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博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长沙 410006)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长治久安。新时代十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历史方位的时代转换,着眼于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深刻洞悉年轻干部成长和培养规律,系统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唯年龄取人偏向、突出“墩苗”历练、注重内在素质、突破隐性台阶束缚、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引领执政骨干队伍形成青蓝相继的生动局面,开辟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人用人新境界。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理论,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思想的基本篇章,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创新价值。
始终面向未来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思想观点。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了青年组织骨干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1]“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2]中国共产党是葆有青春特质的百年大党,源源不断吸纳青年人才并培养锻造执政骨干是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关键密钥。早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就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3]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提出了“培养造就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郑重提出“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4]次年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目标。[4]3961982 年9 月,干部队伍“四化”写入党章,“年轻化”成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指导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干部队伍建设历史方位的转变,以更长远眼光、更宽广视野定位年轻干部工作,赋予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以新的战略位置。2013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指出:“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工作,要下大气力抓好培养工作”。[5]2018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将“做好年轻干部工作”单列一节集中阐述和部署,提出“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的重要命题,指出“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这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百年大计。”[6]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强调指出,全面建强执政骨干队伍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从“下大力气抓好”到“百年大计”再到“根本大计”的话语表述变迁,体现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战略在新时代不断深化与拓展。
其一,注重从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纵深”中审视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百年奋斗道路上创造伟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尤其是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党始终注重高标准锻造组织骨干,源源不断培养提拔新生力量。党的早期组织中青年干部占比达到70%,无数青年党员和干部在革命浪潮以及血与火的淬炼中成长为党和军队的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党制定出台提拔任用年轻干部的具体规划,打破保守和论资排辈等错误用人观,为新生共和国政权遴选出一大批执政骨干力量。仅在1964—1965 年,中组部就先后挑选了1 000多名应届大学生进行培养,新提拔400 多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其中相当一部分年龄在50 岁以下。[7]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紧迫局面,党中央加快推进新老交替和合作。1982年,中组部青年干部局成立,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随着老干部离退休制度、后备干部制度、第三梯队建设等改革举措的推行实施,一大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干部踏上重要岗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注入生机活力。回顾党史的每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因为始终按照时代要求培养锻造优秀年轻的执政骨干,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在风雨挑战中保持战略定力,并迸发出蓬勃生机活力。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历史主动精神鲜明提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8]虽然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党的宗旨性质决定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不是权宜之计,而始终是一项面向未来的根本性战略任务。从无产阶级政党推进自身建设的实践来看,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防止指导思想僵化、宗旨意识退化以及领导团队的腐化,就必须通过不断吸纳新生力量来实现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自我革命的体现,也是党的百年奋斗所昭示的历史逻辑。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创新性地从“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的历史发展维度定位年轻干部工作,强调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根本性和战略性意义,这一论断集中凝结了年轻干部队伍建设百年探索史的规律性认识,成为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战略基点和出发点。
其二,强调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的“全局视野”中把握战略功能。能否培养造就优秀人才决定了政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健全党管干部、选贤任能制度”。“党管干部”包含确立干部路线、制定干部标准、实施干部队伍规划等内容。在党管干部的全局视野下,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发挥着保证优秀政治人才供给的规划功能。在实行竞争性政党制度的西方国家,政治精英通过竞争性选举产生,是选举制度塑造出来的政治交易者,以占据高层职位作为主要目的,在选举的背后支撑其进入政治和政府领域的基础则是资本的扶助和显要的出身。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建设进程中,则注重通过“组织培养”和“组织选人”的途径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优秀人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传承选贤任能优良传统基础上,形成了涵盖党员吸纳、政治历练、培养锻炼、干部教育、组织选任等方面的优秀政治人才培养与选拔体系,开辟出优秀年轻人才通过干部擢升机制脱颖而出的广阔通道,从根本上保证了高层领导干部队伍的梯次建设和组织更新,确保国家建设始终能够获得强有力的领导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党培养接班人有比较完备的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9]
正是基于党管干部、选贤任能的全局视野,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战略就不仅是一项针对特定群体的组织工作,还是一项有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蕴含“战略发现”“递进培养”“层层历练”“后备培养”“重点管理”等组织方略。2018 年中组部成立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办公室,突显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规划作用。立足于干部队伍建设全局,通过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促进组织更新和队伍梯次建设,这是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基本战略功能。
其三,突出从“巩固党长期执政的根基”维度完善战略规划。作为党的组织骨干和事业中坚,党的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决定着未来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构成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基本要素。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全面建强执政骨干队伍。特别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以急剧而广泛的形式演进。国内全面小康建设向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转段升级,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激荡、相互交织、彼此作用,既深刻影响着党和国家的战略环境和战略方针,也深刻影响着战略执行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10]年轻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的“原料”,党面临的风险挑战从长远来看就是对年轻干部队伍的考验。
进入21 世纪第二个十年,改革开放之前入党和参加工作的干部逐渐退出岗位,20 世纪80 年代乃至90 代出生的干部逐步成为干部队伍主体。这种年龄结构变迁折射出组织人事的新老交替与结构转换,是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具体表现。年轻干部思维相对活跃、学历相对较高、具备创新创造活力,是党执政兴国的生力军。但也不可忽视年轻干部“相对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有的缺乏基层和艰苦地方磨炼,有的缺乏关键岗位扎实历练,有的做群众工作本领不够强”等问题。[6]27这些问题的出现既与有些地方和单位对青年干部关心重视不够、体制机制不完善有关,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年轻干部自身素质的短板。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优秀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的深刻命题,要求年轻干部在新时代的实践中锻炼成长。强调做好年轻干部工作是全党的共同任务,要求加强长远规划、推进年轻干部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9]573着眼于巩固党长期执政的根基,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增强政治能力、斗争精神和专业本领,这构成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战略的重点内容。
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反映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通过几十年努力,干部队伍基本形成老中青年龄梯次结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6]27这一判断是全新且深远的战略考量,标志年轻干部工作历史方位的时代转变。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就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蕴含的一系列理论关系,如规模与质量、个体努力与组织培养、递进培养与大胆任用等作出集中论述,有力纠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唯年龄取人偏向,实现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在指导方针上的正本清源、回归本真。
一是科学把握历史方位转变,阐明“数量充足和素质优良”的辩证统一关系。数量和质量关涉培养选拔的目标与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强调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不能只看数量的有无、多少,更要看素质的优劣、高低,“要在质的提升上下大功夫”。[6]30这一论述从逻辑上把握住了质量和数量的辩证关系,反映出历史方位转换对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思路转型的理论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在干部“四化”方针指引下,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与合作持续有效推进,吐故纳新速度显著加快,党政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普遍优化。但是,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和单位盲目追求干部队伍年轻化,特别是在班子换届时,为了达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要求,简单以年龄划线,以年龄上的择优替代素质上的择优;有的重使用轻培养,拔苗助长;有的把“破格”变成“失格”,甚至出现“火箭提拔”的现象;有的年轻干部没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功夫也没有下在练好内功上,热衷于经营人脉、编织关系网,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等等。这些问题违背了党推动干部队伍年轻化的原则和初衷。“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的提出顺应了历史方位的转换,契合干部队伍从规模建设走向高质量发展、从知识本位培养走向能力本位培养的时代趋势。坚持以素质优良作为导向,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反映了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在思路、目标上的调整升级。
二是科学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阐明“个体努力和组织培养”的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努力和组织培养是影响年轻干部成长的两个关键变量。长期以来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缺少系统而具体的阐述。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6]34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个人努力和组织培养的统一关系体现为干部成长和事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党组织从事业全局出发及时明确干部个体成长导向是结合的关键之处。从2019 年春季学期开始,习近平总书记已连续7 次出席中央党校中青班开班式并讲话,每次讲话既各有侧重又主题明确,为年轻干部明确成长方向是一以贯之的思想主线。他反复强调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包括坚定理想信念、涵养道德操守、砥砺担当品格、弘扬优良作风、锤炼过硬本领、严守廉洁底线等方面。许多论述饱含他个人从政感悟、富有原创性。比如讲理想信念“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的事,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无论顺境逆境都坚贞不渝,经得起大浪淘沙的考验”;[11]讲斗争精神“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12]等等。坚持把年轻干部成长放在其自身努力基点上,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中坚骨干,反映出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理念的调整更新。
三是科学把握知事识人规律,阐明“战略发现与动态调整”的辩证统一关系。保持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早发现、广聚才是一条重要规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提出优秀年轻干部“战略发现论”。一方面把干部、党员、人才都纳入后继有人的范畴,坚持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突破地域壁垒和身份障碍,放眼各行业、各领域、各战线识人选人,特别注重对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青年人才开展定期集中发现、战略储备,不断扩大优秀年轻干部的“人才储水池”。另一方面强调要按照培养周期开展动态调整,避免“只盯着少数年轻干部使用”,不能将优秀年轻干部特殊化,“像‘储君’一样供在那里坐等提拔”。[6]33经常性、近距离、多维度了解年轻干部成长,及时把相形见绌的调整出去、把有发展潜力的补充进来,做到增量扩充、存量优化相统一,在多数人中选人、在优秀的人中选最优秀的人。坚持拓宽来源渠道、保证优秀年轻干部队伍一池活水,反映出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在用人视野和识人方法上的拓展深化。
四是科学把握干部教育规律,阐明“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辩证统一关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一贯要求,但年轻干部教育培训实践中长期存在“学用两张皮”现象。在理论武装方面,“学用脱节,学归学做归做,不善于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本领”。[13]在实践锻炼方面,有些干部看似在基层锻炼,但缺少实实在在的政治历练,“有的‘名在人不在’,有的‘身在心不在’,有的‘时在时不在’”。[6]32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两方面做了强调,一是指出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14]“是年轻干部最根本的本领”,[11]强调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二是提出“年轻干部要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6]32指明干部成长的最优方向是火热的改革发展稳定一线;干部在逆境中培养,有几次热锅上蚂蚁的经历,可能正好是一个成熟的过程;要让好干部“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10]522这些重要思想凝结着对干部成长规律的深刻认识。简言之,理论素养是“根本的本领”、实践锻炼是“最好的课堂”,这一论述打通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之间的鸿沟,使之形成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整体。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体现新时代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理念的创新发展。
五是科学把握干部培养规律,阐明“递进培养和大胆使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年轻干部成长需要递进培养和层层历练,但又不能落入官僚制的唯资历论的窠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辩证把握使用快慢关系,坚持“层层历练、梯次培养”,但台阶、资历不能简单和绝对化为“抠台阶”和“唯资历”,对在实践锻炼中得到成长进步且内在素质扎实的“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6]33实现梯次培养和大胆使用的辩证统一,关键在于明确“台阶”的培养性质与功能。从组织角度看,为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铺设“台阶”实质上是“压担子”,将优秀年轻干部放到关键岗位锻炼,既是对其能力素养的认可也是一种培养锻炼。这种组织培养理应成为有周期、递进式的培养,必须克服“预设晋升路线图”“混基层经历”、搞“镀金式”锻炼等实践偏差,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5]349同时对于经过层层历练、实践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在选拔使用上就不能简单看任职先后,要切实打破论资排辈观念和隐形台阶保证“拔得动”,确保用当其时、用其所长。坚持“育”和“用”对接,创造条件让年轻干部在经历多领域、多层次、多岗位递进培养之后“脱颖而出”,体现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方式的创新发展。
六是科学把握年轻干部选拔规律,阐明“年龄结构与班子功能”的辩证统一关系。领导班子是由各年龄段干部构成的组织系统,班子结构决定整体功能的发挥。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有利于提升班子领导决策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提拔任用每个干部都要是年轻的”,也不意味“不同层级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层层递减”,[5]347不能把选拔年轻干部作为班子配备的硬性条件。一方面,年龄结构直接影响班子和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班子换届需要注重充实配备优秀年轻干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年龄的生理内涵与过去制定离退休年龄时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调整干部年龄标准,必须坚持用好各年龄段干部资源,防止在任职年龄上搞层层递减和一刀切,坚持领导班子“老中青年龄梯次配备”的优良传统,统筹干部资源合理配置。着眼于班子整体功能,由关注年轻干部本身向更好融入领导班子建设转变,体现了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在工作定位上的深化调整。
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具体实践体现为一套组织工作系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重要命题。[15]实践探索中,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重要论述指引下,新时代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年轻干部队伍组织工作发生系统性重塑,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逐渐进入规划清晰、培养有序、代际成长的良性循环状态。
一是以大力发现培养为基础,探索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机制。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实现了工作重心由满足近期需要向“战略发现培养”的转变。2018 年6月,党中央制定颁布《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从顶层设计对年轻干部队伍进行系统谋划,首次将“战略发现”摆到重要位置,与培养、选拔相衔接,作为“三位一体”工程整体推进。战略发现的核心是精准识人。2019 年4 月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从制度层面对干部考核作出重要调整,探索建立起“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立体化考核体系,在精准识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6]强调识人选人不能停留于感官印象,不断健全识人机制和识人办法,多角度、近距离、全方位了解干部,突出政治标准、深入内在看政治素质。强调识人用人要把功夫下在平时、融入日常,既看一贯表现又看关键节点、重大关头的斗争精神和担当本领。
二是以强化实践锻炼为重点,探索建立起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机制。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强化了“实践锻炼”这一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指出“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15]67源头培养方面,2018 年11 月印发的《2018—2022 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要“增强干部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强调发挥党的创新理论的凝心聚魂作用,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夯实理论功底、提升党性觉悟,不断筑牢成长进步的思想政治根基。在跟踪培养方面,强调优化成长路径,有计划地将具备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安排到基层一线、斗争最前沿、关键吃劲岗位锻炼并长期跟踪培养,推动年轻干部真正在实践锻炼中见风雨、增才干。加强多岗位历练,组织开展年轻干部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交流。在全程培养方面,强调把政治能力提升、宗旨信仰教育、知识结构优化、能力本领养成贯穿组织培养和干部成长全过程全领域。
三是以确保选准用好为根本,探索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人用人机制。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彰显出鲜明的质量标准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经两次修改,充分吸收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事业为上、人事相宜、公正用人等思想,从制度层面完善了民主推荐、谈话调研、政治素质考察、破格提拔等选拔程序。在年轻干部选拔任用上坚持以德为先、突出政治标准,不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对配备年轻干部不提硬性要求,主要看人选条件达不达标。坚持任人唯贤、事业为上,对政治素质好、工作表现突出、经过扎实历练的年轻干部打破隐性台阶大胆使用,用当其时、用其所长。2019 年12 月制定的《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用好各年龄段干部。[17]强调严格破格提拔标准,按照组织掌握、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改进后备干部工作,确保选拔的年轻干部储备上充足、素质上优良、使用上有梯队。
四是以从严管理监督为保障,探索建立起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全程管理机制。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强化了“从严管理监督”保障机制的建设。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高度关注年轻干部违纪违法问题”,[18]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首次专列一部分阐述“年轻干部从严教育管理监督”,指出一些年轻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后脚就步入歧途”,腐化堕落令人痛心。[19]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提出,要高度重视年轻领导干部纪律教育。从严管理没有特殊和例外,优秀年轻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内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的修改制定,健全完善了以“全程管理”为核心特征的从严管理机制。管思想即经常提醒教育,促进年轻干部自我要求、自我约束,扣好廉洁从政‘第一粒扣子’;管工作即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修枝剪叶”,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管作风即加强“日常管理”,把思想与行为、工作圈与社交圈、八小时之内与八小时之外监督管理贯通衔接起来,加强政商关系和社会交往监督;管纪律即督促年轻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对重点选拔、具有培养潜力的干部要重点管理和严格要求,既在从严监督中约束干部也在从严管理中成就干部。
年轻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有生力量,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织支撑。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理论,契合干部队伍“基本形成老中青年龄梯次结构”这一历史方位转变,在系统纠正唯年龄取人偏向的实践创新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拓展了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战略维度,科学揭示出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蕴含的辩证统一关系,为新时代年轻干部队伍组织工作的系统性重塑提供新的思想指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创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