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感恩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

2023-05-30 10:48李少芳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 2023年2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感恩教育高中

李少芳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持续深入,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关注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还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知识获得。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人文素养教育中,感恩教育是重要的一环,需要教师结合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立足语文教学的特点制定有效的感恩教育策略,这样才能提高感恩教学有效性,更好地延伸语文课程的功能价值。

关键词:高中;感恩教育;语文学科;应用

感恩是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积累下来的精华,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高中阶段的学生随着身心发展的进一步成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内心较为躁动,容易出现感恩意识不足的现象,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产生了不利影响。和谐校园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校园中倡导感恩之风,引导学生践感恩之行,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和谐校园中养成良好的品质和美德,今后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践行良好的品质。因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感恩教育中利用语文学科进行渗透,能够挖掘更多的感恩素材,打造良好的感恩教育载体。这要求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找准结合点,把感恩教育具体化,从而更好地与语文学科教学相结合,展现感恩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双向价值。

一、高中阶段感恩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形成健康心理需要感恩教育的引导

感恩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当前高中教育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中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传授心理健康教育,更多通过课堂体现。从高中阶段学生自身发展规律来看,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学生的心理正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学生的情绪变化较大,一方面学生在高中阶段要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学生还要关注社会需求。因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要引导其养成健康的心理,帮助学生减轻心理负担。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可从语文学科中挖掘感恩教育元素,这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还能够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感恩教育,收获愉悦的身心。

(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需要感恩教育的引导

高中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善的生活价值观和明确的世界观。从高中阶段学生的成长发展来看,环境对学生的人格养成具有重大影响。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以语文教育为支点,滲透感恩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样的感恩教育理念下,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并且能够在生活中践行良好的感恩行为。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教学为感恩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载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知识学习能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能够使学生通过教育学会不被表面浮夸追求所迷惑。与此同时,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语文学科中的思辨性,能够使学生从正确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依据

(一)语文学科是承载感恩文化的重要渠道

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历史上也有许多关于感恩的典故,因此高中语文学科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教材中随处都可以找到感恩文化的素材,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通过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能够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感恩素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使学生通过感恩教育更好地养成健全人格,养成更好的品质。此外,语文教学是实施感恩教育的主要阵地。进入新时代以来,语文教学中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从德育的角度来看,德育不开设专门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以语文教育为切入点渗透感恩教育能够更好地落实学生的德育,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了解语文知识,还能感受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素养,在落实德育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感恩品质。

(二)语文学科在感恩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

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还是一门集人文素养于一身的学科。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科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培养交际交流与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感恩教育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出更多的感恩素材进行渗透。与此同时,感恩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利用语文学科进行感恩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唤醒学生的感恩之情,例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宣泄自己的情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基调,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意识,并且对感恩进行升华,从而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

三、高中阶段感恩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把握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特点上具有明显的特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当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融入相应的语文教育元素,实现感恩教育的渗透。首先高中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加之这一时期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反叛意识和自觉意识较强,因此学生喜欢挑战权威。基于这样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感恩教育,要顺应学生的思想,并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求知的自觉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感恩元素,通过自己的理解实现深层次的渗透。其次,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自觉的认知行为习惯,随着心理和生理的成熟,学生对外部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学生会习惯性地按照自己的认知来做事情。基于这样的特点,在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习惯,才能使学生向更优秀的方向前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感恩教育。

以语文课文《故乡的婚礼》为例,作为一篇回忆性的散文,其有着浓厚的怀念意味,文章叙述了故乡婚礼的过程,文章描写了嫁为他人妇的新娘对娘家生活、对母亲的依恋,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担心。母亲与女儿难舍难分、对女儿未来生活的祝福,刻画出了新娘母女复杂的心情。通过这样的课文内容,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感恩元素,想象女儿在与母亲离别时会说哪些感恩的话,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针对课文进行思考感悟,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感恩教育。

(二)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挖掘有效的感恩元素,并以有效的教学活动进行渗透。首先,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魅力,语文教师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被认定为思想性和感染力的统一。语文学科作为贯穿学生终身的科目,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学生与语文之间交流的桥梁,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素养发挥桥梁作用,能够让感恩元素更好地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渗透,从而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在语文教材中融入浓厚的人文情怀,挖掘感恩资源,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加强教学设计,在教学开始之前将感恩元素融入语文学科,带着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的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作品情境完成心灵的洗礼。

以《“跪拜礼”的感恩和消亡》为例,在这篇课文中教师通过提问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课堂上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看看文章第9段举了石达开的例子,这个例子讲什么?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学生通过探讨可知,在这一例子中,石达开反对跪拜礼,表达了中国人民取消跪拜礼的意愿,有力地证明了人们对跪拜礼的厌恶和反对,从而阐述了跪拜礼消亡的原因。最后引导学生纵观全文,让学生探讨跪拜礼最初的含义是什么,然后让学生思考,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在表达歉意和感恩方面会用怎样的礼节?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地感悟感恩。

(三)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

感恩教育不仅需要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教育促进学生心灵,还要从实践中让学生在行为上培养良好的感恩品质。具体来说,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场景,让学生在这样的场景中进行实践,以此为实践平台培养良好的感恩品质。例如在《我與地坛》这一篇课文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课文改编为活动剧本,利用两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活动,分别扮演“儿子”和“母亲”两个角色,以课文中的对话为蓝本,在一系列的活动中使学生感悟作为残疾人的痛苦和无奈,从而引发学生作为健康人的幸福感慨,使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感悟到母亲为儿子分担痛苦的意愿,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父母的艰辛。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也能够通过这样的教育养成良好的感恩品质。

(四)推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感恩元素,提高感恩教育的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亲情元素作为感恩教育进行渗透,亲情是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如果缺少亲情,社会关系也无法存在。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含有丰富的亲情元素,教师可以挖掘感恩元素进行教育。例如《陈情表》这篇课文中,作者展现出来的孝心感人至深,教师就可以在这样的教材中发掘感恩元素,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用心体会,与作者内心产生情感交流,培养学生感恩父母的意识。

其次,当前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感恩教育时,也可以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直观情境,引导学生感悟思考。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挖掘更多的资源,并且更好地展现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根据课文教学的内容与信息技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感恩元素。例如在学习了《陈情表》之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推送一系列学习资源,并且做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观看,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作者表达出来的感恩情绪,从而增强感恩教育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渗透感恩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和良好品质。语文学科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了重要的载体作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融入有效的感恩元素,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在语文学科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感恩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获得终身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侯春波. 论感恩教育在语文学科中的渗透[J]. 新教育时代,2018(03):226.

[2]苏建华. 高中阶段感恩教育及在语文学科中的实践[D].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3.

[3]楼琦君.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失当及对策[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6):28.

(责任编辑:淳  洁)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感恩教育高中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