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孙启红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新技术在教育行业迅速崛起,信息技术快速地进入幼儿园教学活动中,逐渐扮演起重要的角色,推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发展,幼儿教师应该抓住机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幼儿日常教学活动中,尤其是故事教学活动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丰富课堂内容,使故事教学更加精彩。
关键詞:故事教学信息技术信息化时代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不但可以实现不同领域教学活动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还可以让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直观有效地开展故事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中,只能通过教师讲幼儿听,引领幼儿学习故事、感悟故事、理解故事,而信息技术的利用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改革故事教学模式,更好地帮助幼儿感知故事、理解故事。
故事教学和一般的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处,故事教学主要是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故事情境,引导幼儿倾听故事,帮助幼儿感知故事、理解故事。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故事情境、故事线索图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从而更为直观地进行故事教学。
一、信息技术对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的意义
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教育需求,以幼儿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已被认可。信息技术与故事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能让幼儿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学习、探究学习、操作学习,从“要你学”变成“我要学”,同时提升师幼信息素养,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在故事教学中,电子白板的应用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同时有趣的游戏与丰富的视频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与联想,符合幼儿直观和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为他们打开创造性想象世界的大门。本文以大班故事《小猪变形记》为例,浅析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故事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中应用的重要性
(一)传统故事教学不灵活
故事《小猪变形记》讲述的是一只无聊的小猪因为羡慕别的小动物的生活,想了很多办法想变成别的动物,从而体验别的小动物的快乐生活,获得快乐,但每一次都失败,直到和同伴掉泥坑里看到同伴非常快乐,从中受到启发,才发现原来做自己才是最快乐的。
在第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手拿绘本,一边翻页一边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幼儿认真聆听。在这过程中,教师只能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同时也尽量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在活动的最后,引导幼儿续编故事内容,与生活相联系,达到教学目标。虽然教学环节合理,但是整个教学活动仍然枯燥无趣,幼儿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信息技术让教学变得灵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中发展起来的,应给幼儿创设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一步步认识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鹦鹉的特征,并猜测小猪分别用哪些办法把自己变成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鹦鹉。故事用巧妙的方法告诉幼儿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必羡慕别人,要找到自己的优点,做自己才是最开心、最幸福的。幼儿通过人机互动了解小猪分别想了哪些办法变成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鹦鹉,并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整个活动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大胆猜测故事内容,故事线索图、人机互动一步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猪通过改变自己的外貌,变成别的小动物最后都失败了且发现做自己才是最快乐的。在声音、动画的支持下,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理解故事、感知故事、讲述故事,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故事教学变得更灵活。传统故事教学模式已被时代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信息技术下的故事教学模式。传统的故事教学辅助教具一般是手工制作,取放不灵活且没有新颖之处,无法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且纸质教具一般用过后就扔掉了,费时、费力还浪费资源。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故事教学真正意义上“活”起来。例如,第二次教学《小猪变形记》时,教师运用希沃电子白板教学软件中的动画出现、消失、克隆等功能设置动画效果,增加故事的情境性,运用放大镜、蒙层、超链接等设置故事悬念。多媒体课件具有具体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充分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帮助幼儿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会欣赏自己。人机互动环节帮助幼儿回忆故事,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大胆讲述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含义,体会和理解做自己是最幸福的事。活动最后运用微视频呈现故事。在整个活动中人机互动方式正好符合学前儿童学习、认知的需求,通过动手操作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轻松愉悦地掌握故事内容。同时教师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使之更适应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在故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趣味性地组织故事教学活动,达到预期教学效果,使教学重难点得到突破。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故事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动力,幼儿的注意是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吸引幼儿有意注意,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传统的故事教学采用图片、声音等辅助教学,无法呈现动态效果,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必然,巧用信息技术设置动画效果,让幼儿通过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愿意玩、乐意学,五位一体展开教学活动,为幼儿呈现别具一格的视觉盛宴。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突破空间的局限,将声音、图像、文字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了视听结合的语言情境,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更为直接地感知故事、理解故事、走进故事。
教学故事《小猪变形记》时,教师在故事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软件QQ影音的截图功能,呈现一只靠在树下,手拿道具,正无聊着的小猪,再配上背景配音“哎!好无聊啊!”顿时让幼儿觉得,这只无聊的小猪正在他们面前,很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后面的故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分段讲述故事的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希沃白板5的动画设置功能,给各种小动物设计自定义路线,让静止的画面动了起来,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在完整欣赏故事环节中,教师和幼儿共同合作,利用剪辑师软件,给故事配上了动画视频和音频,当幼儿看到自己配音的故事时,心情格外激动、兴奋,开辟了幼儿对故事活动学习的新思路。信息技术在整个故事教学活动中的合理运用,使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效果,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效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重难点
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一些图片的某个部位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是突显某个文字或者图形的某个局部。利用聚光灯可以创造出神秘的故事情境。放大镜功能是对画面的局部进行放大,让幼儿更清楚地观看画面的某个部位。在局部被放大后,教师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移动,在页面不同位置进行观看。电子白板放大镜的放大功能与以往教学软件的放大功能有所不同,它可以关灯,使背景呈现黑色,便于幼儿观察。
大班故事《小猪变形记》的第五个教学环节是让幼儿借助故事线索图,回忆、讲述故事内容。讲述活动能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一般用教学挂图或者图片这些静态凭借物来帮助幼儿讲述故事,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在这个环节里,教师利用希沃白板5的聚光灯、放大镜等功能,突破教学重难点,按照故事线索图呈现情境,帮助幼儿更为直观地观察画面,帮助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巩固、复习,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认知。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在幼儿园的故事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故事,帮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语言美、意境美。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事物难以接受。传统故事教育以图片辅助和教师说教为主,显而易见,传统的故事教学已不能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将故事意境与动画相结合,使故事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可以吸引幼儿的有意注意,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信息技术的应用会使整个教学活动童趣盎然,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选择想要的画面、情境、语言等。
贯穿大班故事教学活动始终的是“变”。在传统的故事教学活动中,只能以挂图或者图片的形式呈现变化后的样子,而无法呈现小猪从一个动物变成另一个动物的过程。且在《小猪变形记》故事中,出现了很多动物,传统的图片教学只能让学生看到动物的外形,而结合希沃白板5的动画功能和QQ影音的截图功能,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让幼儿直观地看到小猪是怎么“变”的。看到小猪变化失败,幼儿认识到发现自己的优点、做自己才是最开心的。加入了信息技术,故事中的动物就能“活”起来,让幼儿看到了真切的故事画面,有声有色有动的故事内容让幼儿产生身臨其境的感觉,也让故事教学“活”了起来,丰富了幼儿的情感体验。
(四)运用信息技术,因人施教
众所周知,一个班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等各方面差异很大。教育部门以及幼儿园都要求教师因人施教,如何因人施教一直困扰着教师,而电子白板很好地为教师解决了这一困惑。电子白板可以为不同能力的幼儿创设不同难度的活动,给予不同水平的幼儿充分参与活动的机会。教师利用电子白板设置难易程度不同、故事内容层层递进的游戏。
在教学大班故事《小猪变形记》中,教师利用动画组合功能,呈现旋转、消失淡出、出现淡入、动作心跳等功能的转盘。通过添加幼儿照片,在“大转盘”中随机抽取幼儿参加表演,即让每名幼儿都有参与故事表演的机会,公平地参与活动,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指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中,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已融入我们日常故事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有其价值和运用策略,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足之处。因此,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对于幼儿教学的方式来说,无论是故事教学活动还是其他教学活动,我们都需要进行实践和探索,以期做得更好。
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适合运用信息技术,也不能为了用信息技术而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学的手段,绝不可替代教学活动。教师和学生永远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和制造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巧妙开发、运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化简为繁,使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幼儿园的故事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伦.多媒体动画在教学中的运用[J].学习月刊,2012(12):117.
[4]贾婷婷.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研究[J].名师在线,2021(19):89-90.
[5]王海霞.以信息技术优化幼儿教育[J].学周刊,2021,(24):177-178.
[6]朱鸽翔.学前教育新方略[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