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同为创造物的城市和媒介与身为创造者的人类存在着深入且复杂的互动关系。通过回溯城市和媒介的历史发展和彼此塑造,同时归纳当前城市传播中各方利益主体的媒介实践,发现城市和媒介不仅是解读文明的视角和工具,更成为重构现实的力量。联合人、城、媒三者的共同体观和整体史观能够成为理解城市传播新的范式。
【关键词】城市传播 新媒体 文明演进 共同体观
一、人类-城市-媒介的共生
人类文明是城市文明。作为生存和生活空间的城市是人类实践的伟大产物。一般的观点认为,在生产力进步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人们才逐渐从乡村集聚到城市中来,或者说,城市形态才显示出其自身的便利性和吸引力。但在广义上而言,人类和城市的关系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和渊源。城市是文化和艺术的产出地。从这一思路出发,马克思、恩格斯、涂尔干、齐美尔等社会学家将西方文明的本质看做是城市文明就不难理解。在马克思·韦伯的眼中,即便是一直以来被学者们视作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也是一个“拥有巨大城池的国家”。
人类文明同样也是媒介文明。媒介与城市同样有着紧密的关联。一直以来,城市都被视作人类发明的重要媒介。现代以来,城市更是与大众媒介形成了同构性,互为存在和发展前提。数字技术的出现进而使城市与媒介趋向于融为一体。城市与媒介的关系,也渐渐地呈现为城市正在成为媒介。另一方面,如果从媒介环境学派的视角出发,侧重于探讨传播技术对于社会历史的推动乃至是决定作用,那么我们便可以依据媒介的发展阶段对城市属性进行一定的划分,即物理城市、想象城市、影像城市再到数字城市。总的来看,媒介与城市的关系在发展中呈现出融合-互动-再融合的大趋势。
二、人类-城市-媒介的共进
物理城市本质即人类居住的城市的实体物理空间。处在这一时期的古代城市,以实体空间承载了人类生活的物质化场景。城市生活中的口头传播综合了即时即地的社会交往与跨越时空的远距离关系,实现了英尼斯眼中文明的时空平衡。[1]同时,城市的空间又为大众传媒挑战口头传统提供了极大的机遇。正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才出现了报纸、广播、电影和电视等大众媒介。反过来,正是伴随着大众传媒的出现,人类的文化和文明形态也出现了决定性的变革,也才有了所谓的现代城市文化。[2]另一方面,政治属性促使大众传媒在城市形象的推广上更加注重工业文明成果的再现,城市符号集中于地标性建筑、高楼大厦等物质实体,而最能体现城市灵性和精神的人文、公共生活被抽离出城市形象的传播语境。[3]当前,由软件代码支撑的城市可被称为“可编程城市”。如果将软件代码系统视为媒介,这种技术与城市连接的方式迥然有别于大众媒介,最根本的区别可谓打破“人的尺度”,即数字技术已经史无前例地突破了人与外部世界的界限,[4]进而创造出了新型的媒介文明。
大众传媒不仅能够通过提高城市形象信息传播的广泛度进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还能够提升城市形象资讯的信度和效度。此外,相较于其他的城市营销方式,大众传媒成本更低,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城市形成良好形象和构建自身的软实力。[5]在移动互联时代的3.0传播阶段,智能媒体开始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区域传播,塑造城市形象。这些新媒体凭借自身的交互性、超时空性、自主选择性等特征极大地引发了传播生态和传播格局的变化,同时也为城市形象传播带来无限可能性。例如,普通公众参与城市形象传播,大大拓宽城市形象传播渠道;官方媒介不再是受众感知城市形象的唯一来源;智能媒体为跨文化传播提供“第三空间”,增加跨文化对话的可能性。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时代发展对于新媒介需求的必然性。事实上,正是因为全球化、信息化、受众同样成为传播主体等多种背景因素的出现,城市形象塑造和传播与新媒体之间的“联手”和互动式的再融合才成为了必然选择。
三、人类-城市-媒介的共变
城市形象塑造关系着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城市、媒介、市民三要素作为城市形象传播的主要利益相关方,彼此交换信息,共同打造完整的城市形象体系。[6]信息社会中新媒体的崛起,已经对其他两大要素,即城市和市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城市管理者开始探索运用新媒体,以及采用融媒体的方式优化城市传播策略。与此同时,市民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也已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开始运用各类新媒体手段讲述自己与城市之间的故事,为城市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媒介自身的变革,尤其是新兴技术的运用,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形象构建和传播的以往逻辑,从而使得媒介同城市、媒介同市民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也更为复杂。
(一)政府与媒介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它不仅能够增强城市自身的凝聚力和知名度,同时还会进一步促进城市间的互动与交往。政府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城市传播中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当前,政府已积极运用新媒体展开了各类实践。从一些案例来看,这些新尝试和新举措也将城市传播带入了新的境界。为了进一步传播政务信息,拉近自身同民众间的距离,了解民众诉求,各地政府所建立的“两微一端”平台所传播的城市形象与其他渠道相比,不仅影响力强、普及快,而且更为全面、立体、权威,规划意识和整体把握强,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地位至关重要。[7]为了紧跟时代潮流,城市管理者同时也开始以短视频政务号的方式活跃于抖音、快手、微信微视等平台,从叙事视听语言的角度来看,视觉符号的陌生化、声音元素的感染力以及视频文本的趣味性的灵活运用将大大提升城市碎片的“可见性”,[8]让城市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从而更加有利于立体多元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9]总体而言,城市管理者与新媒体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政府在开展城市形象宣传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多角度媒介形式多样,覆盖面广。在开展城市治理、举办大型赛事活动、进行艺术交流、打造特色旅游等过程中,政府所构建的城市形象是立体、丰富、多元的。当然,只有民众积极参与、接收以及再生产城市管理者所傳递的信息,这些策略和实践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政府与媒介的互动离不开对民众的考量。
(二)市民与媒介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市民在城市形象构建和传播过程中的主动性大大增强,打破了接受信息的传统被动局面。随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技术的突飞猛进,个体被赋权赋能,传播“控制权”和“影响力”逐渐从媒体转向人。人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多种身份集于一身,在信息传播中日益成为主导要素。[10]新媒体与大众媒体完全不同的特征,最为明显的就是公众在城市形象建构过程中的“参与”。根据首份《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显示,在抖音平台上播放量 TOP100 的城市形象创作者中,超过八成由个人用户创作,[11]展现了创作主体的全民参与性。此外,大众在以城市为相关主题的视频制作过程中所选取的拍摄对象和话语呈现同官方生产是完全不同的。剪辑拼切手法辅以个性化的背景音乐,优质或视角独特的短视频常常取得极佳的传播效果,并可通过平台中的意见领袖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影响。可以说,新媒体平台有助于改变传统城市推介中的存在的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等问题,改变以政府为传播主体,以传统媒体为主要阵地的呈现手法生硬和体验感不足,促进优质内容的传播。[12]最后,新媒体技术还可以助推品牌传播对城市形象的民间建构。通过打造同城市主题相契合的文化、塑造独一无二的形象,品牌可以将自身构建成为城市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总之,不同于先前拥有“绝对权力”的大众媒介所构建的“想象城市”,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城市形象构建则是真正完全基于人的实践和体验。这种从“表征”到“实践”的范式转变也赋予了城市想象全新的内涵。
(三)新媒体的双重性
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等传统媒体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并且能够依托海量用户和大数据及时开展受众分析,进而调整城市形象传播策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以新媒体为主导的城市形象构建不存在问题。首先,人工智能算法会带来数据的标签化,从而导致信息茧房的形成。每一个城市呈现出单面性,平台上城市的碎片化信息泛滥,而城市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故事未能得到有效挖掘。第二,信息的无序性。新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门槛低。海量用户自身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他们所生产的内容质量也良莠不齐,面对热点话题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极易失去理性判断,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城市形象传播的无序局面。第三,热点易逝性。网络信息的快速更迭导致城市形象符号只能维持短期热度。在缺乏前期策划、系统宣传和后续造势的情况下,民间传播为主的方式让流行期更为短暂。[13]最后,新媒体背后的资本逻辑不容忽视。新媒体平台运作所依靠的是资金和用户生产与消费。如果官方不加以有效监管,平台对于城市形象的偏向性塑造将会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不仅会破坏一些用户的相关体验,遮蔽城市的深层次底蕴和特色,还会导致他们对于城市形象的偏见。
因此,依靠媒介融合手段形成官方城市形象构建和民间城市形象构建的合力,才能够真正扬长避短,既提升传统媒体的现实活力,同时对新媒体加以引导,规避其潜在的无序性。采用跨媒体叙事的方式可以打通官方与民间的话语体系。通过选取具有普适性、丰富性、延展性的“元故事”,将各个媒体平台作为“故事世界的入口”,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进行再生产和再创造,这一叙事方式、思维方式和传播策略将为城市传播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14]在媒介联动的过程中,主流媒体需用好“中央厨房”机制,拥抱变化,打造契合不同平台属性的传播版本和利益共通的传播空间。而民间主体需以官方价值为导向,同时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挖掘力,生产高质量的创作内容,从而融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共同打造出城市形象构建与传播的新生态,实现城市、媒介、市民三者间的高效联动。
【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的跨文化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BCK009)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孙玮.城市的媒介性——兼论数字时代的媒介观[J].南京社会科学,2022(07):105.
[2]曾一果.想象城市——中国当代文学与媒介中的“城市”.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
[3]左旼 修振 夏重华.城市形象的参与式传播研究——以济南为例[J].青年记者,2020(32):42.
[4]孙玮 李梦颖. 打破“人的尺度”:可编程城市的媒介文明[J].新闻与写作,2022(09):5.
[5]莫智勇. 中国城市形象传播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3.
[6]吴启祥.城市·媒介·市民:三要素联动的城市形象塑造策略[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04):46-49.
[7]程滢颖. 政务新媒体“上海发布”传播上海城市形象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21.
[8]邓元兵,范又文.政务短视频对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以“上海发布”等政务抖音号为例[J].中国编辑,2021(11):62.
[9]李明霞. 政务抖音号中城市形象的符号建构与叙事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0.
[10]朱解语. 社交媒体背景下城市形象传播的价值共创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1.
[11]字节跳动,清华大学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2018 年短视频与城市形象研究白皮书,https:// www.sohu.com/a/253980347_665157.
[12]陈泽萍.融媒体时代应用新媒体平台提升城市形象研究——以浙江省绍兴市为例[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22(04):22-26.
[13]陈静.城市形象建构和传播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05):129.
[14]周正昂.“跨媒体叙事”:“融媒”语境下城市红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以合肥“延乔路”为例[J].教育传媒研究,2022(05):67-69.
作者簡介:陈思甜,上海外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