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整体教学,推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
——以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

2023-06-01 05:24:46黄小嫘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雷雨实用性

□黄小嫘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以实用为主旨,以实践为途径,以语用为本位,体现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质。设置这一学习任务群,旨在让语文学习“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以“大自然的秘密”为主题。所选文章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常识,含有提示学生亲身实践的信号,引导学生扎根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科学土壤。翻看教材,可以发现本单元处于第一学段的末端。为了更好地承上启下,可以使其对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课标”)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第二学段的学习内容:“学习阅读说明、叙写大自然的短文,感受、欣赏大自然的奇妙与美好。学习用日记、观察手记等,展示自己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

根据以上分析,为了让学习实现前有铺垫、中有增量、后有延展,对于本单元,适宜从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视角来进行整体设计,以实用性思维为主导,让教学环节环环相扣,使单元语文要素顺利落地。

一、在设计上把握“实用性”特性

(一)从“顺向设计”转向“逆向设计”,聚焦整合

落实学习任务群的要领在于将琐碎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具有真实意义和精确目标的系列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实施“逆向设计”,以终为始,预设学习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方式,再据此设计学习任务。

就本单元而言,其学习目标为:(1)提取主要信息,联系生活经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阅读描写大自然的古诗、短文、儿童诗等,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了解辨别方向的方法,领略太空生活的有趣。(3)发现提问的不同角度,仿照例子,用“为什么”“哪儿”“谁”“怎么”等疑问词对大自然进行提问,并把疑问写下来,制作成卡片。(4)分享展示观察自然后的发现,产生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综观本单元,不难发现,《古诗二首》和《雷雨》分别描写了大自然中的色彩和雷雨的变化,可以用涂一涂、说一说等方式进行汇报;《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描写了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可以用绘制示意图的方式展开探究;《太空生活趣事多》描写了在太空中睡觉、喝水等有趣的生活场景,可以用当小导游讲述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写话后可要求制作成卡片进行展示。

鉴于本单元学习成果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设置“特约自然观察员”的单元情境,融涂色、绘制、表演、写话、制作等活动于一体。

(二)从“坐中学”转向“做中学”,强化实践

2022 年版课标明确指出,学习活动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融为一体。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基于“特约自然观察员”的单元情境,可以设计各类语文实践活动(如图1),通过“海选—签约”的流程,从“积极语用”的视角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各种策略,进行实用性阅读和交流。

其中,“海选”活动在每个班级内部进行,要求人人参与,完成“自然色彩我来涂”“雷雨变化我来说”“辨别方向我来绘”“太空趣事我来演”“问号卡片我来做”中的一项。“签约”活动在校内开展,二年级学生合作推出一期线上的“小小自然博览会”。海选出优秀作品后,将其展示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投票,作品票数达到前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可签约成为自然观察员。

综上,进行单元整体设计要以大情境为基础,设计任务链,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任务的驱动下开展观察、绘制、表演、汇报等探究活动。

二、在梳理中明晰“实用性”体系

(一)解析单元,把握教学依据

观察本单元,不难发现,单元导语、课文、泡泡图、课后习题等都是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进行编排的,引导学生形成“阅读时联系生活”的能力,为之后实现“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学习目标作好铺垫。

以课后题为例,通过梳理,教师能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有助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合理实施。比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的课后第一题为“朗读课文。说说课文里写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它们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教师可以据此在“辨别方向我来绘”的活动中设计“联一联”的练习,让学生“联系‘月亮’‘年轮’‘蚂蚁的洞穴’等其他指南针”。这一练习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有很多有趣的天然指南针。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试着像课文这样用诗歌的形式将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二)分析学情,找准教学起点

通过对“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一语文要素的梳理,可以发现如下信息(见表1)。

表1

结合对教材的多维梳理,可以明晰二年级学生对于提取简单、明显的信息已有一定的经验,对于自然的探索也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可借由学生已有能力与经验,在新的学习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主动建构知识,解决问题。比如,在《雷雨》这一课的教学中,请学生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时,根据能力发展体系,可以发现在前面几个学期已经渗透了借助图片、词句讲课文内容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将说雷雨变化调整为更细致、更深入的教学活动: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等变化。

三、在情境中落实“实用性”任务

2022 年版课标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提出,“应紧扣‘实用性’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这就提示教师进行单元整体设计时,要尤其重视创设具有实用性的学习任务(见表2)。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教师在做主要活动设计时可以把握以下几点策略。

(一)搭建具身体验支架

教师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视角来设计关键活动时,要致力于将书本中的静态知识转化为生活中用得到的语用知识。设计支架时,应倾向于具身体验。比如,在“海选自然观察点”任务中设计“自然秘密我力荐”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进行单元整体阅读,发现本单元课文的相同点是都描写了大自然,不同点是每篇文章描写的角度不同。《古诗二首》和《雷雨》描写了大自然的变化,《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描写了大自然的用处,《太空生活趣事多》描写了大自然的有趣。那如何基于此搭建具身体验支架呢?可以结合文本特质,指向语用,设计涂颜色、说雷雨变化、绘制示意图、扮演太空小导游、制作问号卡片等支架,使隐性的思维得以显化,不断触发学生思考。学生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大自然的点,说明理由,一方面对整个单元有更整体、更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持续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积极回应实用情境

根据单元语文要素,以打开学生思维的“特约自然观察员”为情境后,会自然而然出现“我能发现自然的什么变化”“在辨别方向时遇到什么困难”“怎么更好地介绍太空趣事”等知识、能力缺口。此情境将一以贯之地陪伴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更新知识能力体系。比如,把《古诗二首》一课放入“自然色彩我来涂”这一任务中进行观照,古诗的教学会侧重于发现大自然中的色彩: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中发现莲叶的“碧”、荷花的“红”,从“红绿相映”中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感;在《绝句》一诗中发现鹂的“黄”、柳的“翠”、鹭的“白”、天的“青”,从这类明丽的色彩中体悟诗人的心情。教师可以顺势设计“添一添”的活动,引领学生找一找诗中可能少了哪些景物,用画笔补上,并涂上颜色,进而深入感知诗中的景和情。教师可以接着指导学生积累一些运用色彩描写景致、抒发情感的诗句,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让学生从中感受作者运用的表达手法。

(三)依据要素分解任务

语文要素散布在教材里。对此,教师可以采用“能力分解”的方法设置任务,最终完成单元整体教学。在这些任务中,教师通过设计“圈一圈”“涂一涂”“分一分”“辨一辨”等支架,把各项能力逐层分解到各项主要活动中。比如,在《太空生活趣事多》中要求学生“扮演太空小导游进行介绍,畅谈趣事”,如何让学生演得恰到好处呢?教师前置了相关活动。以介绍在太空中睡觉为例,学生需要运用抓住相关动词等方法定格场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钻”这个动词,看字形,想意思。在理解字义的过程中,学生明白在太空中睡觉是无法动弹的。那又该怎么说得有条理呢?要利用文中的“要想”“必须”“不然”等词语,有序介绍,这样才能把睡觉的趣事说清楚。

(四)恰当微调教学内容

在整体设计单元时,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比如,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将“识字加油站”前置,将示意图的绘制与“识字加油站”提供的“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派出所”等表示场所的词语进行整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和绘制的示意图,说说各种“馆”和“所”的作用,并结合博物馆收藏丰富的特点,理解“博”的意思。这些设计推动学生充分展开探究过程,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

综上,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视角来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呈现的是一个系统实现“实用”的过程。“实践性”既是出发点,也是终点。在指向实践的学习之旅中,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提升认知能力,体现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意义。

猜你喜欢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雷雨实用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雷雨天
幼儿画刊(2020年8期)2020-09-15 07:09:16
高中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策略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雷雨
小读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3:42
浅谈高中生语文实用性阅读能力培养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
语文建设(2019年8期)2019-09-17 06:23:09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