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州绿色香料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3-06-01 13:09杨晓英张文韬
南方农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草果怒江州怒江

杨晓英,张文韬

(西南林业大学,云南昆明 650224)

香料是指可以释放出特殊芳香味道的一类物质,广义的香料是香原料与香料混合物(香精)的总称。香料一般是由多种芳香的原料溶液与香料溶液或香料载体及其他芳香辅料所组成的香味混合物,按来源分为天然香精与人造香料二类。天然香精成分大多是从植物中提炼而来,而人造香料是一种有机生物合成的物质[1]。香料多被用于美容化妆护肤美容、食物煎炸调味、熏香杀菌除秽、医药营养保健药品等。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香料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不断拓展的国内市场空间也带动了香料产品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环保意识增强,发展绿色香料产业是自然环境、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是人文文化、生活方式、时尚趋势、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天然产物为标志的绿色香料产品将成为今后香料消费发展的潮流。

怒江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绿色香料产业是怒江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落实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目前,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怒江州围绕绿色香料产业,制定了多个发展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整体上呈现出产业基础愈发坚实、产业培育思路逐渐清晰、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良好态势。然而目前绿色香料产业发展过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挑战,应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现有绿色香料产业基础条件下,加快绿色香料生产项目建设,建立相对完整的绿色香料产业技术支撑平台与产业链配套体系,打造香料产业品牌,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内生增长动力,推进怒江州经济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1 发展现状

1.1 香料概述

香料的开发由来已久,埃及是最早使用香料的国家,其香料提炼最早可以追溯到6000 年前。中国香料使用可以追溯到5000 年前的神农时代,那时已有收集树皮草根当作医药用品来驱疫辟秽。随着时代的发展,香料使用已经遍及全世界,香料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长,香料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香料不再是贵族阶级的奢侈品,也不再是强国争夺的对象,它曾经的代名词“神秘、昂贵、暴力、贪欲”都已不复存在,香料早已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香料发展史成为人类文明史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1]。目前,香料产品在制药、食品、日用化工、烟草等行业有着广泛的用途,是这些行业的重要原料配套产业。香料产业链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为香原料种植与生产,中游为香料加工,下游为日化、食品和烟草应用行业(见图1)。

图1 香料全产业链示意图

香料的发现和使用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联系紧密,香料的发展历史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及应用,香料绿色化发展理念被提出,引领香料产业迈向新的篇章。香料产业绿色发展需要全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监督、共同协作。重点建设绿色香料产业基地、生产绿色香料产品、铸造绿色香料品牌,推动香料育种、种植、加工、交易等产业环节绿色化改造,促使香料行业上游原材料绿色化、天然化,中游加工产品适配有机、全天然和可降解等,保障下游终端市场获取健康的绿色香料产品。应快速进行传统行业技术设备的更新升级与绿色化改造,加快绿色发展方式的形成,加快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的绿色化与循环化发展,遵循生态规律,从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和限度出发,发掘生态资源经济潜力,使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转化,从而达到经济产业、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三者优化升级[2]。

1.2 怒江州绿色香料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怒江州积极发展绿色香料种植,初步调查目前怒江境内采食的香料有27 种,包括砂仁、豆蔻、肉桂、茴香、薄荷、青花椒、桂圆、橙皮、木瓜、白扁豆、百合、橄榄、桃仁、蜂蜜菊花、茯苓、麦芽、桑叶、金银花、葛根、山药、草果、当归、党参、柠檬干、玫瑰花、桂花、香橼。2019 年,怒江州提出推进泸水市绿色香料产业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绿色香料产业。2021 年,绿色香料产业园“怒江州泸水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园区规划范围分为核心区和辐射区两部分,以“绿色为题、香料为画”,带动全州绿色香料产业发展。截至2021 年11 月泸水市共有绿色香料种植面积1.97 万hm2,其中草果1.38 万hm2、花椒0.53 万hm2、咖啡0.06 万hm2、迷迭香0.01 万hm2。依托绿色香料产业园,怒江草果、花椒、迷迭香等香料已形成规模化种植。以草果为代表的绿色香料产业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怒江州成为全国草果核心主产区和云南省最大的草果种植区。草果产品研发和品牌培育持续推进,已研发了10个以上的产品,全州拥有草果生产龙头企业6 家,涉及云木香种植加工的州级龙头企业2 家,全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542个,新型经营主体已初具规模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2021 年底,全州种植了7.43 万hm2草果,其中已挂果的有2.76 万hm2,鲜果年产量达4.745 万t,草果综合产值13.2 亿元,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分别为4.1、7.95、1.15 亿元。怒江州全州有21 个乡镇116 个村委会种植草果,总带动了4.31万户16.5万人稳定增收。

1.3 发展优势

1.3.1 生态环境资源得天独厚

从物种资源来看,怒江峡谷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与古热带植物区汇合处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寒温性和暖热性植被普遍生长,是地域性植物种类组合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怒江州生态品类丰富珍稀,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的三大中心之一,有野生高等植物3000 多种,其中1500 多种已被列为国家保护动植物,素有“动植物王国中的一颗明珠”之美誉。全州森林覆盖率78.9%,有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好,荫蔽度好,极其适宜以草果为代表的香料生长。从气候来看,怒江州气候属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具体呈现为年温差较小,日温较高、干湿季分明、四季之分不明显、全年无霜降等。受地形地貌及纬度差异的影响,立体气候表现明显。从生态环境来看,怒江州境内高峰林立,森林资源丰富,山谷河流众多,境内流经的怒江、澜沧江、独龙江是国家重要的水系,水质长期稳定维持在ⅲ类河流之上,水、气、土资源等各项生态环境综合指数均居全国前列;境内的3条江、183条支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资源丰富,林下土壤腐殖质深厚,松软、渗水性好,具备香料种植的优越条件。

1.3.2 地理区位优势显著

怒江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处怒江中游,沿怒江河谷由北至南绵延横贯境内,故名怒江州。怒江州北与西藏接壤,东与丽江和大理为邻,南与保山相连,西与缅甸毗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之下,南亚、东南亚地区对我国对外开放的作用显著增强,云南省作为我国重要沿边省份,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则更为重要。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建设步伐加快及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怒江州以西毗邻缅甸北部,远望印度的地理位置愈加突出,在云南省对外开放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愈加明显。怒江州和缅甸西部地区地缘相邻、人缘相亲、文缘相连,民间合作的历史源远流长,具备开展次区域合作的先天优势。此外,怒江州是滇藏新通道的重要节点,片马口岸是连接我国西部和缅甸边境北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陆路通道和口岸,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怒江州可以在推进与周边国家民心相通、深度融入沿边经济带、参与中缅经济走廊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而,怒江州显著的地理区位优势为绿色香料产业拓宽了发展空间。

1.3.3 政策、资金、项目优势

国家实施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云南从产业、政策、金融等方面都有很多倾斜,怒江州是滇西边境山区贫困地区之一,属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的重点区域。自“十三五”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怒江州州委州政府在多个政策文件中明确提出怒江香料产业发展目标,从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等多方面扶持、助力香料产业的发展。绿色香料产业作为怒江州重要的经济支撑产业,是怒江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乡村振兴新模式的重要抓手。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云南省委省政府、怒江州委州政府等部门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政策文件及会议精神,按照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云南“三张牌”的决策部署,立足于怒江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香料产业,着力凸显怒江特色,打造“绿色香料”品牌,以此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借力地方民族特色,融合一二三产业,组建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成为脱贫攻坚产业新引擎,打造了产业扶贫金字招牌,带活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带动更多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稳定就业、增收致富,在巩固全州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发挥示范和推动作用。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发展基础保障能力薄弱

怒江山高坡陡、谷深水低,“四山夹三江”的地质地貌构造,也导致全州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发展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全州内、与相邻州市、与国内省市、与周边国家之间互动性不够,信息、资金、人力等无法充分流动,要素保障和产业配套能力弱。绿色香料产业发展壮大对公共基础设施保障提出了多元化和规模化的要求,基础设施缺口大。就目前来看,整个怒江州草果、咖啡、花椒等种植规模相对较大的香料作物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受地形地貌、生态保护红线、产业规模化容量有限、远离主要消费市场等先天条件制约,全州绿色香料产业发展面临着明显的支撑条件脆弱压力。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多种植于峡谷地带,种植区域坡高路陡,公共交通、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存在普遍缺水缺肥的状况,其年产量较低。种植基地难以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出产产品的品质不稳定,土地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提高。对现有的示范性栽培的艳山姜、云木香、迷迭香等140 余种香料作物和其他尚未纳入示范性种植的高黎贡山小众香料作物方面,由于资金和人才的缺乏,难以开展包括种质资源选育、人工驯化、功效挖掘、产品研发试验等系统性工作,对这些作物开展进一步研究、挖掘其特性的支撑能力薄弱。

2.2 产业链仍处于低端

目前怒江州对绿色香料作物的加工仍处在初级阶段,基本只生产技术门槛较低、加工生产较容易的产品,比如对原材料的简单包装、磨粉等,且在此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操作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缺乏龙头精深加工企业,产品深加工程度不足、技术含量不高,对原料的需求和消耗量有限。加工转化率较低,产品以出售原材料和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工业产值低,利润转化率低。

2.3 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从整体来看,对怒江绿色香料产品品牌的培育和宣传都较为滞后。从农户层面来看,农户对培育品牌的意识不强,使用传统种植、生产和加工的方式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此外,没有各类权威认证加持来提升绿色香料品牌效应,导致所产产品无法凸显产品本身“绿色”的特质,也难以打造区域性品牌。从消费者和企业层面来看,对绿色香料产业的宣传和产品品牌打造仍然滞后,目前怒江尚无知名香料品牌和企业,消费者对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的认知度不高,香料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低,区域公用品牌欠缺,经营企业(组织)的品牌意识淡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打造不够充分,产业品牌培育工作任重道远。此外,受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制约,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还不大,品牌优势不能转化为价格优势和经济利益。

2.4 产业发展专业人才紧缺

绿色香料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需从种植、加工等各环节实现标准化和绿色化,全程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引领,然而怒江州人力资本水平总体偏低,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少而且专业结构分布不均衡,全州绿色香料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与人才供给矛盾突出,导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竞争力普遍不强,科技助力产业发展的效果有限。尽管有众多科研院所与当地政府和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但多数以帮扶形式存在,常态化运作少,持续性较差,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加之香料产品本身研发难度较高、周期长,导致成果转化有限。此外,怒江州绿色香料产业中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偏低,科学种植管理技术推广难度大,先进技术和装备推广应用受限,科学技术与专业化人才紧缺,供需矛盾突出,现有人才储备已不能满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2.5 科技支撑体系亟需健全

草果是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的代表。草果产业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其种植多以农民自发为主,散小弱现象普遍存在。以草果为代表的绿色香料产业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尚未满足产业高效率、高收入的要求。存在种植技术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田间管理随意、加工手段落后等历史积累问题,标准化、精细化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也还没有完全推行,亟需健全行业发展的现代化标准体系,并通过科技指导、技术培训和科学监督,实现种植、加工环节的标准化和绿色化,以保障怒江香料绿色品质,更好树立怒江香料天然、绿色、健康、安全的品牌形象。除此之外,在科研方面,怒江香料产品研发工作主要通过借助外脑,尽管有众多国内知名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但多数以帮扶形式存在,常态化运作少、持续性较差、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加之香料产品本身研发难度较高、周期长,导致成果转化有限,要进一步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绿色香料产业发展基础保障能力

强化公共交通、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发展组织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市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形成党政统筹、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绿色香料产业综合管理机制,把推进绿色香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点统筹协调推进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问题等工作,指导部门和地方开展工作,组织制定落实更加有利于绿色香料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形成全社会发展绿色香料产业的强大合力。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加强部门协调和政策研究,结合绿色香料产业发展重点与路径,加快出台专项发展政策,加大对规划和政策的宣传力度,确保政策的实用性、时效性,及时解决绿色香料产业发展中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和短板。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产业投入机制。在种植端,加大高效安全的种植技术和机械的推广使用,加大对种植户种植新香料品种的补偿力度,加强对农民进行产业升级创新的引导。

3.2 延伸绿色香料产业链

千方百计招商引资,扭转目前绿色香料产业以初加工为主、附加值低的局面,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努力在精深加工领域实现突破,有效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实现初加工端的标准化,开展州市内香料产业相关方联合研究,攻克绿色香料标准问题,先行制定并积极验证以草果为代表的香料初加工流程标准。强化与科研机构及发达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等的合作,针对市场需求加快制定香料产品从鲜果采收到集中清洗、晾晒、烘干等环节的操作标准,以行业管理制度和规范倒逼传统加工方式转型升级。逐步改良以香料在初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柴火+煤炭”的干燥处理方式,从初加工端控制品质,满足对安全健康的主流需求。同时,在主产区(乡镇)统一规划建设香料原料的标准化初加工中心,对原料进行集中清洗、晾晒烘干、检验检测和分级包装,提高初加工能力和水平。强化技术支持,加大对农户在初加工方面的有效培训、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和多样化监督,保证标准化操作和标准化出品。努力提升新产品研发力度,依托乡村振兴等契机,争取国家支持和扶持,建设香料产品创新中心、香料重点实验室等。支持龙头企业自建或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中心、研发中心。不断拓展绿色香料研发队伍,依托各种科研机构和工作站,整合农业、林业、食药监等科技资源,推进香料产业发展的科技合作交流、产业化引智及配套技术研发、科技产品研发和技术转移转化。以多种方式柔性引进人才,以高端人才做好研发支撑,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开展怒江优势香料产业化技术研究,力争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并加快成果转化。主动了解市场最新需求,推介最新成果,不断测试市场接受度,力争在新、特香料产品研发、生产、推广运用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按照“外引内培”的思路,重点孵化和培育一批创新型本地企业,壮大香料龙头企业,进一步带动绿色香料产业全产业链发展。

3.3 推动绿色香料区域品牌建设

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认证体系、监测体系,加快推动香料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加强优质品种培育种植,发掘筛选出一批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种质资源,制定绿色生产标准,推动产品分等分级和包装标识,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制定品牌培育计划,营造良好的品牌创建环境,积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行动,着力打造香料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一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保护品牌。推动怒江绿色香料品牌建设,挖掘和丰富怒江绿色香料品牌文化内涵,讲好品牌故事,增强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全方位、多媒体宣传怒江绿色香料,品质优异、绿色健康的特点,让更多消费者了解、认识、认同、接受怒江绿色香料,促进怒江绿色香料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3]。推进绿色香料行业协会建设,以行业协会为龙头,加紧制定完善怒江草果等香料种植标准、加工分类标准等行业标准,积极争取定价权。积极推动“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进一步完善怒江绿色香料品牌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品牌维护机制,全力支持品牌打造。

3.4 重视香料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围绕香料产业发展中的人才需求,依托省内外院校、教育培训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力量,积极发展绿色香料职业教育,培养和造就一批绿色香料行业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紧缺实用型人才,提升绿色香料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绿色香料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绿色香料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通过开展各类专题专业培训班、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方式,推进绿色香料全产业链中所需的各方面人才培育工作,为全州绿色香料产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科学制定和完善相关行业规章制度、完善工作人员聘用和管理制度,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逐步构建起制度规范化、人员专业化、队伍多样化的绿色香料服务人才体系。

3.5 加强绿色香料产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泸水市绿色香料产业园正处于大力推进建设中,依托园区建设,大力扶持一批有能力的香料相关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带动整个香料产业链的发展。发展香料精深生产加工自动化流水线,增加香料产业的工业附加值。强化科技创新,推动香料高新优质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和企业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利润转化率,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市场影响力大的产品。进一步巩固提升企业招商引资工作水平,提高专业招商营销服务队伍的组织能力,实行精准招商。建立产品标准和质检机构,提高产品质量,防止劣质品混入,稳定产品口碑,增强怒江香料产业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竞争力[4]。加强科技人员培养,广泛开展对农技推广人员、龙头企业技术骨干、生产大户和农民的培训,提升泸水市绿色香料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应特别重视加强新型业态、有机种植等方面的培训。加大研发投入和关键技术推广力度,为绿色香料产业发展厚植根基,积蓄发展动能。加强绿色香料产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建设绿色香料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科技服务与推广体系、科技服务与推广体系、绿色香料标准化体系等,努力为怒江绿色香料产业发展构建起涵盖科技支撑、标准化建设、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全方位产业服务保障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草果怒江州怒江
跟着怒江走一走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草果栽培起源分析
不同烘干方式对怒江草果产品质量的影响
一图看懂怒江特大桥
怒江卡雀哇节
反思与展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传染病防控研究——以云南省怒江州为例
怒江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怒江求学记
滇东南山区天然林下草果种植的民族生态学评价
怒江州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现状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