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娇 王赛 马蕴雅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重塑教育价值观的过程,也是教育教学机制的重构过程。“双减”让学生真正回归学校教育,也让教师真正思考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如何做好课堂教学及课后管理。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发生的主阵地,更是立德树人的主战场,学校的一切皆是育人载体,而学校的育人实践不仅在课堂,也贯穿于课后管理和服务的全过程。其中,作业管理既是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延伸,更是关系学校课后管理和服务效果的关键因素。所以,作业改革与创新是育人过程的技术指标,更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
育人的根本在育德,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业设计也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想品格养成的重要平台。因此,好的思政课作业设计是折射思政教师育人价值观和专业水平的名片,是思政课教学和学习评价相统一的支撑点,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的关键点,更是学校育人和家庭育人的衔接点。
当前,思政课作业设计效果的现状如何?对此,笔者对初高中6个年级一千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依据问卷数据统计,最终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思政课作业功能指标上,94.5%的学生认为最主要的功能是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有38.5%的学生认为作业应该提高学习的兴趣;对于完成作业的方式,学生首选的是翻看笔记,独立思考,其次是上网搜集,自己学习。不同学段学生对于这一问题存有差异,高一年级学生通过上网搜索完成作业的比例占63.8%。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思政课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忽视长链条评价体系构建。传统应试作业设计仍然为教师课后作业的主要实施方式,课时作业没有同单元作业、学生的思维贯通性相统一。第二,忽视评价载体结构的多样化。毕业年级仍过分依赖单一刷题测试评价,缺少个性化、反思性、情境体验性评价,从而影响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第三,忽视实践操作与体验性评价。作业设计形式多以文本练习为主,学生多是被动练习。第四,忽视学生的自我发现与主动反思。通过作业的有效设计,应该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缺陷,对自己进行全面分析,从而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由此可见,作业重构是思政课在“双减”背景下教育教学的一场挑战。作业管理不应该是无序生长的“荒田”,而是要成为评价育人的“沃土”。
那么,“双减”背景下思政课作业应该怎样设计,作业育人过程应该如何重构?要解答这些问题必须要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设计作业的根本遵循。在高中学段,除了必须遵循课程标准,以思政课教材为作业设计的支撑,还要把高考评价体系作为高中思政课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因此,针对以上调研问题,落实“双减”作业育人,必须从学情出发建立高质量的作业体系,做好作业管理体系的重构。
作业评价内容结构性重构 作业评价内容的结构性重构要坚持课时性作业与单元性作业相统一。单元教学是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创新,从课程的系统性特点出发,体现了对思政课教材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执行和评价的过程。以大单元教学设计实施为统领,明确单元主题,统筹单元目标,厘清单元主线,并以此合理进行作业设计,这是构成单元教学设计的一个有机整体,目的是为了完成学生的单元学习任务。单元类作业的设计不是课时作业的简单叠加,要遵循一致性、系统性、多样性和差异性原则。要让学生在完成单元类作业的过程中,突破传统作业固化的框架体系和碎片化的学习模式,建立起思政课大单元知识体系,以统整而非叠加的系统学习方式,拓展课时原有知识结构为单元知识结构,提升思维品质,完善情感价值,落实核心素养。
例如,教學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时,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单元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从而形成单元主干“必然领导”“能够领导”“怎样领导”三个分议题。因此,设计作业时要围绕本单元的核心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制定单元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形成思维进阶,围绕单元议题“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长期执政”,建立单元作业逻辑,落实课时任务要求,实现碎片化内容系统化建构。(如图1)
作业评价主体序列性重构 作业序列的重构是依据教学规律和课程需要,对评价体系的动态调整,能够实现作业评价的精准性,提高作业评价的有效性。在学科任务实施过程中,作业设计要坚持分层作业与个性化作业相结合,即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实现思政学科的作业设计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作业设计与学生的个性需求相结合。作业评价主体的序列重构既要尊重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的思维形成序列,又要遵循思政课程任务序列。例如,在单元作业设计中按照课程序列作业涉及三个环节(见图2),包括引导型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等,三个环节所承载的学习任务不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不同。而作业就要体现这一序列特点,并兼具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作业设计要呈现思政课程主体差异,重视学生对作业的自主选择。分层作业则是对这一重构过程的体现,分层在于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分类,优化作业实施主体结构,实现不同层次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最大化。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情况、知识水平,设计适用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作业。作业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区分不同难度,也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实现精准评价,从而真正实现作业的育人功能,收到良好的作业效果。
例如,可以按照学生的不同层次特点以“作业超市”的形式设计作业,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可以在设计作业流程中设置“通关作业”,即完成第一关作业可以继续进行第二关、第三关等,直至通关,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进阶训练,促进其科学思维品质形成,并发挥其主动性,养成积极落实任务的好习惯,促进完整人格养成。
作业评价形态关联性重构 作业的关联性主要通过文本性作业与实践类作业相融合来实现,能够有效解决作业评价实践性和体验性不足的问题。《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对思政课的总体定位明确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这就明确了思政课性质是活动型课程,而从实现路径上必须增强社会参与能力,即要实现学生从价值判断到行为选择、从形成认识到付诸行动的全过程育人。活动型课程是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通过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呈现,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因此,思政课作业评价必须将文本性与实践类作业相统一,要以参观体验、调查研究、活动探究等为主,注重作业评价的情境选择。
例如,设计中学生参观中国共产党党史展览馆的实践调研作业,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参观作业设计中,实践内容要对应结构化的学科体系,并提供实践序列化活动设计,完成对 “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长期执政”议题的论证,这样就能将单元作业设计从实践活动到理论学习的完整过程统一在一起。同时,还要设计可操作的评价方案,从而更好地达到作业设计的效果。
作业评价功能性重构 作业评价功能性重构要坚持合作型作业与自主型作业相结合。首先,合作型作业强调与他人共同完成,在合作的过程中,合作者之间可能会产生不同意见,因此学生不仅要完成作业,更要在论证交流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在交流中学会批判、学会接纳。合作型作业突破传统作业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为主的学习功能,具有其他类型作业所不具备的特色功能,即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良好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最终达到学会学习。设计合作类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研究力,激活思维,开启智慧,展示才华,提高能力。其次,自主型作业是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自主选择教师依照学科课程内容设计的作业内容和作业完成形式,并根据作业要求自主管理作业完成的过程。设计自主型作业需要教师通过创设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激发其求知欲。基于此,实现合作型与自主型作业设计的统一,是一个合作中有任务分担、任务分担中整体推进的过程。例如,在围绕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一单元综合探究题目——“感悟党的领导”设计合作型作业时要进行任务分解,包括资料搜集、分层归纳、调研访谈、撰写报告、拓展讨论等环节,学生需要通过任务分担,小组完成,实现整体推进。又如,在必修2《经济与社会》中,以“发挥市场机制如何增进居民福祉”为单元主題,设计学生的市场调研项目,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调研过程中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实现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作业作为实施教育的重要环节,实现作业育人是教师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而要落实“双减”作业育人,必须建立高质量的作业体系。但“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并不是简单的量的调整,而是在教学效能上的一种质的提升;它也不是难易程度直接的结构变化,而是实现育人功能的重构。育人先育己,在作业育人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主体,共同遵循教学规律,科学建构作业体系,这是新时代教育者的育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