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霞
(怀化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怀化 418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五史”概念。“五史”学习教育属于历史教育和政治教育的范畴,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五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对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历史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五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涉及思政教学、思想建设等多方面,需要从价值意蕴、逻辑关系、现实困境等方面全面考量。
“五史”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经过近百年的沉淀,有着不可磨灭的闪光点。将“五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既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历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衔接的内在要求,对运用历史思维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学习马克思唯物史观,最重要的就是学懂弄通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唯物史观诞生前,对历史的解读是从唯心主义史观出发的,把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归结为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和偶然性因素,具有很大的主观性。马克思唯物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五史”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对历史客观存在规律的多层次、多维度提炼总结。“五史”学习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从宏观上科学研判历史发展,从微观上感悟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价值作用,从而形成科学、正确、系统、真实的历史认知。“五史”学习教育对培养大学生马克思唯物史观有三个方面的益处:一是增强对事物发展曲折性认识。“五史”记录了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改革开放时期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可以引导学生从全局上看待历史事件,看清历史前进的方向,更好认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二是增强对阶级斗争的认识。“五史”背后的逻辑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变化和阶级斗争的产物,具有客观必然性。三是增强对群众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五史”充分证明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和决定着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时期,群众运动都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群众的参与、干预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史”是对历史事件进行记忆、反思、选择的结果,是党的奋斗史。加强“五史”学习教育,可以加强大学生对党三个方面的认同:一是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一个政党长久不衰,不仅需要最坚实、最广泛的基层群众基础,也需要知识分子、大学生等先进力量的支持,“五史”学习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纲领和路线,让他们全面认同党的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拥护党的领导。比如,怀化学院开展“四维图”活动,通过“人人争学党史、五级竞讲党史、专业共话(画)党史、师生受益党史”,聚焦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增强对党的根本宗旨认同。党的群众路线是贯穿党史的重要内容,从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时候、任何工作都是从群众的实际出发,我们党一直在争取最广泛群众的支持。三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从社会主义发展史可知,实现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必然,但实现社会主义的方式有多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实践所确定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开展“五史”学习教育,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的道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必然选择,坚定他们走好这条道路的信念。
所谓规律思维,就是从事物变化发展的关联性、趋势性规律来把握其本质。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始终朝前发展,过程复杂,但有规律可循,最根本的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两者矛盾调和,就能促进社会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社会发展。“五史”着眼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规律展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只要正确把握社会规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向前发展;错误研判社会规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五史”学习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一是学会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把握前进方向。唯物辩证法的主要特征是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客观存在的事物。恩格斯指出:“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3]在“五史”学习教育中,通过对不同时期社会实践的分析研究,让大学生全面掌握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更清晰看到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二是学会用矛盾分析的思路选择前进策略。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一般性特征,这也决定了矛盾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尽相同。“五史”学习教育,就是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矛盾分析法,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大势,树立历史思维,认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学会用实践规律把握社会发展。“五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强化对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化对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等根本性问题的认识。“五史”学习教育可以让大学生认识历史变化的根本原因,把握社会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五史”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与高校思政工作在内容、目标上具有统一性。高校思政工作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历史观教育的重要任务,从始至终都与“五史”学习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把握好两者间的逻辑关系,是推动“五史”学习教育有效融入思政工作的重要前提。
“五史”教育不仅是带有政治属性的历史教育,也是宣传真理、传播真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4]2019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要求:“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5]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中华民族发展史与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并列,进一步拓展了历史教育的丰富内涵。“五史”学习教育和高校思政工作都是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载体,两者的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政治相通性、内在契合性。“五史”学习教育最突出的特征是政治性,从历史的角度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情怀、政治担当,与思政工作的价值遵循是一致的。在教学内容上两者互相交叉重合。其中“五史”学习教育在主体内容上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契合,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阐述上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契合,在对社会建设改革的论述上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契合,在对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事件的评价上与《思想道德与法治》契合,等等。“五史”学习教育内容既是历史实践的集合,又是不断产生新实践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向前发展、演进,“五史”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随之不断更新完善。
历史教育一直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从1937 年到1961 年,《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课程先后进入高校思政教学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思政工作的内容和形式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加强历史教育始终没有放松。2020 年1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提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思想武装的重中之重,同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6]2020 年5 月,中央党校发出正式通知,要求各级党校加强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随后,全国高校均把历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展阐释、宣传、教学等工作。可以看到,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党都十分重视“五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容进一步丰富拓展,并且地位越来越重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越来越紧。
“五史”教育和思政工作都是历史的实践科学,两者实践的指向都是培育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是简单地让大学生从文字上掌握历史知识,而是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提升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真正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也是近百年来党的中心任务。在这一中心任务的指引下,“五史”教育给思政工作提供十分丰富且权威的历史素材。“五史”教育与思政工作一样,都是从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角度去研究分析历史规律、社会规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促进他们成长为对党和国家有用的人。
“五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的结合点、着力点是思政教育。从当前高校教学实际来看,部分高校在开展“五史”学习教育时还存在着诸多困境和问题,需认真审视与剖析。
当前“五史”学习教育已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很多高校开展了特色化的理论实践教学。但需清醒地看到,部分高校开展“五史”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学载体有所欠缺。在对部分高校“五史”学习教学情况开展调查时,关于被调查者是从哪些渠道知道“五史”的调查中(多选题),66%的人是从网络了解,通过课堂了解的为36%,通过学生会、社团了解的为18%,通过其他渠道了解的为26%。可以看出,高校在开展“五史”学习教育时所运用的载体主要以网络为主,教学载体比较单一。二是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性。在安排“五史”相关课程时,缺乏整体观念,存在“有所体现即有”的思想,同时更多的是强调读原著、学原文,在学思用结合等方面做得不够,导致“五史”教育存在机械化、刻板化现象。三是教学脱离实际。思政课堂存在“不接地气”、以“宏远叙事”为主、过于关注崇高理想信念等问题,没有灵活运用“五史”元素,给学生造成一种空洞的说教灌输感,导致其对政治理论课态度冷漠甚至产生反感,对大学生政治意识的培育作用不明显。
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学生与老师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两者间需要互动交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教师客体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才能达到思政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但是,在“五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政工作时,多数高校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一是部分大学生对五史”学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当代大学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高中阶段的学习都是强制性、高压下的学习,谈不上对专业学科尤其是“五史”学习的兴趣爱好。进入大学后,把全部精力放在专业上,忽略对历史等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涉猎,导致其对“五史”学习教育的兴趣不强。二是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种思潮涌入我国,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一些理想信念不坚定者就会出现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对“五史”中重大事件产生错误认识,不接受甚至排斥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五史”教育正常开展。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存在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除发挥思政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外,还需要家庭、社会等衍生课堂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但目前衍生课堂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学的实践性有欠缺。很多衍生课堂也侧重于理论教学,采用传统讲座等方式,缺少互动,不能深刻讲授“五史”的内在逻辑,因此,大学生认可度和参与度都比较低。从调查情况来看,只有20.5%的大学生接受目前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其他学生均表示更喜欢沉浸式的教学形式。二是抵制负面思潮有欠缺。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极大地提升了“五史”学习教育的便利性、快捷性,但因监管不到位,也为各种不良政治信息和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在调查中发现,有53.94%的学生认为曾受不良思潮影响,46.13%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监管存在问题,这导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很容易受到影响,达不到思政教学的目的。三是家庭教育有欠缺。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通过故事化等多种方式讲解“五史”,更容易引导子女正确把握历史,但父母自身的政治态度、信仰、情感和行为直接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当前,更多家庭把关注点放在子女兴趣爱好上,忽视了道德修养的培养,导致家庭教育在推动“五史”学习教育上出现问题。
“五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准确把握“五史”之间内在联系和相通点,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局部与整体、历史与现代的关系,抓住“五史”的核心要义,全面准确融入高校思政工作。
理论联系实际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提升“五史”学习教育效果的关键是寻求“五史”知识与思政工作实践的深度融合和双向互动,既要讲清楚“五史”的理论逻辑,也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运用,引导大学生学深悟透“五史”知识,掌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一方面,将“五史”教育融入理论武装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增加“五史”教育课程比重,让大学生全面掌握“五史”和党的创新理论。同时强化实践教学,丰富“五史”教育活动载体,多层次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知识竞赛等活动,才能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另一方面,将“五史”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体系。推动“五史”教育与思政课程在教材建设、教学研讨、师资互通、教学评价上强化协调联动,及时开设中华民族发展史相关课程,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强化历史教学,提升思政课程教学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就是在面对纷繁复杂现象的联系中对事物整体的把握,而整体又是由部分组成的,考察整体必须要以部分为基础。推动“五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工作必须运用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方法,在整体中看到部分、抓住局部,在部分中统观全局。在内容上,要注重整体性、全局性与针对性相统一。“五史”不是孤立的存在,每部历史都有交叉、有关联,既要聚焦“五史”的共性去挖掘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线索,把握历史前进的方向,讲好“五史”背后的历史规律、历史经验,又要聚焦每部历史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讲解每部历史的关联脉络、基本特征、核心精神。党史要重点融入党为什么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以及群众毫不保留地支持党的事业等内容;新中国史要重点融入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探索等内容;改革开放史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将中国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中国之治的背后逻辑融入思政教学内容;社会主义发展史要重点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等内容;中华民族发展史要重点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和壮大等内容。在方法上,要坚持全面党史与重点论据、论点的有机结合,注重历史的真实性、完整性、逻辑性,讲清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突出重点论点、论据,透过现象看本质,引导大学生全面领会“五史”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论。
“五史”学习教育的意义在于掌握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从历史经验中把握当前、谋划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7]“五史”学习教育应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不应单纯地讲述历史,要结合当前社会形势,着重从主流本质中、横向纵向比较中、理想情感结合中把握“五史”。首先,充分挖掘“五史”教学资源。把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党在重要历史时刻取得的决定性胜利等鲜活案例融入思政教学,坚持历史与现代相结合,讲好党的历史、当代中国改革发展故事,提升思政教学的说服力与吸引力。其次,注重加强现代问题与历史问题对比。引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深入思考与分析全球治理秩序、文明多元的冲突激荡、政治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等方面的问题,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奋力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后,以“五史”教育增强文化自信。“五史”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平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文化等,是加强文化自信教育的重要资源。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以及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要从“五史”中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将“五史”中榜样人物的优秀事迹引入思政课堂,从道德情操、精神品格等方面加强文化自信教育,发挥“五史”教育以史鉴今的文化教育作用,增强思政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