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晶 邹丽霞 宣文杰 王兆灵 吴建强 郭莉 郑琪 卢美萍
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未明、慢性复发性、多系统受累的血管炎性疾病,是罕见病之一,典型症状为口、眼、生殖器三联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炎[1],有报道称亚洲人群患BD 时消化道受累相对较常见,甚至是首发症状[2]。儿童起病的BD 也称为早发BD,往往缺乏典型三联征[3],由于病例数少,临床认识不足,早发BD 以消化道受累为首发症状者往往易漏诊或误诊。本文收集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近年来收治的BD 患儿的临床资料,重点探讨消化道受累患儿的临床表现,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收集2009 年至2022 年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28 例早发BD 患儿,男12 例,女16 例,平均发病年龄(9.20±4.15)岁,确诊时间13.50(2.25,36.75)个月。纳入标准:符合2013 年BD 国际分类标准[4]。即根据症状及受累器官得分,其中眼炎2 分,口腔溃疡2分,生殖器溃疡2 分,皮肤受累1 分,中枢神经系统受累1 分,血管受累1 分,总分≥4 分即诊断为BD;如患儿针刺反应阳性,则加1 分。排除标准:(1)基因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其他自身炎症性疾病;(2)有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病史;(3)近2 周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感染病史;(4)近1 个月有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使用史;(5)患有炎症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免疫性疾病;(6)资料不完整。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3-IRB-0119-P-01。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 回顾性分析BD 患儿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影像学和胃肠镜资料,实验室资料包括外周血WBC、CRP、ESR 及IgG、IgA 和IgM 水平。
1.2.2 分组 按照是否有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或黏液血便,将患儿分为消化道受累组15例和消化道未受累组13 例,均行腹部B 超检查,消化道受累组患儿行胃肠镜及病理检查,按要求行腹部增强MRI和(或)CT检查。
1.2.3 针刺反应试验 按要求进行针刺反应试验。用20 号无菌针头在前臂屈面中部斜行刺入约0.5 cm,沿纵向稍作捻转后退出,24~48 h 后局部出现直径>2 mm 的毛囊炎样小红点或脓疱疹样改变为阳性。此试验诊断特异性较高,且与BD 疾病活动性相关。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BD 患儿临床特征 所有患儿均患有口腔溃疡;消化道受累15 例(53.6%),表现为腹痛、腹泻或黏液血便,误诊为阑尾炎行外科手术3 例,术后并发肠穿孔和肠瘘2 例;发热15 例(53.6%);皮疹12 例(42.9%),表现为皮肤溃疡、结节性红斑、脓疱样皮疹或痤疮样皮疹;生殖器和(或)肛周脓肿或溃疡14 例(50.0%)。另外,葡萄膜炎(病程3 年后发生)、静脉血栓、多发脾脓肿各1 例。21 例行针刺反应试验,9 例检出阳性(42.9%)。首发症状依次为口腔溃疡(19 例,67.9%)、腹痛和(或)腹泻(12 例,42.9%)、发热(12 例,42.9%)、皮肤溃疡或结节性红斑(5 例,17.9%)、生殖器和(或)肛周溃疡(4 例,14.3%)、多发脾脓肿(1 例,3.6%)。
2.2 BD 患儿实验室特征 患儿确诊时外周血WBC(11.66±6.98)×109/L,升高12 例(42.9%);CRP 17.50(2.17,40.95)mg/L,升高17 例(60.7%);ESR 28.00(17.00,59.00)mm/h,升高21 例(75.0%);IgG 15.10(10.58,18.70)g/L,升高17 例(60.7%);IgA 2.33(1.34,3.55)g/L,升高16 例(57.1%);IgM 1.19(0.72,2.02)g/L,升高12 例(42.9%)。
2.3 BD 患儿腹部影像学和消化道内镜表现 腹部B超检查提示多发脾脓肿1 例,余均未见异常。行腹部增强MRI 和(或)CT 12 例,显示肠道管壁增厚10 例,病变以回肠末端及升结肠为主,脾脏多发脓肿1 例,双侧髂总静脉栓塞1 例。行消化道内镜检查14 例,均发现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及多发溃疡,以阿弗他浅溃疡和不规则溃疡多见;多部位受累9 例,回盲部受累6 例,息肉样增生2 例。内镜下肠道组织活检病理均显示消化道黏膜非特异性炎性反应和(或)血管周围炎。
2.4 两组患儿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比较 两组患儿CRP 升高、ESR 升高、发热等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消化道受累组发热比例更高,CRP、ESR 升高更明显。两组患儿性别、起病年龄、确诊时间、外周血WBC、IgG、IgA、IgM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BD 患儿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比较
不同地区成人BD 患者性别略有差异,在中国,男性BD 患病率略高于女性[5],日本和韩国女性患病率则略高于男性[6]。本文收集的28 例BD 患儿中男12 例,女16 例,女孩发病率略高于男孩,发病年龄(9.20±4.15)岁,与Kon-Paut[7]的结果相似。大多数患儿需要症状反复数年才出现典型表现,Kon-Paut 等[8]报道儿童BD 确诊时间为(3.5±3.5)年;本组病例确诊病程时间为13.50(2.25,36.75)个月,相对较短,可能与本组病例有消化道症状者常规行消化内镜检查有关,也显示本资料个别病例起病急。
不同地理区域BD 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也可能存在差异,原因可能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东亚地区BD 患者消化道受累较其他地区常见;与成人BD 相比,早发BD 表现出更强的遗传倾向,已有研究表明A20 单倍剂量不足(haploinsufficiency of A20,HA20)基因突变与BD 相关。HA20 基因突变可导致NF-κB 通路的负调控作用减弱,引起由该通路介导的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增多,出现BD 样临床表现[9]。本文中BD 患儿以发热、胃肠道受累为主诉就诊者各占53.6%,其中12 例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黏液血便,提示BD 患儿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远高于成人患者[5];与李建国等[10]报道结果相似。但是由于消化道受累缺乏特异性,国际BD 分类标准没有将消化道受累作为BD 的诊断依据[4]。针刺反应试验与BD 疾病活动性相关,但儿童阳性率较低,本研究中针刺反应试验阳性率仅42.9%。相对于1990 年国际BD 诊断分类标准[11],2013 年国际BD 分类标准[4]将针刺反应试验作为非必要条件,可提高BD 诊断的灵敏度,并保持合理的特异度。
肠白塞是BD 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变以回盲部最多见,严重者可发生肠腔狭窄、出血、穿孔等[12],部分BD 伴回盲部溃疡患者可出现右下腹痛类似急性阑尾炎首发表现[13]。Tian 等[14]的回顾性分析发现,约8.6%患者有疑似阑尾炎病史。本组病例消化道内镜检查发现14 例BD 患儿有肠道多发溃疡,溃疡以回盲部多见,其中9 例为多部位病变,与Lopalco 等[15]结果类似。本文中3 例以腹痛为首发表现患儿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仍有反复腹痛,肠镜检查发现多发溃疡,随后出现反复口腔溃疡和生殖器溃疡,遂诊断为BD,其中1 例术后并发反复肠穿孔和肠瘘。BD 合并脾脏脓肿极其罕见[16],本组发现脾脓肿1 例。
Shang 等[17]研究显示,成人BD 患者中发热19.0%,外周血WBC 升高21.6%,ESR 升高44.0%;本资料28 例患儿中发热占53.6%,外周血WBC 升高占42.8%、CRP升高60.7%、ESR 升高75.0%,提示BD 患儿全身炎症反应较成人明显;本研究还发现消化道受累组患儿发热、CRP、ESR 升高的占比高于消化道未受累组,显示消化道受累患儿炎症反应更强烈;同时也表明,当口腔溃疡、消化道受累伴发热、炎症指标升高且抗感染治疗无效者,需关注是否有BD 可能。
综上所述,BD 患儿以消化道受累为首发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且常伴有发热和炎症指标升高,与消化道感染或急腹症如阑尾炎较难鉴别;当反复口腔溃疡伴发热、消化道症状、炎症指标增高和抗感染无效者,应警惕BD 可能。腹部B 超或CT 等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改变,而内镜检查提示消化道多发溃疡则有助于BD 诊断。然而,本资料尚存在一定缺陷,如病例数有限、缺乏多中心等,期待将来多中心、更多病例的数据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