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三维解读:内涵、价值及现实路径

2023-05-30 07:56刘冀瑗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现实路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

刘冀瑗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申,并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升为大会主题的伟大建党精神,是对中国共产党本质属性的揭示,是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和将来成功的精神密码。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时代价值,是我们党取得辉煌成就的动力之源。我们党要继续把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现实的力量,推动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四个伟大”的实现与发展,并为建设强大的国家、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价值;现实路径

[中国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3)01-0021-0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这是党对第一个百年成就的经验总结,也是下一个百年我们党继续辉煌的精神支撑,在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再次强调:“一百年来,党坚持性质宗旨,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争和艰苦奋斗中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付出巨大牺牲,锤炼出鲜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2]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上升为大会主题的高度,报告阐述:“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3]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全体党员的精神之钙,是全国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包含四个层次的内涵,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指针和行动向导。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基础与前提

一个政党要想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和崇高的理想。“坚持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理想”即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党从成立时,就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的革命事业,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在中国革命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多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指导党改造物质和精神世界。其次,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的方法,它从不故步自封,实践的发展给马克思主义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它具有开放的特点。我们党始终在继承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百年来,党的指导思想的三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三次成功结合。最后,我们既不能教条化,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裁剪理论,更不能不顾客观的实际,仅从理论的个别词句去找寻答案,这都不是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方法。历史已经证明:百年来的成就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指引。

中国共产党把共产主义作为毕生的追求与最高目标,它必须分阶段渐次达到。目前我们仍处于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4]这里强调理想对国家各项事业的极端重要性和对共产党员精神的作用。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磨难与曲折而始终不倒,关键在于有理想信念的方向性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举共产主义旗帜,战胜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使中國人民和中华民族强起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的力量源泉,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前提。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核心内容

“初心”指向的是为什么出发,“使命”指向的是向何处去。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不变的追求,人民幸福是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的逻辑起点,初心使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内容。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入侵,使国家、人民、民族和文明都遭遇深重灾难。为驱逐列强,中国人民先后发起多次革命运动进行反抗,但最终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改变了被动挨打和失败的局面,因为党从成立之时就把初心使命明确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初心使命是党总能在历经挫折后继续走向正确方向和道路的有力保证。

党的历史就是为人民的解放和自由、为人民的幸福与安全而斗争的历史,也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赴后继,英勇牺牲的过程。百年来,我们的人民从无人身自由,到实现当家做主人,再到获得幸福而美好的生活,这些都是共产党人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谋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我们的国家与民族,也从灾难深重的泥沼走出来,并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也显著提高,这是党始终勇担使命的结果。经过努力,我们党为践行初心使命提供了社会条件、制度基础和政治前提,为实现初心使命提供更具活力的体制保障和快速发展的物质准备。

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四个自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让中国人民更幸福,获得感增强,我们比任何时候更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握世界局势和国内形势,积极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稳步高质量发展。中国的制度优势作用明显,在国际上的地位与话语权都得到提升,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在国内,党的政策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特别是当前抗击新冠疫情的举措,党始终把人民的生命权放在第一位,使人民充分感受到生活在中国大地上是最放心和最安全的,人民的幸福感迅速提升,“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必将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更大发展。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革命行动

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精神和牺牲精神,中国共产党人具有牺牲精神和天然的斗争基因,伟大建党精神既是理论更是行动,它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提供强大的执行力。

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已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人格魅力,不仅表现在对敌斗争上,还表现在对自身错误思想和行动的自我斗争与自我革命上,这种斗争与牺牲,在党的百年的四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表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推翻了“三座大山”,同时也勇于同党内的“左”倾思想进行斗争。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扬斗争精神,巩固新生政权,与帝国主义进行坚决的斗争。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我国的经济得到明显改善;经过“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证,在与旧体制和思想决裂的过程中,党继续弘扬牺牲和斗争精神,领导人民战胜巨大挑战,消除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国社会制度造成的消极影响,用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回应了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质疑和颠覆企图。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大无畏的勇气,对党内的腐败问题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和坚决的斗争,使党内政治空气更加清明。但复兴大业是千秋伟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中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中国共产党要继续走好赶考之路,发扬“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用实际行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基本要求和归宿

中国历来就有忠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传统,孔子强调忠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老子也规劝统治者要爱惜天下应该像爱惜自己的身体一样,墨子提出“兼爱”主张。对党忠诚是对每一个党员的基本要求,不负人民是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的归宿,这是对传统文化忠诚和爱民思想的承继与发展。

对党忠诚,我们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统。党的一大通过的党纲对这一内涵作了明确规定,申请入党就要忠诚于党。后来,这一规定已是入党的条件之一。“对党忠诚、永不叛党,是党章对党员的基本要求”[5]189,同时把它作为选拔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和条件。二是忠诚于党就是要拥护和支持党的领导。一方面坚持党领导一切,始终与党同命运,共荣辱。另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维护党的权威,维护习近平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正是由于有一大批忠诚于党的普通党员和领导干部献身党的事业,我们党才能在短短一百年的时间里,完成一些发达国家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发展任务。

不负人民,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首先,不负人民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目的在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它的全部执政落脚点和归宿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与安康。其次,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征,我们的政党性质决定了党与人民的血肉关系,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最后,不负人民是新时代全部实践活动的价值尺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人民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也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实际享有者,脱贫攻坚工程,使人民的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都得到极大提升。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在理论上、实践上和对当代的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开辟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新境界,是共产党抵御风险的武器,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动力。

(一)理论价值:开辟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新境界

党的建设理论内在包含党的任务、指导思想以及精神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建方面进行发展、完善与创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一体反腐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创新理论。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丰富了党建思想,它明确阐述了党的指导思想和远大目标、党的初心使命、党的革命行动与党最终为了谁,为什么出发以及党执政的目的与归宿等等基本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发展与提升,使党在更加复杂的环境中,有了更为完善的党建理论指导,开辟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新境界。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精髓的继承。加强思想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摆脱困难,走向胜利的基本经验。从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清楚地看到,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是思想建设和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指引的结果,伟大建党精神包含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基础上,我们要根据变化的实际工作和环境,把鲜活的经验提升为普遍的理论,充实到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5]348。伟大建党精神从基础、关键、行动和目的几个层次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进行了继承与创新,总结治党治国规律,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发展。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党的执政追求,“不负人民”是共产党全部执政行为的价值、目的与归宿。

(二)实践价值:共产党抵御风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是十分重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伟大建党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节点和下一个百年的新起点的时候提出来的,是党开启新征程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思想武器,给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使命要求和理论指导。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一些大党老党垮台,如苏联共产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尼专业集团党等,它们都退出历史舞臺,尽管有各种不同原因,但最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执政理论指导、思想僵化和脱离群众。在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平演变节节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顶住压力,不仅屹立不倒,而且还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执政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执政思想、以人民为中心谋求发展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并把自我革命当作一种内在的自觉的追求与行动。党始终清醒地知道,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理论的指导、理想的方向指引和思想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团结统一的理论与思想基础。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来自不同的领域和各个方面,伟大建党精神既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引导,又关注共产主义理想方向性指引作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团结人心的作用,也是党的宗旨的进一步深化与提升,增强了党执政合法性基础。马克思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6]。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精神力量向物质力量的转化与运用,重视精神强党和思想立党,用伟大建党精神和精神谱系引领人民群众创造中国神话与中国奇迹,为战胜各种风险与挑战提供政治支持和精神保证。

(三)时代价值: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动力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7]。伟大建党精神对于赢得人民信任与支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它是一种精神力量,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我们党历经磨难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是因为有一股强大精神作为支撑和保证。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内在的精神动力,是近代以来中国结束内忧外患和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保证,它是精神谱系的根,指引着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理论信念的指引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作为精神之源的伟大建党精神,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与主题,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一系列精神。如苏区精神和红岩精神等,是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中华民族精神鲜活而生动的体现。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与建设时期,时代精神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这一时期,雷锋精神和焦裕禄精神,都表现出奉献、奋斗与牺牲的时代特征,他们是时代和人民的楷模。到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改革开放精神和女排精神等等,表现的是敢于创新和敢干敢拼的特征,促进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新时代,在危机和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形成了抗疫精神、“三牛”精神、北斗精神,这些与时代发展同步的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体精神,是时代特征的具体表现,伟大建党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三、伟大建党精神的现实路径

新时代,要使伟大建党精神变成现实的力量,就要推进其与新的实践相结合。通过伟大建党精神四个方面的内涵,促进“四个伟大”的实现与发展。

(一)坚守理想信念,促进伟大梦想的实现

中国共产党是在同挫折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战胜外敌和克服自身的不足与短板,进行自我革命而逐步强大起来并取得辉煌成绩,其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全部的实践活动,从不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而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结合,正是这种对待理论的开放态度,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活的灵魂,成为促进中国梦实现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要用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引领建设方向,理论上清醒,理想方面坚定,精神才能积极向上。民族复兴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目标,任务艰巨且复杂,未知因素增多,需要党团结领导民众,经过艰苦奋斗,甚至付出血汗才能逐步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标指向,是党的政权存在的目的,是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新时代,我们要用伟大建党精神武装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努力。坚守理想信念,首先要学透马克思主义原著,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其次,要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实现中国梦的理论基础和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新时代实践中,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起着凝聚人心和指引方向的作用。最后,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把握“三大规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为伟大建党精神的基石。

(二)践行初心使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初心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党的实践活动的落脚点;使命是党执政的目标,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景。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还大量存在,挑战和风险也在不时出现,共产党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忘初心使命,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首先,要勇于自我革命,清除沉疴痼疾,使党永远保持纯洁性。共产党员既要磨炼意志,提升品格,加强修养,引领人民群众,又要严明纪律,以高度的自觉和健全的法规制度确保党永远在自我革命路上。其次,要坚定执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勿忘初心,真正让人民拥有主人翁的责任感,让人民享有改革开放的成果,唯有如此,我们党的根基才能牢固,新时代我们的建设任务更为艰巨,我们必须比任何时候都要更加团结、依靠和相信人民。共产党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站在人民的立场去执政,共产党一切实践的目的是维护人民的利益。最后,把初心使命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人民谋幸福具体到日常工作中,就是要关心群众的呼声与疾苦,制定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人民的利益,只有这样,人民才会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才能形成群众对党的工作的监督,促使党及时纠正偏差与失误,推进党的建设和各项政策更加完善。为民族谋复兴具体到工作中,就是要在制定具体的政策时,始终不能忘了这个根本的方向,不能与实现中国梦相冲突。

(三)锤炼革命意志,推进伟大事业不断进步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共产党员意志与品质的体现,尽管我国现在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代与环境,但我们始终要磨炼革命意志,要在和平年代,用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对待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期,很多共产党员奋战在抗疫前线,始终知难而上,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强大的精神动力书写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伟大建党精神在党成立之时,就已诞生,贯穿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的百年奋斗历程,对党员和全国人民都起着激励作用。在推进伟大事业的实践中,任务重,面临的斗争更加隐蔽与复杂,“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仍存在且复杂,共产党人只有锤炼出更加坚定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才能取得新的胜利。在新的征程中,首先要不断提升党性修养。一方面,弄懂悟透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与实质,继承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在和平年代,也要以不怕牺牲的精神,同各种影响伟大事业前进步伐的思想与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另一方面,在与不利于当前发展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时,要保持定力,经受住考验。其次要不断提升道德修为,做到公而忘私,把崇高的道德作为毕生的目标与追求。

(四)强化政治担当,引领伟大斗争深入发展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缘由。由于党以“不负人民”为前提,所以人民才会拥护并支持党的领导,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的基本修养和素质。只有坚持人民至上和忠诚于党,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才能促进伟大斗争向纵深发展。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坚持人民立场,为人民的幸福奋斗。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担当的品质推进伟大斗争深入发展,在新的起点,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做好以下三点。首先,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面领导是进行伟大斗争的题中之义,因为我们党的任务更加艰巨,任何弱化党的领导的行为都必须坚决制止,必须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将党的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其次,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以人民的立场开展工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根本内容和基本指针。最后,要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掌握斗争的本领。我们党要增强斗争的预见性,一方面要直面困难,另一方面要防微杜渐。

偉大建党精神虽是在党成立百年时首次提出的概念与命题,但它早已蕴含在党的百年历史的整个过程,它是立党、兴党和强党的政治宣言,是党和人民前行的方向引领,是实现初心使命和现代化强国的理论与精神支撑,是凝聚人心的重要法宝。它是科学的理论,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的四层含义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我们要从整体上把握其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运用其价值的影响力,推动党的“四个伟大”向现实的转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2).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4-65.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

[4]陈建春.传承弘扬红船精神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体会[J].巴蜀史志,2018(1):9-11.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吴仁平. 对马克思早期哲学著作的理解[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17.

[7]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1).

责任编辑:王玉倩

猜你喜欢
现实路径伟大建党精神内涵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意涵与特质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宣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互联网+出版”的现实路径及发展前景研究
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与培育路径研究
国家审计职业化的现实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