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2023-05-30 07:56张艳霞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际形象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

张艳霞

[摘要]政党外交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现了由不成熟到成熟、被动到主动、倾向内敛到积极进取的转变,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独立自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局势等经验。新时代,应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将广泛交流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主动参与对外交往,推进交往方式创新,塑造和提升党的国际形象,加强党的对外工作的队伍建设,不断开创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新局面。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国际形象;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D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3)01-0026-06

“政党外交作为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一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1],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与世界联系的重要途径。百年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对外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政党交流互鉴现代化建设经验,共同丰富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更好为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谋幸福。”[2]学史力行,全面回顾和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政党外交的历史,总结政党外交经验,并从中汲取有益借鉴,对深化政党外交规律,构建新型政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历史演进

作为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党外交始终根据党在各个历史阶段面临的不同环境和中心任务,及时制定、调整交往战略方针,为我国总体对外工作发展增添力量。

(一)努力争取独立自主

建党伊始,为争取国际进步力量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并为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当时的政党外交对象主要以苏联共产党和第三国际为主。从建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国共产党通过与共产国际和俄共(布)保持密切联系,为党的发展争取到诸多实质性的支持与帮助,但由于共产国际脱离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红军被迫进行万里长征。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独立领导革命的重要性,召开了遵义会议,批评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和错误的军事路线,同时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不仅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也逐渐扭转了中国共产党在党际交往中的被领导和从属地位,获得了较为独立自主的地位。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给中国革命带来的损害,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斗争路线,极大地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党际交往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二)实现身份转变,拓展国际生存空间

新中国的成立,预示着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起点,自此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同向而行。为稳固新生政权,实现从新民主主義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共产党主张采取“一边倒”外交方针,并强调“我们的一边倒是和苏联靠在一起,但是这种一边倒是平等的”[3]。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同包括苏联在内的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互相帮助和协作,共同应对资本主义阵营国家发出的诘难和封锁。1951年,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的经验和做法,成立了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同苏联东欧共产党交往的基石。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中国共产党客观地评价斯大林和苏联社会主义实践。随后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风波、中印边界争端、炮击金门等事件的发生,中苏矛盾逐渐升级。中国共产党同苏联共产党以及东欧各党的关系中断,中国共产党的对外联系和交往日渐萎缩。“文革”时期,“以我划线、以苏划线”的思路和做法,严重损害与其他国家共产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外交陷入自我封闭和激进扭曲之中,突出表现在与苏联共产党的关系恶化停滞不前,与越南党和朝鲜党的关系曲折等方面。同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阵营中的被动孤立局面迫使中国共产党转变外交政策,积极发展与美、日等国家关系,通过开展乒乓外交、民间外交扭转不利局面,拓宽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的活动空间和范围。

(三)调整与开拓、发展与变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重新考虑对外关系问题,决心彻底摒弃过去实行的“支左反修”方针,明确提出“党与党之间要建立新型的关系”[4],实现由传统党际关系到新型党际关系的转型。一是强调世界范围内和平力量的增长是超过战争力量增长的,为调整党的对外交往方针提供研判凭据。二是提出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三是重建同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交往与合作,实现从“兄弟党”向新型政党关系的转变。同时,中国共产党调整对外工作思路,改变过去以意识形态划线局面,扩大与各国各类合法政党交往。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指导的政党数量急剧减少,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受到很大影响。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国际形势的观察,敏锐提出要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将政党外交与政府外交紧密配合,“同一切愿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家间关系的发展”[5]。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化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联系;同欧洲社会党开展友好交往;与日本公明党、韩国主要政党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等周边国家开展政党交往;开拓与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政党交往新局面等。通过诸多努力,这时期的对外交往呈现出稳定态势,得到了全面拓展与深化。

进入21世纪,世界各政党不断拓展活动范围,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加强政党交流与合作,推动政党外交形成立体化新格局,展现蓬勃发展新局面。一是首次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柔性外交,如文化外交、人文外交、体育外交、音乐外交等,拓宽党的对外工作视野。二是受全球化浪潮推动,政党组织的交流不再仅仅局限于政治领域的交往,而是逐渐扩展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交流与合作。三是通过正式建立党际关系、代表团互访、商贸会、参加国际会议、签署交流协议和备忘录、出席各政党会议和庆典、进行专门考察以及参加国际研讨会党校建立联系等方式,拓展党际交往深度和广度,推动党的对外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四)开辟政党外交全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变化,对党的对外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开创了政党对外交往的新境界。一是明确提出要“建立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新型政党关系”[6],推动同各国友好政党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家关系的党际关系。二是强调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的稳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主线。同各国政党交流治国治党经验,不仅能回应“中国道路”“中国文化”“中国经验”等相关议题在国际社会中的诉求,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知度,为党的发展争取更多友好力量,也能学习借鉴一些国家的治国理政经验,吸取某些政党亡党亡国教训,为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作出贡献。同时,通过促进中国共产党同各方政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合作,有助于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服务。三是以提升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来推进对外工作。“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7]。进入新时代,通过打造“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万寿论坛”等平台,深化多边政党交流和互学互鉴,昭示中国共产党为全人类谋利益、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塑造中国共产党开放、进步、有担当的良好形象。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政党外交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展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重要平台和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及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窗口”[8]。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波澜壮阔的对外交往史中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值得总结,这些经验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处理同外国政党的关系提供重要借鉴。

(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独特性体现,是党的对外工作持续创造辉煌的重要法宝。百余年历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批评、抵制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错误指示,加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领导地位,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对外交往方针提供重要依托。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破解“两个凡是”束缚,调整和改革政党外交工作方针和指导原则,实现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历史性转变。东欧剧变后,为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贯彻“坚持原则、广交朋友”方针,有效实现“打破制裁、避免孤立”的外交战略,推动党的对外交往进入全面开拓新时期。进入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政党外交发展理念和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政党外交更加具有全球视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系统阐述一系列政党外交新理念、新战略和新思想,将政党外交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不断拓展和交往内容,极大地推進政党外交的开拓创新、持续发展。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交往原则

独立自主既是马克思主义党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又是党际交往四原则的核心。纵观党的百余年政党外交历程,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根据本国实际情况独立做出决策,把中国发展和进步的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得出的历史结论。革命初期,出于敌人力量的强大和自身经验缺乏的考虑,中国共产党主张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遵循国际团结的原则争取更多外部力量的支持。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将革命时期形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互尊互信等交往原则引入政党外交领域,指导中国共产党同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作坚决斗争。同时,强调各党有权自主处理事务,反对强行输入他国经验和模式的强势做法,主张各国政党不论大小、强弱一律处于平等地位,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对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拨乱反正的大背景下,明确提出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提倡各党要在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前提下,相互包容、求同存异、互学互鉴、团结协商。在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同世界其他政党交往合作时必须独立思考问题,不直接照搬外国经验和模式,始终捍卫独立性。

(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方法论原则。中国共产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把马克思主义党际关系理论运用于对外工作实际,用成熟完善的思想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又在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践中总结经验,把这些经验上升为思想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理论。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理论和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对外交往战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文革”时期经验教训,调整政党外交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以党际交往四原则为核心的政党外交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各国政党的普遍关切与共同诉求,科学界定对外工作的双重定位,明确提出建立新型政党关系,创新性地发展当代政党外交理论,为保障世界政党持续交流对话提供“中国共产党倡议”。

(四)科学把握国际国内大局的良性互动

政党外交不能离开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始终服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变化和需求,服务于不同阶段的时代主题和任务,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争取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国内国外形势为背景,以人民和革命的利益为根本,制定出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目标,为服务国家大局的政党外交提供努力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进行封锁和打压,国内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发展经济。这一时期,党的对外工作主要以巩固新生政权、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为主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国际趋势和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纵深推进的国内形势,中国共产党将党的对外工作调整为服务于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和平稳定、互信互利的国际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提出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提供基本依据。

三、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的重要启示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其执政能力不仅关乎一个国家和政党的生死存亡,也涉及政党外交的未来发展。一方面,作为中国政党外交的实践主体,中国共产党对政党外交的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是以长期执政为前提的。另一方面,党的科学执政能力为政党外交提供组织保障,这就意味着党自身的执政能力高低,一定程度上能够成为制约一国政党外交成效的重要因素。质言之,中国共产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水平,才能保证党在政党交流合作中拥有强大底气和充足信心。一是始终承继和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和立场。泰国为泰党外事工作委员会主席纳丽妮指出:“我们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得到重要启示,即政党必须紧密联系群众、执政为民。”[9]因此,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始终凸显执政为民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放在国家治理的最重要位置。二是勇于自我革命,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10]。我们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清醒地认识到影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是复杂的,强力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纯洁党的作风和肌体。同时,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敢于同破坏党和国家事业的行为作斗争。三是坚持执政党自身能力建设的持续性。“政党对外交往作为一项前瞻性、积累性和长期性的工作”[11],重在长远的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凸显持续加强执政党自身能力建设必要性,即我们必须随着时代变化,以久久为功的思想不断深入地推进党的自身能力建设,为政党外交发展完善提供根本保障。

(二)注重将广泛交流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党的对外交往演进历程启示我们,意识形态的差异不应成为政党交往的阻碍,我们应积极同世界各个政党相互了解和合作,同时,也要有选择地突出重点对象和重点领域,提升政党外交成效。一是深化与周边国家的政党交流合作,努力增信释疑。在与周边国家政党进行交流合作时,应积极回应彼此关切的关键议题,重点采用多种方式阐明中国周边外交理念和方针,加深了解意愿,消除文化壁垒和精神隔阂,铸就互利共赢的发展共识。二是开展同大国大党之间的交流对话,增进战略互信。当前中国政党外交发挥方向引领作用,与俄罗斯巩固和深化政党对话机制,密切交流与合作;与欧洲各政党致力于政党高层论坛,谋求最大共识;与美国主流政党多次举行政党高层对话,增进政治和战略互信。在今后的政党外交中,既要继续用好现有平台,就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充分交换意见,又通过高层往来、国际会议、举办论坛等渠道,加强不同层次内容的沟通与合作。同时,重视和加强青年政治家之间的了解和互信,以此培育和发展改善国家关系的后备人员,推动国家关系迈上新台阶。三是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联系和交流,增进了解和友谊。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与中国相同,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对外交往中的重要对象。再加上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的“西化、分化”图谋从未停歇,亟须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平等相待、真诚友好,不断深化和拓展交往合作领域,通过交流和借鉴彼此的治国理政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危机的能力。

(三)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对外交往活动

政党外交作为党与世界联系的重要战线,以沟通和交流为目标,提升政党间的信任,促进国家关系良好发展,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事业进步。首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政党交往活动,主动加强与各政党间的思想交流,主动与之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其次,主动借鉴和吸取世界政党发展的经验教训。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也表现为执政党之间的竞争。中国共产党要想在各种复杂多变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积极研究各国政党发展的历史轨迹,主动借鉴和吸取世界各政党发展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和总结执政规律、方法,为完善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提供有益借鉴。再次,主动把尊重各国政党发展逻辑和理念差异性的交往思路推介到政黨外交过程中,倡导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加强党际关系,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政党的强盗行径。最后,主动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共产党党史中蕴含着无穷的真理力量,通过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共产党不同阶段的奋斗故事,增进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知和认可,帮助国际社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中国共产党。

(四)推动对外交往理论和方式体系与时俱进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一国成功的政党外交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对外交往思想理论、方式和参与体系激发内在活力。一要重视思想理论上的发展创新。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和扬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新的历史起点上,务必要将习近平外交思想贯彻和落实在政党外交的各个方面,确保政党外交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二要创新政党对外交往的方式。结合国际情势的变化和要求,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增强信息传播针对性,切实提高新型政党对外传播实效性。如发挥媒介传播优势开展“云外交”,增进党际互信,举办以党政、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等议题为核心的干部研修班、党政论坛、理论研讨会等,加强与外国政党政要的联络。三要创新政党外交参与体系,推动全党上下共同参与。政党外交是全党的事业,既需要中央在方向上的领导和统筹,也需要地方党委利用区域内的优势资源协调配合,从制度完善和物质投入层面切实贯彻好党的国际传播战略任务,更需要各民主党派发挥自身优势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交往,用铁一般的事实破除不实言论,显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

(五)塑造和提升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

政党形象在对外交往中是中国共产党的“门面”,是决定世界其他政党是否愿意同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交往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强化政党形象建设的思想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想以国际形象的塑造推动政党外交,首先就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政党形象事关党的公信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增强,事关政党外交的成败等重要性,明晰政党形象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另一方面,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原则、方式以及政党本色、担当等,着力打造一个强国富民、担当有为、和平发展的政党形象。顺应信息全球化的趋势,遵循宣传规律,坚持具体国家具体分析,采取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正面宣传和阐释具有中国特色的党的路线方针,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取得的成就,讲清楚中国故事背后的精神根基与理论逻辑,更好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

(六)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工作队伍建设

党的对外工作者是支撑政党外交取得光辉成绩的重要保障,加强党的对外工作队伍建设,是开展政党外交的关键环节。一是提高党的对外工作队伍的政治素养。党的外事工作者在国际交往中代表的是中国形象,一言一行体现的是国家立场和国家形象,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底线,永葆对党和国家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二要突出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在政党交往中担负“发号施令”责任,在加强党的对外工作队伍方面要对其严苛要求,既要注重问题导向,结合与政党交往存在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又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的视角来谋划总体工作。同时,运用矛盾分析法抓住重点群体的特征,在重要国家和重点领域实现优先突破,为后续工作的开展铺路搭桥。三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以德才标准严把招人入口,结合当前国际交往需求把谈判技巧、外语熟练、精通交往规则、灵活运用交往方式等纳入培养计划。同时,把握住“中国文化热”升温机遇,培养他们深度挖掘中国方案背后蕴藏的文化底蕴,以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交流方式做好互学互鉴工作。四是紧紧围绕构建全球伙伴关系,持续扩大中国共产党“国际朋友圈”不断拓展深化同世界各国政党、政治组织等友好交往,努力扩大各国利益的汇合点,以新型政党关系助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通过政党间协商合作促进国家间协调合作,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参考文献:

[1]周余云.论政党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7):16-21.

[2]习近平.加强政党合作共谋人民幸福——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7(1).

[3]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7.

[5]江澤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1997-09-22(1).

[6]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光明日报,2017-12-02(2).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92.

[8]臧秀玲.中国共产党百年政党外交的转型与经验[J].人民论坛,2021(18):68-71.

[9]中国共产党为各国政党树立了典范——访泰国为泰党外事工作委员会主席纳丽妮塔威信[N].人民日报,2021-09-14(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589.

[11]曹天禄.邓小平新型党际关系思想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94-97.

责任编辑:祁欣欣

猜你喜欢
国际形象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冬奥会对我国国际形象价值的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公平观的历史嬗变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国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探讨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浅析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若干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