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茹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历史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寥寥数语展现出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古典诗词,诵读、解意、悟境,已成为教师的共识。统编版五上第七单元编选了王维的经典律诗《山居秋暝》。这首诗为山水名篇,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不妨将此评价作为教学这首古詩的源头,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感知精练文字背后蕴藏的山居初秋时的优美画面。
一、整体把握诗意,感知轮廓之美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遵循了从整体感知到深入品味,最后再回归整体的基本规律。阅读古诗,也是相同的道理。因此,借助注释,结合生活经验,激活原始经验,初步把握古诗的大体意思,仍旧应该成为古诗教学的必选动作。但理解古诗大意,不能作为专门的单列板块,一者,时间不允许。 《山居秋暝》是典型的五言律诗,比绝句体裁容量多,逐句逐字地理解,会消耗过多的时间。二者,过于机械。将教材中的注释代入到诗中,生硬翻译为白话文,不仅破坏了古诗原有的韵律之美,还用零碎的信息拼凑,让原本内在的意境荡然无存。基于对诗歌画面之美的体悟,教师可以尝试将梳理景物、提炼景物特点与理解大意有机融合。
首先,梳理景物。《山居秋暝》在展现山居秋天黄昏之美,选用了哪些景物呢?学生可以快速从诗歌中提取: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石头、竹林、浣女、莲叶、渔舟……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能借助众多的单纯景物,构建出诗歌画面的轮廓之美。
其次,提炼特点。教师不妨紧扣诗歌语言,通过联系猜测等方式,组织学生把握景物特点,顺势消除障碍,感知故事大意。以首句“空山新雨后”为例,这句包含了“空山”“新雨”两个景物。何为“空山”?什么才叫“新雨”?可以结合诗歌描绘的环境展开猜测:既然是山,肯定不会空荡荡,一定有树有林、有花有草、有虫有兽……无疑,此处的“空山”,只能是人迹罕至、声响消匿的空旷之意;而“新雨”,从时间新旧变化的角度来看,则可以定位于刚刚下过的一场秋雨。梳理了事物,把握了景物的特点,继而在串联、调整与补充下,诗句的大意自然就迎刃而解。
在这一板块中,教师将诗意理解融入梳理景物、提炼特点的环节中去自然落实,保持了诗歌原本的内在意境,并对内在之美形成了逐步体验:静谧、幽雅、闲适。
二、洞察诗歌结构,感知层次之美
景,离不开物,两者融合才能构成“景物”。诗人对物的选择匠心独运,对景物的铺陈与设置,更使得整首诗浑然一体。仅第一板块的教学中,学生提取出来的景物,只是以零散的状态呈现,并未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事实上,诗人王维对这些景物进行了巧妙的设置与安排,不仅在景物选择的类别上精心设置,同时更与表达的顺序一脉相承。
首先,组织学生依照诗歌中出现的顺序为这些景物排序。比如第一联中,有“空山”“新雨”;第二联中有“明月”“松林”“清泉”“石头”;第三联中有“竹林”“浣女”“莲叶”“渔舟”;而第四联中并没有涉及具体的景物。
其次,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构思呢?第一联中的“空山”“新雨”,与后面的“秋凉”天气,是对山中秋天整体环境的渲染,“新雨”冲洗过的“空山”,被秋天的凉意笼罩着,奠定了整首诗的意境基调。第二联中的“明月”“松林”“清泉”“石头”,则是对山中之景的具体细化,空间层次上,从高空的“明月”逐步下移,经历了半空的“松林”,直至地面的“清泉”和“石头”。第三联中的“竹林”“浣女”“莲叶”“渔舟”,更是将描写的笔触引向了远处的山脚。第四联虽然没有描写具体景物,但从“随意”“自可留”的语言中,不难感受诗人内心对“山居秋暝”幽雅、静谧之境的喜爱,这是基于景色描摹的一句总结式感叹。
由此,从整体到部分的诗歌结构、从高处到低处的画面层次,已然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鲜明而完整的画卷,诗歌的结构之美、画面的层次之美,将原本零散的景物聚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三、想象诗歌画面,感知色彩之美
依循学生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对诗歌画面的体悟需要朝着精细化的维度迈进。由此而展开的细致品读,就需要进一步聚焦于诗歌所描写的景物上。纵观整首诗,诗人王维并未着一字来写色彩,但诗歌画面中的颜色,却强烈地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眼帘。这种表达的“魔力”,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教师不妨借助两大环节,引导学生透视诗歌语言,直逼画面中的色彩之美。
首先,激活生活经验,还原景物色彩。诗歌描绘的事物并不稀罕,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对此也早已非常熟悉。比如,诗歌描摹的整体性画面,以清脆的树木为底色,而具体描写的月、松、竹、荷、山石的主色是绿和白,与整幅画的青绿色的基调配合得十分和谐、素雅。
其次,依托关键字眼,融合景物色彩。诗歌中的事物不是简单的罗列,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利用这种关联,将景物融合之后的色彩感展现出来,进一步感受画面的独特之美。以第二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例,一个“照”字,将“明月”“松林”有机联系,皎洁的月光与青翠的松林,在“照”字的融合下,就不再是两种色彩的叠加,而是形成了交相辉映的别样之美。同样,一个“流”字,巧妙地关联了“清泉”和“石头”两种事物,清澈泉水映照石头的和谐色彩,跃然纸上。
从真实还原到融合赋予,学生通过想象读出了语言背后的画面,更读出了画面中的色彩之美。
四、体悟诗歌意境,感知动静之美
纵观整首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属于静态描写;而“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属于动态描写。分辨这一点,对于五年级学生,并非难事。但这一首诗中的“动静结合”包含丰富的教学价值:描写静态和动态的景物,有着鲜明的类别归属。教师可以在学生划分出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之后,进行引导性思考提炼,从而发现:描写静态之景的,以自然界的事物为主;而描写动态之景的,则以“浣女”“渔舟”等极具生活气息的事物为主。人为发出的动态,比如,天真的浣女洗完衣服,带着清脆的谈笑声,使原本静谧的竹林喧闹起来,赋予了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划着小舟捕鱼的渔民,更是为了生计,触碰了莲叶,浓郁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以此形成的“以动衬静”的表达智慧,巧妙地借助于动静结合的方式,将自然之美与人格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理想中的社会之美,高度融合。
在本首诗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了传统文化的载体,借助古典诗词的语言载体,在激活学生思维意识的过程中,达成了审美创造的核心目标,推动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桃园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