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时代下的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研究

2023-06-01 09:27汪俊言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流行色 2023年4期
关键词:色彩美术课堂

汪俊言/昆山市裕元实验学校

1 视觉文化时代的特征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现代化的时代,数字媒体带来了视觉图像,“读图”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图像、影像以多种形式、渠道出现在人们面前,向人们传递着社会文化与信息,这一功能也直接决定了视觉文化有大众性、虚拟性以及可感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其以独特的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时代并赋予这个时代新的特征。

视觉文化时代主要呈现三个特征:第一,视觉审美生活化。二十一世纪的视觉形象以满足人们需求为根本,贴近现实生活,迎合社会大众的审美取向,故而艺术形象逐渐与社会生活相融合,审美范围不断扩大。第二,视觉内容虚拟化。视觉文化时代以数字媒体为主要传播媒介,因此,视觉影像成为感性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并占据了整个社会空间,视觉艺术也变成了以数字代码编辑而成的虚拟的二维视觉形象。第三,视觉形象潮流化。多元文化的冲击使人们不断接触新的事物,人的观念和审美取向也随之发展变化,消费文明驱动下艺术形象必然会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因此,艺术形象潮流化和时尚化成为必然趋势。

2 视觉文化时代下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科技为艺术形象的呈现提供了多种可能,视觉文化时代中的艺术形象日益多样化,很多艺术塑造者开始突破世俗的限制,追求独特的视觉效果,凌乱的线条、奇特的造型、大胆的配色都成为视觉文化时代特有的内容。

首先,色彩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色彩是表现艺术形象内涵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颜色有着不同的寓意,创作者通常以颜色来突出艺术形象从而表现作品的真实内涵,例如,白色象征纯洁神圣、金色象征富丽华贵、红色象征热情火辣、绿色象征生机和希望等[1]。在色彩教学中老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认知色彩,理解并掌握色彩规律,感受色彩的内在含义。

其次,色彩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视觉文化时代的审美活动趋于多样化,众多的新兴艺术走向世界舞台。当下的审美活动已不再同于以往,艺术也远不再是以往的传统艺术,新兴的艺术种类被大众接纳,摄影、时装、表演等新兴艺术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大众多元的审美需求,它们与潮流接轨,与时尚并存,被人们“追捧”,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视觉文化的内容难免会良莠不齐,因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养成良好的审美素养是重中之重。

最后,色彩教学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2]。现今,视觉影像无时无刻不在占据着人们的生活,游戏、电影、动画、海报以及自媒体视频等充斥着整个社会,在这些视觉文化中有内涵丰富的优秀文化同时也有肤浅片面的通俗文化,这就需要观者有自我辨别的能力,能够切实地感受到文化的深层含义。色彩在美术中可以给人以极具冲击性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极其强烈的感觉特性,故此,色彩教学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感起着极大的助力作用,它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感受视觉文化的内在含义,体会创作者所表达的深层次的意义,帮助学生正确分辨多元的视觉文化,提升感受生活的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美。

3 当下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现状

自“双减”政策推行以来,义务教育阶段的非学科类课程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家长和学校重视,对于美术教育的要求相较之前也更加严格。色彩课程是小学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起着基础作用,因此,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色彩教育不容忽视。

从课程标准来看,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我国小学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以及“综合·探索”四个领域,其中“造型·表现”涵盖美术技法以及色彩运用等内容。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美术教育需要让学生能够明确分辨十二种颜色;第二三学段的美术教育则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原色、间色、冷暖色、对比色以及邻近色等基础的色彩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此类颜色展开主题创作。在2022年新发布的艺术课程标准中同样也指出了要引导学生巧妙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以上内容都表明当下的小学美术色彩教育已经得到了重视,并且逐渐将色彩与生活及学生情感相融合。

然而从教学实践而言,当下的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一,色彩教学重点偏离。现阶段小学的美术色彩教学多强调引导学生发现色彩、感知色彩以及运用色彩描绘生活,表达感受,反观部分教师则更重视技法的培养,导致教学脱离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得学生对于色彩的认识停留于理论阶段,缺乏感知色彩的能力。

第二,教学环节设计不合理。美术是以感知体验为重点的课程,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寻找其中的美,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大部分教师以传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主张先学习后讨论,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3]。

第三,不注重色彩的实际观察。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色彩课程多在教室内进行,开展形式常以观察课本内容或多媒体影像为主,但受印刷以及分辨率的影响,学生从课本及影像上观察到的色彩会与大自然中的色彩存在偏差,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最后,缺少色彩表现方法的学习。美术涵盖的绘画种类非常之多,不同绘画材料表现出的艺术形象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例如水彩所绘作品通透、油画作品厚重、水墨作品则更讲究皴擦。小学美术涉及的美术绘画种类非常广泛,需要学生体验不同的绘画工具,感受不同材料所呈现的色彩盛宴,但在实际的美术课堂中,学生所能接触的绘画工具十分有限,导致学生最后创作的色彩作品效果非常单一。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当下的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索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色彩知识是每一个美术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4 视觉文化时代下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实施策略

色彩是美术的基础,色彩的冷暖、渐变看上去奇妙但理解起来却并不容易,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具象,难以理解抽象的色彩知识,因此,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色彩教学来说尤为重要。视觉文化时代下的美术色彩教学应结合时代特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安排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4.1 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有效利用美术工具

艺术创作分为艺术体验、构思及表现三个环节,具体到色彩学习中即观察、感受和传达,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色彩教学必须要依据色彩的学习规律以及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

美术课堂通常包含课堂导入、感受新知、练习实践以及评价总结四个过程,色彩课堂教学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地设置教学活动,例如在三原色三间色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分析不同的色彩,然后通过实验直观地感受色彩的变化,形成对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认知并展开创造。

此外,在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美术工具。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烈,对未知内容充满浓厚兴趣,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美术工具,教师可以有效利用美术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色彩,生成美的体验[4]。

4.2 积极开展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没有学生配合的课堂教学举步维艰。在色彩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是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对教育来说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能引起小学生兴趣的课堂则必然是生动趣味的。

小学生年龄小且活泼好动,因此,教师可以选择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开展色彩教学,利用多元的游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记录色彩》(图1)一课中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光源色以及环境色时可以借助手电筒和彩色的布做游戏,让学生通过实践切身感受不同光照和环境下物体颜色的变化,以此对光源色和环境色形成直观的认识;此外,在学习互补色与邻近色时,教师可以借用“连连看”或“消消乐”等形式的游戏理念组织活动,借助这类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持续专注于课堂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邻近色与互补色的理解和认识。

4.3 重视课堂观察指导,丰富学生感官经验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凸显美术课程的视觉性,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感官经验。观察是美术创作的起始环节同时也是色彩表现活动的起始环节,色彩观察强调创作者对大自然以及实际生活的观察,注重通过观察感受生活中色彩的变化无穷。实验证明,人类获取信息时有80%的信息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且与成人相比儿童通过观察获取的信息要更多、更细化。这是因为相较于枯燥的文字而言儿童对色彩丰富的图片更感兴趣,因此会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图片,这一特点是学生美术创作的基础,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学生的这一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多视角地观察。色彩的变化与视角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学习色彩明度时,教师可以将一张彩色纸置于灯光下,使彩纸一面向光一面背光,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使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同时能够直观地感受色彩奇妙的变化。

4.4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视觉文化时代下的影像拥有绚烂的色彩,这些色彩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街边五花八门的海报、橱窗里各式各样的衣服以及孩子们故事书里可爱的插图。色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掌握色彩的运用规律对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主张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体会美术的独特价值[5]。色彩的学习离不开自然与生活给予的灵感,学生需要走进生活中去发现色彩、认识色彩,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关资源开展色彩教学,例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色彩的和谐》一课中介绍色相环(图2)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色相环上的颜色并列举出具有代表性的物体,使学生对色相环有初步的认识;在介绍光源色时可以将霓虹灯引入课堂,以“漂亮的霓虹灯”为主题创设生活情景,拉近课堂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更直观地介绍光源色的内在含义,学生在结合现实生活经验后也更容易理解何为光源色。

图2 色相环

4.5 全面多元评价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热情

美术课堂的评价总结是课堂教学的尾声,这个阶段的课堂氛围归于平静,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课堂知识并自我反思归纳,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美术学科重视对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美术课堂上的评价必然不能只用简单的“优秀”“良好”来定义。

在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于美术色彩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以及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从多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评价,利用客观科学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此外,教学评价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色彩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评或互评,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创作思路以及对自己作品的看法,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其后教师在自评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描述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这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对色彩学习的热情。

5 结语

色彩是美术中最具魅力的艺术语言,在视觉文化潮流的影响下,色彩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掌握色彩规律对当今社会的人们而言其意义不言而喻。因此,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影响学生审美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美术教师在开展小学色彩教学时应深入研究色彩教学策略,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以及色彩教学的重难点组织教学活动,始终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推动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此外,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及美术核心素养的养成助力。

猜你喜欢
色彩美术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