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利民 焦利芬 阎延芳 秦青松 关珂 王志平
亮球甘蓝是优良的松软型甘蓝品种。中早熟,定植后55~58天成熟,叶球圆形,球面光亮,叶球深绿色,球内松软,紧实度0.5~0.55,绿叶黄心,底部翠绿,有褶皱,单球质量1.4~1.8 kg,丰产性好,高抗裂球。适宜温和气候条件下露地种植,严禁温室及暖棚等保护设施春季抢早种植。适合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冷凉地区和以及云南部分地区露地种植。
亮球甘蓝作为国内首创的松软甘蓝,得到市场和种植户的极大认可,已经推广到北方的种植区域。那么,亮球甘蓝应该怎样种植呢?下面以河北中南部地区的春秋露地栽培为主进行阐述。
1 春露地种植技术
1.1 播种育苗 亮球甘蓝一般年前12月中下旬播种,翌年3月中下旬定植,在温室苗床育苗,苗床最好用上年没有种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土壤。苗床寬度1~1.2 m,开畦平整,提前筛好细土,混合多菌灵拌匀,过筛备用。播种前浇足水,等苗床完全湿润后,均匀撒种,再盖一层备好的药土,厚度0.5~0.8 cm,覆盖薄膜加温,促进出苗。
出苗前温室温度保持在15~25 ℃, 12月中下旬播种,一般5~7天出齐,出苗后及时掀开薄膜,喷施恶霉灵防猝倒病,苗小用量要少。子叶展开,翌年1月上旬可移栽穴盘,穴盘用营养土掺适量有机肥和腐殖酸。移栽穴盘苗及时定期潲水,使小苗正常生长。冬播春种的甘蓝苗期虽长但温度低,不利于害虫生存,通常定植前连打2次药即可,但是冬季温度低,温室应覆盖棉被防止小苗冻伤。
1.2 选地整地 亮球甘蓝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要以排水良好、灌溉方便、肥力较好、周围无污染的壤土或沙壤土为主。同时,前茬栽培作物最好不是十字花科。露地种植,南北走向做畦,根据土地性状选择种植模式。甘蓝喜水又怕涝,春季雨水少可做平畦。也可开沟起垄做高低畦。
1)平畦整地。翻耕深度15~20 cm,每亩地施复合肥40 kg,深耕后耙细整平。甘蓝对钙、硼元素也比较敏感,缺钙缺硼时,会出现干烧心、结球不紧实等,影响品质。施底肥时施用过磷酸钙,补充土壤中钙元素。
2)开沟起垄。地势低洼、黏湿的地块可开沟起垄做成小高畦。小高畦选用开沟机作业,南北走向开沟做畦,每亩施复合肥40 kg,沟施,深翻起垄做成高20 cm、宽90 cm小高畦,平整畦面,垄沟宽50 cm。
1.3 定植 春季露地栽培一般3月中旬定植,或温度已达5 ℃以上。定植前10天温室逐渐加强通风炼苗,春季露地定植时间也可根据天气调整,防止倒春寒危害。
1)开沟起垄种植。栽苗前铺好滴灌带,每畦种植2行,株行距40 cm×50 cm, 2 500~2 700株/亩,栽苗后及时滴灌。定植1周后扣地膜,采用黑膜,保温、防草效果好,打孔把苗掏出,根部培土,统一浇水保墒。直播育苗定植时,一定要带土移栽。起苗的前1天,育苗地浇足水,避免起苗过程中伤到根部。
2)平畦种植。株行距40 cm×50 cm,每亩 4 000~4 200株,此时由于温度较低,浇缓苗水后及时中耕松土,以利保墒并提高地温,促进根系恢复和生长。
1.4 田间管理和收获 定植后,前期一般15天左右浇1次水,打1次药。春季病虫害不是很严重,可以喷施吡虫啉、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等预防蚜虫、菜青虫及小菜蛾等虫害,一般用3次药即可。定植25天后进入莲座期,及时追肥,亩施氮肥20 kg,稀释后随水施入。经过10天左右甘蓝叶片快速生长,并逐渐开始抱团,甘蓝生长进入高峰期即结球期,结球期的土壤要保持一定湿度。根据土壤墒情,每隔13天左右浇1次水,合理控制水量和次数。定植55~58天即可采收,单球重1.4~1.8 kg,延迟几天采收不裂球。
2 秋季露地种植技术
2.1 播种 秋播一般7月15—20日播种,育苗期间温度高、多雨需在温室或钢管塑料大棚内,采用穴盘、基质育苗。苗床畦宽110 cm,埝宽40 cm,埝高20 cm,要求畦面平整,穴盘装入甘蓝育苗专用特制营养基质,并在穴盘中央按压1 cm左右穴孔,用播种器筛选种子,确保每个穴孔有1粒种子,然后用蛭石覆盖,覆盖厚度不大于3 cm,放入育苗畦中。一个畦内并排放两盘,用细孔喷头浇透水,早晚浇水直至出苗。棚内温度控制在15~20 ℃,通过温室、拱棚内设置的南北通风口和遮阳网调节棚内温度。3~5天出齐,出苗后保持土壤湿度,穴盘表面基质发白立即浇水,每次浇水浇匀浇透利于根系下扎,形成根坨。注意棚内通风、透光,中午高温及时盖遮阳网。
2.2 苗床管理 苗期注意水肥管理,防止缺水,做好防虫、防草工作。夏播秋种甘蓝苗期不长但温度高、多雨,病虫害易发,苗期注意防止暴晒、虫害和雨涝,注意棚内降温、通风、透光,小苗每隔5~7天喷1次药,根据虫害情况增减次数,防胜于治。
2.3 定植 秋季定植一般在8月中下旬,苗龄25~30天,幼苗6~7片真叶。秋季多雨,最好开沟起垄栽苗水。此时温度偏高,定植选择在阴天或者是晴天下午。开沟起垄栽苗同春季,秋季温度高,无需扣膜,后期重视除草。
2.4 田间管理 定植后,一般7~10天浇1次水、喷1次药。秋甘蓝生长期间,常遇高温干燥天气和阵雨冲刷,根据天气浇水,久晴不雨及时浇水,土壤要见干见湿。秋季定植满25天进入莲座期,莲座期是吸收肥料高峰期,可追施速效氮肥与钾肥,以高氮低钾为主,亩施尿素20 kg,硫酸钾8 kg,用水稀释,随滴灌浇水施入。定植40天左右进入结球期,可喷施螯合钙、糖醇钙以及硼砂溶液,连续喷两遍,促进结球,减少干烧心、裂球等。定植55~58天便可采收。
2.5 病虫防治 秋季定植甘蓝,病虫害防治要作为首要管理任务,选择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上午10:00以前或下午4:00以后喷施。秋季高温时间长、雨水多,在高温高湿、杂草较多地块,易发生软腐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病虫害。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可用新植霉素防治,用虫啉、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等预防蚜虫、菜青虫及小菜蛾等虫害。生长前期重点预防虫害,结球之后防治效果差,后期主要防治软腐病。
亮球甘蓝作为松软类型的品种,其“硬球软心”的特性是独有的,定植后55天左右、大约八成熟的时候叶球完全成形,可以销售,同时内部很松软,品质和口感很好,市场非常认可。耐裂球能力较强,可以延迟10天左右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