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融合:区域开展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主题研修的实施路径

2023-06-01 03:30杨丽峰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研修作业语文

杨丽峰∣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金卫强∣浙江省嘉兴秀湖学校

区域教研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2019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地采取区域教研方式,开展教师研训活动。在“双减”背景下,作业控量提质已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区域教研必须对此加以重视,以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

就初中语文学科而言,当前的作业设计还存在着教师观念转变迟缓、校际间行动步伐不一等问题。《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通知》明确了作业性质,指出其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但作业与课堂脱节,仍然是当前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落地,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追求整体性、结构化,越来越面向生活,但语文作业设计却没有与之相匹配。此外,不同的学校在行动上也步伐不一,缺少新课程理念引领的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依旧以惯性思维行事,作业设计的改革停留在喊口号或套用一些新概念上。因此,区域教研有必要对教师加强理论与实践培训,让区域内不同学校的教师都能正确认识作业的功能与价值,提升作业设计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开展了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主题研修活动。研修活动通过直线链、赛研链、关联链、展评链“四链”融合的方式,对区域开展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主题研修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

一、直线链:构建研修体系

链,原指用金属环节连套而成的索子。如果将“金属环节”比喻成一种行为,那么,直线链可以解释为多种行为依次发生,构成线性连套,且前一种行为是后一种行为的必要前提,并形成结果的行动方式。研训部门、学校、教师是区域研修行为的动作发出者,他们从上至下形成以下三方面的线性样态,共同构成区域研修体系。

(一)三层管理

我们组建“区级(研训中心)—校级(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体”三层管理梯队,建立管理机制,保障研修活动正常运行。同时,明确管理职责:研训中心负责作业研修项目的设计与指导,教研(备课)组负责研修项目的具体实施,教师个体负责研修项目的个性化落实。这样,通过依次细化,层层落实,凸显管理的有效性。

(二)三端推进

基于三层管理,我们对应三端推进:研训中心做好顶端规划,教研(备课)组做好中端设计,教师个体做好终端实施。例如研训中心规划设计作业的五个维度(详见图1),指导学校从评测角度,转变教师的作业观,激发教师优化作业设计的热情。

图1 设计作业的五个维度

(三)三级驱动

研训中心牵头搭建竞赛、评比、展示的驱动平台;学校根据区级主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搭建校内驱动舞台;教师激发内驱力,汇聚智慧,认真设计,积极参评。如依托我区大型教育活动“身边的好课”,开展“基于单元整体的作业设计”比赛,驱动各校备课组选择单元进行集体研讨、自主研制,并完成设计。三级驱动激起了全域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力。

三层管理、三端推进、三级驱动,使组织有保障,推进有梯度,驱动有平台,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直线型研修体系。

二、赛研链:创新研修方式

“赛”有比胜负、比好坏的意思,讲求竞争;“研”指反复、仔细地分析琢磨、探求。赛研链,就是要引导教师“赛”前有思考,“赛”时有平台,“赛”后有启发。

(一)规划“赛”“”“研”路径,全员参与开局面

我们在区域层面做好顶层策划,细化实施过程,导向全域教师自觉学习“新课标”、新理论,寻找作业设计的理论支点。校级层面,指导各校自主开展作业设计评比,推动智慧打磨,并将优秀作业推荐到区级评比。通过专家评审,我们对优秀作业给予区级奖励,颁发获奖证书;同时,将获奖作业制作成PPT,在区“教师研修群”内展示,开启全域语文教师共研互析的良好局面。这样,既有区级层面的方向指引、推进提升,又有校级教研(备课)组的分析研磨,还有教师的全员参与,营造了积极比拼的竞赛氛围,调动了教师作业设计的积极性。

(二)具化“赛”“”“研”落点,校本作业呈新态

作业设计研修的主场在学校。因此,我们着力推进校本作业的开发与使用。以阶段性作业、项目化作业为“赛”“研”的两个落点,按照“赛”“研”路径,评选优秀“校本作业”。

1.面向教师,开展“项目化作业设计”研修

我们希望新锐教师能脱颖而出,特邀浙江省特级教师贾龙弟老师为青年教师作有关作业类型、作业功能、项目化学习的专题讲座,进行理论引领。对标浙教版《语文作业本》,我们面向全区青年教师,开展“项目化作业设计”评比活动,遴选优秀作业,以“作业设计展评”为主题开展全区“说题”研修活动,辐射全体教师。其中,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的青年教师以“项目化作业”为抓手,围绕“传统节日”,体现“做中学”,引入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开发系列“创新实践校本作业”,改变了作业的传统样式、解题方式,聚焦学科素养,提升了作业的开放度、实践性、综合性,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2.面向学校,开展“阶段性作业设计”研修

我们关注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以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设计为抓手,依据校情,指向“教、学、评一致性”,提升作业效度。如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油车港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不同学生的学情差异较大。该校的校本作业关注四个方面:导——课前预习作业;教——课中随堂作业;练——课后巩固作业;评——优生思辨作业。这样既贴合了日常教学常态,又覆盖了学习全过程;既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导—教—练—评”一体化的校本作业,成为其他农村学校学习的样本。

(三)利用“赛”“”“研”结果,“,“蹲点下沉”促发展

校际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体现在“赛”的结果,还体现在“研”的方式上。我们选择发展型、窗口型学校各一所,看其单元备课、观其课堂生成、研其作业设计,全方位指导这两所学校提升校本作业质量。

在发展型学校,我们组织区骨干教师团队与学校教研组教师一起共研单元备课、同课异构、共同设计作业,发现“赛”的弱点,挖掘“研”的提升点。如在嘉兴市秀洲区洪合中学,针对教师“情境创设”难以入手这个薄弱点,我们指导教研组教师研讨了2022年的宁波中考语文试卷,以综合性活动“以和为贵”为样本,提炼单元核心概念,创设学习情境,分解课时目标,设计课时作业。一学期的“蹲点下沉”,既使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的融合度得到明显提高,又提高了教师对作业功能的认识。

在窗口型学校,我们指导教研组总结经验、形成特色、汇编成果并在全区推广。如根据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的“创新实践校本作业”,我们蹲点指导该校汇编“向学而教·项目化作业”成果集,并使之成为宣传、展示学校品牌的必备资料。其中,我们依托“编制一册最美名联的集子”这一项目,指导学生收集、欣赏对联,研究相关汉字文化、传统文化,并展示学习成果,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三、关联链:放大研修效应

多个事物间产生相互影响和牵连称为关联。关联链的研修是指整合两个及以上主题开展研修,以便通过相互影响放大研修效应。

(一)课堂生成与作业设计相结合的研修

优质的作业设计必然会促进“好课”的生成。浙教版《语文作业本》不是传统意义上巩固知识的练习本,而是指向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设计。我们的研修将《语文作业本》作为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的纽带,既用来优化课堂教学,把握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又以此为蓝本,采用选编、改编、混编等手段,优化过程性作业。

如教师教学语文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溜索》中的“场景中的人物”,课堂选用《语文作业本》中的试题:

文中瘦汉子的溜索场景写得极为精彩,如果用电影镜头来表现这一场景,你会怎么设计景别?阅读“知识卡片”,了解景别,完成设计。

根据题中表格(表格略)提供的七个场景,学生完成了三个任务:(1)摘录句子,表现画面内容;(2)选择景别,体现观察视角;(3)文字表述,简述设计理由。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设计课后探究题:

曾经的溜索是西南边陲大峡谷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今,溜索是一种户外极限体验运动。如果在怒江上空创设溜索体验项目,请你作以下探究:

1.调查:创设怒江溜索体验项目,需要具备怎样的环境条件?请仔细阅读课文,结合文中关键语句提出你的看法。

2.代言:参照课文图片和内容,你如何向极限运动爱好者介绍怒江溜索体验项目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请简要阐述。

(二)单元目标与单元作业相结合的研修

基于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我们将单元整合教学与单元整体作业相关联,改变传统作业的碎片化现象,形成学习过程、知识体系、思维方式的结构化。我们设计素养立意的作业,以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知识、获得关键能力。如有位教师提出了大概念理念下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游记”单元整合作业的设计思路:

(1)从单元核心大概念出发,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和作业目标,并进行分课时细化;

(2)借助预习单,设计课前预习类作业,进行梳理比读,导向自主学习;

(3)采用口头、书面相结合的作业形式,精选课时作业,提高课堂效率;

(4)创设情境,绘制导游手册,驱动课外实践体验性作业;

(5)设计作业评价量表,全程监测作业效度。

(三)文本阅读与写作指导相结合的研修

“读写结合”是教学的难点。我们把“基于教材文本的写作指导”设定为一个学期的研修主题,围绕“写作”作业,锚定微型读写类、写作技法类两种类型,开设研讨课,深入探讨,创编作文类作业。

1.微型读写类作业

微型读写类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阅读,通过模仿借鉴练句、练段、练篇。如在朱自清《春》的教学中,借鉴文章通过多角度观察进行写作的特点,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写作题:

四季皆有灵气,你用怎样的感官去体验季节的味道呢?用眼睛去看,会是明媚灿烂吗?用味觉去品,会是鲜美无比吗?用感觉触摸,会是轻柔温暖吗?……

请以“_______到春天”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文章。

要求:①填写一个感官性词语,补充完整题目;②不少于500字。

2.写作技法类作业

写作技法类作业注重发掘课文中蕴含的写作技法,解读其在文中的价值,然后设计相应的写作题目。如有教师注意到,有些叙事性文章中会突然出现一段自然环境描写,假如删去这段描写并不影响事件的发展,但有了这段描写却能让读者更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更有利于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如莫怀戚《散步》的语段:

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段写景的文字兼有抒情的意味,展现了一幅充满勃勃生机的初春田野画面,蕴含着对生命的礼赞。一家人的散步,本是一件平常的琐事,而这段“闲来之笔”,烘托出了场面的温馨,预示着孩子的成长,象征着母亲的岁月,更渲染了“我”和“妻子”的责任——在这个春天,这片田野,这次散步寓意非凡。如此“闲笔”,可谓张本蕴旨,情味溢出。这就是“闲笔不闲”技法。由此,教师设计了如下作文题:

写景抒情也常运用“闲笔”,如老舍《济南的冬天》:“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这是拿北平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作对比,表达热爱之情。请以“下雨天”为话题,运用“闲笔不闲”技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四、展评链:提升研修实效

展评链的研修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比赛—专家评比—成果展示”再到“总结经验—组织比赛—专家评比—成果展示”的回环方式,锤炼学校教研组团队,帮助教师个体成长。它聚焦优质团队、优秀个体,围绕作业设计,带动案例写作、论文撰写、课题立项、成果评比等,让教师从学校、区内脱颖而出,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进阶性示范效应。区域作业设计主题研修活动,让教师、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一)教师“作业观”的更新

“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应该牢牢抓住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科学、有效地设计语文学科作业,构建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学形态为两翼、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作业设计系统,引导学生开展多样的学习实践,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1]通过“展评”研修,教师的“作业观”有了三方面的更新:其一,作业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紧密相关;其二,作业类型要多样化,应摒弃机械学习、简单记忆和题海训练,作业形式应从静态化转变为动态化、可视化、立体化等;其三,作业应具有关联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差异性、层次性和选择性等特点,体现语文“综合性、实践性”的学科特质。

(二)学生作业效度的迭升

语文课程的目标已从重“双基”、重“三维目标”发展到重“核心素养”,相应地,语文作业设计不应限于语文知识,而应让“学生经历指向思维的真实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推理解释、讨论思辨、实践验证和形成成果,促进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探索”[2]。因此,语文作业的效度应迭升指向引导学生在迁移、运用中建构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核心素养的落实。

寻本溯源,立根实践,“四链”融合,创新研修方式,“让教师不仅从观念上认同,而且在行动中予以落实,从而让信念发生变化”[3],带动区域内教师“作业观”的更迭转型,扎实推进作业与教学融合,切实提高教师作业设计的水平。

猜你喜欢
研修作业语文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作业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