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文露,王华涌,杨 勉*
(1.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2.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2021 年4 月,文化和旅游部在其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并“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大众幸福产业,应该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目的地居民和旅游者幸福感的重要责任[1]。如今,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文化景观作为连接自然与文化的纽带,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文化景观作为乡村文化的表征,以文化符号的形式传递着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2]。因此,挖掘这些文化符号,保护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于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都作为一个以旅游为导向的城市,以乡村旅游中心而闻名。川西林盘作为四川地区独特的乡村文化代表之一,因其独特的农耕生活形态和居住形态,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林盘的内部功能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人们走出林盘,川西林盘正在逐步走向衰落[3],“老龄林盘”和“空心林盘”现象日趋严重[4]。同时,城镇化带来的文化入侵,带来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与聚落形式,对川西林盘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5]。
乡村文化景观作为川西林盘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美学质量进行评价,将有助于保护川西林盘的独特风韵。为此,本文通过对四川地区典型川西林盘景观进行调查分类,通过使用美景度评价(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法对部分文化林盘景观进行美学质量评价分析,以期结合评判者的审美及心理感受评价川西林盘文化景观美学质量,得出乡村文化景观中对游客吸引力最大的要素,为乡村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建议。
成都平原现存的诸多林盘均能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出蜀地的地域特色,体现蜀地特有的文化内涵[6]。近年来,乡村旅游的迅猛发展为林盘的建设带了许多变化。作为开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林盘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呈现出了不同的景观风貌。本文选取成都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类川西林盘景观,分别是特色产业型林盘——蒲江市明月村、农家旅游型林盘——郫都区战旗村、农耕型林盘——大邑县南岸美村。
我国学者主要从风景资源[7]、生态及综合[8]角度对乡村景观进行评价研究。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景观评价体系分为2 种:刘滨谊等构建的包含5 个功能21项指标的指标体系[9],以及谢花林等提出的社会效应、生态质量、美感效果的3 个领域共32 项评价指标的评价体系[10]。景观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专家学派、认知学派、经验学派和心理物理学[11]。SBE 法是建立在心理物理学派之上的,1976 年由Daniel 和Boster 正式提出[12],是目前公认的比较成熟且使用率最高的美景度评价法[13]。
国内对于乡村文化景观的研究比国外要晚,主要针对其起源、保护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有关分类和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国内对景观资源分类的模式主要有国标法、颜色代表法、二分法、三分法。林盘是川西平原最具代表性的乡村文化景观,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川西文化特征和具有独特的价值[14]。本次我们采用二分法,将川西林盘文化景观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见表1)。
表1 川西林盘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分类
首先,提取影响美景度的景观要素,并将其按照标准分解成不同的类目,分析确定景观评价得分值与评价照片所反映的景观要素的关系。根据文献总结及咨询相关专业专家10 名(教授5 名、副教授3 名、博士2名),充分考虑到每张景观照片所蕴含的信息,确保景观照片样本数大于景观要素个数的2 倍[15],最终确立11个主要因素作为景观要素(见表2),并根据要素特性划分了若干类目及评分标准。
表2 川西林盘文化景观要素类目分解评分标准
调查于2022 年2 月至2022 年4 月进行,在川西地区选取蒲江市明月村,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南岸美村作为样地。参照前人的调查方法[16],在晴朗天进行实地调查,并对典型川西林盘文化景观进行照片拍摄。选用尼康相机(D7100),在同一技术规程下进行拍摄,并且避免非景观要素评价因子拍摄在内,实地拍摄了306 张照片,根据研究意图和实验设想从中筛选能反映川西林盘文化景观的照片42张,用于接下来的评价。
目前,我国学者对SBE 方法的评价对象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评价对象在美学态度方面存在着显著的一致性,而学生群体和大众的评价标准并无显著差异[17]。鉴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所选择了四川旅游学院艺术系景观与环境设计专业60名学生作为评价者。
1.6.1 评分方法
评分方式采用室内幻灯评判的方法。以“喜好度”作为衡量指标,反应尺度采用7分制,即特别不喜欢、很不喜欢、不喜欢、一般、喜欢、很喜欢、特别喜欢,对应的分值依次为-3、-2、-1、0、1、2、3[18]。
1.6.2 评判步骤
1)用Excel 对所拍摄的照片进行随机排序后制作成幻灯片,并在其左上角注明播放编号;2)对评价者做标准化说明,并放映一组与评价景观类似的照片进行练习;3)放映景观样本图像幻灯片时,每张幻灯片观看时间为8 s,评价者在评价表上写下关于每个景观美景度的得分值。
为了消除不同个体由于审美尺度的差异对评判值的影响,因此需要对60位评价者的评分制进行标准化处理,其公式为:
(1)式中,Zij为第j个评价者对第i个景观对象评分值的标准化值;Rij为第j个评价者对第i个景观对象的评分值;Rj为第j个评价者对所有景观对象评分值的平均值;Sj为第j个评价者对所有景观对象评分值的标准差。
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SBE值见表3。
表3 整体SBE值
美景度最高的样本为照片P23(见图1)。极富川西特色的竹类植物形成框景,可以透过框景观赏到整洁的民宿,颜色与周围环境非常统一,道路的铺装也和桌椅等景观小品很协调。美景度最低的样本为照片P11(见图2)。近处的草本和远处的乔木形成框景,但是透过框景只能看见浑浊的水体及倒映的斑驳的残影,直立的电线杆也让整个环境显得更加杂乱,与自然环境格格不入。
图1 样地P23照片
图2 样地P11照片
对比美景度较高和较低的样本发现,高分样本照片共同点是照片层次丰富,富有特色的植物与建筑极具协调性,植物景观适中且呈现韵律感,建筑多为线条简洁的现代风格建筑。一般认为,人类偏爱有植物、水体要素且视野穿透性佳的景观[19]。而得分低的照片共同点是水体质量比较差,植物组合太过杂乱,遮挡视线而未见或少见其他景观要素。乔木的林冠线不够明朗,且可视远处的建筑多为风格与自然环境非常突兀的建筑,另外一些低分样本照片还出现垃圾桶等不利观瞻之物,而有些高分样本照片中则可见极具川西特色的仿古建筑小品等有利景观的点缀。
林盘内景观评价模型分析将各景观的标准化得分值作为因变量,各景观要素的等级评判值作为自变量,采用SPSS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建立评价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发现自然景观、空间视野、街巷结构、林地的分布、植物层次、田地、水体质量、建筑组合性、建筑色彩等因子影响力较弱。通过逐步删除,把对景观得分值贡献较大的公共活动空间尺度、院坝功能、建筑形式保留下来,作为景观评价模型的自变量(见表4~表6)。
表4 逐步回归模型汇总
表5 逐步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表6 逐步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因此,将保留下来的3 个景观要素为自变量,建立的川西林盘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模型为:
(2)式中,Y为评价对象的美学质量反应值,指X1为公共活动空间尺度,X9为建筑形式,X12为院坝功能。其对川西林盘文化景观美学质量的贡献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公共活动空间尺度、建筑形式、院坝功能。
1)公共活动空间尺度影响最大,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1.485,表明照片中川西林盘公共空间的比例与尺度越有亲和性,人们认为就越美。在实地调查中也发现,虽然游客性别和年龄不同,但均表示公共活动空间具有适宜的比例和尺度才更有美感。
2)建筑形式对美景度的影响次之,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1.467。房屋的建筑形式具有传统川西民居的特点,可提升川西林盘文化景观效果。通过得分最高的美景度值照片可以看出,虽然城市化的进程给原有的建筑形式带来破坏,但是与周围环境风格统一的现代建筑也可以提高美景度分值。有些景观受国外建筑风格的影响,在周围的环境中尤为突兀,其美景度评价值均相对较低。
3)院坝功能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1.084,拥有多样功能的院坝的照片美景度评分更高,院坝是以庭院式为主要的形式,由于不受场地的限制,在建筑平面上布局灵活,开敞自由,生产与生活空间并存,极具生活气息,对于文化景观的美景度有正面作用。
川西林盘文化景观资源丰厚,目前有大量的资源严重荒废,现有的公共活动空间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导致利用率和使用率严重不足。除此之外,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尺度亲和性很低,并且没能很好的凸显当地的自然风俗和人文特色。因此,优化设计应该合理分配活动场地,提高空间尺度的亲和性,功能使用的高效性。宜选取当地特色的乡土材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打造尺度亲和富有乡土特色的空间。
景观建筑是林盘中的核心元素,在建设过程中通过规划限制林盘内建筑的风格、色彩来降低其对文化景观美景度的影响。尽量保留地方特色,以川西民居为主要内容,建筑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建筑工艺、表现手法、使用材料均以乡土风格为主,不仅要保证村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还要将旅游服务融入到居民的生活中。
院坝功能不仅与林盘使用者的居住需求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更关乎川西林盘特色风貌的传承与发展,是当前林盘文化景观优化设计中的重点问题。这就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通过对院坝空间的多样组合,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不仅满足使用者的多样需求,更向游客展示更加丰富的风土人情,达到功能和视觉价值的双重满足。
采用美景度评价法对成都市川西林盘内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川西林盘内的文化景观,公众感知较为强烈的为公共活动空间尺度、建筑形式、院坝功能这3 个景观要素。同时,在公共活动空间中,营造川西民俗特色氛围的空间,能够显著提高区域活力与吸引力。独特的空间结构是川西林盘中最突出的特征,在保护中要将林盘中最自然的原真形态进行保留,维持景观结构的完整,应综合利用山、林、水、宅、田等林盘共有景观要素,使其景观形象更加凸显自身特色。
美景度评价法有极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对于关键问题具有十分明显的指示性,自身也比较成熟,然而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照片拍摄质量、拍摄光线、角度等多因素影响[20]。同时,林盘景观因各区域功能性差异,其景观特点具有相对独立性,本研究仅对川西林盘内部分文化景观要素对美景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于林盘特色化及整体设计风格协调的分析仍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