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翀 崔亚 李东泽
摘 要:为进一步了解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状况,更加切实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以中北大学学生及家长为调研对象开展实证性研究,深入探究在校大学生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的思想状况及成因,以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状况调查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4-197-02
根据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在校大学生约2.91亿人。在校大学生在我国国民人数比例中占比较大,特别是对于青年群体而言,在校大学生已经成为了主要群体,基于此,大学生思想状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青少年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本次调查研究选择“人民兵工第一校”中北大学作为调研高校,选取本校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了解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其成因,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分析在问卷调研中的现状及其成因,从而寻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及新方式方法,解决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帮助大学生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并积极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合理疏解心理压力,进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使用自编问卷通过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中北大学在校生、在校生家长、新生、新生家长进行线上自填式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四种,分别针对以上四类调查对象制定适用有效的问卷,问卷内容涵盖个人疫情防控、假期学习及娱乐时间规划、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个人心理健康、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议及个人展望等方面,题目设置为选择题,将选项设定在大学生生及家长选择范围内,采取不记名形式,以确保较准确地反映调查对象思想状况的真实现状。本次共发放问卷15546份,收回有效问卷15533份,其中在校生填写问卷5923份,占比38.13%;在校生家长填写问卷4403份,占比28.35%;新生填写问卷3671份,占比23.63%;新生家长填写问卷1536份,占比9.89%,调查问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调查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能够正确认识
本次调查围绕学生对于高校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认识及看法进行了问卷发放。调查结果显示,在校生有97.28%对疫情防控持乐观态度,0.77%持悲观态度;新生99.46%对疫情防控持乐观态度,0.32%持悲观态度。大多数学生对疫情防控持乐观的支持态度,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学生中仍有少数的不理解、不关注,甚至是无所谓、悲观甚至是反感的情绪。在实际的工作中,防控政策具体实施中如何让工作入脑入心,力戒形式主义,不容忽视。
究其原因是:疫情防控成为常态下,学生主要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信息发布、社交媒体的报道以及学校的相关通知。学生尚处在三观建立的重要时期,在经过多年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各种信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分辨能力。现如今网络科技发达,网络信息较多,学生在接触网络上各种信息时,能够结合自身理解对信息进行甄别。而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对于疫情防控最直观的感受来自于本高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及学生工作者的引导教育。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通过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既保障了自身的安全,也提高了自身对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认识。学校在疫情防控中担负起重要使命,其中来源于学生工作者占半数以上。他们及时传达国家和学校的通知、宣传普及疫情防疫和疫苗接种的知识,开展一次次学生情况摸底调查、学业指导、情绪疏导、心理咨询。疫情防控全民有责,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这也是我国防疫精神的体现。
(二)学业提升及要求影响学生假期规划及安排
本次调查还围绕学生对假期的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在校生中56.8%的学生是以学习(工作)为主,玩为辅,28.63%的学生是以玩为主,学习或工作为辅;5.63%的学生是没有安排和规划。而新生群体中,50.37%的学生选择是以玩为主,学习和工作为辅,无安排和无规划的是0.74%。可见,对大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不仅包括在校期间的规划,还包括如何有效利用假期进行规划,拓展学生成长的时间与空间。
究其原因是:在校生因课业学习的不断提升,对自己的学业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和学习规划,加之当前“考研热”、就业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使得在校生能够利用假期的自由时间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面对就业压力及升学压力,在学校的课业学习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自我提升的要求和应试素质的提升,假期对于学生而言是集中的可支配时间,大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就业择业及考研升学,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自我提升和学习的效果较为显著,特别是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本专业课的學习已经入门,为了提升专业知识及备战考研,利用假期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且假期社交耗费相对较少,学生能够专心于学习和提升。新生经过高考,在假期多选择放松休息,需要面临的压力较少,他们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一般都会有自己的规划和设计,但由于还未接触到大学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年龄尚小,对于未来更多的是憧憬,不能够很好地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学习和自我提升,因此,更多将时间用在自我放松,并利用相关信息途径对自己所选专业进行初步了解,制定大致计划,而自身的计划规划需要在进入大学后进一步脚踏实地,逐步实现。
(三)对社会热点问题较为关注
问卷调查工作开展时,正值2021年暑期假期,作为全球盛事的东京奥运会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普遍关注。调研对象中,94.93%的学生获得了极强的民族认同感,77.16%的学生会经常关注奥运会或其它体育赛事。本次东京奥运会虽然受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影响,但是奥运健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国家争取荣光。奥运精神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是高校进行教育时应该积极汲取的。
面对暑假突如其来的河南汛情,学生们高度关注,并能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客观地看待灾情。同时又能保持比较理性的态度去面对网络中的一些谣言,并能做到“向周围人科普知识、讲清事实”“举报谣言”等。
另外,广大学生们对待假期热门的“双减”政策和演艺圈出现的乱象多能从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增强分辨力和认识力。而对于进入大学后,大学的教育方式如何能适应新生的期望,则是学校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要格外注意的。
究其原因是:当下学生使用网络及社交媒体平台较多,能够及时快速获取多种信息。特别是现如今在校大学生及新生以00后学生为主,该年龄段学生思维较为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数学生习惯于利用手机、网络进行信息搜集与获取。自由获取信息较多的学生群体,对于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现象,能够有自己的判断力,分辨力和认识力也较强。特别是对于网络谣言,能够及时认清谣言,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利用合理合法方式抵制谣言。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探析
本次调查针对在校大学生、大学新生及其家长的思想状况所反馈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深究其背后的现实原因,以期通过本次研究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开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为此,针对以上存在原因提出策略建议。
(一)加强学生心理帮助服务,健全完善学生心理指导机制
针对当前部分学生存在情绪紧张,有较为严重的负面情绪,需要学校专业心理支持以走出心理困境的情况,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帮助地服务,并健全完善学生心理指导机制。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因其原因和现实情况不同而不尽相同,因此,针对不同心理问题出现,学校应当进行针对性疏导及服务。而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帮扶的工作完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健全保障机制,有助于提升心理帮扶工作的实效性。首先,应当进一步加大网络支持的力度,增强学生在重大突发事件条件下的心理反应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其次,应当通过电话、网络及面对面心理资讯的方式,进行重点资讯和辅导,根据学生个人实际可接受情况及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疏导,以此引导他们以合理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最后,也应加强学生心理辅导的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寻求专业帮助。当学生恐惧、紧张、焦虑、担心等情绪超出正常的反应时,或难以承受并感到痛苦时,主动接受咨询和指导,以便尽快走出心理阴影。
(二)多形式多素材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点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及思维不断多样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应当利用多种方式方法,借助网络新媒体、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生活中出现的真实案例,抓住关键契机,继续加深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大局观的教育,特别是利用重大节假日及重大会议、活动召开契机,结合具体情况及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宽泛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工作者应当创新方法、加大力度,通过各种渠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占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高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也可挖掘学生身边的典型事迹,弘扬正能量,形成学生风清气正的良好成长氛围。
在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还应当注意利用身边模范典型进行引导教育。作为广大大学生而言,身边典型事例是最具有感染性的,各高校学生数量较多,可以深入挖掘典型学生,宣传典型学生的典型事迹,以此弘扬正能量,用个人带动周边同学,进而带动集体成长进步,形成学生风清气正的良好成长氛围。
(三)以学生为中心,着力解决学生和家长急盼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可以得知,学生和家长对于学校学生工作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有期许。家长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学生的自我建设和发展都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首先应当做到既了解学生需求及所思所想,也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现如今,家长对学生的发展关注较高,大学生离开家庭来到学校,广大家长对学生所在学校的关注度也较高,特别是涉及到学生生活保障、思想建设等方面。学校可以与家长建立家校联合机制,一方面开通家校沟通公共通道,解答广大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并适时公开学校服务学生相关工作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为一线力量,定期与班级学生家长联系交流,更多更真切地了解广大学生所思所想,以加强对学生思想状况的了解程度,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可以定期大范围发放调查问卷,特别是针对于考研、就业、饮食、住宿等切实涉及学生个人生活权益的相关事项,进行调查访问,尽可能做到如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四、结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大学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对于学校良好运行还是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都是非常必要的。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当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作为大学生自身而言,也要及时与老师、学校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让自己全面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研究生创新创业与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21YJJG189]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专题概述:构建系统呈现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大数据[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44.
[2] 邱政.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8(15):142-143+156.
[3] 许哲寧.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J].才智,2019(26):80-81.
[4] 李洁.浅析新世纪以来大学生思想状况及变化特点[J].大学教育,2017(03):109-110.
[5] 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
[6] 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7] 黄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01):34-46.
[8] 闵永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1):80-87.
(作者单位:魏翀,中北大学校团委;崔亚,中北大学学生工作部;李东泽,中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太原 030051)
[作者简介:魏翀,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北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崔亚,博士研究生学历,中北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李东泽,中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