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是我国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工程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在国家培育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大背景下,探寻其高质量发展路径是一项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通过分析工程技术类期刊发展面临的困境,以《人民长江》为例,探讨了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表明:工程技术类期刊要坚守办刊初心,明确办刊目标,挖掘期刊特色,寻求发展动能;要聚焦国家战略发展、行业热点和学科前沿,开展期刊内容组织,打造重点专题,不断提升期刊服务能力;要创新办刊模式,注重通联发行,深化媒体融合,推动知识传播,不断提升期刊国际传播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编辑出版;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人民长江》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57(2023)01-0092-05
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成果传播交流的重要载体,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平台,是获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工具,肩负着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责任[ 1-2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强调,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3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指导性文件,建设世界科技期刊强国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达4 963种,其中,技术科学类期刊有2 259种,占比45.52%[ 4 ]。工程技术类期刊作为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技术创新和生产实践联系最紧密的期刊类型。然而,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普遍面临着发展困境,离国家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的目标相距甚远。《人民长江》作为水利工程类科技期刊,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现实挑战,积极开展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年来,《人民长江》影响因子实现6连增,总被引频次位列水利工程学科类期刊第2,期刊综合影响力(CI)位居水利工程学科期刊第6名,2020—2021年连续入选《世界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年报》,彰显出较强的行业影响力和国际传播力。本研究通过归纳总结《人民长江》办刊实践,探讨工程技术类期刊的高质量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一、工程技术类期刊发展的困境
中国是工程技术大国,在国际工程技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特高压输电工程、北斗卫星、高速铁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相继建成,突显出中国强大的工程技术实力和工程建设水平。然而,作为传播和交流工程科技成果的工程技术类期刊,却未能与我国工程技术实力和水平完全匹配。相比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性学科科技期刊,我国工程技术类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入选SCI数据库Q1区的中国工程技术类期刊寥寥无几。还有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关于中国重要工程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在国外科技期刊上刊发,导致我国工程技术类期刊在掌握国际话语权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工程技术类期刊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角色,是传播人类运用科学知识或利用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于工业生产过程,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主要平台。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科研评价体系将刊文期刊影响因子等评价数据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导致工程技术类期刊发展受到学术评价的巨大影响,竞争也异常激烈[ 5-6 ]。很多工程技术类期刊忘记了办刊的初心,出现期刊发展定位不清、目标混乱、同质化发展严重等问题。在具体办刊实践中,部分工程技术类期刊以追求影响因子提升为发展目标,未能围绕行业发展开展内容建设,长期缺乏创新水平高、应用价值强的高质量稿源,对行业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不强,媒体融合不深入,办刊模式单一,国际传播能力明显不足。同时,《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版)》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工程技术类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普遍偏低,表明国内工程技术类期刊的影响力和受關注程度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有较大差距。同时,大量的低被引和低下载等低关注度的论文给工程技术类期刊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样不容忽视[ 7 ]。
针对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发展中普遍面临的困境,2020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指出,要做强重大工程技术领域专业期刊,明确创新性和实效性评价导向。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强调,要重视发展工程技术、科学普及等类别期刊。因此,办好工程技术类科技期刊的重要性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工程技术类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一)坚守办刊初心,明确期刊发展目标
牢记初心使命,办出一本高质量的科技期刊,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办刊者的职责所在,也是办刊者的目标追求[ 8 ]。办刊宗旨是一个期刊的灵魂,体现出期刊创办者的初心。遵循办刊宗旨去实现当下办刊目标,是全体办刊者的使命。技术类科技期刊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认清行业形势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挖掘办刊特色,积极参与到行业发展之中,获取新的发展动能。
《人民长江》因长江而生、与长江共荣[ 9 ]。自1955年创刊以来,《人民长江》始终坚持“宣传长江治理与开发成果、报道治江工作重大进展与建设成就、总结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实践经验、交流国内外水利水电先进技术”的办刊宗旨,为促进长江保护与发展事业进步、推动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创刊伊始,刊发论文就紧紧围绕长江治理与开发战略规划,报道治江工作重大进展与建设成就,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水利枢纽的规划设计工作中总结了一大批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进入新时代后,我国治水主要矛盾发生转变,《人民长江》也对发表内容作出了进一步调整与拓宽,重点报道了长江保护与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科技成果。当前,我国水利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人民长江》的内容组织重点将向流域洪水防御、国家水网建设、河湖生态环境、水资源节约保护、智慧水利等方向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人民长江》全面贯彻“水利+科技+期刊”融合发展的新要求,以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秉承长江特色、品牌兴刊的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期刊的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和服务性,不断提高期刊在水利工程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及综合影响力,为水利改革发展和长江治理与保护事业提供科技支撑。可以说,工程技术类期刊的办刊初心使命不变,但是刊物内容重点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调整。
(二)聚焦国家战略发展,提升期刊服务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0 ]。工程技术类期刊作为记录、保存和传播行业专业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必须全面提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科技期刊要围绕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学科前沿领域,善于发现创新、鼓励创新、引领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7 ]。
1.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期刊内容组织。
工程技术类期刊要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要求,坚持国家重大需求导向,紧密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和战略任务。自1955年创刊以来,《人民长江》坚持宣传国家关于治江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总结科技人员的宝贵研究及实践成果,见证了治江科技工作从筚路蓝缕到领先国际的发展历程。当前,《人民长江》围绕国家水利改革发展和“安澜、绿色、美丽、和谐”4个长江建设需要,聚焦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需要,专门设置了长江经济带、流域规划与江湖治理、水环境与水生态等特色栏目,全面、权威报道了长江流域保护与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科技成果,成为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主流科技期刊。“长江经济带”与“长江水生态环境”专栏文章总下载量超过5万次,总被引频次超过1 000次,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及长江大保护的推进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与政策支持。工程技术类期刊通过响应国家战略需求,传播交流行业创新成果,对国家战略的实施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2.聚焦行業热点问题,组织策划重点论文专题。
工程技术类期刊要坚持学术研究应立足解决行业的关键问题,及时引导社会舆论的正面发展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科技期刊要聚焦领域关键技术,围绕行业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事件、热点问题,组织策划专栏专辑。《人民长江》精心策划出版了一系列关于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重大热点问题的专辑。围绕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长江流域规划、长江经济带、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合作等,对相关科技成果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聚焦2020年长江流域性大洪水、2018年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等,第一时间组织专栏,为水利领域特别是长江流域解决关键问题贡献积极力量。针对2021年《长江保护法》颁布施行,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专家撰文对该部法律进行解读,起到了很好的政策指导作用。工程技术类期刊要围绕突破性的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理论进行深度报道,搭建产学研用的转化平台,为行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平台。
3.聚焦学科前沿领域,争取一流专家学者创新成果的首发权。
工程技术类期刊要坚持把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放在第一位,密切跟踪学科前沿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把一流科技成果的知识传播和共享纳入办刊重要内容。《人民长江》刊发的江河湖泊保护与发展及长江流域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科研、设计及建设管理的科技成果,特别是有关长江流域综合规划、流域管理、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及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项目的论文,极大促进了水利学科的发展,对大江大河大湖治理保护、水利水电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近年来,《人民长江》出台了专家约稿办法,开设“院士专稿”栏目,强化专家约稿导向,向专家办刊模式积极转变。聚焦水利工程学科的重难点研究领域,发表了陈祖煜院士《金沙江“10·10”白格堰塞湖溃坝洪水反演分析》、胡春宏院士《论长江开发与保护策略》、郑守仁院士《三峡工程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关键地位与作用》、崔鹏院士《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战略机遇与挑战》、夏军院士《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水问题研究与展望》、王浩院士《黑臭河道治理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重点文章,这些文章都成为了高被引、高下载的精品力作。工程技术类期刊通过出版学术价值与创新价值较高的优秀稿件,推动学科发展。
(三)创新办刊模式,提升期刊国际传播能力
科技期刊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 11 ]。科技期刊始终要把弘扬科技文化、传播前沿成果作为首要责任。科技期刊要强化期刊传播能力建设,构建传统与创新、实用与先进相结合的信息传播渠道,深入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及时为行业领域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信息,有效发挥科技期刊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1.锁定各种传播渠道,强化期刊通联发行。
通联发行是科技期刊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然而,由于发行工作繁琐且收益不大,科技期刊普遍发行量较小的现实情况,许多工程技术类期刊放弃了自办发行的工作,完全依赖邮局的被动发行,忽略了期刊线上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人民长江》高度重视通联发行工作,组建了专门的通联发行队伍,把传统发行和信息化发行模式充分结合。建立了多个微信社群,及时发布科技信息,密切与专家学者和行业单位的联系互动。通过邮局发行+自办发行、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发行模式,发行范围覆盖长江流域并扩展到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官方网站和稿件采编系统,刊物内容均上传至网站并提供免费下载。与国内主要的文献数据库签订了合作协议,有效确保了期刊电子内容的及时有效广泛传播。签订了优先出版和DOI标引工作协议,保证重要及学科前沿论文录用后能第一时间在网络发表。工程技术类期刊通过拓展发行渠道,建立行业通联体系,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广度,可以进一步推进期刊信息价值的充分发挥。
2.深化新媒体融合发展,强化信息精准传播。
新媒体融合发展是科技期刊信息传播的新赛道,也是推动工程技术类期刊向世界一流期刊迈进的必由之路。我国工程技术类期刊普遍主体杂、规模小,呈现多而不强的发展态势,不仅媒体融合缺乏统一路径指导,更无可直接套用的模式参考,工程技术类期刊在体制机制、内容、渠道、技术、服务的融合方面缺乏系统规划[ 12 ]。《人民长江》把媒体融合发展当作重点工作任务进行部署推进,在2017年《人民长江》第七届编委会上就提出“刊网融合”发展理念,并要求开展知识服务模式探索。《人民长江》陆续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建立了多个微信社群,及时发布科技信息,密切与专家学者和行业单位的联系互动。提供邮件精准推送服务,定期向4万个用户精准推送期刊精选信息内容。于2020年建成“水利水电快报知识服务平台”,整合行业科技信息3 500万余条,建立了700余位专家的行业专家库及其成果库,还推出了29个特色专题库149个子专题数据库。平台汇聚展示国内外水利水电行业科技信息资源,构建水利水电行业专题知识库,搭建专家知识共享平台,为水利水电行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知识服务。工程技术类期刊的媒体融合需要结合行业发展特点,既要兼顾期刊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多媒体融合方式,也要积极用平台化思维构建行业知识服务平台,通过多元化的知识服务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3.创新办刊模式,强化知识分享交流。
创新办刊模式是科技期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的工程技术类期刊还是“闭门”埋头编校的工作模式,办刊模式单一,期刊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期刊内容信息价值也未最大限度发挥。《人民长江》探索通过学术科技活动提升期刊信息服务能力的发展道路,多次参与行业重大会议组织工作,承办(协办)了“数字孪生与水科技创新论坛”,策划举办“水资源刚性约束”“生态文明水工程”线上学术研讨会。《人民长江》多次组织开展优秀论文评选,并举办优秀论文作者学术论文分享会,进一步提升了期刊的学科影响力与信息传播能力。《人民长江》把促进科技人才成长当作办刊的重要责任,多次深入水利科研和工程生产一线,为作者、读者开展科技论文写作指导专题讲座50余场,辅助科研技术人员提高论文撰写水平。《人民长江》积极组织开展公益和科普宣传活动,编辑部编辑被聘为长江(武汉段)“民间河长”,多次参与长江(武汉段)的巡查和监督志愿活动,用行动为长江治理和保护贡献力量。工程技术类期刊要创新办刊模式,建立与行业单位、作者的紧密联系,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充分发挥期刊独特作用,促进知识的分享交流。
三、结语
目前,我国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期刊迎来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加快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新机遇,科技强国、文化强国、期刊强国理念深入人心,办好科技期刊是全体办刊人肩负的重要职责使命。作为科技期刊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技术类期刊,必须牢牢抓住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坚守办刊宗旨,明确发展目标和定位,全力提升期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能力,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全面创新办刊模式,不断提升办刊水平和期刊影响力。目前,我国工程技术类期刊与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办刊经验,尝试更多的办刊模式,推动科技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因此,办刊人应牢牢抓住时代主旋律,遵循科学、创新、探索的办刊精神,坚持提升期刊的学术组织力、人才凝聚力、创新引领力、品牌影响力,推动科技期刊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知名科技期刊,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黄艳艳.媒体融合背景下科技期刊之转型发展——以《水利水电快报》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1,41(6):81-83.
[2] 李轶楠,张凌之,赵婧,等.科技期刊服务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工程科学与技术》为例[J].编辑学报,2021,33(5):563-566.
[3] 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EB/OL].(2021-05-10)[2021-05-10].https://m.gmw.cn/baijia/2021-05/10/34833301.html.
[4] 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
[5] 蒋学东,邓履翔,涂鹏,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引领下的工程技术类期刊角色功能重塑途径探析[J].科技与出版,2021(1):145-150.
[6] 黄淑芹,李光哲.技术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思路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5):196-197.
[7] 涂鹏,蒋学东,阳丽霞,等.卓越行动计划引领下工程技术类中文科技期刊低关注度论文分析及对策研究[J].情报探索,2022(6):47-52.
[8] 张品纯.牢记办刊初心使命 办好中文科技期刊[J].编辑学报,2020,32(6):595-599.
[9] 李中锋.走进新中国水利期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22.
[10]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2-10-25].http://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11] 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等.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EB/OL].(2019-07-24).https://www.cast.org.cn/art/2021/3/30/art_1527_151198.html.
[12] 梁亚阁,王楊俊.行业技术类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探索与思考[J].科技与出版,2020(7):88-92.
[责任编辑:王妍]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Journals
——Taking Yangtze River Journal as an Example
HUANG Yanyan
Abstract:Engineering technology journal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which play a unique role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ivating world-cla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s, it is an urgent research topic to explo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journal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ath. By analyzing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journals, this paper takes Yangtze River Journal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strategie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journal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journals should stick to their founding missions, define the goals of running journals, ta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ournals, and seek the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We should focus on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industry hotspots and academic frontiers, organize journal content, create key topic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journal service capabil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innovate the mode of running journals, pay attention to the distribution of China unicom, deepen media integration, promote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pacity of journal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experi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journals in China.
Key words: periodical editing and publishing;engineering technology journals;high quality development;Yangtze River Journal
收稿日期:2022-10-10
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期刊楚天卓越行动计划楚天重点期刊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黄艳艳(1984-),女,湖北大冶人,长江水利委员会副研究馆员,硕士,主要从事期刊编辑出版和水利信息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