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李宏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散文名篇,被收录在统编版初中教材之中。对于这篇经典之作,一直以来有众多解读,教学主题上也不尽相同。基于教学与育人层面重新研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探析“百草园”所代表的自然教育和“三味书屋”规训教育的影响及其意义,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鲁迅,拉近与其的距离,同时给当下的语文教学、育人以启发。
一、百草园:自然的乐园
卢梭在《爱弥儿》中阐述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童年是儿童接受自然教育最好的阶段,应以儿童视角进行自然的教育,让自然教育触及学生的心理,促使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充满趣味与童真的孩子的世界,在百草园中,鲁迅自然无忧,无拘无束,接触自然,亲历自然,接受了最初的自然教育。
从文中第一句“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虽然看似矛盾的一句话,既是“似乎”的不确定,又是“确凿”的肯定;既是“只有野草”,又是“乐园”。以儿童、成人两种视角的切换,用看似矛盾的笔触,显示出百草园真真切切是儿童的“我”的乐园,较之成人而言百草园确实只是有一些杂草而已,确是一座荒园。但对于儿时的鲁迅来说,那却是另一番天地——乐园,是满足他想象、好奇心而又神秘的一个世界。其中最富有场景的一段话:“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一段对于百草园园中之景的描写无不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鲁迅以儿童的视角绘声绘色地描绘着儿童眼中的世界,鸣蝉的“长吟”,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都是大自然的言语,更是儿童自然天性的释放。在这里,所见自然之景、所闻自然之音、所感自然之趣皆是儿童天性的体现;在这里,是满足儿童好奇心、激发儿童想象的瑰丽世界;在这里,也是鲁迅儿时最早与自然接触,接受自然教育之所。鲁迅的童年徜徉于百草园的自然环境之中,接受自然的熏陶,接触自然、认识自然。书本是没有办法让孩子真实地体验到什么是生命、什么是自然的,而百草园就成为最初的自然教育之所。菜畦、石井栏等这些平常之物,在成人的眼中无非是生活中了无生趣的东西,可是在孩童的眼中却是新鲜事儿,是与众不同的小天地,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除此之外,文中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神秘而又极具声色,虽是一处插叙手法的运用,却让作品拓宽了维度,不仅毫无违和之感,反而彰显出鲁迅对于儿童心理的熟稔。百草园中美女蛇的故事,一方面是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因为这一时期的儿童是喜欢听神话故事的,从《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对《山海经》的渴望,就可见一斑,这正是儿童对于未知的神秘事物的好奇;另一方面,这样的故事其实也充满教育寓意,告诫孩子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甜言蜜语,不要随意接受他人所给的东西。这也是于无形之中传递出社会知识,通过神话这个方式来传递,较之正规教育,对于儿童来说,达到的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
如果说长妈妈所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是社会知识、生活知识的传递,那冬日百草园中雪地捕鸟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孩子实践知识的习得。雪地捕鸟的欢乐场景,尽显儿童之乐,同时学习捕鸟,认识鸟类,怎样设置机关,鸟雀怎样掉入陷阱之中,这不仅是日常生活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是满足孩子的兴趣、考验孩子的耐心,于日常生活中对儿童进行实践知识的训练。百草园的生活无疑是鲁迅自然知识的学习场所。百草园的夏天,生机盎然;百草园的冬天,趣味无限,由此串起百草园的全景图,百草园俨然是一个无拘无束的儿童乐园,也是一个儿童成长之中接受无拘无束的自然教育之所。
二、三味书屋:规训的伊始
百草园的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百草园是孩子的乐园,那三味书屋则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程实则是一个孩子从自然状态走向规训教育的伊始。一个刚步入学堂的孩子要离别自己的乐园,转而到“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学习,孩子的内心有着对百草园的不舍、依恋以及对于规训生活的畏惧,这其实跟刚步入初中生活的孩子的心理是相同的。童年生活是多么的无忧无虑,所以才有了那神来之笔,“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自此,鲁迅开始了在三味书屋的规训生活。
三味书屋,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不少人一度将其与百草园做对比,认为三味书屋全然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三味书屋是封建的、腐朽的。诚然,受制于时代的影响,三味书屋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是有关乎封建礼教,是具有糟粕的成分存在的。但三味书屋并不全然是被批驳的对象,不是那么可怕的,里面也有充满童趣、诙谐的一面。除却封建因素,三味书屋的生活似与现代的学校生活无异,是一个孩子从自然的乐园到规训伊始的过渡阶段。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不是儿童的囚笼,较之百草园,三味书屋少了许多自由,有了规矩的束缚,但这是每个儿童成长的必经之路,同样在这“最严厉的私塾”之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儿童不可压抑的天性。文中的百年前的鲁迅会在三味书屋学习之时与一群孩子从学堂偷偷溜走去后园折蜡梅花、寻蝉蜕,在课堂上放开喉咙胡乱读书;现在的孩子在学校读书时不也正是课后悄悄给老师起绰号,想逃课出去玩吗?一百年前的鲁迅的学生生活不正是与当下孩子的学习生活的隔空重演吗?这背后不变的是儿童顽皮、充满好奇心的天性,無论是百年前的鲁迅还是现在的学生,这背后的原因与当下的学生如出一辙。这般看来,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其实也是现代学生步入初中学习生活的真切感受,是受到规训约束的开始,二者极具相似之处。
三、基于研读以探教学
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经历,是自然到规训的过程,也正是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过程。一种是无拘无束的自然教育,一种是备受约束的规训教育,二者都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自然教育,没有社会实践,则会脱离生活实际;没有规训教育,则会无所顾忌,枉视法纪。两种场景对照两种教育,百年前的鲁迅的成长经历和现代儿童的成长历程亦有相似之处。在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的当下,以此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找到共鸣,有助于更好地达成教学、育人效果。
(一)重自然,衔规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学生在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之前,就已经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教师要做的就是以学生所能接受的方式來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借助支架教学,搭建起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让这些已有的隐性知识成为学生的显性知识。在百草园中可以接触到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长妈妈所讲的蕴含教育意味的民间传说,雪地捕鸟的生活实践,这一切都是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也是最初的自然教育。百草园的童年生活,不仅让儿时的鲁迅有着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同时也有了对各种知识的积累,为其学校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反观当下,学校课业繁重,加之升学的压力,家长为学生安排了各种培训,在这样的境况之下,学生不但压力骤增,而且严重挤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使得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严重阻碍了学生接触自然,亲历自然,从自然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的机会。日前,随着“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落地生根,这一境况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重视自然教育,仍有其必要性,无论是对于儿童知识经验的积累,抑或是想象力的培养,都有一定意义。
百草园是鲁迅无拘无束的天地,在这里鲁迅接受自然的熏陶。这正是书本上难以触及的,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生命。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对自然的亲近,当下的学生与百年前的鲁迅是没变化的。路边不出名的花朵,地上的蚂蚁……这都是儿童所好奇的对象。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读中悟、悟中读,体会鲁迅笔下的童真、童趣和触及的自然教育,同时也要认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意义。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提出的教育理念,教育要遵循儿童自然的天性,在儿童的教育中始终将儿童置于中心和主动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带动他们自身内在的宝贵的童真和无限的想象力,以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因而,每个儿童都需要一段这样的自然教育经历,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经验,无论是家庭带来的还是学校开展的。诸如现在很多中小学开展的“种植园”主题活动,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种植蔬菜、瓜果等劳动体验,培养学生的认知、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体验劳动的艰辛以及收获的喜悦。这些书本上体验不到的自然生活与学习相衔接,更有助于学科的融合、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深度学习的发生。
这里所说的学生规训,并不是对于儿童天性的磨灭,而是指由一个较为自然的状态转向学习社会知识、社会规范的过程。百草园是鲁迅儿时的乐园,在这里,他接受了最初的自然教育;在这里,简单的自然之景,对充满好奇心、想象力的儿童来说,或许都氤氲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徜徉于自然的乐园之中,无忧无虑,没有约束,没有管教,这与现代儿童最初自由成长的阶段相似。三味书屋则开始受到约束,学习礼仪规范,从自然无忧的状态到开始受到约束的境遇,自然是需要适应的,百年前儿时的鲁迅是这样,现在的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小学较之初中,更多的是自由,约束也较少,这一时期的学生有着对初中规训生活的畏惧,有着对之前无忧生活的留念。教学中也可以从这一点出发,重视自然教育的同时,做好小升初过渡阶段的衔接,从鲁迅的成长历程中找到共同点,拉近与鲁迅的距离。
(二)忆童年,引共鸣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无论是课文解读还是教师教学都理应秉承这一教育理念。只有基于学生这一主体,才能深入了解学生,踩准学生的节拍,才能让学生有所获,教师有所得。研读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理应基于学生这一主体,从儿童视角出发,去忆童年,引共鸣,从而发现童趣本身的价值和应该接受的规训。
在本文的解读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往往强调童年趣味以及鲁迅为什么这样写,有何意义,这一行为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而这篇散文正是拉近与鲁迅距离的绝佳机会。所以对于这一部分教学,与其让学生来分析此时鲁迅的心理,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不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回顾童年生活,找到相似点,来引发共鸣,从而真正认识鲁迅先生,受到自然教育,培养规训意识。如自然到规训的相同感受,同样是对自然的好奇,对神话故事的喜爱……无论是百年前的鲁迅还是现在的孩子,都是一样的。
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二者从未对立,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从自由的乐园到长大成人接受规训的过程,是每个孩子成长之中都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无关乎时代因素,这只是一个儿童成长的演绎,有着属于特定阶段的童年视角下的童年乐趣。刚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童心未泯,仍然有着儿童独特的内心世界,以其儿童视角去感悟童年之乐并非难事。因此,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儿童与成人的差别,静下心来,了解学生,找到对接点,让他们感受真实的童趣,而不是教师把一些封建、童趣这样的词汇直接灌输给学生。只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读中悟出真实感受,高阶思维真实发生,才能有所收获,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三)双视角,梳肌理
前文谈到百草园是自然的乐园,三味书屋是规训的伊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过程,是从自然到规训的过程。倘若剔除其中封建礼教的因子,这与当代学生一样,有孩子的童真童趣,有学校的规训历程。对此,教学中解读本文,首先须立足学生的认知基础,把握其中的共鸣之感,从儿童和成人两个视角来解读对应的两个场景,以此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时,两种视角的运用,有助于把握全文主旨,有感于鲁迅笔下对于儿童心理、儿童特征的熟稔,将妙趣横生的童年展现得淋漓尽致,烛照其匠心独运。文章以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的交织,以舒卷自如的笔触勾勒出自然的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尽显儿童之乐,彰显成人情感。儿童视角下的三味书屋可以激发儿童好奇心、求知欲;成人视角下的三味书屋接受规训,百草园接受自然教育。正是这些视角的独特运用,才让人有感于文本之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立足学生认知基础、心理特征,以这两种视角,跟随鲁迅个性化的语言,走进文本,走进童年世界,引发规训伊始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达成课程育人的目标,落实语文素养的提升要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每个孩童都拥有的极其相似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自然到规训是每个人须经历的过程。基于本文的研读与探究,能引出一些语文教学值得思考的教育问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读多思、以读促思、读思结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结合新课程标准以更好助推语文教学的设计与开展。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市开州区南雅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