教学理念较为守旧
这些年高校教育体制出现显著改变,制定了新型人才培养规划,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个性化人才培养,将学生放到教育中心位置,根据学生演奏能力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案。但是目前部分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并未落实新政策要求,习惯按照高校制定的教学规划组织教学,在教学中也是根据个人教学经验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未能从学生视角出发进行设计,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难度过高现象,降低了音乐表现力培养质量。
(三)作品创作背景传授方法较为单一
作品创作背景传授在音乐表现力培养中处于第一环节,影响着音乐表现力培养效果。在钢琴演奏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乐曲弹奏方法,还需要传授作品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赋予钢琴演奏生命力,提高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效果。然而部分教师在组织钢琴演奏教学中,对作品创作背景传授重视程度较低,通常是以口述的方式告诉学生有关音乐作品创作背景,或者将相关资料展示到多媒体课件上,让学生自主阅读,作品创作背景传授方法较为单一,导致大部分学生在聆听或阅读作品创作背景时思维不集中,未能认真研读创作背景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关系,弱化了音乐表现力培养效果。
(四)学生演奏技巧存在不足
在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演奏钢琴时,并未将自身对作品的了解融入感情传递中来,在演奏钢琴中出现机械化弹奏现象,违背了钢琴作品表达的初衷,无法通过演奏传递个人情感,音乐表现力较差。再者,部分学生在学习钢琴演奏前期对钢琴缺乏系统了解,未能全面掌握钢琴演奏基本要领,缺乏基础的艺术素养,当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简单的钢琴演奏方法时,部分学生需要花费时间反复训练,无法快速掌握钢琴演奏要领,这样不仅阻碍了钢琴教学进程,还影响了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质量。
(五)听力训练有待加强
声音是钢琴演奏的直接表现效果,可以通过声音变化传达音乐情感。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听力训练,确保学生在后期能够演奏钢琴曲。但是现今部分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开展的听力训练活动较少,通常是以现场演奏、口头阐释的方法告诉学生有关钢琴曲中的音调和音色等,很少系统性组织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导致部分学生对声音的敏感性较差,在后期演奏中也无法有效处理钢琴演奏细节,音乐表现力较差。
(六)教学评价存在不足
部分教师在钢琴演奏教学中侧重理论知识和弹奏技巧传授,对教学评价重视程度较低,通常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根据学生考试结果进行打分,学生只能通过分数了解本学期学习质量。教师很少在日常教学中针对学生钢琴演奏表现进行过程性点评,也没有结合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钢琴演奏进步情况进行对比点评,也没有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机会,教学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等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经常出现同类演奏错误反复出现的现象,影响了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效果。
四、高校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一方面,高校应改善钢琴演奏课程排列顺序,应在安排钢琴演奏课程前期,设计相应的声乐课程,在入学第二学期或者第二年安排钢琴课,确保学生在声乐课学习中能够逐步积累相关音乐知识,为后期钢琴演奏奠定基础,降低音乐表现力培养难度。同时,钢琴演奏开课时间应安排到视唱练耳后期,这样学生在学完视唱练耳知识点后,才能有效形成鉴别音乐调性、音色等能力,为今后音乐表现力培养做好准备。另一方面,高校应适当延长钢琴演奏教学时长,安排三个学期或者四个学期钢琴演奏教学时间,并将钢琴演奏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两部分,保障教师有充足时间训练学生音乐表现力。为了防止教学时长出现过短或过长问题,高校可以在调整教学时长前期与钢琴演奏教师交谈,引导教师分享教学时长安排建议,高校可以结合教学实情设计合理的钢琴演奏教学时长。
(二)转变教学理念
第一,教师应深究新教育政策内涵,对比分析新旧教育政策差异,总结新教育政策人才培育要求,反思以往钢琴演奏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紧跟教育发展潮流转变教学理念。第二,教师应通过现有渠道与同行交谈,通过网络论坛、主题活动或者报告会等渠道,了解同行钢琴演奏教学理念,学习其他优秀教师教育教学思路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自身教学需求有序转变教学理念。第三,教师应通过自主学习手段转变教学理念,通过阅读与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有关的专业书籍,积累新型钢琴演奏教学思路,结合所学知识不断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围绕学生开展钢琴演奏教学,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时刻将学生放到首要位置,逐步提高學生音乐表现力培养质量。
(三)丰富作品创作背景传授方法
首先,采用分层提问引导学生探究作品创作背景。教师可以针对钢琴曲创作背景,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索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充分了解相关钢琴曲是在什么样的社会背景下诞生,明白作者创作钢琴曲的思想感情。例如,在讲到《第三钢琴曲》时,可以询问学生当时法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贝多芬创作这首钢琴曲的初衷是什么?提出问题后,按照学号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现有学习资源自主查找与该钢琴曲有关的作品创作背景,使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到作品创作背景材料收集中来,确保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充分了解这首钢琴曲创作背景。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小组回答表现,针对性补充作品创作背景,提升学生对作品创作背景了解程度。其次,借助思维导图创新创作背景传授方法。教师可以将需要学生了解的钢琴曲创作背景制作成思维导图,运用关键词标明时间、地点、事件和社会影响等,要求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提示整合与钢琴曲有关的创作背景资料,让学生将具体信息制作成PPT,课堂上由学生负责阐述作品创作背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讲解内容进行完善,加深学生对有关作品创作背景理解程度。最后,通过微课传授作品创作背景。教师可以在备课期间将有关作品创作背景信息录制成视频,在网站上下载对应的钢琴演奏视频,将不同名人演奏视频整合起来,共同插入到微课中来。课堂上教师可以运用投影仪展示微课,将作品创作背景和演奏视频结合起来,深入阐述有关钢琴曲的形成历程,使学生在听课中充分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为后期音乐表现力培养创造良好基础。
(四)加强学生演奏技巧训练
一是强化触键技巧训练。钢琴演奏基本上都是借助触键完成,如果学生能够有效掌握钢琴触键技巧,则能有效提高音乐表现力。再加上钢琴曲演奏难度高,部分钢琴曲节奏较快,对学生演奏灵活度和触键技能要求较高,教师应注重强化触键技巧训练。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哈农》《车尔尼599》等钢琴曲训练学生触键基本功,侧重学生手指下键练习,要求学生通过分队合奏的方法,共同完成相关钢琴曲弹奏任务。教师可以在观察中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正学生手指下键缺陷,讲明动作幅度与触键力度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学生触键技巧。二是加强演奏技巧训练。演奏技巧在音乐表现力中处于重要位置,对学生运指力度和踏板等能力要求较高。在钢琴演奏教学前期,教师可以在日常传授钢琴曲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学生钢琴演奏手型,做好纠正工作,在多次训练中提升学生多个技法使用水平。在钢琴演奏教学后期,教师可以选择难度较高的钢琴曲训练学生演奏技巧和能力,告诉学生如何快速阅读琴谱,找准琴曲基调,并让学生在演奏中尝试传达个人情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涉及的高难度技巧总结出来,让学生在剩余时间自主训练薄弱地方,逐步提高学生钢琴演奏能力。三是制定长期演奏技巧训练方案,制定分阶段演奏技巧训练目标,在第一阶段侧重学生钢琴演奏姿势和习惯培养,第二阶段注重学生曲目浏览速度和作品节奏感训练,第三阶段加强学生情感表达能力训练。为了将长期演奏技巧训练方案落到实处,教师应在每个阶段设计相应考核机制,通过课堂考核打分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达到考核指标,根据学生考核结果优化演奏技巧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逐步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加大听力训练力度
钢琴音域较为广泛,不同音调音色组成的音乐效果截然不同。为了提升学生音乐表现力,教师应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加大听力训练力度,按照教学需求播放经典钢琴曲,要求学生在聆听中将钢琴曲的节奏和旋律等用特殊符号快速标记下来。在钢琴曲播放完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身记录的钢琴曲节奏和旋律等进行演奏,要求其他同学对比分析二者之间异同,使学生在总结经典钢琴曲和同学演奏钢琴曲差异的过程中,有效训练自身听觉功能。同时,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专项经费,带领学生参加专场音乐会,让学生在现场聆听的过程中分析不同演奏者传达的思想感情,力求学生参与专场音乐會时能够逐步提升听力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定期在校内举办听力训练主题活动,通过学分制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所学钢琴曲,要求学生课余时间自主提高听觉能力,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设置遮眼演奏钢琴曲、随机演奏钢琴曲等趣味游戏环节,确保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够有效培养听力能力,进而学会自主处理好钢琴演奏中的音调和音色,逐渐强化学生音乐表现力。
(六)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在钢琴演奏教学中处于最后一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评价中讲明不同学生的钢琴演奏优缺点,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则能协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改正不足,快速提高音乐表现力。因此,教师应结合钢琴演奏教学需求改进教学评价体系,首先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日常开展钢琴演奏教学中,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赞赏鼓励,在期末考核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表现和考试成绩进行打分,并在评分栏讲明有关同学的优缺点,告诉学生如何在后期训练中扬长避短,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评语,树立适合自己的钢琴演奏训练目标,不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另外,将整体点评和分层点评结合起来。教师在开展整体点评时,可以阐明学生在不同时间段的钢琴演奏表现,指出学生进步地方,明确学生演奏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整体点评客观公正;教师在组织分层点评时,应按照学生钢琴演奏能力进行点评,指明能力高的学生在钢琴演奏中的长处,并为其制定更高层次的钢琴演奏训练规划,逐步激发这部分学生钢琴演奏潜能;指出能力差的学生钢琴演奏缺陷,并现场带领这部分学生逐一改正不足,使这部分学生在教学评价中能够有效提升音乐表现力。除此之外,将教师点评和学生自评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在点评结束后,为学生留有同学互评和自我点评时间,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上一阶段钢琴演奏学习感悟,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点评情况,在后期有计划地改善钢琴演奏教学方法,逐渐强化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质量。
五、结语
综上,随着教学改革大力实施,高校钢琴演奏教学需要注重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确保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效提高综合素质。但是目前部分高校钢琴演奏教学存在不足,需要教师立足现状设计恰当的解决策略,优化课程设置、转变教学理念、丰富作品创作背景传授方法、加强学生演奏技巧训练、加大听力训练力度、改进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多种方法改善钢琴演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不断增强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康乐.钢琴演奏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北方音乐,2020(19):133-135.
[2]胡若曦.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和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策略分析[J].艺术大观,2020(26):11-12.
[3]江帆.钢琴演奏教学中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策略[J].四川戏剧,2020(07):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