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特征分析

2023-05-30 09:21苏俊生
青年文学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实境韵味实景

苏俊生

明代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中提到:“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所谓“意境”,是通过情与景、意与象的交融营造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系统及其生发的审美想象空间,用以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味”的艺术效果,是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表达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童庆炳在《文学概论》中把“意境”定义为“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一、意境的理論基础

(一)意境理论之“根”

从庄子《逍遥游》的“荣辱之竟”到《秋水》篇中的“是非之竟”,这里提到的“竟”字就是今天的“境”字。这里的“竟”可以从表意上翻译成边界、界限,是一种实体化的概念;而“是非”“荣辱”都是抽象化的概念。庄子将实体化的边境赋予抽象化的感知理念,庄子的《齐物论》中又有“振于无竟”之论。“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这句话的意思是:忘掉死生,忘掉是非,到达无穷无尽的境界,因此先贤总是把自己寄托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之中。这里的“竟”就要从“空间”上去领悟。庄子的“逍遥游”到现今可理解成身体和精神上的一种自由。这里的“无竟”不再是实体化没有边界、界限。边界、界限是二维的概念,这里的“竟”是心灵上的自由,强调一种境遇,是一个三维空间的概念,追求的是“心之逍遥”,从自由自在的物理空间到无拘无束的“心灵”境域。因此,“竟”在这里引申为“境界”,乃是一种心灵的空间,精神的境界,抵达“无所待”的自由之境。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庄子在《天下》篇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这里不仅展现出庄子对“无竟”的追求,还可看出庄子也强调了“形之逶迤”,也就是说心之自由向往不可脱离现实世俗,不可脱离现实。“逍遥游”在精神上是虚境的概念,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空间是不能脱离实境物质的;实体性的身体是实现心灵、精神自由的根本,二者是相互生成、相互成全的。这种理念与文学中的意境审美空间是一致的,文学意境是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结果。庄子的“无竟”为文化的意境理论奠定了根基。

(二)意境哲学之“道”

《道德经》第一章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的“道”作为一种境界,是精神性的境界与物质性的境界的交融,是虚与实的统一,从哲学的高度来讲就是“有”与“无”的统一。

1.“道”乃存在之“无”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用最简明的一二三演变出整个宇宙万物从无到有的生成逻辑,这里的“道”乃万物之源,存在之无。老子提出强字之曰“道”的理念,也指出“道”乃自生自成,独立不改之道。《老子》第十四章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又指出“道”的超感官特性。世间之万事万物乃是有声有形的存在,而“道”作为万物之根本,必定是无形无限,是一种超感官的存在,万物之源也必定是自生自成的。

2.“道”乃存在之“有”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告诉我们“道”并不是绝对虚无的,虽恍兮惚兮,但其中有物,可被我们感知,有象、有物、有精、有信,作为万物之源,道并不是绝对的虚无,既有客观理性的存在又有虚无感官上的超越。

3.“道”乃有与无的统一

从老子对“道”的论述可见,“道”既是存在之无,又是存在之有,这种辩证统一性,强调的是有无相生,这为意境的生成奠定了哲学基础。意境作为具有生命力的多维的情感境界,要生成这样的审美对象,既要有实境的存在,又要引入虚境来交融,有无相生,虚实结合,才能使作品达到一个审美的空间,达到自由的审美境界。

(三)意境美学之“秀”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秀以卓绝为巧”。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隐”的内涵是“重旨”,也就是具有多重性、丰富性的意蕴。单指某种实境是不够丰富的,就像刘勰强调的“文外”之“重旨”所讲意境,应该追求的是“韵外之致”的艺术效果。只有文“卓”方可构建“秀”之境,方能触发人心。因此,“隐秀论”将意境生成的机制与审美特征初步阐明—意蕴丰富饱满使意境“秀”,文外之蕴使“秀”之意境生成。

二、意境的理论内涵特征

在意境理论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随着历史文化展现形式的不断增加与深入,关于意境的理论内涵特征的理解也在逐步展现。

(一)情景交融

关于历史文化的意境理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阐述过情与景的问题在对诗歌的观察、创作和鉴赏的整个过程之中如何去运用,进一步完善了意境理论。在王夫之看来,情景“有在心在物之分”,在心即为“情”,在物即为“景”,意境需要创作者基于观察景,而传达出情,又因情而发现景,以达到心物相一、相融相生。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人间词话》)讲的就是在“物”中可引申至“心”,反之则亦然。“一切情语皆景语”,将“心”融入于“物”,方可让物灵活生动,超脱自然。如果一味地用情语去展现心之所向,那样虚境会更加缥缈,难以捉摸;只有以“物”托“心”,才能将情得以真切展现。用景语去描述实景,那样的实境则是滞固僵景,毫无灵性。从自然实景到审美意境,实现心与物的交融升华,就要“情景双会”,以情写景,以景抒情,浑然天成。情景交融可分成三种形式:其一,景中含情式。在这种展现形式上,作者会寓情于景,用真切的物语打动人心,见物思情,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黄昏时分,日落余晖,点点滴滴的秋雨打在梧桐叶子上。作者独坐窗前,听雨声滴答作响,顿感一丝秋风寒意。此情此景,心中顿感忧伤,别有一分愁滋味。其二,情中见景式。作者通过酣畅的情感描述可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由情而生的景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作者并没有描述实景,却可以通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直抒胸臆,展现一幅高远的辽阔之境,感受到天地、宇宙的浩渺,出现一个独立苍茫的诗人,在悲愤中吐露心声,历史的车轮在不停地旋转,而作者的身影则是傲然屹立,久久不去的。其三,声情并茂式。作者在写景的同时也会将情写在作品中,情景都有实实在在的描述,这样浑然一体的表达,使情境、物境交织,让心语、物语结合,如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既有天高风急的实景,又有哀嚎的猿叫,悲伤之情,油然而生。郦道元的《水经注·三峡》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也是声情并茂的体现。

(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也曾被文人说成“情境”,侧重通过充分的情感抒发来构建审美空间,主要展现在抒情类文化作品中;实境也就是“物境”,侧重通过自然物象及其触发的情感来构建审美空间,更倾向于一些实景、自然类的文学创作上的总结。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诗的开头是对眼前环境的抒写,是一种实境的展现。在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已涨满水,这种秋雨悲凉的情境总能唤起离人的愁思,作者通过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将读者带入思念苦楚的情境之中。诗的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又畅享了来日聚首之时温馨的场面。当返回故乡之时,你我共叙巴山夜雨之离情,剪去蜡烛结出的藏花,有言不尽的重逢之喜悦。此时的苦楚与未来的幸福相互交织,虚景、实景相互衬托,将作者的思归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描述秦淮河上,朱雀桥与乌衣巷的繁华景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虚实结合,相辅相生,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借“燕子”已不在旧时主人家的实景,巧妙地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以实生虚,以虚引实。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以开朗壮阔的基调开篇,“雪净”“牧马”这些实景描写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明月清辉的场景,已是牧马时节,意味着边境战火平息,战争危险消失的虚境。

(三)生命律动

生命律动是意境的本质特征。意境要展现的是生命本身的“美”。这种美是活灵活现的,是心灵的生命律动,主要包含表真挚之情、状飞动之趣和传万物之灵三个方面。其一,表真挚之情就是要抒发真情实感;其二,状飞动之趣就是以动写静,让实境律动;其三,传万物之灵就是万事万物皆有其形神,描绘事物时需形象生动。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开篇对山水的描写:“州河流至两岔镇,两岸多山,山曲水亦曲,曲到极处,便窝出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盆地……脊顶耸起白灰勾勒而两角斜斜飞翘,俨然是翼于水上的形势。”寥寥数语便将山水描绘得活灵活现,将整个画面赋予了生命的律动。读者品读至此,已将山水之美和灵动的画面赋予了生命节奏,仿佛让人置身于山水之间,听见涓涓细流的灵动之音,感受自然无尽的律动。鲁迅的《故乡》,在开头一段中这样写景:“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短小精悍的一段描述,鲁迅以中国画中的大写意手法,以极简括而冷峻的笔调,将故乡萧索的冬景与荒村勾勒于纸上,仿佛又是一幅生动的画卷。作者运用极具张力的手法,将“物境”赋予了灵动的生命力,意境之美展现无遗。

(四)韵味无穷

韵味无穷是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是指意境中蕴含的那种耐人寻味、引人入胜的臻美体验。从意境的修辞效果来看,虚实相生和情景交融会让文学作品浑厚丰盈,让人回味无穷。所谓“韵”,指的是余音。试想,深山中那座寺庙里的钟,每当敲钟人敲响巨钟,“当”的一声,响彻山谷,却不刺耳,而是环绕在整个青山绿水间,余音不绝,而后会有“嗡嗡”沉闷的作响,余音绕梁,或者说在我们的脑海中会有深刻的印记;而“味”在表意上可理解成品味之感,品尝食物后给我们的感官带来的耐人寻味的感受,所以“韵味结合”是指带给我们从感官到心灵上的美好意境,是一种享受,是“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那个精神永乡,“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是浪漫的生活入口。让我们置身于世外桃源,这里安静祥和,无忧无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人向往的地方。从古至今,多少人读罢此文都会给自己一个心灵的洗涤,向往其和谐共处的状态,那份精神自在的安然,韵味之美,涤荡心间。“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的波澜壮阔、豪情壮志,让我们把坚定不移的民族精神深深地铭刻于心,肃然起敬。这些文学作品的无穷韵味都可以把人们带进美的意境中,体会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这是一种丰富的感受,由物色、意味、情感、事件等因素共同构成。意境,之所以能给我们营造出如此的审美空间,是因为它亘古通今,置身于作者所在的情境又可融入自己的生活,因為它参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饬之致,从句式语句的打造感受作品的极致情趣,使人看了好感倍增、神清气爽。

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以及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浸透着潇洒超脱的中华气韵,也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处世哲学。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厅2023年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基于法治中国建设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制化研究”(项目编号:2023B—46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实境韵味实景
金湖县创新“实景式”培训 提升精准执法水平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临床实境考核在眼科住院医师实践技能结业考核中的应用
“实境课堂”为青少年点亮前行之光——泰兴市少先队实施红色基因工程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论山水实景剧与山水实景演出的区别
实境学习:让学习在学习者的手中和脑中同时发生——访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教授扬·哈灵顿博士
秋之韵味
秋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