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志能
在一次教研员到学校随堂听课的活动中,有两位年轻教师同上一个内容。她们准备充分,课堂上也很投入,教学任务都能按计划在40分钟内完成。但遗憾的是,对教学重点的把握还不够准确,以致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请先看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内容。其中,例1(1)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如图1);例1(2)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口算。
图1
这一内容对学生而言似乎没什么挑战性,因为他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过“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了,所以这些题目他们都会计算。
问题正出在这里——学生都会了,教材为什么还要再编一次?这个内容该怎么教呢?
下面是第一位教师的大致教学环节。
1.教师呈现情境,引出算式35+34,口头提出要求:这道题目等于几?怎么口算?
2.学生独立思考并与同桌交流后,汇报算法;教师板书记录各种方法(如图2)。
图2
【说明】方法①是笔算;方法②是个位、十位上的数分别相加;方法③是先把第一个数拆成两个数,再用个位上的数加第二个数。想到这三种方法的学生较多,尤其是方法②。而方法④和方法⑤,则是在教师反复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时,各由一个学生讲出来的。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五种方法,问学生“更喜欢哪一种”。学生意见纷纷,并不统一。教师也未明确表态,继续往下教学。
听到此处,笔者在听课笔记上记下了一句话:环节目标是什么?教材上如何要求?
第二位教师的课与第一位教师大同小异,具体过程不再详述。课后研讨时,笔者先充分肯定了两位年轻教师的诸多优点,再和她们一起讨论教学的不足之处和改进策略。下面是笔者和这两位年轻教师的对话(第一位上课教师称为“教师A”,第二位上课教师称为“教师B”)。
“我们看一下教材。教材上有两种方法,看了后你们有什么想法?”笔者和两位教师一起阅读教材后提问。
“教材上只呈现了两种方法,我的课上提到的方法很多,但教材上的第一种我没讲到。”教师A说。
“教材上为什么不呈现其他方法呢?”教师B主动提问。
“对呀,编教材的专家难道不知道学生会有那么多种方法,为什么不一一列举出来呢?最后只选用了这两种方法,说明什么呢?”笔者用提问启发两位教师再深入地想一想。
“肯定是这两种方法最好,所以推荐采用这两种方法。”两位教师猜测道。
“这两种方法究竟好在哪里呢?”笔者进一步启发她们。
(两位教师比较着,思考着,慢慢地有了感觉。她们指着教材中的第二种方法,如图3)
图3
“这种方法就是以前笔算的方法,学生最容易想到,正确率也高。”对此,两位教师观点相同。
(教师A指着教材中的第一种方法,如图4)
图4
“这种方法是拆第二个数,然后用35 加30,再加4,算起来很顺!”教师A说。
“什么叫算起来很顺?其他的方法不顺吗?”笔者问。
(让两位教师对比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类似方法,如方法③和方法⑤)
“拆第二个数,然后从前往后算就很顺。但像方法③那样拆第一个数,再从后面加起,就反过来了,所以有点不顺。”教师A说。
“方法⑤是拆第二个数,但却用35先加个位上的4,再回过来加30,也不顺。”教师A说。
“那方法①还有方法④,怎么让学生体会到它们的不足之处呢?”笔者问。
“方法①是笔算,而我们要求的是口算,它不符合要求!”教师B 说。她还指着教材中小精灵的话“你会口算吗”补充道:“如果我们要求明确,这种方法本来就不应该出现。”
“方法④是把算式想成35+35,比原来的题目都难,毫无必要。”教师A也说到了点子上。
……
时机成熟了,笔者引导两位教师回想自己的课堂:“如果有机会重上这一内容,这个环节如何改进?你们有方案了吗?”
通过边讨论边设想,两位聪明的年轻教师很快就形成了改进教学的思路。
1.教师布置任务要明确,即要求学生记录的是口算的思路。
2.教学反馈时,要重视典型方法的呈现,如把算式想成35加30再加4的方法必不可少(教材推荐的方法)。
3.不要过于苛求算法多样化,避免学生为“配合”教师而标新立异,导致出现的方法对课堂推进产生负影响(如方法④和方法⑤)。
4.方法多样化之后需要走向方法优化。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对多种方法进行深入比较的过程,就是他们碰撞思维、明晰优劣、优化方法、理解接受的过程,这也是这个环节乃至计算教学的价值之所在。
5.方法优化之后,针对性的练习要及时跟进,要让学生巩固内化。
6.教学例1(1)后,也许教材所呈现的两种方法学生都喜欢。因此,例1(2)就承载了进一步优化教学的功能。
“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读懂教材,仔细琢磨教材的编写意图,唯有在真正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教学才会是正确且有效的。”最后,笔者把这样一段话送给了两位教师。看着两位年轻教师激动的神情,笔者知道,她们会在以后的备课中高度重视教材,深入解读教材,这一理念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她们的心中。
【题外话】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加,这样的口算方法也被称为“笔算式的口算”。学生都喜欢这种方法。但很多教师对此表示不解:既然有这么好的方法,为什么教材要进一步优化到诸如例1(2)的方法呢?大致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笔算式的口算”程序化的特征更明显,思维训练的价值抵不上真正的口算方法。感兴趣的教师可阅读拙文《请慎对“笔算式口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