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职业教育教材设计三维理论,在分析高职专业英语教材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跨境电商英语教材建设为例,探讨理实一体化的高职专业英语教材建设思路。纸质版教材建设可运用“相关-理论-对话型”设计语言输入环节,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專业英语知识;语言输出环节可运用“任务-实践-对话型”和“任务-实践-活动型”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职场情景,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中的涉外沟通能力。立体化资源建设可运用“项目-实践-活动型”设计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综合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资源,助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三维理论;理实一体化;高职;专业英语;教材;跨境电商
中图分类号:H319.39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22 年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与外语类专业教学标准专项课题重点项目“‘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英语教材二次开发的探索与实践——以《点击职业英语 职业英语模块 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为例”(WYJZW-2022-19-0111)。
作者简介:杨丽婷,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外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境电商英语、职业教育。
文章编号:2096-272X(2023)02-0013-07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明确了要从“教师、教材、教法”为切入点,开展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任务,其中,教材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同年,教育部颁布《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提出“打造精品教材”,要“注重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政策的出台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的遵循。如何建设出符合要求的理实一体化精品教材,理论指导就必不可缺少。本文尝试借助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三维理论,以《点击职业英语 职业英语模块 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以下简称《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为例,来探讨理实一体化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思路,以期为高职专业英语教材建设提供可视化借鉴。
一、高职专业英语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2021年版《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教材的编写要“体现职业特色,遵循语言学习规律”[1]。也有专家提出“教材建设要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引入典型案例和职场情景,将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技能渗透到教材的各个模块中”[2]。但“当前职业英语教材现状是开发的种类少、实用性不强”[3],还存在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知识构建碎片化
目前,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知识内容的建设缺乏系统性的构建思维。其主要原因在于教材建设者对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全面了解,没有系统地分析和归纳职业能力清单,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的选取出现片面化、碎片化的现象。徐国庆指出:“教材中的知识必须成体系,教材建设者需要按照特定逻辑对所搜集到的技术知识进行系统化”[4]。那么,如何才能把知识按照特定逻辑组织起来呢?教材建设者应该依据具体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遵循“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材内容研发”的技术路径,以职业能力为基本单位构建系统的、完整的、符合工作过程逻辑的知识体系。
(二)理实一体化融合度不足
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理实一体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没有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组织理论知识和设计实践活动;把实践简单地理解为语言技能的训练,没有依托真实情境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只关注语言能力的培养,忽视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迁移能力。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需要构建与特定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且,只有当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同时具备逻辑性、情境性、迁移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时,才能实现真正的理实一体化[5]。教材建设者应以典型工作任务和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职场情景活动,使语言能力培养满足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突显教材的职业教育特色。
(三)立体化、信息化程度不高
从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层面来看,尽管纸质版教材配套开发了课件、音频、微课、动画视频等数字化教学资源,但是,立体化的教学资源绝不只是把电子版教材、音频、视频等数字化资源简单地组合叠加。教学资源载体多样化只是立体化教材的一个侧面。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立体化教材不仅要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和数字化,而且要以信息化教学平台为载体,以人工智能为途径,建设更多既能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又能适应其个
性化发展的教学资源,提高教材的实践性和适宜性。同时,还要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及时更新与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使教材始终处于动态化的建设过程。
二、职业教育教材设计的三维理论
徐国庆认为“职业、知识与学习”构成了职业教育教材的三大基本要素,职业教材建设应该遵循三个维度,即“职业维度”、“知识维度”和“学习维度”,并建构了三维坐标图(图1所示)[6]。职业维度指一本教材与职业建立何种关联模式,在何种程度上体现出职业性,分为相关、任务和项目;知识维度指一本教材拟表述的知识的类型,包括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和经验知识;学习维度指知识的表述模式,分为叙述、对话与活动。
通过三个维度、九种水平之间的组合,徐国庆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典型的职业教育教材模式,其具体内涵如表1所示[7]。
三维理论作为职业教育一种新的理论建构,虽提出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实践应用上,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得到高职院校的普遍认可。笔者认为该理论同样适用于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也是解决高职专业英语教材存在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三、高职专业英语教材建设思路
依据《课标》,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组成。基础模块为职场通用英语,是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内容;拓展模块供不同专业、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学生在完成基础模块后选修。高职专业英语课程属于《课标》中拓展模块的职业提升英语。而职业提升英语是为进入职场不同工作岗位的学生而开设的职场类英语课程。因此,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的编写,一方面需要根据不同专业所涉及的职业能力构建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行业所需的语言知识;另一方面需要遵循语言“先输入再输出”的学习规律,把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有机组合。在五种典型的教材设计模式中,“相关-理论-对话型”是“用对话的表述方式,表述与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旨在“帮助学生建构专业的基本概念体系与工作原理”[8]。这种模式可用于设计纸质版教材的语言知识输入环节,如:閱读理解和听力理解。“任务-实践-对话型”和“任务-实践-活动型”都是以任务为载体,“用对话的方式系统表述任务完成所需要的实践知识及相关理论知识”。但后者要“在知识表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活动设计”。徐国庆认为这两种模式都适用于理实一体化课程和能力本位课程。由于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用英语完成典型工作岗位任务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所以,这两种模式可用于设计纸质版教材的语言知识输出环节,如:实践型的对话任务、情境式的写作任务等。“项目-实践-活动型”和“项目-经验-活动型”是以项目为载体,前者的项目是明确的,后者的项目是不确定的。由于完成某个项目需要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或经验知识,因此,这两种模式可用于设计教材配套的实践教学资源,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根据各种模式的特点,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的具体建设思路如图2所示。
四、案例分析——以《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教材为例
(一)《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建设背景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育部在2019年增补了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英语课程属于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跨境电商英语课程属于《课标》中拓展模块的职业提升英语。因此,跨境电商英语课程需要满足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完成职场中的涉外沟通需求。《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属于该社经典系列《点击职业英语职业英语模块》。笔者以第二主编的身份参与了教材的建设工作。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涵盖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市场营销、国际物流等跨学科知识。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跨境电商英语课程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涉外沟通能力,还要帮助学生系统地构建这些跨学科知识。由于职业英语教材编写需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其实用性和真实性,教材内容的构建不能简单地以学科知识为基点。教材编写者应该以职业岗位分析为起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教材的基本内容。因此,《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的编写理念是“以跨境电商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相应的岗位需求能力为依据,以跨境电商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语言能力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职业能力”[9]。
(二)《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建设思路
1.以职业岗位分析为起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材基本内容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企业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以三维理论的“职业维度”为指导,遵循“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材内容研发”的技术路径,以跨境电商的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了包含市场调研、选品、产品文案撰写、数字化市场营销、产品定价、支付方式、物流方式、客户服务八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表2详细分析和归纳了跨境电商专业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2.运用三维理论教材设计模式,建设理实一体化的纸质版教材及配套的立体化教学资源
《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的总体建设思路分两步走:首先,依据“相关-理论-对话型”、“任务-实践-对话型”和“任务-实践-活动型”这三种模式的设计要点建设纸质版教材体例,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专业基本概念及对应的专业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沟通信息的语言能力;然后,依据“项目-实践-活动型”的设计要点建设以真实项目为载体,以综合实践为导向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
第一步:纸质版教材建设
由于语言学习是“输入—内化—输出”的循环过程,因此,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的设计首先需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即:先通过听、读、看的输入方式,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专业语言知识;再通过说、译、写的输出方式培养学生语言沟通能力。跨境电商英语是一门专业性、职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其纸质版教材的建设,一方面需要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专业基本概念和专业英语知识;另一方面,需要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在职业岗位中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纸质版教材体例的设计主要借鉴了“相关-理论-对话型”“任务-实践-对话型”“任务-实践-活动型”这三种模式的设计要点,并按照语言信息获取、语言信息处理和语言信息沟通的顺序,分别采用了读说结合、读译结合、听说结合、读写结合的模式,设计了教材体例。具体设计依据和设计思路见表3。
第二步:立體化教学资源建设
由于纸质版教材篇幅有限,未能涵盖更多的实践性活动,因此,要建设理实一体化教材需要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同步建设更多与行业、企业实践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以便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因此,《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借鉴“项目-实践-活动型”的设计要点,即: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详细列明项目中需要完成的细分任务,并说明完成任务后能达到的结果是什么,即:包括哪些职业能力。表4以“市场调研”这个单元为例,展示了以“项目-实践-活动型”为模式的教学资源设计。
五、结论
本文基于职业教育教材设计的三维理论,以跨境电商英语教材建设为例,探讨了如何综合运用不同的教材设计模式,建设理实一体化的高职专业英语教材。高职专业英语教材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持续的过程,既要以行业、企业调研为前提,又要以科学理论框架为支撑,更要以培养学生职业实践能力为落脚点。因此,关于高职专业英语教材的建设,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依据具体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教材内容研发”为技术路径,以职业能力为基本单位构建教材的基本内容,使教材的知识内容成体系。第二,按照语言学习规律,以典型工作任务和真实项目为载体设计职场情景活动,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融合到活动中,使语言能力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第三,依托信息化教学平台,构建与行业、企业密切相关的实践性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教材的理实一体化程度。从《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的整体建设过程来看,徐国庆的职业教育教材设计三维理论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推广价值。教材建设者应该根据具体的课程性质和特点,灵活运用这五种教材设计模式,使教材建设朝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1-61.
[2] 常红梅,王月会.高职外语教育发展的成就、挑战与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5):75-80.
[3] 彭舒舒.高职院校职业英语教材开发的现状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30):30-32.
[4] 徐国庆.开发技术知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建设的突破点[J].教育发展研究, 2020(9):47-55.
[5] 史文晴,匡瑛.知识论视角下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教材的内容设计[J].教育与职业,2020(9):88-94.
[6][7][8] 徐国庆.职业教育教材设计的三维理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2):41-48.
[9] 曾用强,杨丽婷,张家珍.点击职业英语职业英语模块新视角跨境电商英语[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1:1-202.
On How to Develop Specialized English Textbook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the Three-Dimension Theory: A Case Study of the Textbook Development for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glish
YANG Li-ting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Arts,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ree-dimension theory of vocational textbook design,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apply the vocational textbook models to develop theory-practice integrated Specialized English textbook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fter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Specialized English textbooks. Taking the textbook development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glish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suggests in terms of the paper textbook design, the “Relevance-Theory-Conversation” model can be applied in the parts of language input in order to establish systematic vocational English knowledge; the “Task-Practice-Conversation” and the “Task-Practice-Activity” models can be applied in the parts of language output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munication abilities in English through introducing some typical tasks in the workplace. Additionally, the “Project-Practice-Activity” model can be applied in designing some practice-oriented teaching materials through introducing real projects so as to further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English competences, knowledge transfer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in workplaces.
Key words:three-dimension theory;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ized English; textbooks; cross-border e-comme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