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政务服务平台的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实践策略

2023-05-30 10:48高金菊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政务服务课后服务教育管理

高金菊

【摘 要】积极探索课后延时服务数字化管理模式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亦是顺应社会信息化趋势、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必由之路。结合当前小学课后服务的问题与挑战,为了加强课后延时服务统筹协调、推进延时服务选课流程的透明化、完善延时服务实施机制、实现延时服务的规范化与便捷性,本文从深化政务服务视角出发,着眼于课后延时服务数字化管理模式研究,以金华市曙光小学为样本做范式研究,详细阐述基于政务服务平台的课后延时服务的数字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政务服务;课后服务;数字化;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3)01-025-03

2021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并鼓励各地积极地开展课后延时服务。金华市曙光小学作为“双减”试点城市的代表学校之一,从政策发布之日起,便积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然而课后延时服务的实施是较为复杂的,涉及课后服务的课程设置、课程填报、师生安排、课程评价等有关课程管理的方方面面。课程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影响义务教育学校开展课后服务运转效率的直接因素,在新形势下,传统的课程管理已经严重影响了课后服务实施的效率和时效,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课后服务的迫切需要。

课后延时服务的数字化管理是大势所趋,金华市曙光小学积极探索利用政府政务平台,摸索卓有成效的数字化管理策略[1],为课后延时服务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助力,力争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本文将着重从深化政务服务视角出发,着眼于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策略研究,以金华市曙光小学为样本做范式研究,详细阐述基于政务服务平台的课后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数字化改进策略,加强课后服务统筹协调、推进课后服务选课流程的透明化、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机制、实现课后服务的规范化与便捷性,向教育的民主化纵深进一步迈进。

课后服务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课后延时服务,又称“三点半”服务,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推向全国的校园服务,目的是为了解决家长不能三点半接孩子以及安排三点半放学后的时间,由政府和学校出面,在校内提供作业辅导及素质提升课程。该项服务是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课后服务发展阶段看,虽已初步实现看护功能,满足家长的基本需求,但是课后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管理问题,笔者以本人所在学校为调查样本,实施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后,整理了以下几方面比较集中的问题。

1.存在教育实施的公平性问题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所调查的小学生大部分是自愿参加课后服务,但是不一定喜爱课后服务的课程内容。部分学生表示,选课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教师分配的,同时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级间在课程设置上有明显差异,部分年级艺体类课程、手工制作、课外阅读等特色课程开设较少,学生未能享受到优质的课外文体活动教育资源。学校课后服务设置不完善,学生个人发展受到影响。

2.存在教育管理的信息滞后问题

根据调研情况来看,基于安全放心以及方便教学管理等考虑,学校在课后服务组织方式上选择由本校教师“一手包办”。如此操作带来的问题有二:其一,教师与授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信息交流滞后,导致课后服务教育管理信息滞后问题日益突出,甚至会出现学生生病请假了,但是课后服务教师仍然在全校搜寻该学生甚至根本没有关注到该生未到课,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其二,教师在任教一段时间后,仍旧不能叫出参加课程的学生的名字,更对其课程的学习状况缺乏深入的了解,学生想要在课后服务期间得到全面发展、学校想要让课后服务得到良性发展等目标基本成为空谈。

3.存在个体差异教育的失衡问题

目前,课后服务的授课方式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其弊端是根本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个体需求。课后服务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拓展,应该在个体差异化教育方向上作出努力,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和不足;应该进一步关注弱势群体,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实施个别差异性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学有所长。根据访谈以及实地走访调查来看,学生基本上都参加两项课后托管服务,分别是以班级为单位,面向集体的基础文化自习课和以发展兴趣爱好为目的特色课程。这两类课程中并没有体现对弱势群体进行辅导,不管是在文化自习课还是在特色课程中,都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容易发生教育失衡问题。

课后服务实施数字化管理的背景及意义

1.什么是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

所谓数字化教育管理[2]指的就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各种信息技术的作用,促进教育和信息技术的融合,也就是将教育相关的文字、图像、语音和活动场景,利用信息技术对其实施系统化和数字化,从而帮助教育对象进行信息的产生、传递和应用。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形式,一切都是以数字为基础,对课后活动的组织、协调、管理进行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管理,让课后服务开展得更加公平透明,让家长和学生真正拥有自主选择课程的权利;数字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能突破时空范围限制的优势,积极协调课后服务的各方参与者,缔造一个便捷、安全、透明、公平的服务环境。

2.课后服务管理数字化的意义

课后服务的数字化有助于提升服务运行的效率和透明度。当前阶段我国政务服务出现了新发展形式,基于此背景,我国绝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采取全方位、全过程的档案数字化管理模式[3],对档案管理运行效率的提升起着促进作用。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是基本民生工程,構建数字化管理模式符合时代发展步伐,能提升课后服务的运行效率;构建有效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可以极大减少人员实际管理中的重复率和出错率,构建科学、高效的数字化运行系统;构建有效的数字化管理系统,为学校等事业单位与不同服务对象主体之间的顺畅沟通提供平台,提高了课后服务活动透明度,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实施的公平性问题,缓解课后服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心理压力,同时切实提升课后服务管理在百姓心中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依托政务平台提升课后延时服务的四步

1.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打造延时服务自主选课平台

学校依托政府开发的政务平台的“双减通”场景应用,积极搭建延时服务自主选课填报系统。在向家长公布填报信息之前,学校先组织校内各科骨干力量,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和学校特色,设置丰富多彩的七彩凤凰课程体系,包含7个板块、29个项目、54个教学班。之后学校再根据自己授课能力向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上报所要开展的项目及招生数额,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专业力量评估学校所报送课程,全方位审核考察并同意之后,经区教育局授权,学校正式将课程类型、班级名称以及具体的招生人数统一发布在政务服务平台旗下的“双减通”场景应用中。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需要信息技术的全程支持,因此需要学校配备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能在课程的开发和设置过程中给予技术支持和关键问题引领,因此该项工作对于已经拥有专业信息技术教师配备的学校而言,几乎没有难度,只要能够开发足够多的特色课程和课程体系,就可以顺利实现课后服务的线上自主填报。

2.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延时服务缴费数字化

当前社会,移动支付日渐成熟,教育领域的缴费方式也在悄然进步。首先学校依据地方政府收费规定进行费用上报,然后经由主管部门审批答复后,向家长发布缴费信息及时间截点。最后家长根据提示,在政府服务平台的相关场景应用中完成课程的缴费。此外,考虑到部分家长可能存在操作困难,平台还专门开设了代缴服务,只要填入学生正确的身份信息便可完成缴费。政府服务平台缴费功能,实现了课后延时服务的费用收取全过程中无现金,缴费数字化,交费简单化,为家长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实现课程填报数据的动态更新

学校依托政务服务平台中的场景应用“双减通”开设课程之后,接下来需要向家长明确填报流程以及填报时间。因为不同课程所招学生数量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涉及某些热门课程,填报竞争比较激烈,需要班主任尽到及时告知和解释的义务,请家长们务必做好两手准备,以免造成一门未报的局面。家长若首次选课未成功,应及时返回课程报名环节,重新选择不同的课程,再一次进行选报,直至填报成功。选报成功后,根据提示进行缴费即可,无需再另外打开其他App进行操作。学校方面,在结束线上报名工作之后,系统会自动生成项目课程的学生名单,极大地减轻了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因为涉及到智能手机的使用问题,考虑到少部分家长可能不会使用智能手机或者智能手机中的App使用不是很熟练,所以学校方面采用课后延时服务选课告知书的形式,提前向家长对课后服务的线上选课流程作谨慎细致的说明及介绍。对于部分家长的特殊需求,支持线下经由班主任联系学校课程负责教师同意后进行单独选课。

4.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完成课后服务课程全程跟踪

顺利选课并完成缴费之后,家长可以在政务平台的“双减通”场景应用中,查看“课程课表”“考勤记录”“课程评价”“学校通知”“问题反馈”等内容,这些内容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全方位跟踪记录。

家长可以在手机客户端,打开政务服务App的“双减通”场景应用,在课程课表中了解当天或一周甚至全学期的课时、授课内容的安排,并通过“考勤记录”了解孩子的参课情况;在“课程评价”中不仅有授课教师对学生个体的学业评价,还有家长对该课程的满意度测评;学校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告知家长,可以通过“学校通知”向所有家长发送有关课程的通知。考虑到部分家长可能会长时间不打开App,学校同时会采用短信的方式通知全体家长。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倾听家长的诉求,于是开设了“问题反馈”板块,让家长有地方说心里话,有地方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方便家长更好地监督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这些内容设置不仅利于课程执教者及时地评价学生或发布和学生相关的上课动态,也打破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时空分隔,为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在校课后服务情况做了全面细致的考虑。正因为有了上述功能应用,提高了学校课后服务在区域家长心中的满意度和认可度。

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模式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亦是顺应社会信息化趋势、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当前小学课后服务的问题与挑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依托政务服务平台系统不断加强课后服务统筹协调、推进课后服务选课流程的透明化、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机制、实现课后服务的规范化,突出便捷性,为地区教育民主化纵深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少波,褚金岭. 大数据驱动的区域教育數字化转型与创新发展[J]. 教育传播与技术,2021(6): 3-8.

[2]顾小清. 教育信息化步入数字化转型时代[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4): 5-9.

[3]谢靖华. 浅谈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校园建设[J]. 新课程,2020(6): 126.

作者单位:浙江金华市曙光小学

猜你喜欢
政务服务课后服务教育管理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互联网+政务服务”路径研究
“互联网+ 政务”:电子政务发展新模式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理解和实施建议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