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娟|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梁文霞|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指出,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理解语篇意义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渐发展的过程[1]。社会与情感能力是指人在与自我、他人、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出有效和适当行为的能力,包括适应社会环境、建立社会关系、履行社会义务等所必备的情感技能,属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范畴[2]。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教育政策改革运动,充分体现了教育从“情感智力”到“情感能力”、从“智商教育”到“情商教育”的转变倾向[3]。然而,目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在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重说教轻体验”“重道理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对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浮于表面,难以让学生入脑入心,真正实现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基于生活问题设计英语阅读教学符合《义教课标》倡导的“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4]的学习理念,能够引领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学习运用语言的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教学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生活问题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阅读教学实施路径
由图1可知,基于生活问题培养社会与情感能力的阅读教学实施路径围绕生活问题展开,以教师、学生、语篇、生活间的多方互动为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为前提,促使学生在语篇学习、问题解决过程中学习运用语言、理解语篇意义,进而迁移运用社会与情感能力解决更为复杂的生活问题。生活问题既是整个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也是终点。以学生生活问题为主线开展阅读教学,既能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从而实现“育人”与“育知”的融合统一。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中的Section B 2b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语篇与生活互动就是要求教师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和语篇的育人维度,找到两者的“契合”点,确定学生生活问题,并确保解决问题所用到的语言、思路能够从语篇中提取,在此基础上用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真实问题来激发与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学习中。具体而言,教师应先研读语篇,探究语篇的主题意义,进而发现语篇所体现的社会与情感能力,确定问题的大致范围,然后调研学生生活,在此基础上提出课上要解决的生活问题。
Section B 2b是三封邮件语篇(一封邀请信和两封回信),话题是关于一场师生告别聚会的邀请与接受/拒绝邀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任务能力、协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开放能力等多种社会与情感能力。通过语篇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常识,学会得体地邀请别人以及答复别人的邀请,即在与对方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与对方共情,真诚、清晰地表达自己,有义务感、责任感,以及为双方关系的保持和发展作出建设性贡献的意愿。因而,笔者确定引入课堂的生活问题的大致范围为某项活动的邀请与接受/拒绝邀请。同时,笔者通过课下访谈了解到,八年级学生学习紧张,锻炼身体的时间、与同学交流的时间均较少,需要组织一些活动为他们提供强身健体和培养友情的机会。通过与学生交流,笔者最终确定以举办一场乒乓球友谊赛为生活问题的任务情境,并设置以下三个真实问题:
①How to write an invitation of a table tennis match to involve more classmates.
②How to accept an invitation of a table tennis match.
③How to refuse an invitation of a table tennis match.
在确定生活问题后,教师应开展学生与生活互动的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关于社会与情感方面的知识,并在原有知识与新知识间建立联系,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产生认知的冲突和失调,为接下来学习新的社会与情感知识和认知结构的调整做好准备[5]。这一环节需要教师把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先尝试解决以体验语言运用和解决问题思路的不足,从而发现学生尝试性产出存在的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总结。
通过总结,笔者发现学生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语言方面,学生存在词汇、句型使用单一、重复的现象;二是在内容方面,学生发出邀请时阐述不够具体,接受邀请时情感不够充沛,拒绝邀请时不能与对方共情。总体而言,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一名学生的前产出如下:
Make an invitation:We’ll have a table tennis game this weekend. Do you want to come? Can you come?Tell me if you want to take part in the match.
Accept an invitation:I want to join the table tennis game.I will come.Thanks.
Refuse an invitation:Sorry,I can’t take part in the match at weekend.I have so many things to do.
基于上一环节的前产出,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其学习动力更大、目的性更强。这就需要教师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语言和内容结构的输入。具体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与语篇进行充分、深入的互动,总结归纳语篇的语言特点和内容结构,提炼结构化知识,为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思路。
第一步,笔者带领学生阅读邀请信。笔者先让学生带着问题“Who is Ms.Steen?”“Why did David organize a party for Ms.Steen?”“What is the exact time of the party?”“Do you agree the invitor to ask for some contruibutions from the invitee?Why?”进行阅读,以使学生初步感知邀请信的内容。接着,笔者呈现重点词汇和句型(如as表示“正如……”,to用作目的状语表示“为了……”等),让学生通过造句练习体会其表意功能。最后,笔者带领学生一起概括、提炼邀请信的内容,形成如图2所示的邀请信书写框架。这一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条理清晰地发出邀请与如何用适切的语言传达真情实意的,即帮助学生从语言和内容结构两个方面学习作者在做事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与情感能力。
图2 邀请信书写框架
第二步,学生自主学习接受信和拒绝信。首先,笔者根据学生在前产出时存在的内容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带着问题“Do you always express your agreement and excitment when you accept an invitation?”“Do you still try to do something for the activity even if you can’t join it?”进行自主阅读,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和作者在社会与情感能力方面的差距。然后,笔者呈现表1(下画线部分为学生所填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比自己的表达和作者的表达,掌握一些能体现更高社会与情感能力的语言表达方式。
表1 语言表达
最后,笔者让学生模仿邀请信写作框架分别绘制接受信和拒绝信写作框架(分别如图3 和图4所示),并以小组为单位阐述接受信和拒绝信的内容要点,以使学生意识到接受邀请时要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具体事实表达对对方所作出安排的认同和称赞,以及提出自己可以作出的贡献,拒绝邀请时要真诚地表达感谢并说明原因,以及提出想为活动作出自己贡献的强烈意愿。这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仅提供支架和最后总结)的教学,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认知处于一种挑战状态,避免学生倦怠情绪的产生。
图4 拒绝信写作框架
维果斯基认为,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可以理解他人的假设,并通过集体讨论共同建构知识、强化知识[6]。在学生形成关于邀请与回应邀请的结构化知识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进生活,与学生一起协商、共建所提生活问题的解决方案,实践应用新学到的社会与情感能力。这一环节既是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和结构知识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输入的过程),也是学生迁移应用所学语言、社会与情感能力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输出的过程)。
第一步,学生四人一组(分别扮演乒乓球比赛组织者、接受邀请者、拒绝邀请者和信息记录者)讨论举办乒乓球比赛的原因及自己可以承担的责任,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着重提升学生相对比较缺乏的义务感、责任感。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对有需要的小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指导和反馈,学生则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结构知识充分论证举办乒乓球赛的必要性,以及列举出多个可以承担的责任。一个小组信息记录者的记录如下:
Reasons:
As we all know,we should do more exercise to keep our body sound and we need communicate with our peers to release our press.Table tennis is one of our favorite sports and all of us can play it.Let’s have a friendly match together during which we can chat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I am sure you will feel relaxed and refreshed...
Contributions:
Think of a gym or a free outdoor space,which is better?
Prepare some bandage in case someone is injured.
Buy some bottled water.
Bring more table tennis bats in case some students forget.
...
第二步,学生自主形成自己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进行对话情境模拟表演。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与对方共情的能力,进而切实体会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对有效交流的重要性。一组学生的对话节选如下:
S1:As I’m sure you know,we need to do more exercise to keep our body sound.How about we have a table tennis match next Saturday in Shiji Park?
S2:What a great idea! Keeping healthy is really very important. Doing sports is the best way. I quite like it.I will prepare some bottled water.
S3:Sounds great.I’d love to take part in the match,but I’m not available.My family is visiting my grandma next Saturday. I haven’t seen my grandma for almost two months. However, I can do something for the match.I will bring my bats to you,in case some students forget.
由上述对话情境模拟可知,学生的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利、情感真实,这是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
在学生形成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再次回到真实的、复杂的生活之中,运用所学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去解决更为复杂的生活问题,实现对所学“软知识”的“远”迁移。
通过与学生交谈话题“你喜欢与谁一起共度周末”,笔者发现学生更愿意与同学共度周末,而不是与长辈,且经常会因不知如何得体地拒绝长辈的邀请而感到苦恼。因而,笔者布置如下课后作业:
Your uncle, who you haven’t seen for two years, invites you to have a dinner at weekend, but you have accepted the invitation of your friend at the exact same time.Who will you refuse?Write a reply message to him.
真实的生活情境是学生体验、实践和迁移运用知识的土壤。把学习的过程变为参与生活、改变生活的过程[7],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的课本知识转换为具体的可实践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学用一体。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可以使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产生深入的体验和感悟,进而运用、练习并发展社会与情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