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丽 林苹青 林玲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危急心血管事件,因冠状动脉产生粥样硬化病变,管腔窄化,易诱发斑块破裂出血,使血小板于破裂处大量聚集,形成阻塞管腔的血栓,血供不足或中断,引发心肌持续性缺血,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坏死,患者感受到持续性憋闷或疼痛,严重者可能突发休克、心力衰竭或猝死[1]。由于AMI 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多变、死亡率高等特点,为保证患者在发病后及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有效救治,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病情预后,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分级分区管理模式,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级,合理安排救助流程,在急诊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提高护理效率,减少急诊混乱情况发生[2]。我院基于分级分区管理,结合以结局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AMI 患者采取多维度零缺陷急诊救护,已初见成效,回顾性报道如下。
选择2020 年4 月至2021 年9 月间首次发病并收治于我院急诊科的70 例AMI 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干预组36 例和对照组34 例。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ST 段抬高型符合《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4]中标准,不表现ST 段抬高者进行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测定后确诊;(2)年龄18-65 岁,发病至入院时间在12 h 内行急诊PCI 治疗;(3)患者及家属对救护过程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生命体征不稳定、意识丧失或认知出现问题者;(3)既往有AMI 发病史或合并有其他急慢性心血管疾病;(4)合并有重要脏器功能缺陷、凝血功能障碍、免疫失调者;(5)病情发展至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者。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症状诊断、心电图检查、心肌标志物检测,对于确诊为AMI 的患者立即进入抢救室,由抢救室护士建立静脉通道、抽血、口服心梗一包药及其他静脉用药,随后采取PCI 治疗。
1.2.2 干预组:实施基于分级分区管理的结局导向多维度零缺陷急诊救护,内容如下:
(1)分级分区管理:①培训:对急诊科分诊护士进行培训,要求掌握MIA 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能迅速识别AMI 患者并初步判定其病情程度,将其分为Ⅰ-Ⅳ级。②分级分区管理:将急诊区域划分为红区(复苏区、抢救区)、黄区(优先诊疗区域)、绿区(普通诊疗区域)三部分,病情危重者第一时间于红区内进行抢救,病情稍稳定于黄区严密观察以备后续转危送往红区,病情稳定者可于绿区进行例行检查。根据患者病情分为Ⅰ-Ⅳ级,Ⅰ级:立即进行评估和救治,安排患者进入红区(复苏区),Ⅱ级:立即监护生命体征,10 min 内得到救治,安排患者进入红区(抢救区),Ⅲ级:优先诊治,安排患者在优先诊疗区域候诊,30 min 内接诊,若候诊时间大于30 min 需再次评估患者情况,Ⅳ级:患者按时间顺序就诊。③分级标准:Ⅰ级(严重胸痛伴有大量出汗,判定为“急危”)患者立刻安排进入复苏区,监测生命体征,床边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路,床边心肌标志物检测,给予抢救措施,确诊为AMI 后,立即请心内科会诊,口服心梗一包药及其他静脉用药,心内科医生启动导管室行PCI 治疗;Ⅱ级(胸痛或胸闷,出汗不明显,判定为“急重”)患者安排进入抢救区,监测生命体征,5 min内行床边心电图检查,建立静脉通路,床边心肌标志物检测,给予抢救措施,将检查结果交由医生做进一步确认,确诊为AMI 后,立即请心内科会诊,口服心梗一包药及其他静脉用药,心内科医生启动导管室行PCI 治疗;Ⅲ级(中等程度的非心源胸痛,判定为“急症”)患者于入院30 min 内接受检查;Ⅳ级患者可正常挂号就诊,按顺序检查。
(2)结局导向多维度零缺陷急诊救护:①由护士长、急诊科护士、心内科护士共同建立护理小组,对患者从生理、心理、环境、饮食4 个维度采取护理干预。生理上重点关照高龄患者及心功能较差者,保证患者卧床休息时间,同时注意预防压疮,运动要适量,遵循缓慢柔和原则,逐步增加运动量,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停止;心理上通过咨询、疏导等方式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加深对疾病了解,增强康复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环境上保持急诊环境有序,避免患者流量大造成护理疏漏,放大患者恐惧情绪;饮食上给予患者建议,如多食用纤维类食物可改善术后便秘。②根据生理、心理社会、社区、家庭、功能、感知、知识共7 项护理健康结局指标,归纳汇总为3 个方面的具体护理要求:a. 是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按照患者病情分级,对于Ⅰ、Ⅱ级患者要求入院5 min 内接诊并第一时间完成心电图检查及心肌标志物检测,必要时给予吸氧、补液支持及口服心梗一包药及其他静脉用药,对于Ⅲ级患者此时间可延长至30 min;b.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制定零缺陷救护方案,保障院内转运安全,设置护理人员轮班,严格核查患者资料,维护生命仪器的正常运转,收集异常情况反馈,以备方案分析改进;c.是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指导患者饮食、锻炼并进行必要心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以达到良好护理结局。
(1)记录患者入院至就诊时间、入院至心电图检查时间、行PCI 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2)记录急救前后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统计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心源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死亡。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表示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表示为n(%),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干预组入院至就诊时间、入院至心电图检查时间、行PCI 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救护指标对比(,min)
表2 两组救护指标对比(,min)
?
急救前,两组患者LVEDD、LVESD、LVEF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两组患者各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对比()
注:与同组急救前比较,*P<0.05
?
干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4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比[n(%)]
根据2020 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因AMI 死亡比例占我国居民总死亡首位,且仍呈逐年上升态势,极大危害患者生命安全,诱发因素包括吸烟酗酒、长期熬夜、外界刺激、过度劳累等[5]。研究显示,AMI 病情危重复杂,进展迅速,发病初期即达到超过一半的猝死概率,若能于发病1 h 内及时抢救,则大大降低患者死亡率;若超过12 h 还未完成再灌注治疗,患者死亡率将高达20%[6]。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较为单一,流程有失针对性和变通性,护理效率低下,易因救治延迟引发患者死亡[7]。为优化护理质量,本研究基于分级分区管理,结合以结局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对AMI 患者采取多维度零缺陷急诊救护。
结果显示,干预组入院至就诊时间、入院至心电图检查时间、行PCI 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提示此模式较常规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升抢救效率,与曹梦珠等[8]的报道结果一致。实施急救后,干预组LVEDD、LVESD、LVEF 三项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与于乐洋等[9]报道的结论一致,即进行PCI 术越及时,改善心功能效果越显著,而新模式通过规范护理流程和标准,将繁杂的急诊救护过程明确分工,有效缩短患者等待时间,减少救治延迟,使患者尽早接受PCI 治疗,加快心功能恢复。干预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4.12%),提示新模式对改善AMI 患者预后有积极意义,可从多维度提高护理质量,力求改进护理缺陷,满足患者多方面需求,提升患者生命质量[10]。
综上所述,基于分级分区管理的结局导向多维度零缺陷急诊救护可优化AMI 患者预后,恢复心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