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日枝
摘要:学习是一项对主观能动性要求较高的活动,学生只有通过自主分析、思考及实践,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知识本质。新课改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積极转变教学观念,从思想上意识到自主学习模式的意义和价值,并从教学现状出发,对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进行构建与实施,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逐步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新课改;接受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13-0141-04
自主学习是相对接受性学习而言的,其主要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做到独立自主,不受他人行为和思想的支配,并通过持续性独立学习、思考、探究及实践等获得相应知识与技能的一种学习模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接受性学习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非常盛行。在接受性学习模式下,教师会习惯性地充当学生学习上的拐杖,并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这使得部分学生在离开教师后就不知道该如何学习和思考。尤其是在数学学习中,由于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对数学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畏惧感,觉得数学难学,因此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总是习惯性地依赖教师,不愿意独立进行学习和思考。而部分数学教师也乐于接受学生的依赖,即便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时,也往往是浅尝辄止,很少有针对性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尝试放开束缚学生的绑带,积极构建和实施自主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未知,并在独立学习和探索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真正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以及数学知识的建构者。
1.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其学习主观能动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意味着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可以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构建和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主要意义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少一些抵触情绪和被动心理,多一些热爱和主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不断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通过构建和实施自主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可以促使学生逐渐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也就有了保证。
2.培养学习的独立性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不仅应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还应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能力,这样,其在遇到问题时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快速成长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其独立学习意识,对其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数学是一门对独立学习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独立思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真正学有所得。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通过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构建自主学习课堂,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习的创造性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新知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学生积累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但这还不够,学生还需要懂得灵活运用和创新知识,以不断拓宽自身的思维边界,进而在前人知识成果的基础上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然而,创造性学习思维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其不仅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还需要主动的思考和创造。数学是一门兼具理性和抽象性的课程,其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积极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1.传统教学模式的不利影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部分中小学校开展的一些教育活动未能很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要表现为以“成绩”为中心,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切教育成果的标准。这使得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置于次要或被动学习地位,采用的教学方式枯燥无趣,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学习效果不好。
2.构建和实施过程过于枯燥
部分数学教师在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时,没有太多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布置一些自习作业,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还有部分数学教师不允许学生沟通和讨论,这使得整个课堂鸦雀无声,氛围沉闷无趣,学生很容易感觉到压抑。在此种自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得到真正提高。
3.师生沟通相对不足
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师生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和谐、密切的,但在现实教学中,师生关系并非如此,双方之间有时存在隔阂。师生之间沟通相对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数学教师的教学态度过于严肃刻板,这使得学生无法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与亲近感,因此在自主学习时即使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不愿意、不习惯与教师进行分析探讨,而是习惯于沉浸在个人的学习世界中。这样,学生的知识盲点会越积越多,自学效果自然越来越差。
1.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脑海中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时候还会完全不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对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思考,从而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如直接给出一些题目供学生思考,而要围绕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故事、话题来创设问题情境,以此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完全沉浸在教师所创建的情境世界中,进行独立思考、学习和探究,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可在自习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个视频片段:康熙下江南的时候,在扬州城中看见两个衙役和一个商贩发生了争执,康熙经过询问才知道其中一个衙役买了4头猪、6匹马,一共花了48两银子,另一个衙役买了3头猪、5匹马,一共花了38两银子,两者相加共计86两,但衙役只给了80两。康熙就上前跟衙役理论,有个衙役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1头猪、1匹马分别值多少钱吗?凭什么说我仗势欺人?”由于视频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学生很快就能沉浸到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纷纷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给出任何提示,而要让学生尝试着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甚至采用代入法、假设法等寻求问题答案。又如,教师还可利用学生小学时就接触过的“鸡兔同笼”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可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这道题目,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当年是怎么解决,解题思路是怎样的。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想一下,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式,并鼓励学生用初中学过的知识进行老题新解,要尽可能找到更多的解题方法。这道题目虽然老,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原理,如涉及的“一元二次方程”内容,其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继续用这道题目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以便学生学会透过题目看问题本质的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而不是将学习思维一直停留在小学阶段。
2.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学生自学思维
很多教师认为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是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开展的,其实不然,有时候也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大多数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处在叛逆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其通常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充满学习热情,而对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则不愿意认真思考,更不用说自主学习了。要想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氛围。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而激烈的氛围中学习、思考和探究。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个人想不明白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在小组讨论中得到启发,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也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另外,合作学习还具有取长补短、相互配合的特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一名学生都不能置身事外,都必须积极投身到合作学习中,这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打破常规,不再按部就班地讲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特点等内容,而是将学生平均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分析和讨论,并理清和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与特点,再尝试着解答“如果给出一个图形,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该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而且可能是学生之前从未想过的,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究学习,可以深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加入其中,一方面可以了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的讨论内容偏离主题,以使合作学习效果更好。待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从每个小组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以此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在汇报工作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进行学习分享,分享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学习心得、思维方法等,以此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从而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接下来的课程学习中。
3.借助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反思
作业是课后复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时间有限,学生难以完全消化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的方式进行知识巩固,以此帮助学生有效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内容。另外,作业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增加知识积累。然而,传统的作业通常是以“刷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通常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作业压力,但效果却并不太好。这使得部分学生虽然做了很多练习题目,但是并未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效。“双减”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作业压力,在此背景下,数学教师要做的不仅是缩减学生的作业量,还要对数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更新和优化,让学生能够从有限的数学作业题目中学习和提炼出更多的课堂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反思是学习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只有在不断反思中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提高,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促使学生在反思中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思考意义的课后作业,如“体育课上,小明和小周练习长跑。小明跑步速度为320米/min,小周跑步速度为280米/min,两人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开跑,请问他们在多少分钟后第一次相遇,相遇时小明跑了多少米?两人在开跑多少分钟后第二次相遇?两人在一个小时内可以相遇几次?”这道题目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不必要求学生完成所有的问题,但要鼓励学生竭尽所能,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探索和嘗试。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会开动脑筋,竭尽所能去完成所有问题,但结果不一定是正确的。教师在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时,要对其进行适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反思,进而及时发现自己在解题过程中忽略的要点,并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尝试着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并尽可能找到一种以上的解题方式,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不断增强。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适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同一道题目中多设置几个问题,并保证问题有难有易,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解答的问题。这样,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一道题目中获得更多的思考与反思机会,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4.联系实际生活,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数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课程,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部分数学教师或者为了追赶教学进度,或者为了减少教学麻烦,很少开展实践活动,也很少为学生布置实践性作业,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十分不利。陆游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意味着要想从根本上了解事物的规律和内涵,不能光读书,还需要亲身去实践。因此,教师不仅可以从课堂教学出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布置实践性任务时,应尽量做到从教材内容出发,注重教材知识与实践内容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实践进行知识探索,进而从生活实践中获得更多教材中与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统计图的选择”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实践性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自己家庭成员喜欢电视剧的类型,并将调查结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然后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实践调查研究,学生会发现女性更喜欢看一些偶像类、情感类以及家庭伦理类电视剧,而男性则更喜欢看一些悬疑类、科幻类电视剧。然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将上述调查结果直观地展示出来,并以此为出发点自主深入分析条形、扇形及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适用领域,以此深化学生对不同统计图的认识和理解。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作业,尤其是对于刚开始学习“统计”的学生而言,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以便快速找到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学生在完成该项实践任务以后,其对统计图这部分知识会形成更为深入的理解,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加准确地预判统计图的出题方式、考查方式等,学习效果及自学能力自然会更上一层楼。这样的实践调查作业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显著提升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教师不能再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而应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向。具体到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和实施自主学习模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开展合作教学培养学生自学思维,借助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反思,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中逐步形成独立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自学能力,进而逐步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做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深入探究,从而为自身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陆祥雪,张亚峰.基于微课的初中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2(17).
[2]苏红芬.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型课堂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J].教育界,2021(05).
[3]丁振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大世界,2021(04).
[4]黄宇.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06).
[5]梁凯毓,梁雪.自主学习策略在初中数学网络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12).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l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Li Rizhi
(Gutian County No.6 Middle School, Fujian Province, Gutian 352200, China)
Abstract: Learning is an activity that requires high subjective initiative. Only through independent analysis, thinking, and practice can students truly grasp and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knowledge.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teacher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indoctrination" teaching mode and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opportunities for independent learning when implemen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change their teaching concepts, be aware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in their thinking, and start from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to construct and implement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in order to fully mobiliz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promote them to gradually grow into individuals with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Key words: junior middleschoolmathematics; autonomouslearningmode;new curriculumreform;receptive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