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桂霞 郭敏 丁红 向敏 曾彩燕 张海娟 黄志华 阮瑾 李格丽
Keywords bedside urinal placement device; coronary care unit, CCU;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omfort; satisfaction; nursing
摘要 目的:探讨床旁尿壶放置装置在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入住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CCU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使用床旁尿壶放置装置。比较两组病人憋尿发生率、尿路感染发生率、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尿细菌计数、舒适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病人住院期间憋尿发生率(0.22%)低于对照组(2.00%),尿路感染发生率(0.67%)低于对照组(5.33%),出院时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14.21±3.30)个/μL]和尿细菌计数[(38.60±5.27)个/μL]均低于对照组[尿白细胞计数为(52.30±9.29)个/μL,尿细菌计数为(81.31±20.66)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入院时生理舒适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生理舒适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精神心理舒适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精神心理舒适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社会舒适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社会舒适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98.67%)高于对照组(8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床旁尿壶放置装置有利于降低CCU病人憋尿发生率,预防尿路感染发生,也有利于提高病人住院期间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 床旁尿壶放置装置;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尿路感染;舒适度;满意度;护理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3.06.038
排尿是卧床病人及其照护者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于意识清楚的病人,床上排尿会使其承受着隐私与尊严方面的压力,存在一定的羞耻感和自尊落差感。已有研究显示,较多病人宁愿憋尿也不愿意寻求医护人员帮助[1]。长时间憋尿不仅不利于疾病康复,还可能增加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发生,同时对于膀胱功能也有一定影响[2]。本研究将前期研发的床旁尿壶放置装置应用于心脏重症监护室(CCU)病人中,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入住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深圳市萨米医疗中心(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CCU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意识清楚,上肢活动自如;②无语言沟通及视力障碍,能够正常交流;③年龄18~70岁;④男性;⑤因疾病原因,下達绝对卧床休息医嘱;⑥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样本量估算:本研究以尿细菌培养菌落结果为主要指标,根据预试验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两组病人出院时的尿细菌培养菌落指标水平差为高倍镜视野下10~100个/μL,取最低值10,标准差为5~25,取最高值25,计算各组样本量为132例,考虑10%的无效样本,每组拟纳入病人150例,两组共纳入病人300例。采用掷硬币的方式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试验组年龄30~70(56.39±7.97)岁,对照组年龄28~69(57.27±8.58)岁, 两组病人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0,P=0.358),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研究期间接受委员会的工作监督、指导、检查与评估。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入院后告知病人需要小便时联系护士提供尿壶。
1.2.2 试验组 使用床旁尿壶放置装置。病人入院后将床旁尿壶放置装置固定在其床沿合适位置,并指导病人使用。①装置简介:包括尿壶放置部分及用于驱动托盘运动的直线往返运动部分,尿壶放置部分包括竖向安装板、底座和转动托盘,竖向安装板一端连接底座,底座有一立轴,转动托盘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立轴上且能以立轴为中心转动(见图1);直线往返运动部分主要包括螺杆、导向平台、滑块和电机,螺杆架设于导向平台上,导向平台沿其长轴方向设相互平行的中空长槽和滑轨,滑块套设于螺杆上并与滑轨滑动连接,竖向安装板穿过中空长槽与滑块中部连接,电机输出轴与螺杆一端连接(见图2)。②使用方法:将装置安装在病床护栏下方,使用时病人可在床头通过转动托盘,将托盘从病床正下方转动至病床侧下方,便于将尿壶取出,尿壶使用完毕后置于转动托盘上,通过电机控制螺杆旋转,带动滑块及滑块下方的转动托盘直线运动转移至床尾处。
1.3 评价指标 ①憋尿发生率: 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憋尿发生率,憋尿情况由责任护士每次查房时通过对病人询问获取。②尿路感染发生率: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尿路感染诊断标准为病人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临床症状,同时检测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尿细菌培养的菌落水平,高倍镜视野下白细胞>7个/μL为尿路感染[3]。③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尿细菌计数: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时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尿细菌计数。④舒适度:比较两组病人入院时和出院时舒适度。采用黄桂玲等[4]汉化的舒适度量表进行评价,包括生理舒适、精神心理舒适、社会舒适和环境舒适4个维度,采用1~6分计分,最不舒适计1分,非常舒适计6分。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Cronbach′s α系数为0.881,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00~0.946[5]。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制定的《住院病人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共13个条目,采用1~5分计分,非常不满意计1分,满意计5分,总分13~65分,得分越高表示病人满意度越高,总分65分为满意,52~<65分为较满意,39~<52分为一般满意,26~<39分为不满意,<26分为很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汇总,采用SPSS 23.0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均通过正态性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校正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定性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校正χ2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均为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憋尿情况比较(见表1)
2.2 两组病人尿路感染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2.3 两组病人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尿细菌计数比较(见表3)
2.4 两组病人舒适度比较(见表4)
2.5 两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见表5)
3 讨论
CCU主要收治冠心病重症病人,由于病情限制病人往往需要卧床休息,加之无亲人陪护,其小便问题成为医护人员需要面对的难点之一,尤其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床上排便会使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病人常选择憋尿,直至无法忍受的程度才愿意寻求医护人员帮助[1],尤其是接受输液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需要接受水化治疗、需要大量饮水促进对比剂排出的病人,这一问题尤为突出[6?7]。本研究将自行发明的床旁尿壶放置装置应用于CCU病人,该装置包括尿壶放置部分及用于驱动托盘运动的直线往返运动部分,安装在病床护栏处下方使用,使用时病人可在病床床头处将托盘转至病床侧下方,尿壶使用完毕后通过电机控制螺杆旋转,带动滑块及滑块下方的转动托盘直线运动转移至床尾处,有利于病人自行取用尿壶,维护了病人尊严。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病人住院期间憋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院时尿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和尿细菌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病人使用床旁尿壶放置装置后憋尿情况减少,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滞留时间缩短,尿路感染发生率降低。试验组入院时生理舒适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生理舒适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精神心理舒适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精神心理舒适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社会舒适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社会舒适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8.67%,高于对照组(8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小结
使用床旁尿壶放置装置有利于减少病人憋尿发生率,预防尿路感染发生,也有利于提高病人住院期间舒适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郭曼尧,焦剑慧,王小红,等.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方便卧床女病人用尿壶的设计[J].健康必读,2021,1:223.
[2] 黄淑华,蔡玲,王伟.患者饮水量和憋尿时间对经腹超声检查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9,19⑴:43-45.
[3] 方雪萍,吴蕾.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7):3045-3047.
[4] 黄桂玲,杨智易,顾希茜,等.武汉市城区重度残疾人生活质量与照顾质量和社会融合相关性[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8):901-904.
[5] 沈蕴之,蒋红,黄莺.舒适状况量表的改良及用于冠脉搭桥术后机械通气患者舒适度测评[J].护理学杂志,2016,31(19):17-20.
[6] 李满平,董银.分析PCI水化治疗的护理措施和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7-20.
[7] 石瑞,徐建萍.造影劑诱导的急性肾损伤水化治疗策略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1,35(8):1465-1468.
(收稿日期:2022-09-21;修回日期:2023-03-02)
(本文编辑 陈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