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贞妮,彭 慧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0000)
川西林盘作为成都平原上特有的一道风景线,体现了川西农耕文化,是全国特有的生态聚落,为人们提供了集生产、生活、休闲为一体的聚落空间。胥晓刚[1]认为林盘由林木、宅院围合而成,且林木为主体,宅院掩隐于高大乔木、竹林和灌丛中,外接宽阔的农田的聚落空间。典型的林盘聚落主要分布于成都平原的都江堰灌区,林盘与都堰灌溉系统构成的川西特有的农耕环境,是世界上唯一由人工技术调节、具有数千年历史、至今还发挥作用的农耕区域。
但是随着成都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的林盘受到城市扩张的影响,正在遭受着破坏,且与城市快速的生产节奏显得格格不入,“空心林盘”数量越来越多,曾经为四川人民带来舒适生活的林盘如今在城市扩张面前竟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境地。
因此,本文探讨了如何平衡城镇化进程与林盘保护的矛盾,如何针对性地对不同的林盘进行复苏整治形成“林盘—绿道”系统等问题,希望将林盘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林盘景观与城市居民生活节奏有机地进行融合,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城市与林盘的和谐共生。以绿道“活”林盘,以林盘“亮”绿道,以绿网“氧”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将为成都市林盘体系的完善与绿道建设的推进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林盘作为成都平原的特色聚落形式,近年来却在城镇化进程中趋于衰败,林盘的保护与修复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城市建设与开发中的重要环节。2008年9月,成都市建委发布第一部关于林盘保护的纲领性文件《关于推进我市川西林盘保护实施意见》,也促进了大量学者对林盘的保护发展与修复的研究。张芳瑜等[2]提到林盘保护性建设中的核心是“保护特色,维持林盘原有形态”。黎贝等[3]基于景观生态学的视角,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在对林盘的保护上应当着重构建林盘斑块-廊道-基质的景观框架。文韬等[4]将林盘群落为单元进行合理打造,对整体林盘体系进行共同开发保护。由于林盘是成都特色聚落形式,因此国外没有针对林盘聚落的研究,但是国外对于乡村聚落的研究同样具有学习价值。国外对乡村聚落的研究中,对我国林盘保护有较大启发的研究包括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 (CPULs)理论与农业城市主义理论。2005年,卡特琳·波尔与安德烈·维尤恩提出将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与城市进行结合,建立连续、开放的城市空间联系。连贯式生产性城市景观不仅是城市的农业区,也是城市的公共开放绿色空间,可以供居民休憩游玩,并参与城市自行车网络的构建,形成连续的城市景观[5]。
本文以成都市郫县郫筒镇作为研究案例,并对郫筒镇中残存的林盘以及周边临近林盘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分析。针对林盘受到的破坏程度、破坏方向与是否存在人为的城镇化修复等因素,创新性地将林盘分为四个类别。不同类别的林盘采取了不同的复苏措施,以期望达成最经济、最具有针对性的效果。在对连接林盘的绿道进行选线时,主要目的在于连接林盘与林盘,林盘与城市。选线过程中,对城市中的绿道,依据城市不同功能区进行叠加选择;对林盘间的绿道,依据林盘划分的等级进行规划布置。
本次研究中关键的措施,也是创新性的一环即是对残存林盘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包括林盘的破坏程度,林盘是否具有生产功能,是否为“空心林盘”,传统建筑的保护是否到位等。经过分类的林盘,可对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选择更适合的景观方式修复林盘,并对其在创造“林盘-绿道”体系中进行准确定位。
2.2.1 一类林盘
一类林盘即指林盘内部保存完好,林盘还保持着完整的“林-院-田”模式。但由于基础设施跟不上城镇化的进程,发展不完善,导致林盘居住者大部分搬离,林盘呈现“空心”状。此类林盘由于保存较好,文化氛围尚浓,故将其定位为文化特色型林盘。对其重点复苏手段为改善路网结构,对川西民居进行修缮,并增添必要的功能设施(图1)。
图1 一类林盘改造模式
2.2.2 二类林盘
二类林盘较靠近城镇中心。该林盘内部交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居住人口较多,但城镇化的痕迹较重。经过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保护,其文化特色大多丧失。故利用这一点优势,将其定位为观光旅游型林盘,主要措施是通过丰富的沿线景观和舒适的自行车骑行绿道来打造富有特色的林田景观(图2)。
图2 二类林盘改造模式
2.2.3 三类林盘
三类林盘是指位于城镇夹缝中,有消亡趋势的林盘。此类林盘的基本结构已不明显,农舍聚落感丧失,零星分布,尚有少数人居住于此,仍进行着耕作活动。相对于前两类林盘,此类林盘位于城市中,与市民的距离最近,故将其定位为农田体验型林盘。主要复苏措施为改建路网,使得其具备更高的可达性;在其入口处增加引导性标志;将其农田划分成可提供认领活动的形式等。吸引城市居民来此体验生产性景观带来的乐趣,并增加此“城市失落空间”的活力(图3)。
图3 三类林盘改造模式
2.2.4 四类林盘
四类林盘特指已接近废弃地的林盘。此类林盘多位于城镇中或城镇边缘空间,已完全被城镇化趋势所吞噬。实地调研中发现,用地上堆砌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使得林盘原本的结构和功能丧失。由于此类林盘已被破坏得丧失原型,故将其定位为主题公园型林盘,采取的手段为重建。即在其旧址上进行林盘主题公园的建设,并提供便捷的到达道路系统,以发扬林盘文化(图4)。
图4 四类林盘改造模式
林盘分类见表1,对比见表2。
表1 林盘分类及依据
林盘目前在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日渐没落的原因,其一便是丧失了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且可达性极低,因此建立林盘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桥梁”是十分必要的。而绿道旅游模式正逐步得到重视,绿道的建设可为周边地区带来活力,人们也可更便捷地通过绿道参与到林盘的活动中。此外,居民可通过串联城市与林盘的绿道系统享受到更加丰富的林盘生态服务功能。
表2 各类林盘对比
由于本文的研究方向是针对城镇中“失落”的林盘空间展开,旨在达到林盘与城镇发展的和谐共生,故林盘所展现的生产性景观就不是独立于城市系统存在的单独体系,而是与城市的景观系统、道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等相互耦合的空间体系。 城市中的生产性景观可以使传统的川西农耕文明得到更好的传承,人们在节假日也可以亲身感受自然,参与生产,放松身心。
基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林盘区绿道时首先规划的是一级林盘绿道,即是将靠近城市的林盘聚落相连。其次是二级林盘绿道,即将一个聚落中的林盘连成体系,绿道成为中间的联系,而一个个林盘斑块则成为节点,根据空间句法理论,当一个地点成为节点时,并赋予了这个地点相应的不可代替的功能,此地的活力将被唤起。最后的三级林盘绿道,呈树枝状往外生长,将林盘形成网的体系,给林盘一个生长的空间。
在进行城市绿道规划时,采取的是“千层饼”模式进行选线分析。第一层是城镇的公共绿地,第二层是城市的水系,第三层是城市的路网,根据已有的道路体系来进行绿道规划可以最小限度地影响城市原本交通,避免开设新路。第四层即为城市中人流密集的场所,例如商业广场、公服建筑、城市居住区。最后进行叠加分析后得到的就是该绿道系统的城市部分,将林盘绿道与城市绿道相连接后得到绿道选线图(图5)。
图5 绿道选线
城市化代表着快节奏、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模式,而林盘代表的农业文化则是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节奏生活。如若对该土地利用不当,确实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通过将林盘分为不同的类型与定位,并通过严谨的绿道选线进行连接,从而可带给人们不同的沿线体验,缓解城市居民日益紧张的神经,满足其对“田园城市”的心理需求,同时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宣传川西传统农耕文化,经济方面可带动绿道沿线的产业以及林盘的旅游业。
当越来越多的人走近乡村时,乡村较为落后的基础设施就会成为其观光旅游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在规划时必须加入便民服务点的规划设计。笔者选择的是在乡村中每隔1000 m左右在合适的节点处,设置一便民点。便民点结合景观、卫生间、自行车租赁停放处设计,并设立较为明显的指示标识(图6)。
图6 绿道节点模式示意
本文在研究和分析林盘的基本形态后,以成都市郫都区郫筒镇为例,依据实地调研的情况,探讨在唤醒林盘的规划中加入绿道建设的可行性,创新性地对城镇周边的林盘根据基础设施的不同情况提出了新的分类思路、有针对性的改造模式和绿道选线策略,对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也提出了预见性的解决模式。对整体规划思路进行探讨后,得出了以下的主要结论:
(1)成都市城镇内现有残存林盘目前并未形成体系,与周边城市环境格格不入,随时面临着被吞噬或成为废弃地的危险,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使其成为体系,增加其在城市中的价值与吸引力,因此,绿道可以作为将城镇中零散的林盘与城镇公共绿地相连的“桥”,以帮助优化林盘结构与城市景观环境,为人们提供通往林盘的一条舒适便捷的道路。
(2)由于残存的林盘存在不同程度的破坏与不同风格的保护,不可一概地用一套方法进行修复,应结合林盘类型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特征创新性地提出新的分类思路,针对性地营造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景观。
(3)城镇中的林盘空间面临淘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业背景在城镇中显得格格不入,所以林盘斑块的优化应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为基础设施落后的聚落引入机动车道,优化道路系统,加入当下新兴的共享理念与农田体验形式,增加林盘聚落内的景观特色、文化氛围,为林盘注入这个时代该有的活力因素。
(4)成都市郫都区郫筒镇属于城镇发展过程中将林盘慢慢吞并的典型,其中残存的零散林盘也各具特征,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并且通过分析,认为在郫筒镇中采取绿道串联林盘的方式,能够很好地将生产性农业与观光旅游业结合起来,实现以绿道“活”林盘,以林盘“亮”绿道,以绿网“氧”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