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娜 李航
教师是教育之本,师德是教师之本。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幼儿园从2018年起开展“党建塑师魂”主题系列活动,依托该活动已成功申报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四五”研究课题“创新主题活动塑‘有爱师德师风的研究”。园所通过党建对课题的引领,全面提升教职工职业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创建园所温暖、有爱的文化氛围。传唱锦旗背后的有爱故事,意在讲好园所暖心故事,发挥园所辐射引领作用。
爱的童谣 温暖育苗
“播撒爱心谱童谣,无微不至育幼苗”,这是子轶的家长为表达感激之情赠送的锦旗。看着锦旗,我不禁回想子轶初入园时,出现对周围环境不熟悉、对味道陌生的餐食表现出抗拒等情况。
有一天,子轶突然脸色凝重地对姚老师说:“我肚子不舒服。”姚老师想可能是吸了凉气,就对子轶说:“我们回班喝杯温水看看吧。”喝完水,姚老师就把他搂在怀里,边问他身体情况边给他揉肚子,直到子轶神情逐渐放松下来,才放下心。中午,姚老师刚把餐车推进来,贾老师就注意到子轶的神情有些凝重,便询问道:“子轶你是有哪里不舒服吗?”子轶摇了摇头就去洗手吃饭了。可当他开始吃饭时脸色越来越不好,贾老师赶忙走到他身边询问:“子轶你怎么了?是不是肚子疼?”子轶点了点头,贾老师看着没吃多少的饭菜继续问:“你还想继续吃吗?或是喝点汤?”子轶摇摇头说:“不了。”发现子轶走进盥洗室呕吐,贾老师紧跟过去带他漱口,姚老师清理污渍并消毒。我及时联系子轶妈妈并说明情况后,她决定将子轶接回家休息。
我一直牵挂子轶,便利用午休再次联系了他妈妈,询问子轶状态后,向她反映子轶在园的情况。她说道:“谢谢老师对子轶的关注,他可能闻见葱蒜的味道了,刚才再次进食是没问题的,您放心吧。”我了解到幼儿因在家中长期不吃含有葱蒜类的食物,对其味道敏感,建议入园尝试接受,子轶妈妈也表示支持和配合。
在之后的进餐环节,我们发现子轶有些异样,就会走到他的身邊低声说:“你如果不喜欢可以少吃一些,觉得可以接受了再多吃一些。”后来,子轶在教师的理解和鼓励下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饭菜。
幼儿的成长过程是复杂的,不仅需要教师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还需要家园携手共同支持幼儿健康快乐地发展。
求同存异,家园共育
新学期,班级里来了一位情况较特殊的幼儿睿智——他每天中午十一点会被接走,十二点再回幼儿园和其他幼儿一起午休。听到其他两位教师在交接时的情况描述后,我了解到睿智是少数民族,他妈妈每天中午来园接他一起共进午餐。
在饮食上,我们对幼儿遵守自己的民族习惯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每天中午及时与当日值班教师沟通,协助家长接送睿智进出园。有时睿智从家里吃完午饭回园午休,在大门口怎么也不愿进园,他希望让自己熟悉的中二班老师来接。于是,我们三位教师无论在做什么都会及时赶到大门口热情地将睿智接回班,并把他在幼儿园的典型表现分享给家长,以便家园携手,有针对性地促进宝贝健康成长。
一天,我看见睿智妈妈带了一面红红的锦旗走过来对我说:“我代表我们家将这面锦旗送给中二班可爱的老师们,非常感谢你们对睿智的爱心与耐心。”我意识到,教师的宽容和努力,幼儿和家长都能感受到。我们要在引导幼儿成长的同时,真正把家庭和幼儿园和谐地联结起来,为幼儿成长营造舒适的空间。
真诚相待,协同育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敞开心扉用爱陪伴每一名幼儿的成长,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本职,更是一件幸福且快乐的事情。
班上的小毅是一个腼腆、自理能力较弱、不善交往且很少表达感受的男孩。入园初期的分离焦虑,导致小毅早上入园十分困难,这让原本就担忧小毅的父母变得更加焦虑。了解情况后,为了帮助小毅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融入集体环境,同时消除家长的顾虑,班级的三位教师决定从两方面“出手”。一方面关注小毅的情绪,帮助并引导他尽快结识新的伙伴,在他情绪不好时安慰他,聊他感兴趣的话题。同时,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教他穿衣、换鞋、取餐、叠衣服等生活技能,提高小毅的自理能力,帮助他树立独立做事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我们站在幼儿发展的角度与家长主动、真诚地沟通,赢得家长信任的同时消除顾虑。我们将小毅参与活动的精彩瞬间发给家长,主动向家长反馈他在园状态与进餐情况,让家长从照片或视频中看到幼儿的真实状态。
就这样,班级三位教师始终以爱心、耐心、关心、爱护小毅,用鼓励、赏识、表扬等多种方法帮助他。在家校共同携手配合下,小毅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融入了新的集体环境。此后,腼腆的小毅也日渐变得开朗起来,脸上时常挂着自信的笑容,现在上幼儿园成为他最高兴和期待的事情。
小毅的故事只是我们家园携手共育的缩影。真诚的家园沟通拉近了教师与家长间心灵的距离,家园携手共同为幼儿成长构建起一座绚烂多彩的乐园。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我们将迈着坚实有力的步伐前行,用爱铺设通向幼儿心灵的大道,谱写幼儿的七彩童年。
小事温暖家长的心
一天,幼儿正在午睡,我像往常一样进行午睡巡视——摸摸幼儿体温是否正常,有出汗的为其擦干汗珠,调整被子。当我走到宸伊身边时,发现他可能发烧了,连忙轻轻唤醒,并为他测体温。确定他真的发烧后,我按照幼儿园紧急事件处理流程,电话通知了宸伊妈妈,接着又给其他两位教师打电话,告诉他们有幼儿发烧赶紧回班,再电话通知保健医师。
我一边询问宸伊身体有无不适,一边给他穿外套,带他去观察教室里等妈妈。十五分钟后,宸伊妈妈没有来,我担心宸伊体温持续上升,就再次联系了她。她说路上有些堵车,可能会晚到。宸伊靠在我的手臂上微微发困,我蹲下来问他是不是想睡一会儿,他轻轻地点点头。我抱起他坐在椅子上,一手托着脑袋一手托着屁股,就像我曾经搂着自己的孩子入睡一样。一个小时后,宸伊妈妈来了,我将宸伊抱上车,看着他们远去的车影,我终于放下心来。
在宸伊生病期间,我们三位教师轮流电话联系家长,询问幼儿情况,与幼儿分享近几日发生在园所里的故事。近一周后,他康复入园,家长为了感谢教师的及时发现与关心问候,特意给我们班送来了锦旗。看着红色的锦旗,得到肯定的喜悦涌上我的心头。
这虽是一件小事,但是一件温暖的事,也成为我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我们会继续用真心对待每一位幼儿,用热情迎接每一位家长。
我和笑笑的晨间“拉锯”战
教育是爱的艺术,哪怕是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赞许的表情,都会让幼儿备受鼓舞,获得无穷动力。
我们班有一位幼儿叫笑笑,在各项活动中总能听到她积极发言的声音,安全意识较强的她,还总会提醒其他幼儿注意脚下。这样一位可爱且热心的小女孩,也有自己的烦恼——早起入园困难。观察两周笑笑的情况后,我准备和她妈妈谈话了解她在家的情况。笑笑妈妈说可能是因为入睡较晚,笑笑早晨起不来,也可能是她心里藏了事情,因为没有小伙伴一起玩耍而觉得自己孤单。收到笑笑妈妈的反馈后,我先是观察与笑笑关系较好的幼儿,然后留意她们的家庭住址。可她们住得不近该怎么办呢?我找到依依,告诉她笑笑的苦恼,问她能否在早晨帮助笑笑入园,依依答应了我的请求。就这样,两个好朋友约定每日早晨一起在幼儿园门口见面并牵手入园。关于早睡,我也给了笑笑妈妈建议,告诉她可以参加“美梦相伴”主题活动,以打卡奖励笑笑按时入睡。慢慢地,笑笑可以平静入园了。可没过多久,依依家搬至别处,笑笑失去固定陪伴,情况又开始反复。
我深知总是借助外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还需要由内而外激发她对晨间入园的兴趣。于是,每天离园前我都会和幼儿回顾一天的生活。从好吃的、好玩的到集体活动,再到预告明天更精彩的活动,还特意给笑笑安排了早来园环节中她最喜欢的任务,再特意和笑笑互动对视。此外,每周日晚上8点,我都准时和笑笑妈妈发语音或者录个小视频,告诉笑笑周一记得早点来,与大家分享周末趣事。就这样,没有小伙伴陪伴的笑笑也可以平静入园了。
被选择是一种信任,被认可是一种幸福。我会继续努力寻找更多的办法和措施,帮助有分离焦虑、晨间入园困难的幼儿开启美好的一天。
日常点滴融汇成的爱
2022年的教师节,我收到了依依家长送来的锦旗。当我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分享给班级里的老师时,大家既开心又感动,因为这意味着家长对我们工作的认可。高兴之余,我們不忘分析锦旗背后的原因:是从什么时候起家长开始对我们感到满意的呢?
是从第一次电话家访吧——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在家访时向家长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和性格喜好等问题,也了解到家长对幼儿的体重、运动和说话懂礼貌等方面比较重视,让家长看到了我的用心。
是从第一次分享幼儿趣事吧——我想家长一定很想知道幼儿在园都做了什么,照片不一定能满足家长的好奇心,我就不定时地给家长说一些幼儿的趣事,即使是一件小事,家长听到了都很开心。
是从第一次幼儿生病没来幼儿园吧——幼儿生病没入园,作为老师一定会做健康追访,我在追访的同时,也会关心幼儿现在的状态,想办法减轻幼儿的不适感,与其他幼儿一同发语音鼓励幼儿勇敢吃药,让他们在无法来园的日子里感受到老师和同伴的关心。
是第一次在街边给幼儿跳舞吧——依依初次入园时分离焦虑比较严重,有一次我发现她和爸爸在幼儿园门口,就自然地走过去聊了起来。听她爸爸说依依喜欢跳舞,我说那就一起跳个舞吧,依依选择跳《听我说谢谢你》,我一边唱歌一边和幼儿在街边跳起了舞。渐渐地,依依也唱起歌来,开心地笑着。跳完舞后,我表示明天还想跟她一起跳舞,并约定好明天早晨在幼儿园门口见。
还有什么呢?我想,可能就是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加倍努力,把班里每一个幼儿当作自己的孩子关爱,不辜负家长们的希望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