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芷樱
(景德镇学院,景德镇,333403)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中,强调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及区域协同机制问题。保护好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民众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史,提升国民文化自信,在多元文化融合的环境中增强民族认同感。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路径和平台,促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向着多元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景德镇是中国陶瓷文化发展的巅峰地,拥有丰富的物质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现如今大量陶瓷非遗技艺因自身特征以及发展资源限制,面临失传危机。在大力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推动陶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形成以文化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催生新业态的发展格局,将陶瓷非遗更好的传承下来,打造我国非遗传承保护的新范式,已成为景德镇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景德镇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在活态传承非遗制瓷技艺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被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浮梁传统陶瓷釉果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斗彩瓷制作技艺等项目被载入省级非遗名录。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3 项,其中国家级4 项、省级26 项,11 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6 位省级非遗传承人,68 个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000 多名陶瓷工艺技能大师和非遗传承人,设立全球首个古陶瓷基因库,申报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团体,成立景德镇非遗保护协会,建成非遗馆并正式开馆。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和5G 通信等数字技术的兴起,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数字化发展的全新阶段。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在“十四五”规划和二十大报告的政策指导下,景德镇市政府借助数字技术特有的可拓展性、交互性、便捷性、自由性等优势,以数字技术赋能陶瓷产业,提升陶瓷非遗文化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助力陶瓷非遗传承与经济转化,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景德镇积极发挥数字赋能赋智作用,大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园建设,与央视网以及梦网集团合作,打造“央视网·瓷”和“艺次元·陶瓷元宇宙”数字经济项目。开展抖音“焕新非遗”产业带扶持专项,集结景德镇非遗传承人、非遗项目和知名窑口,运用数字技术记录和再现非遗传承人的制瓷技艺,充分发挥全域兴趣电商多场域协同的优势,推动景德镇非遗进入社会共享的智能传播推广阶段。《2023 抖音电商助力非遗发展数据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平台上非遗好物销量同比提升162%,非遗传承人带货成交额同比增长194%,其中,陶瓷杯是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非遗产品之一,“焕新非遗”扶持专项计划未来一年带动非遗商品销量超3000 万件。
在中国,非遗数字化发展已有十年有余,但在理论研究领域,针对非遗数字化的专门性、系统性学科体系尚处在起步阶段,如何实现新型技术和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学界研究的一个难点。在推进陶瓷非遗数字化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便会影响陶瓷非遗传播的速率与效率,以及在实践工作中的判断。具体来说,由于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和理论指导,非遗数字化在项目保护优先级、如何开展活态保护以及如何实现经济转化等一系列问题上还未找到出路,容易出现资源严重倾斜到社会关注度高或项目级别高的非遗项目,而忽视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未被关注的其他非遗项目的情况,这将使得大量真正濒危的非遗项目仍在走向消亡。其中有关经济转化的理论可以帮助未被关注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找到存活的出路,提升自身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因此陶瓷非遗亟需通过系统的研究,为其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2021 年文旅部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指出要加强非遗调查、记录和研究,非遗项目保护,非遗传承人认定和管理,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6个方面主要任务。近年来景德镇市政府发布的有关非遗的文件明显增多,积极推动陶瓷非遗与数字经济的融合。
黄涛说:“很多人认同政府是非遗保护主体,政府有权有钱,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进行非遗保护,也只有政府才能承担保护的重任,民众无力担当,学界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在具体的非遗保护开发项目中,政府通常只能发挥决策和引导的职能,委托企业承办相关项目,企业作为承办方往往更加追逐经济效益,对文化项目经验不足,缺乏敬畏历史、敬畏文化之心,导致景德镇的城市面貌发生了改变,潜在的历史价值却没有受到保护。与此同时,政府在对基层情况的了解上存在滞后性,通常情况下政府不能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干预市场,只能在市场发生变化时介入,实施政策方针加以引导,然而政策的调整往往容易对有序发展的产业带来过大波动,因此政府在整体上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
一是产品制作依赖手工。从供给端看,非遗陶瓷大多工艺复杂,其自身特征决定了无法实现机械化生产,产能严重不足,即使打开了销路也难以实现批量生产,无法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同时数字化媒介很难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产品品质上的差异以及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居高不下的成本和品牌化不足带来的附加值认同困难导致非遗陶瓷的发展陷入困境。
二是仿冒品现象较为严重。景德镇虽有运用区块链技术来建立陶瓷产品溯源、质量认证、专家鉴定、交易结算等体系,但实施难度较大,实际效果有待商榷,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数字化电商平台上的商品真假难辨,容易出现抄袭以及恶性低价竞争的情况,竞争环境有待改善。
三是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非遗技艺的学习难度和时间成本高,发展前景不明朗,导致后继者不足。另外,非遗传承人、制瓷师傅通常年龄较大,不具备数字化运营相关知识背景,日常工作中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和制作相关产品中,无暇兼顾电商、短视频和直播等数字化平台的运营。
除此以外还面临着陶瓷物流包装、仓储、运输各环节不够完善,传统工艺的传承和现代审美难以融合等多方面的问题,难以适应数字时代快节奏的消费模式。
一个新型的产业发展方向,需要科学的底层逻辑和学科理论做支撑。在陶瓷非遗数字化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建立适应陶瓷非遗数字化传承与发展需求的理论体系,对于提高陶瓷非遗活态传承和经济转化至关重要。第一步是充分调动各领域专家,对现阶段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第二步是在整合分析原有资料的基础上,深入探究陶瓷非遗数字化发展应有的基本框架、思维模型、表现形式和安全部署等底层问题,建立专门性学科。第三步是在保障非遗传承传统性、活态性、整体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结合数字化发展基本原则,深入分析陶瓷非遗艺术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探索陶瓷非遗数字化经济转化发展路径,形成完整规范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实现非遗创新性发展和合理性转化提供系统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和理论指导,推动陶瓷非遗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取得更大进步。
一是完善陶瓷非遗数字化发展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强调,“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景德镇市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陶瓷非遗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形成有利于陶瓷非遗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政策机制和社会环境。
二是推进数字媒体网络传播发展。加强新基建投资和建设,进一步推动5G、AI、云计算、数据中心与陶瓷非遗的结合,提升网络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建立陶瓷非遗大数据体系,将“互联网+”带进农村,打造非遗特色村落,利用新媒体将景德镇陶瓷非遗文化推广出去。
三是强化“数字+非遗”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陶瓷非遗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开展数字信息人才专业培训,为陶瓷生产者提供更加实用、全面的数字运营指导。设立非遗研学基地,充分利用图像、投影、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进行非遗项目演示,培养青年人才队伍。落实人才引进政策,赋予更多实质性优惠政策并加以落实。
四是为非遗企业与传承人提供经济支持。陶瓷非遗等文化产业具有投入高、周期长、盈利慢等特点,非遗从业者和企业的经济问题应该被重视,制定适当的非遗项目经费补贴政策,加快信贷申请办理效率,延长贷款时限,设立非遗信贷资金贴息免息基金。
推动陶瓷非遗经济转化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而数字化是刺激需求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适当的经济转化有利于实现陶瓷非遗的可持续传承。
一是依托数字技术活化陶瓷非遗保护传承。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要与时俱进,通过三维扫描、VR、AR 等数字技术记录陶瓷非遗的技艺过程,形成更为全面的数据信息库,助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录工程的推行。
二是发挥数字技术优势提升陶瓷非遗传播效率。充分利用数字媒体高效便捷的独特优势,提高陶瓷非遗传播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建立陶瓷非遗活态传承新格局,提高陶瓷非遗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可程度,从而扩大消费群体。
三是借助数字技术推进陶瓷非遗创造性应用转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产品创新效率,挖掘大数据资源实现多元文化元素的快速融合,选取符合当下文化需求的内容进行开发利用,满足个性化需求,协助完成陶瓷非遗的设计环节,打造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产品。
四是运用数字技术重塑景德镇非遗陶瓷品牌。完善线上销售渠道,支持企业和非遗传承代表人建设一批非遗项目品牌、非遗传承人品牌、非遗产品品牌和非遗企业品牌,运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完成景德镇非遗陶瓷品牌重塑,探索“非遗经济”新模式。
综上所述,景德镇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在当前既面临一系列挑战,又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非遗的传承、保护、传播和转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平台,然而,在发展的浪潮中必然也有大量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和积极解决。在国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背景下,中国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未来如何利用文化+数字+金融赋能非遗,让其实现经济发展中的战略资源作用是发展非遗经济的一个值得社会各界共同探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