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探究

2023-06-04 05:25:45毛凯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

毛凯莉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愈发体现出其重要性,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成功与否与驱动性问题的制定有极大关联,因此对驱动性问题的标准和制定步骤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应当符合以下标准:向心性、真实性、挑战性、综合性、兴趣性、开放性和人文性,教师在制定驱动性问题时要以学科大概念为中心出发点,一步步确定驱动性问题的目的、主体和情境,使制定出来的驱动性问题最大限度符合学生和教学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 驱动性问题 新课标

2022年4月21日,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版颁布,与2011版课标相比,新课标更加强调了核心素养在课程与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文课程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新课标中的这一句话,至此奠定了核心素养的重要地位,而核心素养以如此“高调”的形式出现在新课标中,意味着义务教育领域已经进入了一个“核心素养时代”,这一变化也呼唤着更多新型教学样态的出现。学科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颇具实践性和探究性的教与学的方式,正符合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也契合2022版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将其引入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2022新课标背景下:学科项目式学习与驱动性问题

谈到学科项目式学习,自然避不开对驱动性问题的探讨。驱动性问题是学科项目式学习成功开展的关键,承载着项目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将会直接影响活动质量。学生正是围绕着驱动性问题,展开一系列研究与探查,才能形成最终的项目成果。二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更是外在表现与内在核心的关系。

(一)2022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

在介绍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概念时,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由设计教学法演变而来,继承了设计教学法“做中学”和“学生中心”的思想,剔除了其中较为极端的“儿童行动自由”、“重‘做’轻‘思维’”和“把项目与学科对立”等倾向,强调学生在教师设计好的驱动性问题和计划中通过合作互动而解决问题,最终进行知识建构和能力迁移。核心素养时代下对项目式学习的定义可作如下表述:项目式学习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项目化,指导学生基于真实情境而提出的问题,并利用相关知识与信息资料开展研究、设计和实践操作,最终解决问题并展示和分享项目成果的一种教与学的方式。

而学科项目式学习就是按照项目式学习所覆盖的学科领域范围进行分类而得到的,其本质仍旧是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展的步骤也和项目式学习相同,主要是以学科的关键概念和能力为载体而进行活动,并且在活动过程中还会发生跨学科的素养,例如沟通与交流、批判性思维等。因此,与其将它定义为项目式学习的子类,或许将它视作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形式更为贴切。

在2022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实践价值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促进以“民主平等”为时代特征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促进学生高阶能力和跨学科素养的生成。因此,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不仅是教育层面课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层面培养人才的要求,更是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要求。它的实践价值,奠定了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开展的必要性。

(二)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涵义与价值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开展学科项目式学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驱动性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成果;成果的分享与评价。驱动性问题的提出是学科项目式学习开展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有必要对驱动性问题的涵义和价值进行进一步的确定。

1.驱动性问题的涵义

现如今对驱动性问题仍旧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有学者认为驱动性问题是将比较抽象的、深奥的本质问题,转化为特定年龄段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也有学者认为驱动性问题是能够组织和驱动师生开展学习和探究等课堂教学行为的、以实现教学目标及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科学的、有意义的问题。针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涵义与价值,可以对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进行如下定义: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是指能够促使教师和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指向学科核心概念的且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

驱动性问题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进行如下分类:(1)项目整体驱动性问题与项目环节驱动性问题。前者对应总的项目式学习,后者对应由總项目经过分解而得到的子项目。(2)探究型驱动性问题与解释型驱动性问题。前者强调通过探究得到问题的答案,后者强调通过探究解释某种现象。也有学者按照驱动性问题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产品创制的驱动性问题、角色代入的驱动性问题与问题导向的驱动性问题。

2.驱动性问题的价值

驱动性问题是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灵魂成分,如果学科项目式学习失去了驱动性问题的参与,就变成了一具空壳,后续的活动步骤也失去了开展的必要性。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由于其本质属性和应用范围,有多方面的价值。

(1)增强学生学习的连贯性。这是从纵向层面上论述驱动性问题的价值。学生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以驱动性问题的解决为最终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生需要合作沟通,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或者实验探究。一个驱动性问题串联起一系列的活动流程。从表面上看学生最终活动成果是对驱动性问题的解决,但问题解决过程的潜在价值是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提高多学科知识的整合性。这是从横向层面上来论述驱动性问题的价值。学科项目式学习要求学生多学科知识的运用,因此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往往包含着多学科知识运用的潜在要求,学生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广泛地在多个学科中寻找可用的知识,多个学科的知识就这样被整合在一个驱动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3)加强学科知识的实践性。驱动性问题基于真实情境,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操作都是对现实情境的改造,在现实情境中解决问题,能够将知识从学生的头脑中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改变学生“空谈义理”的坏习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标准与制定

(一)驱动性问题的标准

国内外对驱动性问题的标准始终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美国的巴克教育研究所认为在项目式学习中设计驱动性问题可以参照以下原则:1.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2.驱动问题是开放性的;3.驱动问题要能够直指某个科目或主题的核心内容;4.驱动问题是有挑战性的;5.驱动问题与课程标准的内容应保持一致。也有学者提出一个高质量的驱动性问题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激趣与激疑功能;2.可探究性;3.包容性;4.情境真实性;5.探究持续性;6.伦理性。但以上对于驱动性问题标准的论述并不是针对小学语文中的学科项目式学习而言的,除了一些驱动性问题的基础特点之外,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也应当有学科特点。

1.向心性。学科项目式学习虽然在活动过程中会运用多学科知识,但最终的活动目的仍旧指向本学科核心知识的获得。小学语文以学科知识的教授为中心,而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自然也应当把核心的学科知识放在中心地位,这也是项目式学习区别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点之一。

2.真实性。这是驱动性问题的本质属性,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也应当基于真实情境。一方面,富有真实性的驱动性问题可以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明白知识应当服务于生活的道理,体现学科知识的实践性这一价值特点;另一方面,驱动性问题的真实性还可以改变学科核心知识的表现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知识运用的环境。

3.挑战性。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应当具有一定难度,这样才可以给予学生能力的发展空间。教师在设置驱动性问题时,要尽量使问题的难度控制在“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到”。通过先建立支架,后逐步取消的方法,让学生的能力水平获得进一步发展。

4.兴趣性。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应当符合学生的兴趣。驱动性问题应当指向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且还能够增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挫折的心理韧性,以兴趣产生内在动力,促使学生坚持到底完成任务。

5.开放性。驱动性问题的最终答案不是惟一的,有时虽然限定了学生最终成果的表达形式,但内容还是允许学生表现个性,并且形成活動成果的方法和途径也不是唯一的。这就像登山的过程,确定了登山的顶点之后,学生可以通过多条道路从山脚攀爬到山顶。

6.综合性。学科项目式学习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一点就在于它需要学生动员多学科知识的共同参与来解决问题,因此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也应当体现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教师在设计驱动性问题时可以将本学科的知识采用其他学科的形式进行表达,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关于古诗词的黑板报,就是把语文学科的知识用美术学科的形式进行表达。

7.人文性。如果说以上标准都是对驱动性问题普遍特征的描述,那人文性就是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特有标准,这是由语文学科学科属性决定的。语文学科强调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和高雅情趣,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如果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的驱动性问题失去了人文性,那便不属于语文学科的领域。

(二)驱动性问题的制定步骤

驱动性问题的制定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归纳法,即教师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汲取驱动性问题的灵感,将得到的问题进行适当加工之后呈现给学生。第二种方法是演绎法,即从小到大,一步步确定驱动性问题的主题、内容、目的和情境,逐步“丰满”驱动性问题的内涵。但采用演绎法不是漫无目的地补充增加,需要紧扣中心主旨,即学科大概念。学科大概念可理解为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核心任务、反映学科本质的、能将学科关键思想和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的关键的、特殊的概念,是位于整个学科中最上位的概念。将小学语文学科的学科大概念进行延伸,就可以得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制定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的驱动性问题,可以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为基准进行。

1.基于课程标准明确活动目的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浓缩的形式概括了各个学段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建议等内容,但归根结底,它的核心仍旧是学科大概念。一方面,课程标准中的总目标与学段目标已经规划了学生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阶段标准,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规划活动目的,能够节省大量的观察与研究的时间精力;另一方面,课程标准的科学性能够让教师确定的活动目的最大限度贴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

2.根据课程内容确定问题主题

教师计划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学科知识,就要把驱动性问题的主题划分在相应的知识领域内。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的根本目的一定是指向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教师确定驱动性问题的主题也必须要基于相应的课程内容。根据项目式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不同点之一——向心性,可以反映一个中心主旨,即驱动性问题的主题应当由包含核心概念在内的课程内容决定,而不是由学生的兴趣决定。一旦教师在设置驱动性问题时把学生的兴趣放在了第一位,就会导致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偏离学科主线,久而久之沦为语文学科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会大打折扣。

3.围绕学生兴趣选择合适情境

驱动性问题需要符合学生的兴趣,教师在制定驱动性问题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合理设置驱动性问题的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内部动机,将实现制定的问题变成学生迫切想要去解决的问题。在驱动性问题中存在着一组像“药丸”一样的关系,体现学科大概念的知识相当于药丸中发挥药性的核心成分,起到最关键的作用,但良药苦口,这些学科核心知识往往枯燥乏味,难以下咽。这时候就需要在“药丸”外面包裹一层“糖衣”,这就是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正在发挥的作用,它以一种学生更愿意接受的方式将核心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以“糖衣”入手,逐步带领学生走近内在的“核心成分”。

在综合素养呼声日渐响亮的时代,项目式学习以其突出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得到广泛关注,在小学语文中进行学科项目式学习也逐渐成为广大教师尝试的重点。驱动性问题是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关键,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时,要注意使驱动性问题符合相应标准,特别是体现语文学科的学科属性——人文性。相信在当下这个“核心素养时代”,学科项目式学习会逐步从“甜点式”的尝试迈向“正餐式”的推广,小学语文学科项目式学习会逐步推动小学语文学科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2.

[2]夏雪梅.从设计教学法到项目化学习:百年变迁重蹈覆辙还是涅槃重生?[J].中国教育学刊,2019(04):57-62.

[3]杨明全.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02):57-63.DOI:10.19877/j.cnki.kcjcjf.2021.02.011.

[4]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连接儿童学习的当下与未来[J].人民教育,2017(23):58- 61.

[5]侯肖,胡久华.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以化学教学为例[J].教育学报,2016,12(04):39-44.DOI:10.140 82/j.cnki.1673-1298.2016.04.006.

[6]邵晓枫,廖其发.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对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理论构建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9):47-50.

[7]夏雪梅.項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41,128-183.

[8]惠海涛.化学课堂教学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策略[J].化学教学,2018(10):57 -60.

[9]何鹏.项目式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以“电离与离子反应”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05):68-73.

[10]蒋雄超.项目化学习中驱动性问题的价值、特征与设计[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1(11):71-73.

[11]高潇怡,喻娅妮.关注项目式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J].中国教师,2020(07):51-53.

[12]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3]王海澜.论作为学科学习框架的项目式学习[J].教育科学,2003(05):30-33.

[14]王喜斌.学科“大概念”的内涵、意义及获取途径[J].教学与管理,2018(24):86-88.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04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5:13:53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41:45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00:15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20:17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