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冷链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2023-06-04 13:14王晓玉
物流科技 2023年4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低碳绿色发展

王晓玉

摘 要: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环境恶化与资源枯竭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的一个领域,目前仍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碳排放量高等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冷链物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文章基于“双碳”的背景,从冷链物流企业的角度出发,在低碳视角下探讨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绿色发展面临的困难。以期为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对策,为促进冷链物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冷链物流;低碳;“双碳”;绿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9.2文献标志码:A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04.04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has brought great pressure to our living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resource depletion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As an area of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pollution in the logistics industry, cold chain logistics still has problems of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high carbon emissions, which hinders the realization of the“double carbon”goal an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to some extent. Therefor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double carbon”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the difficulties in gree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It also formulate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cold cha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provides new ideas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old chain logistics enterprises.

Key words: cold chain logistics; low carbon;“double carbon”; green development

0    引    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消费结构多元化的发展,人民对于产品本身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蔬菜、水果、海鲜产品等极易腐烂变质,而人们对于这类产品的质量以及新鲜度要求较高,产品越新鲜,人们购买的欲望越强烈。因此在上述产品的运输过程中冷链物流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国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冷链需求正在快速增加。2020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总额为7万亿元,比2016年上升了19.7%[1]。根据《2022中国冷链物流行业蓝皮书》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食品冷链物流总额将会达到11.8万亿元。

由于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温室效应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为应对严重气候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希望借此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而冷链物流的运输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冷链物流在运输、仓储和配送环节,车辆尾气的排放以及车辆携带的用来保鲜的制冷剂,在使用时均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给环境带来极大的负担。在“双碳”背景下,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产业中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量高的关键部分,发展低碳、绿色的冷链物流是必然趋势。冷链物流企业要实现低碳、绿色发展,企业需要将保护环境与物流发展有效結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够使冷链物流企业实现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在双碳的目标背景下,冷链物流的绿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低碳经济下的冷链物流企业

冷链物流概念是由阿尔贝特·巴尔里尔(Albert Barrier)和J.A.莱迪齐(J.A.Ruddich)于1894年先后提出的。冷链物流是指产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减少损耗,利用制冷、保温等技术,使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配送及销售等流通环节中始终处于适温状态的特殊物流活动。流通产品主要包括水果、花卉、肉类、家禽、蛋奶、蔬菜、水产品等初级农产品;罐头食品、快餐原料、冷冻脱水食品等加工食品以及医药制品、化工原料等特殊产品,其中,包括初级农产品和加工食品在内的食品冷链约占冷链物流市场的90%以上[2]。

为了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销售企业对冷链物流的作业要求也会更高。冷链物流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高时效性。由于冷链产品通常有极易腐败变质的特征,因此要求产品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冷链提供适宜的温度以保证其产品在送往终端顾客手中时是新鲜的。为了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冷链物流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产品送到顾客的手中。第二,高成本、高污染。由于冷链物流需要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产品不会变质,因此需要冷库、保温车等设备来满足保温要求。这些冷藏设备、运输工具以及制冷剂的大量消耗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以及能源的大量消耗。同时,冷链物流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企业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对冷链设备进行维护以确保各个环节能够正常工作。第三,技术性高。冷链物流不同于普通的物流,它运输的产品都有易腐烂或变质的性质,因此对运输产品的设备、材料以及员工的工作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每个阶段都需要专业的人员对温度、湿度、制冷设备进行操控,冷链物流的运输车都备有冷藏车厢,甚至每个车厢的温度都不同,用来为产品提供适宜的温度。

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冷链物流在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碳排放,给环境带来污染。在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之后,人们越来越重视低碳发展。低碳物流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需要考虑将冷链物流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从而打造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低碳冷链物流。冷链物流行业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各个环节中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科学的技术以及合理的管理手段实现冷链物流的低碳排放。

我国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对低碳物流发展的探索。北京黎达丽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为实现低碳目标对准了冷库中的制冷设备以及保温库板,研发出的新的绿色低能耗设备能够降低冷库建筑运营能耗,帮助硬件设施落后的冷库节省能源消耗,不仅大幅降低电费等运营成本,更实现了节能减碳的“绿色联动”,推动冷库低碳化,助力企业绿色转型与降本增效实现双丰收。与此同时,国家也颁发了相关政策助力冷链物流企业低碳发展。在2019年6月,我国印发了《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该方案倡导对冷链物流进行绿色改造,对农产品、食品以及医药等冷链物流的龙头产业进行绿色改造,实现成本和碳排放双降。2021年12月,我国印发了《“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该规划认为作为物流行业重要分支的冷链物流的绿色发展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点领域。对于冷链物流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各领域中,坚持“绿色发展”,围绕“四个更加”作出系统的部署[3]。

2    “双碳”目标下冷链物流企业低碳发展困境

2.1    车辆配送路径规划不合理

生鲜产品的配送作为冷链物流中重要的一环,其配送车辆的路径规划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冷链物流公司的配送路径都是由车辆司机根据自己平时配送的经验来进行规划的。司机大多只跑自己熟悉的路线,对每个门店以及道路情况都极为了解,有些以订单配送量来规划车辆配送路线,而有些则以门店所处的位置来规划行车路线。这种配送方式很难根据顾客需求量以及送达时间要求的变动而进行及时调整[5]。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对相关的配送路径进行科学的规划分配。司机根据自身经验进行配送的服务本身就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有些不合理的路线规划会导致车辆行驶路线重复,或者在运输途中耗费较长的时间。由于冷藏车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一直使用制冷设备对产品进行保温,这些重复路线以及长时间的运输会使冷藏车消耗更多的能源燃料,造成更多碳排放,并且增加了冷链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

2.2    冷链基础设施落后

冷链物流企业的低碳、绿色发展需要依靠技术创新的支撑。冷链物流要实现低碳和减少能源消耗的目标,必须要对物流运输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优化[6]。但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技术水平发展仍然相对落后,导致冷链物流运输效率偏低。同时,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较大并且消耗过高,因此冷链物流企业要想实行低碳绿色发展,仍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冷链物流企业选用的冷藏车仍然属于传统的高排放车辆,由于新能源车的充电设施不足,企业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不愿意使用环保的新能源车;在使用制冷剂方面,也未考虑过环保制冷剂;产品存在过度包装的现象,浪费大量包装材料,企业在经营运作过程中往往采用难降解的塑料等作为外包装材料,中转环节也会使用一次性或塑料包装,它们均是不可降解的材料[7],对环境造成极大的负担。这些情况的存在均会导致冷链物流的低碳化发展缓慢。

2.3    缺乏专业人才

随着冷链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中越来越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现如今学术界对于低碳冷链物流的研究层次较浅,而冷链物流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在依靠技术带动的同时也需要具有丰富相关理论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带领,才能使物流作业更高效进行。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企业中大部分的职工文化水平并不高,很多人没有接受过物流方面专业系统的学习,缺乏系统化的物流知识的培训。大家对绿色、低碳物流的概念并不熟悉。由于企业职工对碳排放的认知不足,未考虑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没有将节能减排的政策落到实处,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8],不重视环保问题。此外,企业对环保方面物流技术的研究投入较少,这也导致了冷链物流企业发展受到限制。

2.4    政策扶持不平衡

在冷链物流这种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先站稳脚跟发展壮大的企业就拥有话语权[9]。地方政府为快速建立冷链物流系统,会优先选择那些发展前景好、信誉好、有实力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那么这些企业就会拥有优先发展的优势,在行业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冷链设施的建立、相关设备后期的维修、物流系统的管理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政府的扶持将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帮助和便利。然而那些后进入该行业的以及未被扶持的规模较小的企业,将会遭受巨大的阻碍,在行业中生存发展下来的难度也会增加。因此,政府虽然对冷链物流行业进行了政策扶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冷链物流的建设效率,但是同时也阻礙了冷链物流企业的自由发展,破坏了市场公平,使很多中小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从而退出市场,导致冷链物流市场的寡头垄断状态的形成不断加快。这些得到扶持的企业由于缺少竞争压力,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在低碳物流技术方面的投入减少,制约了冷链物流的低碳发展。

3    “双碳”目标下冷链物流企业低碳发展对策

3.1    规划合理配送路径

在冷链物流快速发展、国家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冷链物流企业要充分运用物流理论、低碳物流等相关知识,通过使用各类路径优化算法以及建立物流配送合作机制等方法,针对配送优化问题,研究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算法来解决车辆配送路径不合理的问题。例如:企业可使用遗传算法来规划配送的最佳路径。遗传算法可计算出多目标物流配送的最优路径,能够有效解决物流配送过程中效率低、盲目配送的问题,有利于降低企业或公司的物流配送成本,增加物流公司的利润额,推动运输业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10]。此外,企业可将配送区域进行划分,区域间根据每日的业务数量进行动态的调整,保持运输调度的灵活性。物流公司还可采用创新的物流配送服务,由于配送员的单独配送服务在降低配送效率的同时还会增加成本和能源消耗,因此可让物流司机参与共同建立协同配送模式。

科学的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的模型和算法的使用,实现了对物流企业车辆的合理安排,使得物流运输更加合理,在提升运输效率的同时减少能源使用、碳排放量以及运输成本。

3.2    进行能源改革

在“双碳”目标下,逐步用新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是未来的必然趋势,因此可以通过能源改革来减少碳排放。首先,冷链物流企业可以调整物流运输结构,通过采用公铁联运、铁海联运等方式有效减少碳排放以及能源的消耗。其次,国家可对使用新能源冷藏车的冷链物流公司进行政策补贴,统筹协调新能源车的发展规划,加大对新能源充电桩的建设,让更多物流企业采用新能源车进行配送服务。最后,冷链物流企业可以在物流站点设置包装回收站,回收顾客拆封快递后留下的包装,再将这些包装送往指定的回收站,这种方式可以将包装材料循环利用,减少企业的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危害;冷链物流企业也要避免对产品进行过度包装,可以选择低碳绿色、可降解可再生的包装材料,降低对环境造成的负担。

3.3    加大对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

近几年虽然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迅速,但却是以高昂的成本投入、过多的能源消耗、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作为代价的。我国的冷链基础设施仍然处于不完善阶段,因此需要对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设备进行建设。各省市政府間可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铁路、航空、水路、公路的联运作用,结合每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确保产品能够正常快速流通,缩短运输时间,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企业加大对新能源冷藏车、环保制冷剂的研发投入,同时引入先进的环保设备,淘汰原有的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和碳排放量大的设备。

3.4    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规与政策,用来规范冷链物流企业的行为,加大对冷链物流的产品质量以及环境污染程度的监督,防止某些公司为了自身利益采用能源消耗大、碳排放多的设备进行作业。对采用环保型冷藏设备和新能源汽车以及投入绿色技术研发的冷链物流企业提供适当税收以及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发冷链物流企业对于低碳发展的积极性。广泛听取冷链物流行业中各级经营者的意见和建议,而不仅限于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并及时对行业规范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冷链物流行业的政策和制度。

3.5    加强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发展迅速,但是冷链物流方面的人才供给却面临着不足的困境。我国的冷链物流行业正值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关键时刻,但冷链物流方面的专业人才却少之又少,特别是物流管理类人员。大部分的冷链物流企业都缺乏相应的高素质人才,企业职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技术创新程度不够高。因此冷链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对该类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首先,企业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将高校的理论培养与企业的实际操作培养相结合,培育出兼具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优质冷链物流大学生。可在高校开展冷链物流培训班,聘请冷链物流企业相关管理专家担任任课教师,以及为学生提供冷链物流相关的实习平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相关经验,并积极签约优秀毕业生,以免人才流失。

其次,冷链物流企业可建立专门的培训及选拔人才体系,对公司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并考核,制定公正合理的竞争制度,在内部招募企业的管理人员,调动公司人员的积极性[11]。

最后,企业内部要加强对绿色、低碳发展概念的宣传,营造绿色的氛围。将员工的薪酬绩效与绿色行为挂钩,让员工对企业的低碳发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将低碳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助力企业实现低碳发展。

4    结    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双碳”目标的提出,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减少传统能源消耗的重要意义。冷链物流企业的低碳发展响应了国家的号召,是冷链物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低碳物流的发展势不可挡。因此,冷链物流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走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之路。

参考文献

[1] 魏然,李慧,王乔博.典型发达国家陆空冷链物流标准建设分析与经验借鉴[J].物流技术,2020,39(10):1-5+22.

[2] 蒲俊.低碳视角下区域冷链物流效率测度及影响机理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2022.

[3] 任芳.冷链物流如何实现低碳发展[J].物流技术与应用,2022,27(S2):12-15.

[4] 李鑫,郭红月,王利东.基于绿色评价的冷链物流车辆路径优化[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5(6):84-93.

[5] 解玉蝶.考虑时间窗和碳排放的冷链物流路径优化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22.

[6] 顾璟.“双碳”目标下物流企业绿色发展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22,45(16):14-16.

[7] 张慧婷.低碳经济环境下的物流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2(24):43-45.

[8] 孙超伟.考虑碳排放的K冷链物流公司乳制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22.

[9] 孙玉婷.我国冷链物流发展问题探析[J].理论观察,2022(2):74-78.

[10]  班子琦,孙野.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策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6(33):41-42.

[11]  胡天.我国生鲜冷链物流模式选择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轻工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低碳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视阈下的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研究
引发“失败”实验中蕴藏的正能量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学佛能使世界变的更“低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