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体适能的策略研究

2023-06-03 01:24:25桂海荣
拳击与格斗·上半月 2023年2期
关键词:体适能核心素养策略

桂海荣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体适能被不断融入体育健康教育领域,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阐述了体适能的含义,分析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体适能的必要性,从深化思想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学生体适能培养工作;坚持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体适能培养的科学性;实现科技赋能,切实提高学生体适能练习的精准度;强化规范管理,推进校内外协同培养学生体适能的良好局面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体适能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体适能;核心素养;学生;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现代体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诸如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及体育品德等等,这为新时期各级体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学校体育教育要坚持以单元体育教学为抓手,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适能水平,努力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体适能的含义

体适能是指人体各个部位或者各个系统对各种突发状况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主要包括速度、耐力、平衡性、协调性和敏捷性等。一般来说,学生阶段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是人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体适能训练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专项化的综合性体育锻炼,着重训练学生的跑、跳等基础性动作,进而提高他们的身体耐力、敏捷性及协调性等身体素养,为其今后更好地接受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等打下良好的运动基础,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

2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体适能的必要性分析

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着力点已经转向培养学生的体育健康素养和健康能力,这为新时期学校加强学生体适能培养提供了依据,可以说,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体适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1 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青少年的健康不仅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也包括体质、体能及体育精神。过去,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学校体育过分重视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成绩,而对学生体质、体能等基础性体育能力关注不够,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问题,课时安排不足、活动载体欠缺、场地设施落后,以及师资力量薄弱等成为困扰不少学校体育发展的难题,随着《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健康第一”“体教融合”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各项指标明显向好,营养不良等问题持续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率的优良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然而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要看到学生群体中近视率、超重率、肥胖率上升等問题仍然较为突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依然任重而道远。学生体适能的培养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和质量,对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引导其形成正确、科学的健康观等具有重要意义,也应该成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标配”。

2.2 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

体适能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新课标明确指出,体育课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着力通过体育课程培养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运动能力及体育品德等,整个体育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实施都将围绕核心素养,教学内容也将摒弃以往碎片化和单一知识点的教学形式,提倡结构化的单元教学,强调完成对一个项目的学习和体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将学生体适能的培养放在首位。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能水平与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关联性,如有氧运动对促进大脑活跃以及提高成绩具有显著的帮助等等,但现实中家长和学校往往更加注重体育成绩,而忽视了体能水平的重要性,为此,学校必须将学生体适能培养摆在体育教学的首要位置,积极采取各种有力的措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能,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2.3 提高学生体育专项成绩

体适能水平是决定学生体育专项成绩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受传统训练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体适能培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处于弱化地位,许多教师即使重视对学生体能的锻炼,也是将注意力放在学生专项体能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基础体能的培养。事实上,基础体能才是专项体能的前提和支撑,对进一步提高专项体能水平、减少和预防学生在体育教学特别是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损伤具有重要意义。基础体适能储备不足也将直接影响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以及家长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大对学生体适能的培养,为进一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大单元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养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学生体适能的策略分析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和家长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认识,切实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适能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性、全局性工作,贯穿于学生体育学习的始终,家校合力努力培养学生的体适能,提高学生体适能水平。

3.1 深化思想认识,以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做好学生体适能培养工作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事关国计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青少年的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得到了较显著的提高,但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时间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体育设备设施等的不足,学生在课内外体育锻炼的质量得不到良好保障,青少年在视力、耐力等方面的指标持续下降,这些问题如果不尽快解决,将会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青少年体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时间和空间有所增加,体育在中考中权重的提升以及体育进高考的政策预期等也都促进了学校和家长承担起学生体能训练的重任。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体适能的训练和培养却未能得到所有家长和学校一线教师应有的重视。广大家长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切实转变思想认识,要在遵循各类体育运动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学生体适能培养在学生体育教学以及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的重大意义,不断转变体育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重技能轻体能的现象,切实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让学生的体适能培养回归应有的教学地位。

3.2 坚持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体适能培养的科学性

体适能是运动的重要基础,强大的体适能对于预防伤病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来说,要切实转变思想认识,在充分认识体适能对学生体育技能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训练项目及不同年龄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地制定系统完备、富有針对性的体适能训练方法,有的放矢地提升学生的基础体能,为今后的体育学习及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一方面,要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明确体适能培养的侧重点。例如在排球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排球运动中的扣球、拦网、防守等均对力量的要求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学生的力量训练放在突出位置,始终把体适能练习作为日常教学中的重点常抓不懈,可以适当根据学生体适能的个体差异和群体发展水平,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调整体适能练习和技能训练之间的比例,统筹安排好体适能练习内容,着力让学生在具备良好体能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技能技巧。再比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鉴于篮球项目中跑、跳、对抗等方面对体能的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练习计划,进行系统的练习,通过抓基础体能练习来提高学生身体机能水平和专项技战术能力,真正把体适能的练习成果转化到对相关运动能力的提升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培养体育核心素养。

3.3 实现科技赋能,切实提高学生体适能练习的精准度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提高学生体适能练习水平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前,各级学校均按照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相关要求,定期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确定的测试项目和有关内容的测评,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重点监测,这为新时期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体适能练习提供了依据。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做好相关体质测试数据的分析、监测、研究和应用等,根据不同学生的体能实际状况制定个人专属化体能练习方案,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提高学生在力量、灵敏度、爆发力和耐力等方面的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根据体能数据来预测和指导下一步的训练安排,确保学生体适能练习具有延续性和系统性,不断提高体适能练习的精准性。

3.4 强化规范管理,推进校内外协同培养学生体适能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随着体育教学地位的逐步提升,以及家长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体适能的热度不断提升,由此也催生了校外体适能运动馆等相关培训机构的迅猛发展。这些运动馆可以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体适能训练指导和相关场地设施,受到了许多家长的欢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家长及学生对体适能训练的需求,但应该看到,由于利益驱使及相应的监管缺失等因素,目前市场上许多体适能运动馆还处于无序化的初级发展阶段,体适能服务的供给不足、比重偏低、质量不高,缺乏完善的行业规范和标准,发展中面临着服务技术操作无标准、服务和产品质量管理不完善、服务合同不规范等问题,一些纠纷时有发生,阻碍了学生及家长参与体适能练习的积极性。为此,各地要加快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严格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课外体育培训行业服务监管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出台学生体适能运动馆设置的具体标准,明确场所条件、师资条件及管理条件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推动体适能运动馆依法审批登记,规范培训行为,避免出现政策空白及相关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等现象。开展好体适能运动馆专项治理工作,定期全面进行摸排,认真建立相关工作台账,完善分类管理,对存在问题的体适能运动馆逐一整改到位,集中力量破解校外体适能运动馆等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市场无序化发展、培训过热等重点难点问题,努力促进校外体适能运动馆等培训机构健康、规范、有序地发展,着力形成校内外协同提高学生体适能培养的良好局面。

4 结语

总之,学生体适能培养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于优化学校体育教学结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学校要进一步正视学生体适能培养的重大意义,在转变思想认识、强化科技赋能、加强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切实把学生体适能培养当作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常抓不懈。要坚持科学性、主体性等原则,因材施教,科学制定学生体适能培养方案,解决好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相结合的问题,不断提高学生体适能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霞治. 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体适能[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3):86-88.

[2] 张贻旭. 健康体适能有效融入小学大课间活动的策略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7):121-122.

[3] 周文水. 健康体适能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思考[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 2021(7):131-132.

猜你喜欢
体适能核心素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体适能理论进展与健康关系的相关分析
体适能相关概念及其理论辨析
体适能训练概念的辨析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6:31:24
太极拳对老年功能性体适能影响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