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馆校合作”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有效延伸,本文拟从中国海盐博物馆已开发的“铜镜课堂”入手,从课程内容、目标的设定,到教学方法的实施,阐释该课程的收获和不足。笔者认为,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应更好地与教育部门紧密融合,多学科融合,并利用好教师资源和社会志愿者,使其成为博物馆教育队伍的支持,以教学、体验、分众等形式促成馆校合作目标的实现,在青少年人格培养、能力培育、素养达成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进一步夯实“馆校合作”的基础。
【关键词】馆校合作;博物馆课程;青少年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1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为社会大众提供教育活动成为博物馆人不断探索的课题,尤其是青少年教育已成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博物馆主要开展的青少年教育活动包括馆内和馆外举办两种类型。馆内举办的可分为:专设的教育场地、展厅或博物馆的其他场所范围内;馆外举办的场所较为复杂:以学校和社区为主,其他场所为辅。活动形式有依托节日主题、临时展览、馆藏文物等开发的各类教育活动以及中小学生“研学游”等。不论活动场地何在,内容和形式有何不同,博物馆教育较为精准、有效的实施方式之一即是“馆校合作”开发模式,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仅有效保障教育对象,使博物馆教育产生最优化效应,就学校而言,博物馆教育更能丰富其教学形式和内容,不失为两全其美的好事情。
一、“馆校合作”模式的现状和认识
近年来,文物部门、教育部门都高度重视博物馆文化资源应用于学校教育。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特别强调:“推进馆校合作共建,共同构建常态化的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博物馆业内人士越来越重视馆校合作共建,同时,教育届人士也在积极呼吁博物馆与学校的紧密合作。笔者认为馆校合作目标的达成,首先得形成保障性的工作机制,博物馆和学校签订共建协议,成立工作小组,就合作的形式、内容、目标等达成一致。其次,开发并形成系统化、特色化、适龄化的教育课程,即合理利用并深入挖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并适用于青少年教育,真正做到博物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第三,实施跨学校教学的同时形成评估体系,针对合作意向完成前期调研、中期实施和后期反馈体系,对合作模式进行总结和完善。
二、“馆校合作”模式下青少年教育课程开发案例
“博物馆的角色已不仅限于保护藏品,它们还需要分享和不断地重新解读它们。”[1]为此,中国海盐博物馆优先选择馆藏文物资源为课程开发主体,从青少年心理出发,设计可落地、可持续、有趣味的“对话文物”系列教育课程,内容包括馆藏陶瓷器、铜器、玉器等,肩负起博物馆的教育使命和社会担当。本文举例的“铜镜课堂”为上述系列课程内容之一,以铜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学一学”“做一做”为学习形式,从古老铜镜工艺讲到拓印技术的价值,与青少年学生分享一堂别开生面的博物馆文物课程。课程设置分为:教育目标设定、教学方法设计、课程内容安排、课程总结反馈等,使课程达到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预期目标,使学生获得价值观的升华。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次课程设定主要教育对象为小学高年级(四—六年级)的学生,此年龄段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多数学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历史也有浓厚兴趣,对这一部分学生来说,博物馆课程非常迎合他们的口味,而另一部分对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等无所了解的学生而言,课程无疑也是一次较好的科学普及。因此,课程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上要做到:
1.知识目标的达成
①说出或列出中国古代朝代顺序;②了解古代铜镜的材质和使用;③简单掌握古代铜镜的形制、铜镜的纹饰;④认识拓片,了解拓片的用途;最后,完成拓片的制作。
2.能力发展目标的达成
①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信息的思考和提炼能力;②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能力;③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观察能力;④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的达成
①美育目标,从铜镜的形制、纹饰中了解纹饰与自然等元素的联系,并从中发现美、记录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理解和追求;②树立家国情怀,通过家乡出土文物的情感共鸣,激发青少年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怀;③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对博物馆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傳承和发扬,形成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二)课程内容的构成
在课程内容的构成上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的设定,通过课程内容的讲解和体验,达成预期教学目的。因此,在课程结构的设置上以铜镜知识的讲授和古代拓印技术的体验为主要学习内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用实践体验来加深知识理解,对本次课程目标的达成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
1.课前准备
设计课程手册,做简单的知识普及,并在手册中提出课前思考题,以思考题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在课程前对学习内容进行预热。
2.教学内容
第一课:铜镜知识课堂,主要讲授古代铜镜的材质、功用、形制和纹饰。铜镜纹饰是本次课程的难点,通过讲解让学生不仅能看懂铜镜的纹饰,了解古代工艺水平的高超,并从中发现铜镜的艺术美感。
第二课,铜镜拓印体验课堂,讲授拓片的定义和用途,了解拓印是一种科学记录原始物件的方法,拓印技术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如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才能见到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本堂课的重点在体验环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铜镜复制品进行纹饰拓印,完成拓印流程。
(三)教学方法的探索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在10—13周岁左右,正处于天真好动、思维跳跃、自控能力较弱的阶段,针对学生的特征,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使用讲解法、问答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式开展本课程。
1.讲解法
讲解法,或称讲授法。讲解法是博物馆较为擅长的领域,一般担任社会教育课程讲授的多为博物馆讲解员或者文博专业人员,她们善于把握讲解节奏、讲解方法,将“物”的前世今生为观众逐一剖析。在本次课程中,铜镜作为实物辅助道具被带入课堂,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物”的大小、形制、颜色等基本信息,而不是仅接受抽象、鼓噪的知识信息,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
2.问答法
问答法是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采用的较为密集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被动接受转换为主动思索,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提问可以不断刺激学生的兴趣点,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维立即会跟上教师教学的节奏。如本次课程由问题导入,“二年级课文《木兰从军》讲诉的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木兰辞》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其中的‘镜就是今天主讲的铜镜”。《木兰从军》是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构成,用这样熟悉的知识点瞬间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知识上的情感共鸣,很容易就将学生带入本次课程的正题。
3.讨论法
“镜子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何时开始使用?常用的镜子有哪些形状……”课程将这些题目设定为课前思考题,在课程前与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会根据课前查询的知识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得以全面开发和提升。
4.实践法
用实践来加深体验是教学相长的一种良好策略,本次课程不仅强调用拓印实践体验来阅览古人的审美,领略古代青铜器工艺的精湛,更要通过实践了解拓印这门古老技术的流传价值和意义,青少年学生在亲手实践中感知文化之美,享受文化之美,传播文化之美。
三、“馆校合作”模式下青少年教育项目开发的思考
此次“铜镜课堂”为博物馆“对话文物”系列课程之一,将“对话文物”列为教育课程的主题和品牌,意味着博物馆的教育资源开发将以系统化、全面化作为基本准则,以“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一套完备的课程系列。一方面,完整化、立体化地表现文物的种类,展现地方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使青少年学生通过系列课程的学习,形成一套纵横清晰、脉络清楚的文化网,真正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所了解和领悟;另一方面,开发系列课程保证合作模式实施的长久性,而非一时兴起、点到为止。优质的、丰富的、科学的课程内容使青少年有较为良好的受教育体验,才是博物馆和学校合作的持续源动力。
(一)资源共享,政策支持是推动馆校深度合作的制度化保障
“馆校合作”不仅仅是某个博物馆和某所学校之间的个体合作,而应是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两大教育体系的联合发力,让政策成为“馆校合作”的制度保障,才能可持续发展。几年来,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的几项大动作不难看出国家层面对两大体系合作的认同和期待。此次“对话文物”教育项目的实施经过博物馆的主动“示好”,而又恰是学校需要,才打开了合作之门,有了进一步的合作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地方性政策保障也应跟上形势,对合作模式进行深度讨论,优先考虑特色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的融合,重视并利用好乡土国情教育资源,促成双方合作的持续力。
(二)跨学科联动,拓宽在馆校合作开发模式中的博物馆教育优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和思想性,其在教学建议中,建议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的联系;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2]博物馆教育除注重知识性和科学性以外,更注重教育活动的形式,在体验中获取知识,用实践的方式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博物馆教育课程打破学校的标准化教程,对学生而言学习内容充满惊喜。但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依然离不开学校学科教学内容,应该紧贴学校的课本大纲,在贴近课本内容的同时做积极探索方是良策。以知识共鸣抓住学生们的注意点,而非以陌生知识点阻断学生的兴趣,搭建起学生与博物馆教育课程的沟通桥梁。
笔者在地市级博物馆从事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多年,特别是近些年来博物馆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更为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也看到了博物馆教育服务的不均衡发展。博物馆从事社会教育的人员需要加强学术理论研究,深度挖掘“物”与“人”“物”与“事”之间的联系,讲好文物故事。同时,结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专业知识,馆校合作开发的模式下,紧贴学校课程积极探索博物馆教育课程开发的内涵和深度。
(三)多方合作,学校教师和社会志愿者培养为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
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和学校课程并无割裂,授课的教师队伍虽然主要以博物馆的专业人员构成,但也并非只有博物馆工作人员才能从事,组建一支学校教师和社会志愿者队伍显得十分迫切和需要。学校教师是青少年学生熟悉的教育者,教师对所教授的学生的性格、行为、心理等也非常熟悉,对教师队伍培训,把他们培养成博物馆课程的教授者,会使课程的收效颇盛,这就需要馆方和校方积极筹划,分工協作,将合作深度化。博物馆从专业知识的挖掘和分享,学校教师在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合理策划,既缓解了博物馆人员紧缺的尴尬局面,又能普遍提高和培养学校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涵养,用一个老师影响一个班级的学生,用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影响一个学校的学生,博物馆教育课程的社会教育意义才能落在实处。
除此以外,博物馆还应用好社会力量,组建一支社会志愿者团队,他们乐意奉献自己的力量于博物馆事业,教育课程的教师队伍中当然应该有他们的身影,特别是一些志愿者本身就有从事教育的经历,充分利用所长,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博物馆的志愿服务工作做好的同时,志愿者们回馈社会、奉献社会才会显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四、结语
当前“双减”政策大背景下,素养教育越来越被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应该抓住机遇,将文博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与学校进一步紧密合作,从专业化、科普化、系列化的课程入手,以分众教育为目标建立起博物馆的教育体系,为深入、紧密的“馆校合作”模式夯实基础、凝聚合力。
参考文献:
[1](英)艾琳·胡珀—格林希尔,宋娴,主编.博物馆与教育:目的、方法及成效[M].蒋臻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7.
[2]黄建国.让活的历史走进学生课堂——以南通博物馆课程资源开发为例[J].新智慧,2019(16).
作者简介:黄明慧(1980—),女,江苏启东人,本科,盐城中国海盐博物馆,馆员,研究方向为盐城地方史、海盐文化史、博物馆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等。