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高度谋划发展与美丽中国建设

2023-05-30 10:12王雨辰周宜
求是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中国式现代化

王雨辰 周宜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分别从尊重生态规律的客观性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对工业文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反思、对发展问题的反思和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五个维度,强调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就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展开了系统的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内在要求和理论基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必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必将创造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美丽中国

作者简介:王雨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  430073)周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  43007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研究”(22AZD09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2722022EY013)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23.01.002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并强调应该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并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首要原则;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把推动绿色发展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任务;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看作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略中的一条,并要求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會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1;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看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且要求应当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可以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的基本遵循。为什么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如何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何理解和把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我们理论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根本原因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共有的理想追求,只不过既不同于生态中心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忽视和否定人民群众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拒斥科学技术运用和经济增长,并基于其理论的后现代性质和维系西方中产阶级既有的生活质量这一价值立场,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理解为人类屈从于自然的生存状态;也不同于绿色资本主义理论从维系资本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本追求利润的目的出发,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涵理解为维护资本主义再生产的自然条件的生态平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则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内涵阐释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念转化为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践行生态生产力发展观,实现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正是基于上述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独特理解,习近平从尊重生态规律的客观性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对工业文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反思、对发展问题的反思和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五个维度,强调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具体说:

第一,从尊重生态规律的客观性和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的维度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三个原创性概念,表达人类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共生关系,要求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必须遵循生态规律的客观性。“生命共同体”概念侧重于从生态本体论的维度反对像近代机械论的哲学世界观、自然观那样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并把二者的关系归结为利用和被利用的工具性关系,强调“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2;“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概念侧重于从生态价值观的维度强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要依赖自然,人类只有在树立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观念的基础上利用和改造自然,自然才会馈赠人类,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地球生命共同体”则侧重于从人类实践和地球生态系统的有限性之间矛盾的维度,强调人类实践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边界和底线,否则自然就会惩罚人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立足于上述三个原创性的概念,强调只有尊重生态规律的客观性,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才能保证发展的客观基础和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二,从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的维度看,生态环境的好坏影响人类文明的演替,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但是人类实践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导致了古代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和中国楼兰文明的衰落。因此,“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3。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这种辩证关系决定了人类对发展的追求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客观性和维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基础上。

第三,从对工业文明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反思的维度看,习近平总书记在肯定西方的工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一方面批評西方的工业文明是通过暴力殖民掠夺落后国家,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来实现其现代化的,另一方面也批评美欧国家的现代化是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边污染、边治理的现代化,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创伤。中国共产党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问题,并为之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和具体举措。但应该说在党的十七大之前秉承的主要是工业文明下的环境保护理念,“生态文明”进入党的文件是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和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直到党的十八大才真正实现了从工业文明的环境保护理念到生态文明理念的转换,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指出长期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注重发展速度和数量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造成国民经济的畸形结构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既使得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也使得这种发展方式在生态制约下难以为继和难以持续。基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强调必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念,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代替粗放型发展理念,并践行生态生产力观,实现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的可持续、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

第四,从对发展问题的反思的维度看,“二战”以后,刚独立的民族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恢复经济和发展的问题,为了把这些民族国家和地区纳入到资本主义阵营,以刘易斯、罗斯托等人为代表的美国学者根据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为这些民族国家和地区设计了现代化发展方案,由此形成了现代化理论。这种现代化理论的突出特点是立足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二分,认为落后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传统性”,要实现发展就要否定和抛弃“传统性”,拥抱西方的“现代性”,走全盘西化的道路,通过投入资金和技术把经济蛋糕做大,实现现代化和发展。这种现代化理论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把西方的现代化模式看成是普世的,是每个民族国家和地区必须遵循的唯一的现代化模式;二是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总量的增加,现代化由此被归结为对经济增长的追求。在这种现代化理论指导下的发展实践,虽然的确给这些民族国家和地区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增加,但是由于忽视社会结构的变革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增长的成果不仅没有为人民群众所享有,而且造成了贫富两极分化、政治腐败、文化价值观的断裂、严重的外债和生态问题等负面后果。这种发展负面后果的反思既使得部分理论家为了完善现代化理论的目的而相继提出了重视人与客观世界相协调、重视人的精神需要和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等发展观;也使得以普雷什维、阿明、弗兰克、沃勒斯坦等人为代表的理论家力图基于民族国家的实际而独立自主地探索本国的现代化方案,相继形成了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与这种现代化理论立足于“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二分不同,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立足于“中心”与“外围”的二分,强调整个世界经济体系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控制和支配的,他们构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国家”,落后国家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外围国家”,正是“中心国家”对“外围国家”的剥削和控制,造成了“外围国家”的落后或依附性发展。落后国家要真正实现现代化和发展,就必须与资本主义国家所支配的世界经济体系脱钩,要求落后国家脱离全球化,闭关自守地追求现代化和发展。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实际上反映的是落后国家力图摆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独立自主地寻求自身发展的愿望和要求。对于上述不同理论家对发展问题的探索,习近平强调他们都是人类对发展问题认识的积极成果,但上述探索或者是立足于西方现代化的经验展开的,很少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与现实;或者是没有认识到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迅速提高,指出民族国家不仅不应当与经济全球化脱钩,闭关自守地追求现代化和发展,而且强调每个民族国家只有适应和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和发展。因此上述发展理论还是一种有待完善的发展理论。基于以上认识,习近平通过区分“真发展”和“假发展”“好发展”和“坏发展”,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应当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并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习近平看来,所谓“假发展”就是指西方现代化那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分离、贫富两极分化的发展;所谓“真发展”就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大家共同富裕的发展;所谓“坏发展”就是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追求经济发展、追求速度和数量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所谓“好发展”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协调、速度、质量和效率辩证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针对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所主张的“脱钩理论”,习近平强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脱离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体系实现现代化和发展,“开放发展”是民族国家实现现代化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核心和本质是如何处理国内发展与国外发展的关系问题,应当紧抓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的同时,直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抱着开放的心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国家优秀文明的成就,克服当前经济全球化中的排外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的逆流,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五,从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要求的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又是衡量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中国式现代化是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中国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科学发展之美、人民生活幸福之美、人与社会和谐之美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和谐世界之美。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要求我们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具备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又要求我们所追求的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的高质量发展,是服务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与人民生活幸福的高质量发展,是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类共同发展,构建美丽清洁世界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只有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高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如何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于如何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以及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的同时,分别从发展观、政绩观的转换和生产方式的转换、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和强化生态文化道德建设以及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应当秉承的方法论等维度展开了系统的讨论。具体说:

第一,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以及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才能在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决定了资本具有反人性和反生态的性质,使得在资本主义社会只存在为了维系资本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本追求利润的环境保护,不存在以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造成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断裂和生态危机的同时,提出了应当以“两个和解”来解决生态危机的思想。1所谓“两个和解”,就是既要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解,又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只有变革资本主义社会,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合理协调人與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不仅把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称为“第一重矛盾”,认为这一矛盾运动的结果必然造成需求不足的经济危机,还强调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本主义生产与自然条件的“第二重矛盾”,并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运动的规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资本追求利润的本性以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维系政治统治方式的变化,明确提出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本性上是反生态的命题,资本所承载的物欲至上的价值观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必然会进一步强化生态危机,认为只有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最终解决生态危机和展开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不仅把生态文明看作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明确把生态文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1。基于以上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始终强调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才能在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把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深入,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和人类对美丽清洁世界的理想追求。

第二,从发展观、政绩观和生产方式的转换的维度看,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转变传统的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追求速度和数量增长的粗放型发展观和唯GDP增长的政绩观,代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践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发展观,促进绿色生产方式的形成,必须认识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既使作为生态财富和自然财富的自然资源转换为社会财富与经济财富,也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持续发挥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同时,还必须把教育、科技和人才当作实现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的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强化科学技术创新,改变我国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真正解决制约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和瓶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转化发展观和树立新发展理念的同时,还必须摒弃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的唯GDP的政绩观,树立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环境和生态产品需要为宗旨的政绩观,把生态环境的好坏放到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突出位置,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切实落实“环境民生论”,使生态文明建设与提升人民群众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从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和强化生态文化道德建设的维度看,就是要保证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前提下,强化生态文化价值观建设,建立“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在如何开展生态环境治理上,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思潮割裂自然观与历史观的内在联系,把生态危机的本质归结为生态价值观的危机,进而主要诉之于生态价值观和个人生活方式的变革来解决生态危机,并由此形成无政府主义的生态治理模式,体现出浓厚的“德治主义”的倾向;绿色资本主义理论则从维系资本主义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本追求利润这一目的出发,要求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制定严格的包含预防机制和末端奖惩机制的环境制度,硬性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并由此形成以市场为主体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体现出浓厚的“技术主义”的倾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一方面强调“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3;另一方面也强调培育生态文化道德价值观对于把外在的制度强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的重要性,主张“生态法治”与“生态德治”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之所以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法治”,是因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与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处不得力有关,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加强生态制度的建设和增加制度供给,让生态制度成为人们实践行为的刚性约束。在上述认识的指导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分别制定和完善了包括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体制、健全自然资源的监管体制、自然资源使用的考核机制、自然资源的分配与补偿机制等在内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016年在原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基础上我国又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并将《动物多样性保护法》列入2022年立法计划,有效地规范了人们的实践行为。在强调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生态法治的同时,又强调一个社会的任何目标的实现和任何规则的遵守,既需要外在的约束,也需要内在的自觉,这就凸显了培育生态文化道德价值观对于把外在的制度强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的重要性,不仅强调通过生态文化道德价值观的培育,在全社会形成珍爱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性,指出要“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1。在论及如何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时,习近平肯定了塞罕坝林场建设的艰苦奋斗史,同时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发挥“塞罕坝精神”的示范作用,明确指出“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2。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所秉承的“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克服了西方生态思潮在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割裂生态法治与生态德治的辩证关系的缺陷,为实现以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文化道德支撑。

第四,从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应当秉承的方法论的维度看,就是要明确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贯彻系统论、整体论、协同论和两点论与重点论辩证统一的方法论。系统观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上必须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找新的治理之道。具体说:其一,在系统观念、整体思维和协同思维的指导下,为了克服在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九龙治水”的缺陷,不仅改革了党和国家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机构,实现了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党的统一领导与顶层设计,建立各级党和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大众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的生态治理体系,建立“一岗双责”和“党政协同”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而且要求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和科技等多种手段,把美丽中国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打好防污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有效防范生态风险的阶段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既保证了生态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计划性和长期规划,又实现了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其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辩证思维,要求把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既看成是一个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发展的经济问题,又看成是一个能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态关切,实现党的执政目的和维系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并要求把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放到人民群众怨言大、反应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上,“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3,给人民群众提供优美的宜居环境和优质的生态产品,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民生;其三,运用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规范人们的实践行为,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有限性,使人们的实践行为不超过生态系统的边界和底线,划定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保证生态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持续性,为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内在联系

党在二十大报告中不仅把通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以后工作的中心任务,而且做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并特别强调能否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能否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关键,这一科学判断是建立在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特殊内涵和本质要求的基础上的。

中国式现代化是既具有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又有基于中国具体国情的现代化。从与各国现代化共同特征的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现代化必须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高质量发展、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现代化及以法治精神为基础的法治中国建设为基础;从基于中国国情的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与西方那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分离、贫富两极分化以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不同,是通过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协调、人民共同富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实现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未来的中心任务。尽管对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内涵与侧重点存在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但科学发展之美、人民富足之美、社会和谐之美与和谐世界之美应当是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共同内容。无论是中国式现代化,还是美丽中国奋斗目标,都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生态理念,对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和对人类文明发展生态转向积极回应的结果。

从对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的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入到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方位,一方面在生态资源的约束和制约下,长期流行的以劳动要素投入型发展方式不仅难以为继和不可持续,而且造成了国民经济的畸形结构;另一方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换为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使得粗放型发展方式所生产的产品成为无效供给,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要求应当摒弃粗放型发展方式和唯GDP的政绩观,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同时为了维系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必须实现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统一;从人类文明发展生态转向积极回应的维度看,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问题自人类文明产生起就存在着,只不过在工业革命之前这种矛盾还在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内。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发展热”和“增长热”,由于对发展本质、发展目的理解和发展方式的缺陷,导致了发展是以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为代价,使得生态问题成为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开始反思工业文明发展的后果,反思工业文明下发展的合理性问题。1949年美国学者利奥波德发表了《沙乡年鉴》一书,以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性规律为基础,要求人类放下征服者的角色,平等地看待人类之外的自然界的价值和权利,标志着作为理论形态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产生。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唤醒了人类的生态意识,使得各种类型的生态思潮和生态运动蓬勃兴起,并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成立了处理全球生态问题的世界环境委员会。这些生态思潮和生态运动尽管观点各异,但其核心和共同点是要求人们认识到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生态系统的有限性,人类应当在妥善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中追求可持发展,这意味着人类文明发展出现了生态转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生态转向的积极回应,彰显了党的胸怀天下的人类情怀与中国的大国担当。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奋斗目标的提出既是解决如何在生态制约的条件下,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结果,也是解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对和谐世界追求的结果。

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特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和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是因为:第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的结果,经历了从借鉴、超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的艰难历程。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借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工业化改变我国落后农业国的面貌,使中国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并提出了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虽然由于众多历史原因,“四个现代化”并没有真正展开,但是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同志不仅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而且明确地把中国式现代化规定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用“小康社会”这个形象的概念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是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并提出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三步走”战略等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张;江泽民和胡锦涛同志基于对实现保证人口、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的出发,相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立“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立足于关心人民福祉、维系中华民族发展的未来和构建美丽清洁世界出发,在肯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巨大的成就和西方现代化创造的巨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一方面强调应当摒弃传统的以劳动要素投入为主,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代之以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发展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强调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鉴于西方现代化是以其他国家落后为代价、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协调、贫富两极分化、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对立的畸形片面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只能在遵循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的基础上,走基于中国国情而不是照抄照搬美欧国家现代化老路的“科学发展”之路。习近平这里所讲的“科学发展”之路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的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并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归结为“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五点内容。第二,党的十八大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这是党第一次提出建設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如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如何把这种新发展理念转化为绿色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如何落实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建立和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重点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态关切,如何立足于人类的责任把“双碳”目标置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中,并基于人类情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美丽清洁世界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的探索。上述探索的特点在于既强调无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奋斗目标,都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五个文明”协调共同发展,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美丽,实现人民生活的富足与社会和谐,在提升民生和使人民群众生活富足的同时,也使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生态美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3,又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与美丽中国建设还必须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推动美丽清洁的和谐世界的实现。上述一切目标的实现的前提是能否把发展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第三,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的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布局经历了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位一体”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发展过程,“从当年的‘两个文明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再到今天的‘五位一体,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更带来了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1。这种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既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又反映了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社会优于资本主义社会在于它必须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社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是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把人和自然都当作资本谋取利润的工具,从而出现资本宰制人、宰制自然的异化现象,这就决定了只有从过去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等单一维度的建设转向“五个维度”同时并重,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维度看,我们可以从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两个维度考察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从人与人关系的维度看,我们可以把人类文明的发展归结为从原始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从人与自然关系的维度看,我们可以把人类文明划分为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演进。前者主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经济社会形态,后者则主要是指人类文明发展的技术社会形态,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和美丽中国奋斗目标不仅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现代化道路与价值取向上严格区分开来,而且明确把生态文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并强调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超越资本主义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五个文明”协同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推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中国式现代化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经济“新形态”研究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